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春刀為什麼叫這麼秀氣的名字?揭秘錦衣衛和繡春刀的前世今生

2020-11-27 騰訊網

文丨看乎Li(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說到明朝可能大家都會想到東廠和錦衣衛,這兩個特務機構以錦衣衛更廣為人知。而錦衣衛的形象仿佛也刻在了人們的腦海裡,身上都穿著飛魚服,腰間都掛著繡春刀。那這繡春刀到底是什麼樣的刀呢?作為威風凜凜的錦衣衛的佩刀,為什麼起了一個這個秀氣的名字。

首先我們來看到錦衣衛的設立,最早在洪武年間由明太祖朱元璋設立。最初的錦衣衛只是負責禮儀方面的工作,但是疑心病重的朱元璋擔心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夥計有二心,於是設立了這樣一個特務機構,專門負責監視朝中的大臣。錦衣衛的監視甚至恐怖到讓皇帝知道大臣中午吃了什麼菜,哪道菜吃了幾口。而洪武年間的幾大案件,都有錦衣衛的影子。

到了明朝中期,錦衣衛的權力日益增加,逐漸變成明朝最令人恐怖的存在。而錦衣衛也是有是等級劃分的,從最低級的小旗到最高級的指揮使,他們的裝備服飾也多有不同。錦衣衛的高級官員有三種衣服,分別是: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其中以蟒服最為珍貴,飛魚服次之。

但是不是所有的錦衣衛都可以穿飛魚服,要有一定的品級或者由皇帝賞賜才能穿。一般的錦衣衛都是比較低級的黑色制服,只有部分的管理階層才有資格穿飛魚服。

繡春刀是明朝軍官和錦衣衛常用的一種武器,但是錦衣衛的繡春刀和軍官的又略有不同。從臺北故宮的古畫中我們可以看出繡春刀的款式是有不同的。錦衣衛的繡春刀早期更類似於日本的武士刀,狹長而鋒利輕薄,到了明中期隨著冶鐵鍛造技術的不斷發展,繡春刀的制式開始明朝本土的雁翎刀。

我們可以看到,明朝中期的繡春刀,刀身寬厚,刀尖翹起,刀刃鋒利。在把手處有反向的弧度,更有利於加大力道和握住刀柄。這樣的轉變讓繡春刀從原本的禮儀用品向適用武器轉變,在實戰中繡春刀也能發揮出不俗的實力。

而「繡春」這個名字是來源於杜甫的一首詩,詩中描述的是一位受皇帝信任和喜愛的御史。後面明朝的官員就用繡春來為刀命名,表示錦衣衛和大明的皇室有著非常親密和密切的關聯。

而繡春刀也不是所有錦衣衛都能夠佩戴的,在明朝嘉靖年間出土的一個古墓中發現,飛魚服和繡春刀都是需要皇帝賞賜才能佩戴。所以筆者大膽的猜測,錦衣衛的衣服和佩刀只是普通的制服和腰刀,而後世為了加強錦衣衛的威懾力和傳奇色彩,於是將其刻畫成了一個人人身著飛魚服,腰懸繡春刀的組織。

參考文獻:《明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大明錦衣衛的藝術巔峰之作——飛魚服和繡春刀
    在此期間,錦衣衛直屬皇帝統領,權力極大,專門負責查辦官員案件,令朝中貪官汙吏聞風喪膽,當然,這其中雖然也有一些奸佞之徒,但總體而言,大多數錦衣衛指揮使的為人還是比較公正的。說到錦衣衛,咱們就不得不提它的官服,其設計也正如其名,十分錦繡華麗,而飛魚服正是其中最常見的官服之一。
  • 飛魚服和繡春刀,明朝最帥的服飾之一,為何會成為錦衣衛的標配
    每逢大型節日,錦衣衛作為皇家儀仗隊,就會身著飛魚服,手持繡春刀,緊隨皇帝身邊。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錦衣衛的這身打扮,可以說是明朝最帥的服飾之一了。那這麼有型的飛魚服和帥氣的繡春刀到底長什麼樣呢?
  • 錦衣衛真的是用繡春刀的嗎?
    張震、劉詩詩等主演的電影《繡春刀》讓明代錦衣衛又紅了一把,而電影中出現的錦衣衛的專用佩刀,和電影同名的繡春刀更是名聲大噪。
  • 《錦衣之下》、《繡春刀》劇裡錦衣衛服裝,哪個更符合歷史?
    《繡春刀》飛魚服找不同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納悶,為什麼同是飛魚服,怎麼顏色還不一樣呢?飛魚2.其次,飛魚服歷史上出土的只有紅色和黃色錦緞織成的飛魚服,顏色鮮豔,鮮衣怒馬,因此叫「錦衣衛」。錦衣衛不僅穿飛魚服,還有蟒服、鬥牛服、麒麟服,另外,錦衣衛大漢將軍在當值時還要穿裝飾有小旗的頭盔,穿對襟的罩甲,盔甲有金盔金甲、紅盔紅甲和紅盔青甲等各種顏色,腰間還要懸掛宮禁金牌和佩刀,手持金瓜或斧鉞等。
  • 「飛魚服」和「繡春刀」真是明朝錦衣衛的標配?別被影視劇給騙了
    說起明朝的「錦衣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而大部分人眼中的錦衣衛,則是身穿華麗的「飛魚服」,腰間掛著「繡春刀」,看上去十分英武帥氣!可我們也知道,這樣穿戴的錦衣衛基本上都是出現在影視劇中的,真實歷史上的錦衣衛是不是也是如此裝扮呢?
  • 歷史進化出了明代繡春刀,沒有實物出土,只因他有另一個化身
    繡春刀和唐橫刀都是中原王朝真實存在的兵器,與漢代的環首刀構成了完整的傳承脈絡,都是為了實戰而生。這種生熟混煉的方式提高了鋼的產量和品質,是煉鋼法的重大改革。漢代百鍊鋼是整個鋼塊製成,而到了唐朝,制刀多採用包鋼法,也叫甲伏鍛,意為外用較硬的鋼種,內包軟鋼,取外硬內韌之性能,既提高了耐久性,又保證了劈砍的功效。明朝制刀則多採用嵌鋼法,也叫切刃鐵,較硬的鋼嵌在大部分的刀身用鋼下,鍛造而成。
  • 《繡春刀》之兵器盛宴:當戚家軍遇上錦衣衛
    《繡春刀》第一部和第二部作為近幾年武俠電影的扛鼎之作,其中繡春刀配飛魚服,戚家刀配邊軍錘,兵器層出不窮。繡春刀,戚家刀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殺器。本文以電影中出場人物為背景,介紹明代幾種兵器形制並做適當的溯源。
  • 錦衣衛和繡春刀的明朝那些事兒,迷幻又誘人
    但這部電影在歷史考據、以及劇情明暗線方面卻有諸多亮點和驚喜。前方有劇透,介意者慎點!先說一下劇情背景裡很有意思的暗線:電影裡,陸文昭、郭真和沈煉是薩爾滸之戰中,杜松麾下西路軍中唯三個倖存的,而陸文昭第一時間知道杜松戰死,很有可能是跟在杜松身邊的親信。然後陸文昭和他師妹丁白纓又是戚家軍後人,所以有可能是北戊的南兵。
  • 影片《錦衣之下繡春刀》開播,錦衣江湖風雲再起
    影片《錦衣之下繡春刀》開播,錦衣江湖風雲再起        由北京藝能星影視、企鵝影視聯合出品的《錦衣之下》番外系列電影《錦衣之下繡春刀》今日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
  • 真正的繡春刀到底長什麼樣?
    張震、劉詩詩等主演的電影《繡春刀》讓明代錦衣衛又紅了一把,而電影中出現的錦衣衛的專用佩刀,和電影同名的繡春刀更是名聲大噪。
  • 繡春刀?
    是不是冷兵器之王先不說,實際上在明代和清代,江湖人士使用最廣泛的佩刀,同時也是明軍和清軍使用廣泛的戰刀,名字叫「雁翎刀」。它最早於唐朝出現,南宋時成為宋軍的制式兵器之一,劈、砍、刺都十分出色。
  • 代表了明朝錦衣衛的繡春刀與飛魚服究竟是什麼?
    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飛魚服、繡春刀呢?不要著急,我們接著往下看。錦衣衛當中的「錦衣」二字就反映出了其服裝上的特殊性,當時明朝上到皇親國戚,下到平民百姓,對於服色等級那都是有著極為嚴格的限制,一旦你逾越了,對不起,殺無赦。按照當時的制度,錦衣衛的正三品堂上官才可以穿大紅色飛魚服,佩繡春刀。
  • 《錦衣之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明錦衣衛之繡春刀!
    繡春刀"名字來源於杜甫的兩句詩:「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可見,大明錦衣衛的佩刀果然是名出大家,頗有寓意,彰顯了其身份的尊貴!但是不同於唐刀的是,唐刀整體上都是直的,而繡春刀呢,我們從上圖中可以看到,靠近刀柄的很長一段是直的,而尖端的一小段卻是帶有弧度的。關於弧度這一點據說是仿照倭刀設計的,而倭刀的原型也是唐代的唐刀,經過日本巧匠之手改造成了輕便精悍的倭刀。
  • 科普:飛魚服、繡春刀,歷史中的錦衣衛是怎樣的存在?
    看完電影,除了回味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討論張震楊冪兩位主角的盛世美顏之外,劇中關於「錦衣衛」的刻畫也引起大家的驚嘆。片名中的「繡春刀」就是錦衣衛的武器,而他們所穿的制服「飛魚服」也讓人大呼好看。歷史中的錦衣衛究竟是怎樣的存在?為什麼錦衣衛可以在歷史中取得一席之地?
  • 《繡春刀》裡的錦衣衛最後去哪兒了?|武俠志
    以錦衣衛為主角的武俠影視作品,《繡春刀》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部,但是講錦衣衛的無力感,《繡春刀》是獨特的。 說起這樣的人情世故,《繡春刀》裡的沈煉、靳一川或許還差些道行,但是三兄弟裡的老大盧劍星顯然是合格的。錦衣衛和大明別的地方沒什麼不同,鑽營媚上,貪腐成風,盧劍星機關算盡也只是為了向上升官發財,至於別的心思,早就沒了。他不像《繡春刀Ⅱ:修羅戰場》裡的陸文昭,琢磨著換個活法,能升職就謝天謝地了。
  • 明朝令人毛骨悚然的特務——錦衣衛
    有人說錦衣衛各個武功絕世,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他們也就像現在的特種部隊經過專業的訓練有自己的本事,篩選也十分嚴格,不是召集的各種武林高手。當時錦衣衛選取也是有政審的地痞流氓想都別想了。錦衣衛有什麼標配?飛魚服和繡春刀。
  • 繡春刀為何被稱為冷兵器的巔峰,它究竟有多厲害
    想必大家都看過電影《繡春刀》,這部電影讓明朝錦衣衛又紅了一把,而電影中出現的錦衣衛的專用佩刀,就是他們手中大名鼎鼎的神兵——繡春刀。那麼問題來了,真正的繡春刀是什麼樣的?它真的像影視劇裡那麼厲害嗎?
  • "繡春刀"背後的錦衣衛
    最近上映一部古裝片非常火叫《繡春刀2》,反映的是明朝末年錦衣衛的故事,我從小就特別喜歡看錦衣衛的文獻和作品,這一點我也不得其解,後來想到一個可能跟自己經歷有關的出處
  • 淺談《繡春刀》系列:人物塑造與歷史背景
    要想了解電影裡的歷史背景,必須從錦衣衛入手,而要了解錦衣衛,還須從他們的兩樣標誌性物件入手。據說當時民間有傳「見飛魚服、繡春刀,操京師口音者,錦衣衛是也。」因此這兩樣標誌性物件就是——飛魚服和繡春刀。再說繡春刀,本是殺人利器,卻以「繡春」為名,其中反差就顯出一種「繡」裡藏刀的效果。而這繡春刀也是來源甚古,早在漢武帝時期,因為與匈奴連年徵戰,所以就要打造更好的兵器。當時的士兵主要以騎兵為主,殺敵要講究一擊制勝,因此只有具備「短平快」的刀能做到這一點。於是漢武帝改革兵器,發明了一種叫「環首刀」的騎兵武器。
  • 明朝錦衣衛的繡春刀為何如此神秘?至今無實物出土,長相無人得知
    繡春刀是一個概念式的名字,確實是明朝錦衣衛所佩戴的兵器,其具體外形因無實物出土,我們無法得知。但其大體外形綜合了借鑑了倭刀,到中晚期更偏向於明代本土特殊定製的工部腰刀,實際上與明清時期流行的腰刀(主要為雁翎刀、雁翅刀)沒什麼太大的區別,當然,在做工上可能更精良一些,樣式也可能更漂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