中國歷史啟蒙的全部經驗,都在這一篇

2021-01-18 淡定的恬媽

如果你喜歡本文,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和聊天群。

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否則視為侵權!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句話充分的體現了歷史的重要性。

歷史,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事實,既有過往的經驗總結,也有剛剛發生的過去,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時無刻不在創造歷史,與歷史息息相關,無法分割。

過去的歷史,無論對錯,我們都無法改變,只能去欣賞、借鑑,以正當下的衣冠,擺正現有的位置,理清發展的利弊,給將來的歷史創造更多的可能。

以上是我對歷史的理解,也是我一直希望能滲透給孩子的歷史觀。所以,問題來了,也是很多朋友不理解我的地方。

1,為什麼要給孩子進行歷史啟蒙?

誠然,對學齡前的兒童談歷史應試,確實太早,也沒有必要。我也沒打算讓孩子在學齡前就透徹理解中國上下5000年的榮辱興衰,我希望孩子懂一點歷史,能給她打開一扇窗,一扇了解過去的窗,讓她知道以前的人類是怎樣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跟自然界做過什麼樣的鬥爭,中國的歷史都經歷過哪些朝代更迭,以及為什麼媽媽小時候沒有微信,沒有傾聽者,更沒有好玩的玩具,好看的電影。

因此,我給孩子進行歷史啟蒙,並沒有賦予太多的高大尚的意義,只希望孩子能在欣賞歷史的過程中,開闊眼界,了解多元的世界,學習古人的智慧,這些就足矣。如果還能啟發孩子思考,激發她的想像力,培養她辯證的看待歷史事件,那我會暗自竊喜,因為賺到了。

也正因為我們歷史啟蒙的目的沒那麼功利,所以啟蒙的過程反倒是母慈子孝,其樂融融。

2,哪個年齡段適合歷史啟蒙?

我在恬恬小班的時候就收藏了一些歷史啟蒙資源,也在各大論壇學習了一些前輩、牛娃的歷史啟蒙經驗。當時規劃到中班下學期慢慢的給恬恬介入一些歷史故事,然後逐漸過渡到歷史體系的啟蒙。

機緣巧合,恬恬小班結業那天,我給她穿了一件「漢服」,這也是她第一次穿這種裙子。恬恬很詫異,不理解這條裙子為什麼跟其他的連衣裙不一樣。當得知這種裙子叫「漢服」時,她既開心又焦慮,小心翼翼的問我:媽媽,我穿了漢服是不是就要背唐詩呀?

她的這個問題,讓我意識到:也許歷史啟蒙的黃金時期到了。當時恬恬未滿5歲,對歷史朝代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對唐詩有一些膚淺的理解,甚至不知道中國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更不知道華夏5000年的文明又經歷過哪些滄桑往事。

我借著「漢服」的來歷,給恬恬簡單科普了中國古代的朝代更迭,讓她知曉,歷史不是只有唐這一個朝代,也不是只有漢服這一種服飾,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輝煌,如果想要清楚的了解這些過去發生過的事,那麼就需要懂一些歷史。

當我給恬恬解釋過這些後,她竟然理解了,追問我:中國這麼多朝代都是誰記下來的?古代有人專門記錄歷史嗎?

鑑於恬恬給我的反饋,我當時覺得歷史啟蒙可以從中班開始。不過從我們後來啟蒙的進度來看,我還是建議大家大班再開始啟蒙,效率會更高,親子關係也比較和諧。

我想,也許孩子並不懂什麼是歷史,但她一定能理解發生過的事就是歷史,比如上一秒。而一個國家的歷史就是指這個國家曾經發生過的所有事件。

對歷史有了這樣的認知,再去談歷史啟蒙,規劃歷史啟蒙路線,我認為才是最高效、最能達成預期的。

3,用什麼方式開啟歷史啟蒙?

大部分家長覺得歷史啟蒙難以繼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沒興趣,家長就更不願意對牛彈琴,浪費時間了。也正因此,很多家長對歷史啟蒙的定位都是圍繞培養興趣展開。

在我看來,歷史只是一門很普通的學科,跟其他學科沒有太多的不同,最大的區別可能就在於歷史都是由一個個故事構成,是已經發生無法改寫故事。所以與其大費周章的培養孩子對歷史的興趣,不如找到一個孩子感興趣的切入點,講一個歷史故事。調動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心甘情願的開啟歷史學習之旅。

就像我們一樣,用一件漢服帶出一段有趣的來歷,從而順理成章的開啟歷史啟蒙。

4,如何規劃歷史啟蒙路線?

第一步:聽歷史故事

我前面說過,歷史是有很多的故事組成的,所以孩子的歷史啟蒙就可以從聽歷史故事開始,讓孩子把歷史故事當做平常的小故事去聽,不用太在意是歷史故事還是神話故事,總歸是聲情並茂講的故事就好。通常情況下,孩子都不會排斥。

我們聽了一些歷史故事音頻,市面上常見的歷史故事都聽過,常爸,凱叔,吳姐姐等,這裡我就不做過多評價了。家長可以多找一些音頻資源,讓孩子試聽。選一個孩子最喜歡的版本,多聽就好。

以我們聽故事的經歷來看,只要聲音不是特別難聽,孩子通常都可以接受。在聽的過程中,有自己不理解、聽不懂的地方,也會隨時提問。所以這一點,跟英語的聽力是一個道理,家長只需要選擇適合孩子聽的音頻即可,剩下的工作就交給孩子自己吧。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點,聽歷史故事,建立利用孩子的碎片時間或者玩玩具的時間。不要佔用黃金雞娃時間,有點浪費哦。

第二步:看歷史地圖

看歷史地圖,目的是讓孩子了解歷史的演變,建立一個對歷史格局的宏觀概念。選擇讓孩子看地圖,也是考慮到學齡前的孩子學知識,看書都是從聽繪本,看圖片開始的。鑑於他們對圖片、聲音的敏感度,用這些方法效率會更高。

我們看過的圖片(地圖)主要有「中國歷史朝代紀年圖」,「手繪中國歷史時間軸」以及「中國地圖」等。

特別推薦「中國歷史朝代紀年圖」,建議貼在孩子隨時可以看到的地方。目的有二:一是通過這張圖,幫助孩子理解中國歷史的悠久綿長,紛繁多樣,二是通過這張圖,幫助孩子建立時空感,空口白話的講述過去,有些抽象難懂。通過這張圖,各朝各代躍然紙上,家長用這張圖細說某個朝代的歷史,更具畫面感。

第三步:讀歷史繪本

歷史啟蒙,光靠音頻和圖片當然不夠,鮮活的歷史,文化的傳承,只有家長陪著孩子全部走一遍,孩子才能心領神會。理解了歷史人物所處的環境和處理事情的動機,孩子才能產生思考和共情,才能借鑑歷史的經驗,變成自己的智慧。

我一共買了5套中國歷史啟蒙方面的書,目前看完了4套,正在準備開啟第5套的學習。接下來,我分別介紹每套書的特點及閱讀方法。

1,《中國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

這是一套適合5歲以上孩子閱讀的中國歷史百科繪本。該書依託國家博物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和專業的師資力量,以大量詳實的文物和考古資料為創作依據,以繪本的形式重現歷史生活風貌,向廣大少年兒童傳遞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從家庭做起。這套書從孩子需求出發,傳播中國聲音,弘揚民族自信,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這套書共5冊,涉及商業貿易、大河文明、交通發展、家族家庭、飲食文化5大主題,促使孩子觸類旁通地了解古代中國的方方面面。

考慮到孩子在了解歷史朝代前,需要對歷史有一個宏觀的認知,所以我先給孩子讀了這套書,讓孩子通過文物與考古發現了解真實的歷史事件,圍繞歷史發展的永恆動力,梳理歷史發展背後的脈絡。讓孩子讀史鑑今,塑造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

我們閱讀的方法採用揭秘的方式,我自己會先「備課」,即通讀全文,了解一本書的核心內容及來龍去脈,然後用提問的方式引起孩子的興趣,再通過繪本裡的演變歷史,讓孩子了解某個事物的發展規律。

由於這套書能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而且還能與現實生活對照,很巧妙的將歷史和現代建立連接,很容易讓孩子有代入感,能身臨其境的感受「歷史」。

2,《幼兒趣味中國歷史繪本》

這是一套專為3—6歲孩子定製的歷史啟蒙讀本,由故宮博物院院長陳麗華主編,北師大歷史學院名師審定,多位優秀童書插畫家攜手繪製,專業主播傾情獻聲。

這套書薈萃上下五千年歷史知識要點,用生動形象的圖畫和故事帶孩子走近歷史,感受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學習古人的經驗與智慧,積累豐富知識,為將來專業課的學習打下紮實基礎。

全書共10冊,按朝代劃分,2000多個知識點串聯起從上古時代到近代的歷史脈絡,線索清晰,內容詳實,是一套集專業性、嚴謹性、趣味性、實用性等於一體的幼兒歷史啟蒙讀本。

我陪讀這套書最深刻的體會是:非常輕鬆,閱讀氛圍特別好,孩子不會因為聽不懂而沒興趣。因為這套書內容生動有趣,Q萌漫畫表現形式也符合孩子興趣與認知習慣,可以幫助孩子輕鬆了解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更有助於培養孩子對歷史的興趣。

我給孩子讀這套書通用的方法是:聲情並茂。用符合人物特點的聲音和表情,將歷史故事娓娓道來,讓孩子像聽故事一樣學歷史。

每講完一個朝代,會跟孩子一起回顧:這本書講的是什麼朝代?有哪些重要的人物以及歷史事件?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誰?

3,《哇!歷史原來是這樣》

如果說《中國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是一本正經的講歷史,那麼《哇!歷史原來是這樣》這套繪本則是相對不那么正經的歷史啟蒙繪本。

因為這套書可以說是一部生活歷史微百科,全套共6冊,每冊都會選擇一個和寶寶熟悉的生活場景,比如「洗澡」、「上廁所」、「買東西」、「看醫生」等,用捧腹大笑的幽默畫面,讓他們了解這種生活方式的前世今生。

這部作品雖然很好玩但其實並不簡單,內含豐富的歷史內容和科普知識,每一頁都能讓寶寶輕鬆一笑,卻又讀懂很多歷史小常識。每本書在「穿越」中國歷史的時間線後,均切換回熟悉的現代生活場景,讓孩子感悟到當下生活的便利舒適、健康美好。這套書的畫風很大膽,但並不辣眼睛,最關鍵的是孩子即便不認識字,也能看懂圖。

我買這套書其實有點晚了,差不多讀完了前面兩套後入了這套書,裡面的內容孩子自己看書可以理解80%左右,所以如果想買這套書的家長,可以把它作為歷史啟蒙的第一套書,作為興趣的切入點也非常合適。

4,《手繪中國歷史地圖》

這是一套超級無敵大的大百科圖書,用孩子看得懂的圖片介紹了歷史地理知識,用會說話的圖片,不知不覺,就帶孩子走進人類文明,走進山河大川,走進地球的角角落路。

這套書,從滿足讀者求知慾和好奇心出發,在全球化視野下徐徐鋪開多彩畫卷,是一部內涵豐富、生動鮮活、融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為一體的繪本。

我最喜歡這套書的地方有兩點,一是目錄。採用圖片和歷史相結合的方式,既能看到歷史的進步,也能梳理對應的歷史節點。二是夠大。這本繪本正因為夠大,才能在一頁圖紙上呈現一個完整的主題,孩子一目了然,不用前後翻書比照。

5,《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

這套書我們還沒有開始讀,我才開始做閱讀前的準備工作。之所以選這套書作為歷史啟蒙的下一步閱讀繪本,有幾方面的考慮。

一是這套書比較全面系統,我們有了前面的啟蒙鋪墊,再用這套書作為鞏固和精讀,在內容和時間順序方面,比較好銜接。

二是這套書用了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講述中國歷史上影響後代深遠的人、事、時、地、物,讓原本抽象難懂的觀念或複雜背景,變得生動活潑、逸趣橫生,幫孩子輕鬆建立清晰的中國正史概念。

三是希望孩子到了8—9歲左右,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能自主閱讀一遍,加深對歷史的理解。

第四步:發揮博物館的作用

我們常說要給孩子讀萬卷書,也要陪孩子走萬裡路。那麼我們在帶著孩子領略中國的風土人情時,既要觀賞自然風光,也要讓孩子欣賞深厚的歷史沉澱。符合這個條件的首當其衝非博物館莫屬。

博物館是一個記載歷史的地方,是儲存人類文明精華的場所,所以只要有機會,我都帶孩子去博物館。想讓孩子了解歷史,能夠真正的「觸摸」和「感受」到歷史,用實物傳遞知識,激發孩子對歷史的興趣,引導孩子思考,開拓孩子的歷史人文視野。

深圳的博物館每逢有新的展覽,我都會帶孩子前去觀賞,不過去之前我自己會做大量的功課,儘可能的在博物館讓孩子吸取到更多的知識,讓孩子在觀賞的過程中既能增長知識,還能消除疑惑。

去外地旅行或者回老家,我也會帶恬恬去博物館遊覽一番。每個地方的博物館都有其獨特的、與地域相關的展覽。了解一座城市從博物館開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猜猜看,這是哪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博物館裡沒有1+1=2的學科知識,但有歷史的變革,人類的文明以及社會的進步。芸芸眾生,在博物館都能找到縮影。

第五步:國學、古詩周邊啟蒙

自古文史哲不分家,即文學、歷史學和哲學是分不開的,文學中也有歷史學和哲學,歷史學中也有文學和哲學,哲學中也有文學和歷史學。所以,搞文學的也要懂歷史學和哲學,搞歷史學的要懂文學和哲學,搞哲學的也要懂文學和歷史學。

在歷史啟蒙這件事上同樣適用這個道理,也正好驗證了古人常說的「才學識兼備」。那麼在給孩子啟蒙的路上,如何「兼備」呢?

從文學的角度而言,學齡前的孩子能接觸到「文學」只有繪本以及橋梁書,這些還不能算文學作品,但這些作者的文採、想像力以及藝術技巧,其實在平常的親子閱讀中,孩子已耳濡目染,並能在生活中熟練運用。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隨著孩子閱讀量的增加,生活經驗的豐富,呈螺旋上升的趨勢。從簡單的詞句表達到對事件的完整陳述,這都是孩子「文學」進步的體現。

而我們平常給孩子聽的、讀的聲律啟蒙,成語或者唐詩宋詞等,這些傳統國學讀物,很多內容也跟歷史息息相關。

我們讀到「世祖中興延馬武」這句時,恬恬問我:這是不是講的是光武帝?因為我記得有個「光武中興」的歷史故事。我當時好激動,孩子記憶力也太好了吧,這都記得。

不過後來我發現是我記性不太好,因為在講聲律啟蒙這一句的前幾天,我們剛好讀到了秦漢歷史,所以孩子還有殘存的記憶。不過也從側面說明,文史的確不分家。

另外一個周邊就是成語故事,很多成語故事都從歷史事件總結而來,所以我建議給孩子成語啟蒙的時候,最好能選帶有歷史故事的成語故事。(成語啟蒙這裡不詳述,有需要請在文末留言)

上述五步,是我們從中班到大班上學期的歷史啟蒙路線,當然了,在繪本閱讀方面會有穿插,尤其是講到某個歷史事件,孩子突然聯想到與之相關的歷史人物或者類似的歷史現象,我們也會翻書去求證。

5,歷史啟蒙用過什麼有趣的方法?

如果歷史啟蒙靠讀和講,就能讓孩子吸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知識點,那就完全沒有必要開展其他的活動或遊戲了。尤其是上了小學的孩子,能自己看書,就儘量自己看,家長的作用在於跟孩子討論,辯證的看待歷史事件,從中吸取經驗,學到古人的智慧。

我為了讓孩子保持對歷史的興趣,增加學習的樂趣,跟孩子開展了一些有趣的遊戲。由於現階段歷史知識還不夠豐富,所以開展的遊戲也以簡單易配合為主。

1,朝代排序

讀完了10本朝代更迭的繪本,我將各朝各代寫在了卡片上,讓孩子參考「中國歷史朝代紀年圖」完成朝代排序。

這個遊戲的目的是幫孩子再次梳理各朝代的順序,讓孩子理清中國歷史的朝代變化。換句話說,讀了那麼多書,對歷史總該有點理解吧。

2,歷史重大事件歸類

我選擇了一些歷史重大的事件,讓恬恬將之歸類到對應的朝代。有些歷史事件可能都被遺忘在角落裡,那就通過遊戲,重新回憶起來。

這仍是一個記憶類的遊戲,目的還是一樣的,保持清醒的頭腦,分清歷史事件的所處朝代,鞏固歷史啟蒙過程中學習到的知識點。

3,某個主題發展規律排序

因為我們在歷史啟蒙的過程中,既有縱向的朝代更迭,也有橫向的主題發展規律,所以我選擇一些與生活相關的主題,將各個節點的特點寫在紙上,讓孩子按照歷史的發展排序。

這個遊戲的目的是讓孩子橫向的梳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從空間感體會到歷史的進程。

4,名人牆

我選擇了「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作為名人牆的背景,讓恬恬將她記得或者聽到過的名人貼在對應的朝代列。這面名人牆的內容會隨著孩子知識的豐富而日益完善,後續我想再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完善名人牆。

5,跟歷史有關的討論

這個遊戲我們偶爾會當臨睡前的小遊戲。即我或者孩子隨便選一個朝代,然後一人一句來細說跟這個朝代有關的人或物,或者詩詞,成語等。遊戲雖然很有趣,但就怕孩子玩興奮了反而睡不著,所以我們也玩的不多。

歷史啟蒙的內容就分享這麼多,為了幫助大家理清思路,我將今天的歷史啟蒙思路做成了思維導圖,供大家參考。

對於啟蒙階段來說,我希望孩子能略懂點歷史,了解延綿了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從具體歷史的悲歡離合,興衰成敗中,理性的看待今天的人和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辯混沌,明是非。其他的,不奢求!

願我的分享,與你有益!

相關焦點

  • 娃上小學前,我們用這些資源、方法啟蒙歷史,很有效!
    當時規劃到中班下學期慢慢的給恬恬介入一些歷史故事,然後逐漸過渡到歷史體系的啟蒙。機緣巧合,恬恬小班結業那天,我給她穿了一件「漢服」,這也是她第一次穿這種裙子。恬恬很詫異,不理解這條裙子為什麼跟其他的連衣裙不一樣。當得知這種裙子叫「漢服」時,她既開心又焦慮,小心翼翼的問我:媽媽,我穿了漢服是不是就要背唐詩呀?
  • 給孩子們的美學啟蒙課笠翁對韻和聲律啟蒙
    就拿我們寫公眾號的來說,如果一篇文章韻壓的好,內容還直擊人心,就特別容易吸粉兒。學押韻還有什麼用呢?可以rap。都看過「中國有嘻哈」吧,裡面什麼二押,三押,四押的,說的不就是韻麼。因此,聲律啟蒙學好了,孩子以後不僅能當「寫手」,還能當「歌手」,多好。
  • 宣太后羋月:中國歷史的性啟蒙老師
    配圖來自電視劇《羋月傳》文 李紅豪本文經作者授權發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啟蒙老師,有的人受教於蒼老師,有的人受教于波老師,有的受教於同桌,有的受教於室友。萌神的老媽叫惠文后,也就是惠文王的王后。惠文后對羋月的醋意就像北京的霧霾一樣濃。羋月在惠文王的後宮裡雖然地位不高,但比較受惠文王喜歡,還生了兒子。深受各種宮鬥劇薰陶的朋友都知道生了兒子代表什麼。惠文后一直想弄一弄羋月。做了車裂商鞅這件名垂千古的事情後,惠文王去世了。這時,我們的萌神繼位了。萌神繼位後,一切都在他和他媽的掌握之中。他們把羋月的兒子送去了燕國做人質。
  • 桌遊啟蒙,選購,陪玩攻略,這3年的經驗都在這兒了!
    桌遊啟蒙的年齡說起來,我自己是一個連鬥地主、三國殺都玩不轉的「桌遊白痴」,總覺得那些彎彎繞繞的規則好難記,但這樣無形中也損失了很多和小夥伴一起玩的樂趣。於是剛開始接觸兒童桌遊的時候,我主要是抱著希望娃在玩的過程中覺得有趣的目的選擇的,其次才是鍛鍊、開發娃的智力能力。
  • 國學啟蒙流派淺探(續)
    所以,今天續寫一篇。首先是調研中至少還有幾種流派遺漏了:6、手勢舞派:如小一姐姐、贏在起點早教學園等在微信有視頻號、在抖音有抖音號。7、國學繪本派:例子太多,暫時從略。9、否定「國學啟蒙」派:1)認為並沒有」國學」,只有中文、歷史、哲學等具體學科,適齡分學科啟蒙即可。2)認為沒必要學齡前啟蒙,尤其反對孩子背誦不能理解的經典和古詩。3)認為經典中有較多糟粕和過時內容的。上面是我短期調研的一些方式,估計大家實踐中會根據孩子的動態喜好變化而加以選用、嘗試、調整和綜合應用。那麼我自己的看法如何呢?
  • 這一年,英文啟蒙牛媽都做了些什麼?讓孩子的英文啟蒙穩穩進步
    回顧2019年我們很高興有很多媽媽們也和我們一起分享自己的啟蒙感受,認真寫文章給我們,讓更多家庭在孩子的啟蒙路上更有信心,也能少走彎路。今天我們就把這些來自全國各地家庭的真實啟蒙案例整理在一起,供給大家互相參考互相學習。這篇文章來自1歲半寶寶果子的媽媽,一個鍥而不捨堅持英語啟蒙的新手媽媽。果子1歲半,她的英語學習也開始了1年半!
  • 這首曾被大陸、臺灣、日本都禁過的「黃色歌曲」,是中國搖滾的啟蒙
  • 這首曾被大陸、臺灣、日本都禁過的歌,卻成為中國搖滾的啟蒙
    我跟很多的觀眾朋友一樣,多年來都一直以為《何日君再來》這首歌,是鄧麗君唱紅的。後來才弄明白,這首歌早在1937年就已經寫好了。 縱觀整個中文流行音樂的歷史,大概很少有作品像《何日君再來》這首歌一樣,它傳唱得這麼廣,但是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陸續被查禁,列為毒草,不準唱、不準播,但還是不能阻止它的流行。
  • 啟蒙時代 : 人的覺醒與現代秩序的誕生
    歷史如何在自由觀念的衝擊下改頭換面?個人如何在啟蒙精神的照耀下主宰命運?現代史學巨擘彼得·蓋伊,為我們娓娓道來。對那一段啟蒙運動,還沒有看到過這麼豐富的原始資料,這麼精細地還原歷史的原貌,讓人身歷其境。書中對當時啟蒙學者的個性描寫,栩栩如生,沒有刻意美化,也不作道德譴責,特別適合我們當代人的口味。
  • 兒子的英語啟蒙路線圖,2-3歲積累聽說詞彙階段的經驗分享
    SSS內頁我主要用這兩套聽力材料,全部都是童謠和兒歌(兩套加在一起有200來首吧),除此以外,網上聽到比較簡單好聽的也會找來聽一聽、學一學。如果童謠、繪本裡的單詞很難很生僻,或者包含太多民俗、典故、很難的敘事內容,我自己都要翻半天詞典才能理解,自己學習記憶起來也特別難,就算學了也基本上不太會主動用的一般都第一時間放棄了,比如說鵝媽媽童謠,再比如蘭登分級繪本,雖然都很有名,自己買來也都不便宜,但基本上翻一下就閒置了。
  • 幼小銜接裡拼音怎麼教,一篇全部講清楚
    可拼音學的不就是中文發音,天天都在說的中國話能有什麼難的?其實早接觸,多練習,孩子天生對語言的感知力,是最好的助力。千萬別把拼音當外語,上來就去記音節讀法,拼音不是速成中文的口訣。都說語感啟蒙越早開始越好,從日常的交流閱讀中帶入音節拆分知識就是啟蒙拼音的捷徑。
  • 羔樂的英語啟蒙3.0版
    羔樂的遊樂園公眾號被我丟棄快兩年了,因為很多攻略都在小步app發表,懶得轉到這邊來。但是,畢竟在人家的平臺發文章還是會受到很多制約的,所以現在決定把我發在小步上的攻略一篇一篇轉移過來。下面言歸正傳!之前寫過小寶寶分齡英語啟蒙攻略和小寶寶分齡英語啟蒙攻略2.0版,分別給了兩歲和三歲歲之前的寶寶一些英語啟蒙的建議(後期會挪到公眾號裡來)。這兩篇攻略非常受朋友們的歡迎,大家也在催我寫三歲之後的寶寶英語啟蒙攻略。我考慮了很久,決定寫一下羔樂三歲到三歲半的總結和三歲半之後的啟蒙計劃,但是不給大家寫分月齡的詳細規劃和建議了。
  • 歷史唯物主義與當代中國
    因為中國自秦朝確立起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以後,「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中央始終處於全國政治治理的中樞地位。反觀,漢高祖劉邦分封同姓王和異姓王,為吳楚七國之亂埋下禍根。歷史經驗證明,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符合疆域遼闊、人口數量龐大、少數民族眾多的中國實際。州郡縣的設置名稱和管轄地區可以變,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治理模式不能變。這是中國歷史沒有因王朝更替發生長久分裂的重要制度保證。
  • 數學啟蒙乾貨分享,少走彎路之啟蒙神器如何選擇
    數學啟蒙,學霸媽媽來和大家乾貨分享,讓正在奔波在迷茫路上的媽媽們,少走彎路,成功啟蒙不是夢。無論你是一個新手媽媽,還是正在路上狂奔的媽媽,學霸媽媽帶著自己的乾貨和大家分享咯。之前給大家講了興趣培養、玩具選擇等乾貨,今天和大家分享3個紅遍全網的三類數學啟蒙神器,摩比愛數學、邏輯狗、七田真如何選擇?邏輯狗、七田真和摩比愛數學,各大博主們也都在推,媽媽們也都在比較的三套練習冊。我是一個比較貪心得媽媽,三套全入了,但我也覺得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側重點,給大家看看內頁的比較圖。
  • 怎麼結合姐姐的經驗給家裡的老二進行英語啟蒙?
    最近我一琢磨,這不行啊,不能厚此薄彼啊。平時也不時有其它家長在問我,是怎麼給家裡的老二做英語啟蒙的?作為一個行動派的媽媽,我立馬回顧了一下姐姐的英語啟蒙和學習經歷(姐姐最近特別喜歡的《馴龍高手》藍思指數是930L),並結合了蓋兆泉老師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這本書裡的內容,為我們家妹妹制定了如下的英語學習計劃,並打算近期貫徹執行這個計劃,一周檢查一次計劃的執行情況,如果一周後發現有什麼問題再進行調整。
  • 中國戲曲文化,京劇歷史,藝術經驗研究
    現在我們更多的是打外圍戰,沒有對內核進行很好的研究,這是二十世紀我們的研究工作不到位的一個很大的問題。關於京劇學的組織架構,建議成立「一所」、「三部」、「十二組"。我希望中國戲曲學院能成為一個中心,首先把京劇學研究抓起來,成為京劇學研究的領軍和基本陣地。當然這不是排斥別人,搞山頭主義,把學派變成宗派,這不利於學術研究的健康發展,還是要百家爭鳴。
  • 漢學家包華石: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的源頭在中國嗎?
    不可否認,唐以後至18世紀前,中國與歐洲社會的確大不相同,無論政治制度還是文化價值,都存在很大差異,這一點也是中國和歐洲知識分子的共識。然而,當歷史的指針開始轉向18世紀,這個被世人稱為啟蒙時代的百年;當我們把視線稍稍從啟蒙思想的火炬上偏移,細細向前追溯火種的由來,我們會驚訝地發現,這啟蒙的種子裡亦有中國的分量。
  • 《啟蒙導師》【講給兒童的世界歷史】
    孩子越早接觸到鮮活的歷史,對他的一生的影響就越深遠。特別提示:世界歷史並非童話故事,其中有些內容反映了人類各民族之間的鬥爭,對於年齡偏小的孩子,請爸爸媽媽為其謹慎選擇!第七十八集:啟蒙導師又到每周五的「世界歷史」欄目時間了!
  • 用好這款點讀筆,英文不好的媽媽也能輕鬆英文啟蒙
    根據我的經驗和周圍的例子,親子英文啟蒙是一場不能退縮和猶豫的戰鬥,而五歲以前是黃金期。孩子年齡越小,媽媽越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運用有效的資源和工具,才能在兼顧其他工作的同時,把啟蒙快速推進。今天我要介紹一歲寶寶就可以開始使用的第一個工具——毛毛蟲點讀筆,因為恰逢這支可愛的點讀筆出了功能更多的Wi-Fi版。
  • 開團丨《手繪中國歷史、地理地圖》開闊孩子視野,拒絕枯燥說教,讓孩子愛不釋手的歷史、地理啟蒙繪本
    所以,如果你還不知道七大古都、四大古城,那你必須要從這套書裡知道,否則孩子一問就尷尬。如果你還不熟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那你也可以從這套書裡面重新溫習。如果你和我一樣東南西北什麼城市也都分不清楚的話,又想帶孩子出去旅遊,了解當地的歷史、人文、地理,那麼我覺得這套書也是你必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