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一般,每個人的經歷也是各顯斑斕。在英語啟蒙的路上,我從一個小白到如今無任何準備空著手就敢走進課室上課,還要有家長坐後面聽課,都可以上出一節還算不錯的課,這中間的酸甜苦辣讓我受益非淺,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基礎小背景:我的起點會比一般人高,但說到親子英語啟蒙,都是從零開始一步步開始。我是英語教育專業,17歲開始做英語家教。了解到原來「後進生」周末要到處趕場補習,除補英語外,還要補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如果英語本來基礎差,一個星期補一次效果有限。回家基本不複習或者沒時間複習。還不如暑假連補10天或者一個月。
開始有把外語用母語習得的方法學習概念階段:
國外工作4年,自學過西班牙語,俄語,日語
西語聽說讀寫可以,俄,日語是同時學了三個月學完(當時記錄每天學習時間是6小時左右),只會聽說,不會讀寫。不會說讀俄語字母和日語50音圖,因為學了沒用。開始感受到學外語原來可以像學母語一樣學法。試想我們習得母語時也不會先學拼音,也不學讀寫,只是聽說。
驚嘆孩子在語言學習潛力的階段:
現在孩子5周歲多了,從兒子1歲8個月開始只和他講英語,居然2個月後就全部和我講英語了。關鍵是那時我也在創業階段,白天都不在家,就晚上回去陪陪兒子。
這個時期讓我對語言學習有了重新認識。現在招聘培訓老師時的感受是,一個老師如果沒有教過自己的孩子說話,沒在日常和孩子用英語,很難拋開把英語作為一門學科的想法,那想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或者能教到孩子的內容就有限。
學習階段英語啟蒙知識階段:
1. 各種網站看幼兒英語啟蒙的貼子並在一段時間學習和實踐後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並分享出來。這就有了2017年寫的帖子。
2. 開免費英語啟蒙班:
兒子英語啟蒙2個月後開始和我全英語溝通,為了解和幫助更多的小朋友,我去村裡免費開英語啟蒙班,感觸最深的是小朋友學習的過程。這也是我現在經常在體驗課和新生剛開班經常和常用說的內容。
有些小朋友一開始就可以和老師互動,有些就只在旁邊看(因為來到陌生的環境,對著不認識的人),看了一段時間(因人而異)才加入到互動中。有些家長也會催小朋友參與,但我都說讓他先看看吧。在村裡倒是沒出現像現在培訓班那種小朋友來上課哭的事,因為上課地點就在村裡,孩子比較熟悉。孩子想走就走,根本沒人要求留下,自然不會哭。
3. 開託管作業輔導班
後來又想了解現在小學生學校學些什麼, 缺些什麼,開了個課後作業輔導班。了解到小學生一年級開始就2個小時都不一定完成得了作業,還要是有老師監管和教。語文拼音教得如此快,當天教的拼音認讀都不會,作業就是回去家長聽寫。此時我兒子已經有社交需求去上幼兒園的小小班,我都感到陪伴孩子的時間沒以前充足。原來上小學這麼忙,那上幼兒園甚至幼兒園前的時間就非常非常寶貴了。現在有好幾個班的學生是小學生,儘管有些學生還是在專門的外國語學校就讀,但給我感覺是教起來沒教幼兒段有成就感。不是我水平問題,而是小學生回家能複習的很少。如果讓我說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在學習英語上有什麼最大的不足,那就是時間。對於我們成人又何嘗不是呢?如果現在我們能回到大學年代,就能有大塊的時間學習。現在的學習時間真是擠出來的。
4. .到幼兒園開英語興趣班並去不同班級上常規英語課
正因為想更進一步了解小朋友,所以選擇了去幼兒園開英語興趣班。非常感謝那時幼兒園安排了最優秀的老師當我的老師和助教。從幼兒園老師身上我學到了很多與小朋友相處的技巧。並通過後面去幼兒園10多個班上上英語常規課,讓我體驗到了小班教學和大班教學的不同教學策略。讓我去思考如何根據人數安排遊戲,更好地進行互動。可以說,這段時間在幼兒園的教學是我把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結合的最重要階段。小朋友們是我最好的老師。
5. 開雙語早教和幼少兒英語培訓中心
參加雙語早教培訓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在早教的路上還有很多東西要學。作為整個機構的教學主管及投資人之一,我感觸最深的並不是如何運營一家1300多平方的教學機構,而是在與家長的溝通,教師招聘和培養上。原來我認為很多很簡單的東西,都全部告訴一些老師了,但她們還是很長時間做不到如我一般。我才意識到,我分享的經驗是我體驗出來,深深地印在我腦海裡,而教學是一個很創新的任務,每節課都要根據孩子的狀態,學習掌握的程度來調整上課節奏和遊戲方式。雖然上課是有一定模式,但如果自己教學經驗不夠,還真難按自己的教案上下去。因為幼兒上課開始階段是各種不穩定,如果不能及時調整策略,整個課堂會處於失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