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歌唱家 可凡傾聽
1920年,正在德國柏林留學的青主基於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並借用德奧藝術歌曲的形式,寫下的《大江東去》唱響了中國藝術歌曲的開篇。
一百年來,藝術歌曲這種伴隨近代歐洲文化及現代西方文明進入中土的舶來品,通過幾代中國音樂人的努力,在神州大地上生發出別樣的魅力。而上海音樂學院作為中國第一所音樂專業高等院校始終參與、見證著這一藝術的發展與傳播。
2020年12月26日周六晚19:10,上海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可凡傾聽》,就讓我們跟隨上海音樂學院院長、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的歌聲,追溯中國藝術歌曲的百年風華。
緣起
以浪漫主義詩歌的興起,和鋼琴在中產階級家庭中的日益普及這兩大歷史條件為前提,真正現代意義上的藝術歌曲體裁,起源於十九世紀初的維也納。
1814年10月19日,當時年僅17歲的舒伯特以歌德的詩體戲劇《浮士德》中的詩歌為基礎,創作完成了《紡車旁的格麗卿》,不少音樂史家認為這一天標誌著藝術歌曲的誕生。
舒伯特
鋼琴上反覆循環的十六分音符樂句,讓人聯想起紡錘滾動的形象;哀婉而節制的口吻、複雜而微妙的情緒、都通過起伏頓挫的聲樂線條得到了精彩的表現。
舒伯特一生創作了600多首藝術歌曲,素來有歌曲之王的美譽,自他以後,舒曼、勃拉姆斯、雨果·沃爾夫等作曲家進一步拓展了德語藝術歌曲的世界。
在德奧之外,法國的福雷、杜帕克、德彪西,俄國的穆索爾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等作曲家,也從法語和俄語的詩歌天地中汲取靈感,寫出了不可多得的歌曲傑作。
另一方面,隨著現代管弦樂技法的充分發展,柏遼茲、馬勒和理查·施特勞斯等配器大師嘗試用樂隊代替黑白鍵盤,仿佛讓藝術歌曲進入到一個五彩斑斕的新空間。由此,以音樂詮釋詩歌,器樂與人聲相互融合為特徵的藝術歌曲成為了西方古典音樂中最迷人的體裁之一。
區別
歌劇與藝術歌曲,雖然都以人聲為媒介,但在形式、規模乃至性格、趣味上都大相逕庭。
漢斯·霍特《冬之旅》唱片
一些偉大的歌唱家能夠同時勝任歌劇和藝術歌曲的不同要求,既能手持岑樹權杖扮演眾神之王,又能在菩提樹旁踽踽獨行、潸然淚下,漢斯·霍特、施瓦爾茨科普芙和費舍爾-迪斯考是這一類型歌唱家中的佼佼者。
「藝術歌曲可能更加含蓄一些,對聲音的控制,對意境的營造,不像歌劇詠嘆調那麼直接。我們說厚書讀薄,薄書讀厚,深入淺出。確確實實,在情緒上的把握,色彩上的變化上,要豐富得多,比詠嘆調要豐富得多。」
百年
從青主《大江東去》一直到今天,中國藝術歌曲已經走過一百年的歷程。期間蕭友梅、黃自、趙元任、劉雪庵等一大批作曲家,構成了中國藝術歌曲的源流。有趣的是,這些藝術歌曲基本上都誕生在上海,而這些人更是有著深厚的哲學和文學功底。
青主(廖尚果)
蕭友梅
黃自
「他們到國外去學習,後來發現音樂和哲學是很有關係的,而且這幫前輩文學功底非常好的。中國藝術歌曲雖然表現的方法可能和德奧、法國的藝術歌曲稍微有點不一樣,但是有個共同的基礎就是文學。」
郎毓秀
斯義桂
上海從開埠以來,就一直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處。1927年,上海國立音專成立,郎毓秀、周小燕、斯義桂、蔡紹序等人先後來此就讀。畢業後,他們到國外一邊學習一邊傳播中國的藝術歌曲,並再回國後繼續培養一批又一批的歌唱家。
周小燕
「周先生告訴我們說,美聲真正意義上是美好的歌唱。技巧是為了把歌唱好的,而我們的終極使命是什麼?把歌唱好聽,美好的歌唱。我們要用這樣的技巧,既要唱好外國歌,也要唱好中國歌。」
「一個一流的歌唱家可以把三流的作品唱成一流的作品,一個三流的歌唱家可以把一流的作品唱成三流的作品,所以對你自己的文學要求、對你的音樂要求、對你的技巧要求是非常高的。」
多年來,廖昌永一直利用各種演出機會不遺餘力地推廣中國藝術歌曲。而隨著個人對藝術歌曲的研習不斷精進,一直縈繞在他心頭讓中國藝術歌曲走向世界的夢想也逐漸成熟。
一臺鋼琴加上一案一椅、一組書畫配上一對瓷瓶,2019年廖昌永與鋼琴家孫穎迪在「歌曲之王」舒伯特的故鄉維也納,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獨唱音樂會。中國詩詞中特有的簡約深邃的意境隨著他的歌聲傳遞給了所有親臨現場的歐洲愛樂者。
2018年,首屆「中國藝術歌曲國際聲樂比賽」隆重舉行,吸引了近600名中外選手參賽,選出60名進入複賽,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並最終誕生了金銀銅獎及優勝獎。
2020年,因為全球疫情的影響這項賽事選擇在線上舉辦,與此同時「中國藝術歌曲百年國際藝術周」也在上海音樂學院開幕,持續推動中國藝術歌曲的交流、推廣和傳播。
「我在國外做巡迴音樂會的時候,我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作品,有好多觀眾跟了兩三個城市,中國語言太好聽了。所以當時也是給我一個非常大的刺激,如果我們不在國際上去唱,人家是不會知道的。」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2020年12月26日周六晚19:10,上海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可凡傾聽》,為藝術而歌——廖昌永專訪(上)!
鳴謝
拍攝場地:上音歌劇院
原標題:《中國藝術歌曲一百年:歌唱家廖昌永帶你見證一路風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