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飛魚服、繡春刀,歷史中的錦衣衛是怎樣的存在?

2021-02-13 樊登讀書

古裝國產電影《繡春刀2》正在熱映中,一周票房過億。

看完電影,除了回味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討論張震楊冪兩位主角的盛世美顏之外,劇中關於「錦衣衛」的刻畫也引起大家的驚嘆。片名中的「繡春刀」就是錦衣衛的武器,而他們所穿的制服「飛魚服」也讓人大呼好看。

歷史中的錦衣衛究竟是怎樣的存在?為什麼錦衣衛可以在歷史中取得一席之地?

 01

 起源:錦衣衛=御林軍+大內高手+三軍儀仗隊

在明朝歷史中,錦衣衛是元老級的存在。早在第一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時代,就設置了這一機構。洪武十五年四月,錦衣衛正式成立,當時的定位是「皇帝親兵」,人員組成也是從負責皇室儀仗的「儀鸞司」與掌管皇城宿衛的親軍都尉府整合而來的。

可以說,這個時期的錦衣衛承擔了多重職能,既負責保衛皇帝的安全,又承擔了儀仗隊、皇室保安的功能,可謂是皇帝的「左膀右臂」,朝廷的核心、皇上的心腹。

錦衣衛成立五年之後,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命錦衣衛挑選5600名「精銳力士」隨行。這些被挑選出來隨侍帝王的錦衣衛,「身穿飛魚服、腰攜繡春刀」,這一形象也就成了後世對錦衣衛認識的「標準像」。

02 

你可能不知道:錦衣衛還要負責養大象

對,你沒有看錯,就是養大象,這是明代錦衣衛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錦衣衛的體系裡,設立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叫做「馴象所」,專門負責照料、訓練大象。

為什麼需要大象呢?因為在明代的各種重大典禮、儀式中,大象都是必不可少的動物。象,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太平」的象徵,一出場威風凜凜,顯得氣派、有儀式感。在今天留下來的典禮文書中,描述大象的作用用了四個字:「以壯觀瞻」,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這樣的重大場合裡,大象出場還不止一頭兩頭這麼簡單,《萬曆野獲編》記述:「凡大朝會,役象甚多,常朝則只用六隻。」在每年皇家舉辦的「大祀」典禮裡,甚至一次要動用31頭大象。這麼多大象,吃的也多、住的地方也大,養它們成了髒活累活。作為皇帝好幫手的錦衣衛自然就收下了這份活。

說起來,錦衣衛還是專業的飼養員呢。

03 

錦衣衛也要去打仗 

《繡春刀2》裡,開篇就引入了薩爾滸戰場的場面,男主角在戰場上浴血廝殺,逃出生天。也許你會意外,錦衣衛不是在京城的皇帝禁衛軍嗎?怎麼會跑到那麼遠的前線去打仗?

這就是錦衣衛的另一個重要職能了:隨軍出徵。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北徵,就特意從錦衣衛中挑選了5000人。正統年間,明英宗御駕親徵,也帶了大批的錦衣衛,只是大多數都在「土木堡之變」中陣亡了。

錦衣衛是皇帝親兵,皇帝出徵時伴隨左右是本職工作,要保護皇帝的安全。即便皇帝不去,他們也還是要去,因為他們是全國軍隊裡最精銳的士兵,要去打個頭陣。

某種意義上說,戰爭中的錦衣衛就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特種部隊。所以薩爾滸之戰中,沈煉和陸文昭能活下來,也就不那麼意外了。

04 

錦衣衛≠飛魚服+繡春刀

錦衣衛就是穿著飛魚服、拿著繡春刀嗎?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先說飛魚服。這件衣服上的「飛魚」其實不是某種魚,而是一種虛構的產物,和龍、風、麒麟之類的祥瑞之物屬於一個體系,具有禮儀性質的裝飾作用。而飛魚服也不是人人都有、可以隨便穿的。據記載,飛魚服只有皇帝特別賞賜的才能穿著。一般來說,只有錦衣衛的「堂上官」(衙署長官)在一些重大場合時才穿飛魚服。而普通的錦衣衛,就算有儀仗任務,也只能穿「青綠錦繡服」之類的衣服,不允許穿飛魚服。

再說繡春刀。現在沒有流傳下來的繡春刀實物,根據史料記載和研究推測,錦衣衛使用的繡春刀是明代雁翎刀的一種,刀姿舒展,刀身血槽整齊有力,刃口鋒利,造型優美,實戰與禮儀兼備。這樣的武器對於錦衣衛而言再適合不過了。

不論是飛魚服還是繡春刀,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追求漂亮、大氣、讓人過目難忘。為什麼要如此呢?這也許和錦衣衛的性質和定位有關。錦衣衛是明代朝廷的一項重要組成,也是皇帝的重要棋子,為了打造錦衣衛形象、突出錦衣衛作用,自然要把它的方方面面都做到極致。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打造「魅力產品」。飛魚服、繡春刀是魅力產品,錦衣衛本身更是魅力產品。

本周六(2017/7/29)晚20:30,樊登老師將為我們解讀《極致:網際網路時代的產品設計》,書中講述的便是關於魅力產品的一切,打造產品、改變生活,魅力就在身邊、隨處可見。


【聽書福利】

每周送20本新書,每周六晚20:30新書上線,屆時在新書評論區,分享你的聽書感悟,搶沙發留言前3名送新書,新書上線24小時內評論,每30樓抽取1人送書(重複評論不算),歡迎來APP「書」板塊蓋樓。

*本文版權歸《樊登讀書會》所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可在後臺發送「轉載」,聯繫書童授權。

新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代表了明朝錦衣衛的繡春刀與飛魚服究竟是什麼?
    作為明朝的特務機構之一,相信錦衣衛給大家留有不少的印象,諸多影視作品中都有他們的形象刻畫,身穿飛魚服,手執繡春刀,各個武藝高強,甚是威風。
  • 「飛魚服」和「繡春刀」真是明朝錦衣衛的標配?別被影視劇給騙了
    說起明朝的「錦衣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而大部分人眼中的錦衣衛,則是身穿華麗的「飛魚服」,腰間掛著「繡春刀」,看上去十分英武帥氣!可我們也知道,這樣穿戴的錦衣衛基本上都是出現在影視劇中的,真實歷史上的錦衣衛是不是也是如此裝扮呢?
  • 大明錦衣衛的藝術巔峰之作——飛魚服和繡春刀
    在此期間,錦衣衛直屬皇帝統領,權力極大,專門負責查辦官員案件,令朝中貪官汙吏聞風喪膽,當然,這其中雖然也有一些奸佞之徒,但總體而言,大多數錦衣衛指揮使的為人還是比較公正的。說到錦衣衛,咱們就不得不提它的官服,其設計也正如其名,十分錦繡華麗,而飛魚服正是其中最常見的官服之一。
  • 《錦衣之下》、《繡春刀》劇裡錦衣衛服裝,哪個更符合歷史?
    在這兩部劇中錦衣衛穿的都是飛魚服,說起飛魚服,我們也在影視如最早的《新龍門客棧》、《龍門飛甲》中看到過,當然讓飛魚服大火的是張震、劉詩詩、楊冪主演的電影《繡春刀》,——身穿飛魚服、手持繡春刀,而現在熱播的《錦衣之下》,男主角陸繹的官服也是飛魚服,來,讓我們看看這兩部劇的飛魚服吧。
  • 錦衣之下:錦衣衛制服「飛魚服」何以成為古風爆款? | 劇說服飾史
    在家裡蹲著虛度光陰,擼完了一些電視劇,所以隨便寫點相關的科普吧。因為《錦衣之下》剛剛完結,所以就它先來吧!這部劇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講「錦衣衛」的,內核是一邊破案一邊戀愛的甜劇。儘管是根據同名網絡小說改編的,但角色人物選用的是歷史人物。比如男主陸繹,歷史確有其人,大反派嚴嵩、嚴世藩父子更是耳熟能詳。
  • 飛魚服和繡春刀,明朝最帥的服飾之一,為何會成為錦衣衛的標配
    每逢大型節日,錦衣衛作為皇家儀仗隊,就會身著飛魚服,手持繡春刀,緊隨皇帝身邊。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錦衣衛的這身打扮,可以說是明朝最帥的服飾之一了。那這麼有型的飛魚服和帥氣的繡春刀到底長什麼樣呢?
  • 飛魚服是明代錦衣衛的專屬服飾嗎?
    飛魚服並不是只有錦衣衛能穿,也不是所有的錦衣衛都穿飛魚服。錦衣衛是明代廠衛制度中的一個軍事機構,下設指揮史(正三品)、指揮從知(從三品)、指揮僉事(正四品)、鎮撫史(從四品)、千戶(正五品)、副千戶(從五品)、百戶(正六品)、試百戶(從六品)、總旗(正七品)、小旗(從七品),還有將軍、校尉、力士等,其作用有兩個,一是為了鎮壓人民和監視官吏,兼有偵查逮捕和審訊的職責;二是皇帝要舉行朝會或出巡,錦衣衛是貼身儀仗隊。
  • 是每一個大明錦衣衛都可以身著飛魚服,手執繡春刀嗎?
    在無邊的黑暗裡,眾多的未解和神秘靜靜的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的火炬亮起,讓我們一起開啟探索歷史的旅程,仰望文明的巴別塔! 一、飛魚服 「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因能飛,所以一名飛魚,頭如龍,魚身一角。」
  • 繡春刀為什麼叫這麼秀氣的名字?揭秘錦衣衛和繡春刀的前世今生
    而錦衣衛的形象仿佛也刻在了人們的腦海裡,身上都穿著飛魚服,腰間都掛著繡春刀。那這繡春刀到底是什麼樣的刀呢?作為威風凜凜的錦衣衛的佩刀,為什麼起了一個這個秀氣的名字。而錦衣衛也是有是等級劃分的,從最低級的小旗到最高級的指揮使,他們的裝備服飾也多有不同。錦衣衛的高級官員有三種衣服,分別是: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其中以蟒服最為珍貴,飛魚服次之。
  • 痛快看「繡春刀2」,必看這篇科普
    更別提薩爾滸之戰、寶船沉沒、詔獄、無常簿、飛魚服、還有作為片名的繡春刀。飛魚服,可謂武俠電影道具中的顏值擔當。但其實,所謂飛魚服,就是繡有飛魚圖案的官服。飛魚是一種職能象徵, 而顏色則暗示職位高低。在《繡春刀1》中,大太監魏忠賢被罷免一切職務,發配遠郊守陵,死於半途,閹黨覆滅,錦衣衛奉命剿滅餘黨。在《繡春刀2》中,閹黨專權獨大,權力正處於到達頂峰,即將下滑的邊緣時節。
  • 飛魚服,繡春刀,鐵骨錚錚,溫柔似水,他是熒幕最帥錦衣衛
    》《繡春刀2:修羅戰場》的主角。其形象如下:著飛魚服,執繡春刀,長身玉立;面容冷峻,眼神疏懶,殺神是也。雖為《繡春刀》系列絕對男主,但沈煉身份只是明朝數千計錦衣衛中的小人物,是大人物口中螻蟻,在濃雲密布的世道裡,他活得小心翼翼。儘管如此,依舊頻頻走在死亡邊緣。
  • 《繡春刀·修羅戰場》「錦衣衛養成記」
    幕後製作特輯——「錦衣飛魚」,金馬班底攜「錦衣飛魚」歸來,熱火重燃。(請忽略掉最後的8月11...)三年前,《繡春刀》系列第一部就因精緻考究的造型設計摘奪了「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看電影順便學歷史,豈不是很棒棒~
  • 錦衣衛真的是用繡春刀的嗎?
    張震、劉詩詩等主演的電影《繡春刀》讓明代錦衣衛又紅了一把,而電影中出現的錦衣衛的專用佩刀,和電影同名的繡春刀更是名聲大噪。
  • 《繡春刀》之兵器盛宴:當戚家軍遇上錦衣衛
    《繡春刀》第一部和第二部作為近幾年武俠電影的扛鼎之作,其中繡春刀配飛魚服,戚家刀配邊軍錘,兵器層出不窮。繡春刀,戚家刀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殺器。本文以電影中出場人物為背景,介紹明代幾種兵器形制並做適當的溯源。
  • 他是熒幕最帥錦衣衛,飛魚服,繡春刀,冷酷多情,溫柔似水
    其形象如下:著飛魚服,執繡春刀,長身玉立;面容冷峻,眼神疏懶,殺神是也。雖為《繡春刀》系列絕對男主,但沈煉身份只是明朝數千計錦衣衛中的小人物,是大人物口中螻蟻,在濃雲密布的世道裡,他活得小心翼翼。儘管如此,依舊頻頻走在死亡邊緣。儘管《繡春刀》系列的兩部電影都很精彩,但今兒我們暫且先聊聊《繡春刀2:修羅戰場》。
  • 《繡春刀2》這麼多歷史掃盲,不看不知道
    更別提薩爾滸之戰、寶船沉沒、詔獄、無常簿、飛魚服、還有作為片名的繡春刀。飛魚服,可謂武俠電影道具中的顏值擔當。如果你簡單百度一下,就會發現這樣一張圖片,明黃色長袍上襯飛魚紋繡。但其實,所謂飛魚服,就是繡有飛魚圖案的官服。飛魚是一種職能象徵, 而顏色則暗示職位高低。
  • 淺談《繡春刀》系列:人物塑造與歷史背景
    後半片天:歷史背景《繡春刀》系列的歷史背景設定在明朝末年,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群雄逐鹿的時代,但導演沒有向世界觀擺得那麼宏大,而是聚焦到當時的特務機構錦衣衛身上,以小見大,牽扯出一系列的權謀殺戮。要想了解電影裡的歷史背景,必須從錦衣衛入手,而要了解錦衣衛,還須從他們的兩樣標誌性物件入手。據說當時民間有傳「見飛魚服、繡春刀,操京師口音者,錦衣衛是也。」因此這兩樣標誌性物件就是——飛魚服和繡春刀。
  • 抗日萌娃再現西塘漢服節,著飛魚、握繡春,化身錦衣衛萌翻全場!
    這次萌娃脫下了抗日軍裝,穿上了一套紅色飛魚服,腰間之前跨駁殼槍的位置,掛上了一把小小的可愛的繡春刀,瞬間萌翻全場,被身著各式漢服的小姐姐們圍觀!圖片:萌娃身穿飛魚服,腰挎繡春刀,成為了漢服節「古裝佳麗」們的萌寵!圖片:萌娃前段時間和爸爸身穿88師軍裝在四行倉庫拍攝過一系列抗日照片,贏得網民讚譽。
  • 任嘉倫飛魚服最驚豔!網絡電影《飛魚服》,叮噹客串成亮點
    任嘉倫飾演的錦衣衛陸繹可謂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飛魚服在身,繡春刀在手,陸繹令人驚豔,重新詮釋了錦衣衛。任嘉倫為觀眾塑造了一個不苟言笑,一個勇於反抗,一個重情重義,用生命守護自己摯愛的錦衣衛。如今又一部關於錦衣衛的網絡電影上線,它就是《飛魚服》!不過這部《飛魚服》註定以撲街收場了!《飛魚服》有著《繡春刀》的外殼,模仿著《錦衣之下》的陸繹,在《飛魚服》中,男主角是百戶陸翀。但是完全沒有任嘉倫的氣質,沒有《繡春刀》的內核。
  • "繡春刀"背後的錦衣衛
    略為了解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廠衛制度正是明朝大名鼎鼎的特務體系。而我的家族所經歷的唐王朝勃興、清朝中後期農民起義、地方實力割據以及明代江南織造署歷史遺蹟這些似乎好像也暗合了500年前錦衣衛所處的歷史時代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