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海瀾之家變成了無印良品,你一年要逛幾次?

2021-01-10 愛範兒

講真,國產品牌真的不一樣了。無論是早些時候的百雀羚、謝馥春,還是近來的海瀾之家、李寧,甚至是時尚絕緣體的新華書店,都一改國產品牌老氣陳舊的形象,大有煥發第二春之勢。不過,年輕人的生意真有那麼好做?我們將用三篇文章為你講述海瀾之家、李寧、新華書店的轉型過程,這是本系列的第一篇。

還記得那個魔性的海瀾之家廣告嗎?

說好要做男人的衣櫃的,不僅賣起了女裝,還進軍了童裝市場。之前色彩斑斕、讓代言人不禁翩翩起舞的設計,也開始走起了性冷淡風。

更重要的是,你一個服裝品牌,怎麼跟無印良品一樣,開起了家居生活館?

這麼下去,一年只逛兩次恐怕是不太夠。

男人的衣櫃 or 老爸的衣櫃?

海瀾之家曾經的代言人是印小天。儘管他在廣告中常常翩翩起舞、一副精力充沛的樣子,但似乎並沒能拉來太多像他一樣充滿活力的年輕人。

(無論是印小天還是杜淳,海瀾之家似乎獨愛「動感」)

主打中高端男性服飾品牌的海瀾之家,一直給人一種設計中規中矩、甚至有點老土的感覺。再加上有迷之審美情趣的土味廣告,沒人會把潮流和時尚與它聯繫在一起。

用同事小 C 的話來說,海瀾之家啊,我爸特別喜歡去那兒買衣服。

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一位朋友這麼說道,大學畢業身邊同學去找工作的時候,幾乎人手一套海瀾之家的西裝,價格實惠,但穿上一個個就跟賣保險的一樣。

這可能是它(海瀾之家)唯一出現在我生活中的場景。

在我們的印象中,雖然品牌明黃亮藍相間的代表色十分跳脫,但海瀾之家的主要品類仍然集中在正裝和商務男裝上面。

而在現實生活中,經常作全身正裝打扮的人,往往與幾個特定的人群緊密聯繫在一起:銀行職員、保險從業人員、地產銷售人員,或者,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

你或許會說,著正裝這種著裝規範(Dressing Code)本來就是一種職場上或者生活中的禮節,沒必要上綱上線。但在時尚審美和消費習慣發生巨變的當下,那個用一套黑色西裝應對一切場合的時代明顯已經過去了。

我在公司群裡做了一個有關服裝品牌喜好的小調查。這些平時在打扮上稍微還會花點心思的新媒體直男們(分辨得出不同彩妝品牌的直男請珍惜吧),雖然不能代表現在所有的行業,但由於平時也要去參加大大小小的會議活動,還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年輕一代男新中(gong)產(xin)消費者——尤其是網際網路從業者的著裝偏好的。

A: 阿迪達斯、耐克、安德瑪。B: 優衣庫、H&M 以及某寶。C: Levi’s。D: Armani Exchange、Ralph Lauren、Tommy Hilfiger。E: COS 和 MUJI。

可以,感覺我司男士們的品味非常多元化了,而且除了在網際網路公司直男身上常見的運動休閒風之外,他們對商務休閒風的駕馭也非常嫻熟。

而另一撥金融行業的朋友,由於職業要求的關係,可能在正式著裝上更具有代表性。

甲:馬克華菲、Massimo Dutti,優衣庫也不錯。乙:偶爾會在去國外出差時採購,Paul Smith、Hugo Boss、Dunhill 以及 Burberry 都不錯。

總之,在這些年輕消費者的選擇中,就是沒能出現海瀾之家的影子,心疼一秒。

這差不多也反映出了大部分國產男裝品牌的發展現狀。七匹狼、九牧王、雅戈爾、利郎、勁霸……這些很多人從小便耳熟能詳的國產男裝品牌們,在我們小的時候是爸爸衣櫃裡的常客,但當我們長大之後,它們依然沒能走進我們的衣櫃。

(很多人以為自己是左邊,但現實可能是右邊)

根據貝恩諮詢公司(Bain & Company)的報告,近幾年,我國奢侈品市場份額的縮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男裝、腕錶以及皮具銷量的下滑。

而來自歐睿諮詢(Euromonitor)的研究人員則指出,中國消費者對正裝的需求正在減弱,「即使在職場上,只有少數幾家公司針對正裝有著嚴格規定。」在這種趨勢之下,更加休閒的男裝品牌正在逐漸侵蝕正裝品牌的市場。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樣,優衣庫、耐克、阿迪達斯、ZARA、H&M 等品牌,以其更加多元化的設計風格,和更合理的定價,正逐漸成為中國男性消費者們的著裝心頭好。

直接後果就是,那些一直立足於略顯刻板的商務男裝的品牌,逐漸迎來了自己的「中年危機」。雖然已經做到了國內品牌的行業 TOP,但海瀾之家在年輕消費者的心中,存在感實在是有點低。

現在要成為男朋友的衣櫃和女生的衣櫃

遮住店門口的品牌標識,只看店面的裝修設計以及店內的擺放效果,你能看出來這是哪個品牌嗎?

素白簡約的性冷淡風裝潢設計,再加上一水的莫蘭迪色系服裝,我以為我不是來到了無印良品,也至少是進了一家優衣庫。

但這其實是海瀾之家在去年 12 月剛剛推出的品牌形象升級門店。位於廣州天河城的這家旗艦店,將從前的「海瀾之家」招牌變為了「HLA」,走起了年輕人喜愛的簡約時尚路線。

更早的一點的改變則來自於代言人。自從海瀾之家把自家門面換成了林更新和陳曉之後,那些之前只會給老爸買海瀾之家的妹子們,終於把「魔爪」伸向了自己男朋友的衣櫥。

儘管在這個時尚的完成主要靠臉的時代,給男朋友穿林更新代言的海瀾之家,並不能讓他變成林更新,但至少可以與偶像達到一次靈魂上的共鳴。

這裡不是貶低之前的代言人,不過全新升級的廣告確實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讓整個品牌有了脫胎換骨般質的飛躍。

比如這個「今年冬天,我的衣櫃裡只有大衣」,可以說是非常英倫紳士風了。

這則為了凸顯選材考究、精雕細琢的廣告,也展現了一種曾經與海瀾之家無緣的先鋒、前衛氣質。

看得我都有點心動了。

事實上,從 2014 年開始,海瀾之家就開始了自己的品牌年輕化策略。除了邀請當紅小生代言之外,他們還斥巨資贊助了《奔跑吧兄弟》、《了不起的挑戰》、《最強大腦》、《火星情報局》等多個熱門綜藝,以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

當然,僅僅打廣告包裝是不夠的。原來主要做商務正裝的海瀾之家,也在把自己往快時尚品牌的方向轉變。

現在再打開海瀾之家的官網,你依然可以找到商務休閒和正裝等分類,只是從前執著於彩虹色系的單品,如今變成了更百搭的黑白灰藍黑,給人高級感的棉麻、羊絨等材質,也被大量使用。

與大牌設計師的跨界合作,說來就來。

全新的牛仔線副牌 HLA Jeans,僅從設計來看,也完全不輸那些時尚潮牌。

而女生們在幫男朋友們挑衣服的時候,也完全可以在海瀾之家早就上線的女裝品牌——愛居兔中給自己選上幾件。主打都市女裝的設計還是相當不錯的,還找了氣質掛的王麗坤代言,雖然品牌的名字稍微有點土。

你以為這就完了?他們竟然還做了童裝。

從前那個要做「男人的衣櫃」的海瀾之家,現在終於要做「全家的衣櫃」了。

生活方式品牌的時代來臨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活方式」開始成為了各大消費品牌的「生存方式」。

日本的無印良品應該是最早走這種「生活方式」路線的品牌。不知道是不是這輪消費升級來得太猛烈,在短短的幾年內,國內冒出了好多「無印良品式」的生活方式品牌。

做十元店出身、被譽為性價比中的戰鬥機的名創優品。

要做中國設計和中國製造良心的小米。

開啟「消費降級」熱潮的網易嚴選。

現在,又多了個海瀾之家。

這個被叫做「Heilan Home」的海瀾優選家居生活館,是海瀾之家近幾年在品牌升級方面的另一個大動作。

仔細一看,無論是店鋪裝潢,還是商品品類,果然還是走的傳統生活方式品牌路線。(嗯,都挺像無印良品的孿生兄弟。)

服裝、家居生活用品、文具、護膚品……品牌包裝設計確實高端大氣上檔次,但跟前面提到的那幾家,好像也沒有太大區別。

價格嘛,當然也是走高性價比路線,比鼻祖無印良品要友好很多。

從這個角度來看,藉助往生活方式品牌方向的轉變,海瀾之家也想讓自己變得高級和多元化起來。

只不過這麼比較下來,目前所有主打生活方式的品牌,似乎都不可免俗地走向了同質化的一面。無印良品的日式簡約風格固然代表了一種風潮,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並非千篇一律。精品化路線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間。

轉型能否成功?

但不管怎麼樣,那個我們印象中土土醜醜的海瀾之家,確實在想盡一切法子變年輕、變時尚,好討好這一撥越來越不好伺候的年輕消費者。

通過前面提到的多元化業務布局,他們確實也取得了一些成效。2015 年的時候,海瀾之家的年度營收同比增長 28.3%;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雖然整個國產男裝品牌市場的大盤都不太理想,海瀾之家仍然保持著成長。

儘管經歷了幾個季度的增長放緩和利潤下滑,在剛剛過去的 2017 年,海瀾之家的營收達到 182 億元,同比增長 7.06%;淨利潤也實現了 6.6% 的增長。

而近幾年加強建設的電商(線上)渠道,對公司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了旗下女裝子品牌愛居兔。

不久前,騰訊以 25 億元入股海瀾之家,在推廣自己的智慧零售生態的同時,也將在這個線上線下融合的時代為後者帶來更多的流量紅利。

海瀾之家要抱緊的還不止這一條大腿。在跟美團點評合作之後,今後,他們想讓消費者用點外賣的方式買衣服。

不過他們想要「討好」的年輕人到底會不會就此買單,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原來一直以為海瀾之家是做床上用品的。

一位 95 後如是說。對他們來說,「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就像你對著父母那代人說「橘子」和「陳獨秀」,是個無法理解也不好笑的梗。枯木逢春、老樹發新芽的故事並不能引發他們的共鳴。

海瀾之家正在努力的新方向——優衣庫化的服裝、無印良品化的家居用品,在這批年輕人心中也早已有了更好的替代品。既然都差不多,我為什麼不直接去買優衣庫和無印良品呢?

從這個角度來看,搶佔「年輕人的衣櫃」,也許並不是最理想的那個選項。擁有更多消費選擇權和議價能力的他們,痛點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難以擊中。

而那些從某種程度上被遺忘了的、曾經一年逛兩次就夠了的父輩們,其實正代表了正在崛起中的「小鎮中年」——作為幾乎是最後一批走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族群,他們的消費能力同樣不容小覷。

題圖來自:海瀾之家

相關焦點

  • 李澤言一年要逛幾次海瀾之家? | 《戀與製作人》男主角品味大解析
    以至於我現在都把《戀與製作人》這個遊戲叫做《錢與野男人》,有錢才能談戀愛,有這幾個男人的卡才能看他們換不同的造型和你約會,集齊全部造型SSR才可能當金牌製作人吧。不過,當你們逐漸變得勵志,開始由內而外、由臉投奔卡片、由顏值轉入品味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幾個驚天大秘密。比如,李澤言一年可能會逛幾次海瀾之家。
  • 周杰倫也救不了海瀾之家?還有人逛男人的衣櫃嗎?
    吳大維生於中國臺灣長在美國,一直以輕鬆快樂、有親和力的形象著稱,氣質又兼容時尚、休閒、商務等風格,和海瀾之家的定位非常契合。這支廣告,上了年紀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2004年,它在中央一臺黃金時段播放,第一次向全國男性消費者倡導「男人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喊出了「海瀾之家,男人的衣櫃」的口號。
  • 真假「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楚!杭州一「無印良品」店被起訴
    在杭州市臨平歡樂城一樓,有一家名叫「無印良品NaturalMill」的店鋪。這家店的裝修設計、產品類別等都與日本「無印良品」門店極為相像,但在招牌上,「無」變成了「無」,英文「MUJI」變成了「NaturalMill」。11月8日,這家店鋪的經營者和產品的生產者一起被日本「無印良品」品牌的所有人告上了法庭。
  • 失控的無印良品
    從經營來看,到去年年底無印良品在中國已經開滿了 100 家門店,單是 12 月一個月就開店 12 家,速度驚人,今年開店的進度更是有增無減,預計今年內將在成都開出中國第一家 MUJI cafe 和餐廳,並首次引入家電產品——對於無印良品來說,這似乎正是一個全盛的階段。不過,在我們熟知的禪意、慢生活的品牌氣質下,你不覺得無印良品開店太快了嗎?
  • 【種草MUJI,在LUCUA大阪逛透無印良品】
    在大阪逛街,LUCUA是一定要去的!畢竟這地方離車站超級近,各種流行時尚的品牌店鋪都可以在這裡一次逛個夠~樓上還有大片好吃噠餐廳!這一切對於女孩子來說真是誘惑力爆表!來到這種大商場,最不能錯過的就是無印良品啦!有童鞋可能會說:「這麼俗的牌子~國內滿地都是~我才不要去逛嘞!」那你可就大錯特錯啦~日本的MUJI可是比國內便宜將近一半的說!
  • 海瀾之家庫存積壓已達90億 海瀾優選暫無起色
    本文核心觀點   1.通過剪標與培育新品牌,海瀾之家(需求面積:150-250平方米)解決了部分庫存壓力;   2.對標無印良品的海瀾優選暫無起色;   3.擴店可以消化存貨,如果門店增速放緩,庫存壓力可能進一步加劇。
  • 粉絲逃離的無印良品,到底做錯了什麼?
    文/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過去一年,是無印良品被唱衰得最激烈的一年。1980年,無印良品以牛皮紙作為背景,亮相整個日本,這個簡單的設計一用就是40年。位於該商圈二樓的無印良品門店也亮起了燈。作為無印良品的鐵粉,朱文養成了到任何商圈逛街,只要有無印良品的,都會第一時間先去逛一逛。對很多粉絲來說,逛無印良品不是一定奔著購物去的,而是喜歡其中的氛圍。「喜歡商品的陳列方式、喜歡充滿生活氣息的裝修風格。」朱文告訴鋅刻度,就連他的兩個孩子都喜歡一進門就奔到無印良品的沙發家居的展示區域,坐在懶人沙發上玩耍。
  • 無印良品:《想見你》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1999年2月4日無印良品發行的專輯《想見你》。無印良品是一個1990年代的馬來西亞雙人合唱組合,1995年由王光良和黃品冠兩位實力派創作歌手組成,又名光良品冠。光良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畢業於怡保三德中學,及後再修讀馬來西亞連曼莎拉吾達馬學院電腦工程及錄音工程文憑。
  • 無印良品,你終於活成了別人討厭的樣子!
    我不想對你再說些什麼現在是氣憤的我你已是被你的虛偽完全淹沒變成討厭的顏色竇唯——《別來糾纏我》10年前因為工作需要經常跑日本,彼時,大衛·賈柏的那部著名的2005年,第一家無印良品店在上海南京西路開業,三年後,北京西單也開出了第二家中國無印良品店。但四年只在中國開出兩家店顯然滿足不了中國市場對無印良品旺盛的消費需求。
  • 無印良品最不值得購買的東西
    無印良品雖然沒有宜家賣場這麼大,但憑藉著「性冷淡風」,在國內也有眾多粉絲,裡面包含生活用品、家居類、文具、化妝品、服裝類等等;不過難道你們不覺得無印良品裡,好多東西就是閉著眼睛開價嗎?一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鞋墊居然要賣到88塊↓
  • 無印良品:「去品牌化」的品牌化
    無品牌?提起「無印良品」這個品牌,你第一個會聯想到哪個關鍵詞?以「去品牌化」聞名的無印良品在國內有著一眾信徒,他們希望在中國複製無印良品在日本的成功,然而這條路似乎並不好走,不僅是他們很艱辛,就連先行者無印良品在中國也沒混出個門道。
  • 頻繁開拓新業態,無印良品欲尋找突破口
    2019年3月22日,無印良品宣布床品價格降到560元,降幅為36%。同時降價的還有T恤,從78元降到58元;部分文具商品,吊牌價35元,折後價18元,降幅近50%。這是5年內無印良品第11次降價。連續降價偏離中高端定位,大家對無印良品的印象逐步發生改變。
  • 無印良品要在中國開菜市場了!
    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項目方宣布,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項目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
  • 有你在身旁VS無印良品*2
    讓我手癢的想寫一下他們來臺發展的第二張《無印良品×2》,其實熟悉光良品冠的朋友都知道,他們最早發跡是在馬來西亞的滾石,也是李宗盛來滾石馬來分部照例來挑選可造之材時慧眼識珠的發掘了「光良品冠」。▲無印良品的第二張專輯《無印良品×2》,1997年5月7日臺灣滾石唱片發行而「無印良品」則只屬於馬來西亞以外的地區,因為在大馬,光良和品冠從來就不是組合,頂多算兩個合發專輯而已,專輯主打歌還是各管各的寫,各管各的錄製。
  • 無印良品跨界餐飲
    12月20日,無印良品(MIJI)首間餐廳Café & Meal MUJI在臺北阪急百貨開幕,簡約清爽的裝潢、在地自然的食材,以及半自助式的點菜方式,一開幕就成為大排長龍的人氣餐廳,這也是無印良品在日本本土之外,繼香港、成都之後的海外第三家餐飲店。
  •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海瀾之家
    印小天、杜淳先後擔任海瀾之家代言人。網友戲謔「選對代言人很重要,誰能想到海瀾之家就這樣登上了熱搜榜?」但對於海瀾之家而言,依靠代言人間矛盾衝突增加品牌曝光度,並不是一件自豪和驕傲的事。畢竟提到海瀾之家,你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其代言人,而是它的那句廣告定位「男人的衣櫃」。精準的市場定位+密切貼合目標客戶的心理需求,是海瀾之家取得成功的法寶。
  • 在無印良品門店工作是什麼體驗
    2015至今在MUJI門店任職什麼時候進入無印良品工作的?在2015年進入無印良品的,到現在也有2年了。很多人逛街都喜歡到快消品牌店裡逛,不管買不買都會看衣服啊試衣服,然後我就要滿場跑疊衣服疊衣服,MUJI很注重細節方面,衣服要疊的很整齊。MUJI工作量怎麼樣?嗯,畢竟是日企,事情不會很少的,比方說你做收銀工作的話其實不只是做收銀工作,還有很多整理工作和表格要做的,所以忙得時候很忙,不忙的時候事情其實也不少。
  • 無印良品《掌心》
    第八十一期帶你聽情歌之無印良品《掌心》《掌心》由王裕宗作詞光良作曲無印良品演唱,收錄於無印良品1995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一年前,一件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註冊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商品類別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曾讓「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中國『無印良品』」的輿論甚囂塵上。然而時間來到2019年,「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卻並未塵埃落定,形勢反而更加複雜。
  • 無印良品在中國開菜市場,買菜要年輕化、品牌化了?
    無印良品要在上海開菜市場,準備賣菜了。這背後打的是什麼算盤? 其實,在此之前無印良品就已經在日本東京和大阪的繁華地段相繼開了兩家菜市場,並且成為熱門的網紅打卡地點。 誠然,這種無印良品風憑藉著原本的大眾消費者認知度的積累和較高的辨識度也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本質上可以看到無印良品正在拓寬業務版圖邊界,但可以發現這些的共同之處都在於傳遞無印良品的生活概念,通過圍繞消費者日常生活需求,構建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