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春刀"背後的錦衣衛

2021-02-23 鐵馬聯贏


   最近上映一部古裝片非常火叫《繡春刀2》,反映的是明朝末年錦衣衛的故事,我從小就特別喜歡看錦衣衛的文獻和作品,這一點我也不得其解,後來想到一個可能跟自己經歷有關的出處。我的籍貫是蘇州,但家譜顯示我們祖先是唐王李世民手下一員大將後期從山西移居廣西,清朝中後期祖輩又被太平天國運動挾帶從廣西遷到江南的蘇州,我的爺爺有在解放前後的蘇州觀前街後太監弄買了個院子全家就生活在那裡。為什麼叫太監弄?據考證,這是明朝東廠太監常駐蘇州織造府的地方,主要的工作是監督皇宮用的蘇繡絲綢官服製作,同時負責收集地方情報。到了明朝中後期無論是民間還是官府人們都特別講究衣著打扮,這可能表明當時的文明已經發展到相當的程度,官服為禮服、對於禮制當時的王權統治也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可見東廠太監駐蘇州織造府在當時的使命已非常重要,到了清朝繼續沿用,以至於康熙、乾隆多次下江南均把其直接作為在蘇州的行宮。略為了解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廠衛制度正是明朝大名鼎鼎的特務體系。而我的家族所經歷的唐王朝勃興、清朝中後期農民起義、地方實力割據以及明代江南織造署歷史遺蹟這些似乎好像也暗合了500年前錦衣衛所處的歷史時代脈絡。

提起明朝,大家馬上就會想到東廠和錦衣衛,這種特務體系世界首創,很多人對此津津樂道。我們了解東廠故事一般都是從徐克翻拍的金庸武俠小說開始的,因為劇本原因這兩年徐克的古裝片不多好像方向也已經離開明朝。之後就是李仁港導演拍的錦衣衛但並沒有成體系,今天來自大陸的年輕導演路陽接起了他們的衣缽,2014、2017連續2部《繡春刀》,這還不是一般的古裝片,據說還準備拍第3部。劇本是找人現寫前後改了5稿,導演對歷史的考證到了令人稱奇的地步,我看了網上很多人關於《繡春刀》這部片子的歷史考證,發現故事情節與歷史前後關聯邏輯之嚴密令人驚嘆,大家一致認為這是近年來少見的國產商業片良心之作,以路陽的寫實態度估計就是拍再多古裝片都會有一大票鐵桿觀眾願意追,而這兩年中央反腐力度空前也讓人們更加格外關註明朝的那一段歲月。

  

 與今天不同的是,那個時代內憂外患特別嚴重。到了明朝中後期外部受到了建州女真的步步緊逼,後來的歷史大家也看到了;內部來說文官集團的勢力逐步做大導致朝廷和皇帝之間也呈現對立狀態,明朝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有了很大的削弱,農民起義層出不窮,在那樣一個背景下錦衣衛被賦予了很多歷史使命。就像錦衣衛那本身非常直觀的名字一樣,在繡春刀這部電影當中,通過演員們穿戴的服飾飛魚服和佩戴的武器繡春刀的藝術造型再現讓人們充滿了歷史遐想,這些細節的考證和藝術再現讓一大批錦衣衛歷史迷都驚呼真實,仿佛一下子就穿越到了500年前的古代中國,中國本來就崇尚具像文化,錦衣衛可以說是讓集權統治強化的外在表現形式達到了頂峰,而且那時候與現在一樣的又都是定都在北京,這更讓人覺得神秘和穿越感倍增。

   繡春刀這部電影另外一個成功之處在於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為主演張震量身打造的,第二部其他演員都換掉了,只有作為主演沈煉的張震,和飾演魏忠賢的金士傑老師留下來,其它演員其實也表現得很好,但當初的導演找到張震來主演錦衣衛可以說是成功的決定性之筆,張震外表冷酷臉型犀利、演技出眾,劇裡劇外都悟性極強,可以說是張震開創了錦衣衛的新類型片,因為在過去我們理解錦衣衛更有點像太監一樣個性被閹割,或者說只是一個武術高手,現在張震還了錦衣衛特務的應有面貌。所以路陽在第一次拍繡春刀的時候多年籌措資金非常困難最終只有3000萬,一樣不妨礙這部片成為口碑極佳的上乘之作。

錦衣衛也是人,但從歷史來看錦衣衛不僅名字炫酷其職責定位也十分特殊,而且當時東廠宦官勢力很大,這註定了充任錦衣衛的人所面臨的特別艱辛和坎坷的命運,小人物在執行大政治使命的時候所展現出來的那種無奈與苟且,以至於劇情中的主人公總要以離開京城是非之地,避居蘇杭作為一種逃離現實開始隱居的理想生活目標。繡春刀以戲劇性的情節展現出了這一類人的生存狀態,這也是本片非常成功的地方,而且最關鍵的是導演對中國歷史武俠電影藝術的不懈追求,實現了歷史真實性與藝術再造性相融合一體的新境界,這也是被我們這些歷史迷們眾相稱道的地方。繡春刀2,自7月下旬上映以來其票房火爆,但其實它的觀眾與當前電影市場上愛情片的主流觀影人群並不一致,可是仍不妨礙其取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隨著電影院線排片的臨近終了,繡春刀2的商業演出即將結束,但是路陽和張震在社會上再度掀起了一股明朝歷史研究熱,這對於歷史的重現和今天的以史為鑑都將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 - - - - - -   鐵馬聯贏 · 稅管家 - - - - - - - - - 

   「稅管家」是國內領先的稅務服務創新平臺,平臺以高效滿足企業稅務諮詢、籌劃需求作為切入口,提供稅務諮詢+稅務籌劃+落地服務+增值服務的一站式服務,安全 、便捷、可信賴,以稅務服務為紐帶連結萬家中小企業,專業託管服務致力於搭建企業級服務領域的交易平臺。

鐵馬聯贏 — 人脈變財脈!

北京/金融

轉介紹費1600 /  客戶

 關注訂閱號或直接登陸「鐵馬聯贏」,將有意向了解節稅籌劃方案的企業相關負責人聯繫方式提交至平臺,只要成功籤約即可獲轉介紹費。

相關焦點

  • 錦衣衛真的是用繡春刀的嗎?
    張震、劉詩詩等主演的電影《繡春刀》讓明代錦衣衛又紅了一把,而電影中出現的錦衣衛的專用佩刀,和電影同名的繡春刀更是名聲大噪。
  • 《繡春刀》裡的錦衣衛最後去哪兒了?|武俠志
    提到路陽導演,其最為人稱道的作品當屬《繡春刀》系列,最近重溫了這兩部作品,看著電影裡威風凜凜的錦衣衛,就想跟大家聊聊這個神秘的群體。  以錦衣衛為主角的武俠影視作品,《繡春刀》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部,但是講錦衣衛的無力感,《繡春刀》是獨特的。
  • 《繡春刀·修羅戰場》「錦衣衛養成記」
    三年前,《繡春刀》系列第一部就因精緻考究的造型設計摘奪了「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製作團隊對古典美學的追求、對明末服裝、兵器的高度還原讓大家津津樂道,更被很多影迷稱之為「繡春刀美學」。良心之處1: 「錦衣衛」造型再升級 虐哭自己這次製作特輯首先普及了錦衣衛是做什麼的,先是搬出《明史》來解釋,再是導演路陽和造型設計梁婷婷接地氣的說法:「錦衣衛其實就是明朝末年的秘密部隊、特務
  • 科普:飛魚服、繡春刀,歷史中的錦衣衛是怎樣的存在?
    看完電影,除了回味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討論張震楊冪兩位主角的盛世美顏之外,劇中關於「錦衣衛」的刻畫也引起大家的驚嘆。片名中的「繡春刀」就是錦衣衛的武器,而他們所穿的制服「飛魚服」也讓人大呼好看。歷史中的錦衣衛究竟是怎樣的存在?為什麼錦衣衛可以在歷史中取得一席之地?
  • 《繡春刀》之兵器盛宴:當戚家軍遇上錦衣衛
    《繡春刀》第一部和第二部作為近幾年武俠電影的扛鼎之作,其中繡春刀配飛魚服,戚家刀配邊軍錘,兵器層出不窮。繡春刀,戚家刀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殺器。本文以電影中出場人物為背景,介紹明代幾種兵器形制並做適當的溯源。
  • 喜歡"繡春刀"不僅是因為張震,它尊重觀眾的智商
    路陽導演、寧浩監製的電影《繡春刀·修羅戰場》於7月19日全國公映,上映首日拿下3837萬帶動近億大盤票房,成為近三個月以來票房最高的星期三。截止發稿,該片累計票房直逼1億。無論從票房還是口碑來看,目前也是可以列入本年度的國產三強無誤了。
  • 譚志剛的"淡"與"雅"
    "我當農民沒有土地,當工人又沒有崗位。所以,到了我這裡什麼都簡單了,留給我的路就只有藝術了。"譚志剛說話,總是如此淡然。"        我很欣賞這句話。可是,今天一番暢談,我才知道,他的"閒雅"只是他的一種生活態度,而他真正的生活狀態卻是內心的"負累"。本來,二者是難以調和的對立,但在譚志剛這裡,卻來了個矛盾的對立統一。不得不說,譚志剛活出了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比單純的閒雅更讓人尊敬。那就是二個字:"淡"和"雅"。儘管南下廣州只有短短的五年,但卻是譚志剛藝術生涯中一段漫長的"悽風苦雨"的歲月。
  • 代表了明朝錦衣衛的繡春刀與飛魚服究竟是什麼?
    作為明朝的特務機構之一,相信錦衣衛給大家留有不少的印象,諸多影視作品中都有他們的形象刻畫,身穿飛魚服,手執繡春刀,各個武藝高強,甚是威風。
  • 《錦衣之下》、《繡春刀》劇裡錦衣衛服裝,哪個更符合歷史?
    說錦衣衛服裝之前,我們要先知道錦衣衛是什麼,我們上篇文章已經為大家講解了錦衣衛的具體的由來、職能、演變等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這篇文下的連結去瞅瞅。這裡就不贅述了。下面我們就結合兩部劇講講錦衣衛的歷史服飾文化。
  • 惹翻臺妹的香港"性格"小店
    這其中就包括,本地特產:"性格"小店。    現存最有名的當屬澳洲牛奶公司,一間名不符實,以服務態度粗暴,卻每天大排長龍的茶餐廳。影視作品中,最經典的當屬,周星馳和張學友合拍的《咖哩辣椒》中,對客人毫不妥協的捲毛茶餐廳老闆。   臺妹慕名而去高雄的香港甜品店,老闆先是堅稱"太極"為"黑白",更在甜品中敬奉中指圖案,令臺妹憤而網絡撻伐。
  • 什麼是"惡",聽他講
    "這傢伙還沒死,我們要花多少納稅錢養他""屎尿人渣代言人""一家人有病就該看醫生"免死「精」(精神病)
  • Emoji表情符號添72新丁:"打臉"、"流口水","孕婦"...你一定要試試
    你的手機裡很快就可以用上"與時俱進"的72新添Emoji表情符號。其中的"大神級"的表情符有:"在地板上打滾且大笑"及"一個在自拍的手"!蘋果和微軟反對"步槍"emoji制定新的表情符過程中一個值得玩味細節是,作為奧運會運動項目之一的"步槍射擊"emoji最後被踢出了列表。 "病毒式傳播"大神Buzzfeed News的透露的內幕是,只是蘋果公司和微軟反對的結果。這個消息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討論。
  • 繡春刀為什麼叫這麼秀氣的名字?揭秘錦衣衛和繡春刀的前世今生
    而錦衣衛的形象仿佛也刻在了人們的腦海裡,身上都穿著飛魚服,腰間都掛著繡春刀。那這繡春刀到底是什麼樣的刀呢?作為威風凜凜的錦衣衛的佩刀,為什麼起了一個這個秀氣的名字。一般的錦衣衛都是比較低級的黑色制服,只有部分的管理階層才有資格穿飛魚服。 繡春刀是明朝軍官和錦衣衛常用的一種武器,但是錦衣衛的繡春刀和軍官的又略有不同。從臺北故宮的古畫中我們可以看出繡春刀的款式是有不同的。錦衣衛的繡春刀早期更類似於日本的武士刀,狹長而鋒利輕薄,到了明中期隨著冶鐵鍛造技術的不斷發展,繡春刀的制式開始明朝本土的雁翎刀。
  • "命根子"與"勞什子"
    "命根子"與"勞什子"      一 從賈寶玉性格的典型意義看曹雪芹人性之壯麗 說不盡的《紅樓夢》。
  • 偽科學下所創造的"機器人大爺"!
    前來排隊光顧的人都是為買"機器之血"慕名而來。而菜攤背後站的竟是一個"機器人"。 於是突發奇想利用自家菜攤,把雞血改名"機器之血"在攤中販賣。還別說,這位大爺的營銷手段還真是不錯。那幾天裡他的"機器之血"常常都是賣斷貨。
  • 你們等的第二波福利:不了解錦衣衛,就看不懂《繡春刀2》
    既然點進來的客官,不是看過繡春刀就是要去看繡春刀,無論看與沒看,了解一下咱們的主角張震總是好的啊(迷妹臉)!
  • 被誤讀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
    等待是值得的,反差之下"大表哥"的顏值直登宇宙巔峰!話說,"大表哥"的暱稱是怎麼來的呢?當然是源於粉絲心目中的經典《唐頓莊園》。不過,粉絲們也許並沒有留意到,"大表哥"其實應是"大堂哥",絕非大表哥。在《唐頓莊園》中,作為伯爵的繼承人,馬修是伯爵的遠親,同樣姓"克勞利",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隔了三代的旁親,即他的爺爺的爺爺和伯爵的爺爺的爸爸是親兄弟。所以,馬修和伯爵家的大小姐瑪麗是堂親關係,絕非姻親關係。
  • 兩個老外從中國帶回一個"神秘物品"!外國網友直呼:"這是黑魔法、巫術"!
    確定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
  • 明朝錦衣衛的繡春刀為何如此神秘?至今無實物出土,長相無人得知
    近些年來,以明朝錦衣衛為題材的影視劇頗為流行,這也讓「繡春刀」這種神秘的明朝兵器走進大眾視野。
  • "我們的父輩"觀感
    電影"我們的父輩"是我看的第一部由德國人描述二戰的影片。"和平"是多麼的幸福和美好。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和平"的國家,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更要珍惜當下,尤衷地感謝我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