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主演的《狂怒》導演新片,聚焦1500輛坦克大戰的阿拉曼戰役

2021-01-10 驛窗

阿拉曼戰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扭轉了北非戰場形勢,奪回蘇伊士運河控制權,和同時期的瓜島戰役和史達林格勒會戰成為同盟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開始的標誌。

這麼重要的戰役,自然深受影視劇喜愛的題材,早在1953年就開始有關於阿拉曼戰役的電影出現,關於該戰役的兩方主帥蒙哥馬利和隆美爾的個人電影也有一些,阿拉曼戰役題材可以說是一個「大眾情人」,深受喜愛卻也已經不陌生。

但執導過《自殺小隊》的大衛·阿耶,近日正在和獅門影業商談,即將又再拍一部阿拉曼戰役的電影,那麼他又將怎樣重新打造、以區別於以往的同題材影片,給人一種新鮮的感覺呢?

早在阿拉曼戰役結束11年後的1953年,由Fred F. Sears執導,斯科特·布蘭迪主演了《阿拉曼戰役》,該片很有意思,它並沒有正面描述阿拉曼之戰,而是著重敘述了隆美爾在撒哈拉沙漠的拉鋸戰中反過手來,取得戰場主動權令英軍節節敗退的故事,對阿拉曼戰役只作為決勝一擊來進行敘述。

過後,1969年義大利和法國又拍了一部《阿拉曼之戰》,由 Giorgio Ferroni執導,弗雷德裡克·斯坦福德和麥可·倫尼、喬治·希爾頓等主演,這是部比較忠於歷史的電影,影片全面回顧了阿拉曼戰役,基本還原了戰場原貌。

《阿拉曼之戰》簡單敘述了隆美爾的反手,然後電影從蒙哥馬利臨危受命開始,沿著該場戰役的真實故事線鋪開劇情,蒙哥馬利出奇制勝在阿拉姆哈勒法之戰中一舉取得勝利,掌握了制空權,因此逼迫隆美爾一步一步進入「伯敵倫」計劃的陷阱,最終戰敗推出北非戰場。

《阿拉曼之戰》對該戰役的詳細描述,幾乎就像是一部阿拉曼戰役的紀錄片,雖然鑑於當時電影技術的局限,基本談不上任何特效,所以電影的畫面和場面略顯平淡,但是,它應該是一部關於阿拉曼戰役的「最真實」的電影。

到了2002年,義大利又拍了一部《血戰阿拉曼》,這部影片的主創陣容很強大,由執導過《兩部分》和《隧道的自由》等影片的恩佐·蒙特萊奧勒導演,主演為出演過《工人為人民服務》《衝擊》等電影的保羅·布裡古力亞擔當,製片人更是大名鼎鼎的史匹柏。

《血戰阿拉曼》與《阿拉曼戰役》和《阿拉曼之戰》明顯不同,它對劇情故事進行了讓人耳目一新的創新打造,電影不再聚焦阿拉曼戰役大景觀,而是以一名義大利士兵為視角,用最真實的戰鬥細節,折射出信仰、和平、殺戮、友誼、背叛、愛情、生命、忠義等等在戰爭中無處安放的種種人性。

就這三部電影而言,對於阿拉曼戰役這個素材,不管是起因的隆美爾贏得撒哈拉沙漠戰場主動權、令英軍節節敗退,還是對阿拉曼戰役的全景呈現,或者是對該戰役的延伸創作,都已經有了先例,那麼這一次,大衛·阿耶又將給這個熟悉的題材注入什麼新鮮的東西呢?

雖然因為目前大衛·阿耶的這部阿拉曼戰役電影,尚未披露任何信息,所以對於該電影的大部分猜測都是不成熟的,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將是一部讓人熱血沸騰的「坦克電影」,以至於這麼肯定,因為這並不是猜測,而是因為事實。

首先,其實阿拉曼戰役是二戰期間著名的坦克大戰,隆美爾率領超過500倆坦克投入該戰役,最終幾乎全軍覆滅,蒙哥馬利戰前的坦克數則超過隆美爾兩倍,最終戰損超過三成,這是一場真正的鋼鐵巨獸大戰,但是鑑於以往電影技術的限制,很少有電影能全景還原,而如今CG等電影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實景還原」阿拉曼的坦克決戰不再是個難題。

再有就是因為導演本人,其實在2016年自編自導DC的《自殺小隊》之前,2014年大衛·阿耶就自編自導出了那部讓戰爭迷們熱血沸騰的坦克大戰電影《狂怒》,恢宏大氣的戰鬥場面,乾脆利落的戰鬥動作,《狂怒》裡最亮眼的除了布拉德·皮特和他的戰友們,還有就是那部堅強的坦克——戰場老爹。

一部坦克就讓大衛·阿耶拍出票房和口碑都很不錯的《狂怒》,那麼,在阿拉曼戰役裡,超過1500部坦克的大決戰,將會被他打造成怎樣的震撼呢?現在當然不知道,不過肯定會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你同意嗎?

相關焦點

  • 《狂怒》導演將拍二戰新片打敗隆美爾!專業擅長「抗德神劇」
    據媒體報導,導演大衛·耶爾正在考慮指導一部新作《阿拉曼》(暫定名),這部影片基於二戰時期北非戰場的決定性戰役——1942年10月阿拉曼戰役的真實歷史改編而成,將呈現德意非洲軍司令「沙漠之狐」埃爾溫·隆美爾元帥與英國第8集團軍司令伯納德·蒙哥馬利元帥之間的巔峰對決。
  • 回顧狂怒式的坦克之戰,現在只能去《坦克世界》才會看到!
    在眾多坦克題材的電影中,將坦克大戰描繪的最好的莫過於2014年由大衛·阿耶執導的《狂怒》。它講述了在1945年二戰硝煙即將消散之時,同盟國軍隊準備在歐洲戰場發動最後一輪猛烈攻擊,在以寡敵眾、彈盡糧絕的不利條件下,一輛名為狂怒的謝爾曼坦克在幾名坦克手的操作下從對戰虎式坦克到最後單挑德國一營部隊的傳奇故事。主角「狂怒」,是美國「謝爾曼」中型坦克的二戰終極型號M4A3E8。
  • 電影《狂怒》觀後感!!
    影片介紹:《狂怒》是由大衛·阿耶執導,布拉德·皮特、希亞·拉博夫、羅根·勒曼、喬·博恩瑟等主演的二戰題材電影。電影中出現的二戰戰場上的「絕對殺手」—德軍虎式坦克是英國當年繳獲的、全球僅存的一輛真傢伙。《狂怒》劇組為真實還原戰爭的殘酷,向博物館租借這輛坦克用於拍攝。在《狂怒》片場,這輛古董級文物坦克被奉為巨星,尊貴程度遠超影片主演布拉德·皮特。
  • 北非戰役 血戰阿拉曼擊退隆美爾(組圖)
    阿拉曼戰役中的蒙哥馬利。1942年,阿拉曼,英軍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行進。當地時間2012年10月20日,埃及阿拉曼,二戰老兵在阿拉曼大英國協戰爭公墓參加活動,紀念阿拉曼戰爭70周年。  至此,阿拉曼戰役以英軍的勝利宣告結束。阿拉曼戰役是北非戰局的轉折點。此後,德意法西斯軍隊開始在北非地區節節敗退,直至1943年5月被完全逐出非洲。  1942年10月23日夜晚,一個晴朗寧靜的月圓之夜,盟軍千門炮和千輛坦克在埃及西部的阿拉曼小鎮火車站附近悄悄待命。  晚9時40分,882門炮齊齊開火,打向德軍陣營,火光沖天。第二次阿拉曼戰役就此開始。
  • 虎式坦克《狂怒》中再度轟鳴 電影
    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坦克戰題材影片《狂怒》上映了,片中那輛不可一世的德軍虎式坦克也成了宣傳片中吸引眼球的一大要素。虎式坦克即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投入使用的「VI號裝甲戰鬥車輛E型」之別名。雖然這種重型坦克產量稀少(僅完成了1347輛),服役時間也不過3年,卻在戰後莫名成為了不少軍事迷眼中德軍坦克的代表作。自然,不少二戰題材影片的劇組也是絞盡了腦汁想要把它搬上銀幕。
  • 血戰阿拉曼——隆美爾與蒙哥馬利的決死較量
    邱吉爾急忙從英國本土及殖民地抽調了大量援軍和物資,火速增援阿拉曼前線。很快,阿拉曼地區的英軍就增至到23萬人,擁有坦克1440輛,其中包括美國提供的新式「謝爾曼」中型坦克300輛、飛機1500多架。邱吉爾又撤換了中東部隊總司令,命令亞歷山大將軍接任,同時任命蒙哥馬利將軍為新的第8集團軍司令官。與英軍相比,隆美爾指揮的德意雖然連戰連勝,實力卻要弱得多。
  • 香港票房:皮特《狂怒》奪冠 低質量港產片來襲
    上周香港票房前三名影片1905電影網專稿 香港票房第43周數據更新,由布拉德·皮特出演的二戰題材影片《狂怒》上映三天就取得653萬港元票房的「開門紅」,一舉打破大衛·芬奇《消失的愛人》維持兩周周票房冠軍的紀錄,
  • 獨家▍《狂怒》為啥好看?揭秘幕後種種
    電影戰場上的「坦克美學」 說起《狂怒》的「獨門秘技」,首先要從影片中霸氣十足的「坦克大戰」講起了。某種程度上講,「坦克」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明星。影片選用了二戰期間令盟軍聞風喪膽的德國「虎式」坦克與盟軍的「謝爾曼」坦克決鬥。
  • 資訊|《狂怒》上映首日口碑爆棚 二戰題材影片「大逆襲」
    由大衛·阿耶執導,布拉德·皮特、《變形金剛》系列男主希亞·拉伯夫、《壁花少年》羅根·勒曼、《行屍走肉》喬·博恩瑟等好萊塢一線男星聯袂主演的2014好萊塢戰爭巨製《狂怒》已於11月21日全國公映,獲得極高評價,同時許多軍事愛好者為這部影片點讚稱
  • 真實的《狂怒》——謝爾曼坦克一騎當千的傳奇
    當大家為劇中精彩的特效津津樂道之餘,一些愛好者指出了本片的最大「漏洞」:在最後一戰中,因為觸雷而喪失機動能力的謝爾曼坦克「狂怒」遭遇了大批德軍的圍攻,經驗豐富的德國步兵卻排著隊伍領起了便當,用極其低效的戰術圍攻「狂怒」,在付出大量傷亡代價後才殺死除主角諾曼外的所有車組人員。事實上,這段看似「神劇」的劇情並非導演和編劇的杜撰,而是在二戰中發生的一個真實戰例。
  • 【新片推薦】《狂怒》極致還原二戰場面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功夫旋風浴血大戰
  • 電影《狂怒》一輛坦克的傳奇故事
    點擊上方藍色字"磨嘰菌"關注我們~點擊右上角分享給好友哦~電影《狂怒》是講述二戰中輛名為狂怒的坦克對陣德軍的故事,從對戰虎式坦克到最後單挑德國一營部隊
  • 庫爾斯克大戰,德軍毀傷6064輛蘇軍坦克,贏了戰術卻輸了戰役
    這項計劃於當年7月5日開始執行,德軍總參謀部計劃部署94萬兵力和2500輛坦克與突擊炮,對蘇軍發動一次進攻,消滅蘇軍的主力部隊,而後展開一個巨大的包圍網,將烏克蘭戰線上的300多萬蘇軍一舉殲滅。
  • 《狂怒》中的虎式坦克,以一敵四輛謝爾曼,還打出了「雷射」?
    就拿一步描述二戰時期,美軍與德軍的對抗作品來說,這部作品就是《狂怒》,熱血有了,信念感有了,畫面也很合美國大片的品質,但是還是有一些朋友對劇情產生了質疑,可能是被「手榴彈炸飛機」之類的劇情整怕了,對武器的性能十分「警惕」,就拿劇中的謝爾曼坦克來說,不少朋友都認為其中美軍要拿4輛謝爾曼出來才能打得過1輛虎式坦克,其實有些過於「神化」虎式坦克了,而且對於二戰時期的坦克發射子彈就像射出雷射一樣也很不能理解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決勝阿拉曼
    非洲軍團的三個德國裝甲師於1941年2月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登陸,連同七個義大利師,兵力達十萬人,坦克550輛,飛機500架。非洲軍團的使命事實是實施「阿伊達計劃」,就是從利比亞向東打入埃及,奪取蘇伊士運河。非洲軍團司令隆美爾是上次大戰的英雄,這次大戰開始時他擔任裝甲師長,在法國戰役中打出了名氣,隆美爾是運用坦克軍團的機動部隊高手。
  • 布拉德·皮特這兩年主演的電影,就這部還值得一看
    布拉德·皮特的工作重心看樣子是放到了製片上,以及為他製片的項目擔任配角,所以他這兩年主演的電影一是少
  • 今晚點映|布拉德上演悲壯英雄,《狂怒》,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戰爭片
    布拉德·皮特主演過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戰爭片,這部電影的名字叫《狂怒》。在以往的作品當中,布拉德·皮特憂鬱的眼神,帥氣的容顏,總是能夠成為電影當中的一大亮點。因此在這部電影當中,布拉德·皮特改變了自己以前奶油小生的風格,換成了一種狂野放蕩不羈的灑脫。本身這部電影的主旋律就很正能量,再加上布拉德·皮特主演,在當時很受關注。
  • 布拉德上演悲壯英雄,《狂怒》,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戰爭片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狂怒》。在以往的作品當中,布拉德·皮特憂鬱的眼神,帥氣的容顏,總是能夠成為電影當中的一大亮點。不過很顯然,男神並不願意一直做一個花瓶,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演技徵服觀眾。因此在這部電影當中,布拉德·皮特改變了自己以前奶油小生的風格,換成了一種狂野放蕩不羈的灑脫。本身這部電影的主旋律就很正能量,再加上布拉德·皮特主演,在當時很受關注。
  • 看《狂怒》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Fury」是片中一輛謝爾曼(S herm an)坦克的名字,它是布拉德·皮特與羅根·勒曼、希亞·拉博夫等「五壯士」的座駕。《狂怒》有層次有章法地告訴你坦克是怎麼和步兵配合作戰、如何群毆、如何單挑,又如何讓五個人打掉別人一個營的!陷入絕境的「五壯士」堅守十字路口的結尾決戰,相當慘烈。
  • 狂怒:M4A2柴油機坦克的魅力
    又到了電影賀歲檔,國內院線大片雲集,其中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狂怒》(Fury)以其美式的英雄主義設定、詳實的武器裝備考證,以及片中無處不在的宗教隱喻和對戰爭殘酷性的反思,在影迷、軍迷中掀起了激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