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吳鉤:從潛規則到血酬定律再到元規則——吳思 《我...

2021-01-18 騰訊網

從潛規則到血酬定律再到元規則

訪談者:《南方都市報》吳鉤

訪談時間:2003年9月2日

訪談者:您是研究「潛規則」的專家,潛規則是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的事物,但作為歷史研究的一個概念,卻是您率先提出來的。這個名詞經過您提出之後,可以說,為觀察歷史的研究者和愛好者貢獻了一個新鮮的視角。您最近又提出了一個「血酬定律」,進一步拓寬了觀察歷史的視界。我看過一些學者的讀書評論,有人認為「血酬定律」其實就是「潛規則」之一種。我想知道,血酬定律與潛規則,兩者有什麼聯繫?您是怎樣從潛規則研究中發現血酬定律的?

吳思:潛規則與血酬定律的關係,說來話長。我們先舉一個例子。

晚清安徽省宿松縣的平民,定期送警察一筆「辛苦錢」,這就可以看做一種潛規則。為什麼要送錢?不這樣做,警察往往找他們的麻煩。一旦出現盜案,就大規模指定嫌疑犯。警察手頭緊了,往往囑託盜賊誣陷平民窩贓,迫使平民行賄擺脫干係,把平民鬧得傾家蕩產。於是平民們聚會協商,大家都願意出一筆錢,破財消災,一條潛規則就誕生了。

在這條潛規則形成的背後,我們可以發現一種東西,我稱之為「合法傷害權」。確定嫌疑犯,追查贓款及其窩主,這都是警察的合法權力,懷疑錯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被懷疑者承擔的風險就大了,那是可能出人命的。在破財消災這邊的人看來,他們掏的那筆錢,其實就是自己的買命錢,而買命錢或賣命錢就是血酬。越是富裕人家,越肯破財消災,害他們也就越有油水。潛規則就是對這種傷害能力的贖買制度。

總之,我在追究潛規則形成的過程中,發現了合法傷害權,或者叫低成本傷害能力,這是一種破壞性的力量,而不是福利交換。我不能給你什麼甜頭,但能讓你嘗嘗苦頭。你不想吃苦,就要掏錢。一旦談到害人掙錢,各種人值多少錢,是賠是賺,這就是血酬定律研究的領域了。

談者:不管是潛規則,還是血酬定律,背後都隱藏著一種「之所以然」的力量。您將這一力量解釋為「合法傷害能力」,合法傷害能力決定了潛規則的成立,這種規則的建立由暴力「說了算」的規律,您認為就是血酬定律。我這樣理解,對嗎?還有一個問題是,除了合法傷害能力,您認為潛規則得以產生的重要因素還包括哪些?我有一個看法,不知您是不是同意?潛規則之「潛」字,說明了這一規則系統的隱蔽形態,因為它是由暴力決定的、由利害計算產生的,而不是建立在人們所尊崇的道德理想之上的,因而是見不得人的,我認為這也反映了正統的正式規則「偽善」的一面,其實潛規則應該是一種次規則,是正式規則的補充,它的存在也有一定合理性,這個「一定合理性」就是建立在正式規則的「不盡合理」之上的。

吳思:第一個問題,「暴力最強者說了算」,我稱之為元規則,也就是決定規則的規則。上邊談到的那條潛規則的誕生過程,便是加害能力比較強大的警察,迫使弱勢平民建立規則破財消災的過程。這就說明,暴力最強者說了算,這條元規則,是可以解釋潛規則的建立過程的。

元規則不完全等於血酬定律。血酬定律討論的是生命與生存資源的交換,而元規則,作為決定規則的規則,又在這兩者的交換中加入了一個規則因素,變成了生命與資源分配規則的交換。人們流血拼命,有時候並不僅僅是搶錢搶東西,而是要打天下,坐江山,稱王稱霸,這是生命與特權的交換,生命與有利於自己的規則的交換。

造就潛規則的力量,主要是一些造福或加害的能力,簡稱利害能力。這種能力未必都是合法傷害權。比如偷懶,怠工,拖延,反正都是一些對利害計算造成影響的東西。

我同意你的看法,潛規則中的「潛」字,體現了這種規則的不合法或者不合道德,所以不能公開。但是,如果正式法規或流行的道德觀念有問題,本身就是惡法邪說,躲避它們的潛規則便有了合理性甚至正當性。大包幹最初誕生的時候,就可以看做一種潛規則,後來大受歡迎,升級為正式法規。

訪談者:我知道,您的作品在大學生當中具有很大的影響。許多對歷史感興趣的學生可能從您的作品中獲得了某種啟蒙,比如,他們發現,對一些歷史問題,如果從潛規則或血酬定律的角度來觀察,可以找到恍然大悟的解釋,而這也許是大學教科書所不能提供的。也有部分大學生,可能不是將潛規則或血酬定律當成觀察歷史的方法論,而是作為了解社會、了解現實的一面鏡子和參考書,並從中獲得某些實用主義的啟示,「活學活用」,就像他們對待 《厚黑學》或《三十六計》。對這一遭遇,你有什麼感觸?如果您作為這些年輕的學子的師長,您會告訴他們什麼?藏書網

吳思:潛規則主要揭示那些流行於官場的不明說的規矩。但是,我們的生活領域並不僅僅是官場。人們之間有朋友關係,有家庭關係,有同學關係,有熟人關係,等等。在這些關係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大體還是對應的。這時候,採用厚黑學之類的策略,最後恐怕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這些實力相當、施報對應的領域裡,潛規則也很難起主導作用。我認為,認真工作,老實做人,那才是最合算的策略。

如果說到官場,由於官員利益與百姓利益往往存在衝突,許多獎金恰好就是亂收費收來的,人們確實可能陷入道德困境。要當通情達理的好同僚,就不能當關心百姓的好官員。一心為百姓著想,兩袖清風,往往就要得罪同僚和上司。在體制改革之前,在向百姓負責的體製取代向上負責的體制之前,我覺得,這個困境很難得到兩全其美的解決。這時候,我希望大家生活得良心平靜,在算人生的總帳目的時候,不要虧損了自己的良心。如今,衣食溫飽已經不難獲得了,在我看來,精神上的感覺,才是判斷人生質量的主要因素。

訪談者:毫無疑問,在歷史上潛規則一直頑強地存在,從不曾絕跡過,即使在今天,潛規則的影子還是不難見到。那麼,您認為要消除潛規則,關鍵在於什麼?

吳思:消除潛規則是非常困難的,兩三千年也沒有消滅掉。如果繼續走這兩三千年的老路,我認為前景很不樂觀。但是,毛澤東在延安的時候,和黃炎培有一次著名的談話,史稱「窯洞對」。黃炎培問毛澤東如何避免歷史上的惡性循環,毛澤東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了,這就是民主,由人民監督政府。

在潛規則當中,誰最有動力和能力消滅潛規則?當然是受害的一方。受害者便是被搜刮的百姓,他們人多,眼睛多,感受深,坑害他們的壞事很難逃過他們的眼睛。一旦官員的命運和前程掌握在他們的手裡,潛規則發揮作用的空間必定大幅度下降。這就是消除潛規則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吳思:那些不能明說的規則
  • 吳思:潛規則為什麼會造成如此恐怖的後果?
    你一過四十就在人文領域裡創造了大量有「本土特色」的新概念,如「潛規則」、「合法傷害權」、「血酬定律」等,一經命名,就不脛而走。吳思:你下過鄉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我是高中一畢業就到北京昌平縣農村插隊,那時滿腦袋毛澤東思想。19歲那年,我當上生產隊指導員、大隊黨支部副書記。一個生產隊57戶人家,每年的工分分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的能力和努力,他們的生產和生活都由我負責安排,整天忙得焦頭爛額。
  • 吳思直言:武俠夢等同於皇帝夢
    最近一段時間廢寢忘食地讀了歷史學家吳思的兩本書——《潛規則》、《血酬定律》,算是這幾年中我所看過的數一數二的著作。這兩本書給我帶來最大的價值就是拓寬了我的認知邊界,讓我的人格更加立體,看待世界和人心的角度也更加客觀深刻。吳思對於歷史和人心的把控令人嘆為觀止,以至於讀完一遍不自覺地就開始翻第二遍。那這篇文章的標題寫的是金庸,和我讀的吳思又有什麼關係呢?
  • 《南方車站的聚會》:血酬定律下的眾生相,卑微者最後的尊嚴
    【血酬定律】有三個要點:一、血酬就是以生命為代價從事暴力掠奪的收益。二、當血酬大於成本時,暴力掠奪發生。三、暴力掠奪不創造財富。2019年,沉悶的華語影視圈,《南方車站的聚會》被寄予厚望。《南方車站》中,電影使用了大量的閃回鏡頭,畫面切換反覆,敘事邏輯不定,讓有的觀眾感到很跳躍。在我看來,導演的這樣安排,有兩個考慮。
  • 重建對中國歷史的理解—《我想重新解釋歷史》吳思
    重建對中國歷史的理解訪談者:孤雲發表時間:2003年10月28日《深圳商報》元規則:暴力最強者說了算訪談者:還應該提到一個新詞——元規則。照你的說法,「所有規則的設立,說到底,都遵循一條根本規則:暴力最強者說了算。這是一條『元規則』,決定規則的規則。」
  • ...理論的根基:生命換資源的原始策略——《我想重新解釋歷史》吳思
    順著這個比喻說下去,我並沒有用另類的眼光看歷史。我的《潛規則》描繪了一張地下管道圖,《血酬定律》描繪了一張生命與生存資源的交易網點圖。建築公司和水暖工應該有一張地下管道圖,普通居民就未必用得上。每個人的需要不同,自然就有自己的視角,並且逐步形成自己對世界和歷史的看法,這是很自然的。
  • 吳思:要想看懂中國歷史,你得學點「潛規則」
    作者吳思對「潛規則」這樣解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中國社會在正式規定的各種制度之外,在種種明文規定的背後,實際存在著一個不成文的又獲得廣泛認可的規矩,一種可以稱為內部章程的東西。恰恰是這種東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規定,支配著現實生活的運行。」
  • 被嚴重誤讀的「潛規則」
    可能是因為我對「潛規則」一向心存反感,所以一直都從內心排斥看創造這個詞的吳思老師的書。前幾天因為想看《我想重新解釋歷史----吳思訪談錄》,被搭售了一本《潛規則》,打開一看就發現自己原來是多麼孤陋寡聞,自以為是。我也發現原來"潛規則「這個詞是被嚴重誤讀了。        先看看360百科對「潛規則」的注釋:"潛規則"是一個漢語詞彙。
  • 熱播電視劇《中國式關係》:規則與潛規則
    言歸正傳,既然劇名為《中國式關係》,電視劇所著力表現的,也是從官場無奈辭職的主人公馬國梁(陳建斌飾)下海後的反差,從老總們排著隊請飯到請前下屬吃飯,從幽默與諷刺的角度,電視劇想告訴我們的,是潛規則是如何在現實中運行的。潛規則這個詞,是學者吳思的發明,吳思說:「在仔細揣摩了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之後,我發現支配這個集團行為的東西,經常與他們宣稱遵循的那些原則相去甚遠。
  • 刪減16分鐘上映,《投名狀》揭示血酬定律下人性背後的思量之惡
    這部電影被陳可辛改編並且搬上了熒幕,以血酬定律來詮釋暴力和戰爭之下的人性醜惡,這也是當年最被低估的一部電影,以戰爭寫人性的不再少數,但是這部電影卻有獨屬於自己的魅力,那就是—血酬定律。血酬是對暴力的酬報,就好比工資是對勞動的酬報、利息是對資本的酬報。不過,暴力不直接參與價值創造,血酬的價值,決定於拼爭目標的價值。如果暴力的施加對象是人,這就是血酬定律。說白了就是拿命換錢。
  • 吳鉤:寫了三部「說宋」之後,聊聊我的心得
    記者:吳老師您好,從2015年《宋:現代的拂曉時辰》,到去年《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再到今年《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您的「說宋系列」已出版三部,首先想問您為何會對宋朝情有獨鍾?吳鉤:我最早出的書是《隱權力》,從概念到內容、風格都受吳思《潛規則》影響,那時候讀了很多晚明、晚清筆記小說,反映的都是官場的權力鬥爭,官場中壞的一面。後來隨著閱讀面的擴展,史料讀得越多,越發現中國古代社會很豐富、很複雜。尤其在讀宋代的史料時,發現了很多令人驚喜的地方。
  • 潛規則:古代官吏有合法傷害權
    潛規則:古代官吏有合法傷害權寫《萬曆十五年》的黃仁宇,把水燒到了80℃,而寫出《潛規則》的吳思,把水燒到了100℃!吳思的《潛規則》是80年代以來對國人影響最大的書籍之一,「30年30本書」入選圖書之一,是想了解中國史、中國人、中國社會必讀書籍之一。
  • 男兒何不帶吳鉤?可「吳鉤」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宋·辛棄疾詩詞中指的吳鉤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 閒話詩詞意象:吳鉤
    (唐·張繼《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吳鉤的另一種意象就是「蕭瑟悲涼」,他是與「慷慨雄壯」的意象相關聯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沙場徵伐,殘酷異常。一番刀光血影之後,面對著滿目瘡痍,遍地哀煙,就是心腸再冷的人也會生出一股噬心的悲涼吧!結客佩吳鉤,橫行度隴頭。雁在弓前落,雲從陣後浮。(唐·孔紹安《結客少年場行》)楚蘭不佩佩吳鉤,帶酒城頭別舊遊。年
  • 和坤告訴你,啥叫「潛規則」?
    為什麼潛規則的力量會大到皇帝也難以撼動?為什麼缺少扭曲的價值觀仍會得到社會廣泛認同?為什麼披著公平正義外衣的官場文化背底下卻是男盜女娼?………為什麼會有這些個「為什麼」?這固然是由錯綜複雜的政治、文化、經濟、歷史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是社會「潛規則」的力量也不容忽視。
  • 吳鉤:沒錯,我是宋粉——宋慧喬的粉
    「沒錯,我是宋粉,」吳鉤老師回答說,「宋慧喬的粉。」前一秒以為自己猜對了的網友只能悻悻地揣起了準備貼到吳鉤老師身上的標籤。四兩撥千斤地開了一個玩笑後,吳鉤老師隨後解釋說:「與其說我是個宋粉,不如說我是一個『文明粉』,我不是粉宋朝這個王朝,而是粉宋王朝表現出來的文明成就。
  • 吳鉤是神兵利器?考古發現吳王闔閭遺物,揭開了吳鉤真面目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南園十三首·其五》李賀! 古今文人墨客作品中,「吳鉤」這兩個字不絕於眼,多情刀客無情鉤,吳鉤寒光耀九州。 那麼,吳鉤到底是什麼東東呢?宋人沈括《夢溪筆談》:「唐人詩多有言吳鉤者。
  • 電影 舌尖 來自《南方都市報》驚心動魄的味覺(一)
    它便於你收藏,移動到任何地方都可以打開,而每一次打開,都導向人類的第一口美食,和你的人生第一次見面,它是策略的中心,又是欲望的引擎,他像生產一樣漫長,又像生命線一樣觸手可及。《南方都市報》號稱要做中國最好的報紙,所以這無疑也是中國最好的美食。
  • 武漢大學吳思:用汗水和智慧投身一線戰疫
    5月6日,受深圳圖書館邀請,吳思老師再次為深圳當地幹部群眾做上述專題報告,依舊好評如潮。吳思老師的上述直播內容緊密圍繞社會熱點問題,分析探討解決方案,傳播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充分體現出了一個黨員教師在關鍵歷史時期的擔當和責任,為武漢大學、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品牌建設貢獻了自己汗水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