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被監視了,感覺每天24小時被一雙眼睛盯著,毫無隱私可言!」9月3日,在南岸區融僑風臨洲A區1棟樓下,業主張女士一見記者就大倒苦水。原來,樓下門面業主在馬路邊安裝的一個攝像頭,竟直直地瞄準他們整棟居民樓。
好緊張
攝像頭正對居民陽臺
張女士家住一單元一樓,客廳陽臺正對著南濱路和鵝公巖長江大橋,閒暇之餘,張女士愛在陽臺上休息,看看外面的風景。9月2日晚9點多,張女士穿著睡衣坐在陽臺上,突然發現二三十米遠的綠化帶裡,有紅色燈光一閃一閃的,「就像一雙眼睛眨呀眨的,時刻盯著我的一舉一動……」張女士心裡發毛,驚叫道:「那是什麼鬼東西?」
聽到張女士的叫聲,家人都跑到陽臺上觀看,藉助路邊燈光,眼力好的發現,閃著紅光的原來是個監控攝像頭,鏡頭直對居民樓。
真擔心
一舉一動豈非全被拍
聽說攝像頭瞄準居民樓,小區業主群頓時炸開了鍋,第二天一早,業主們紛紛跑到現場一探究竟。
3日下午,記者來到風臨洲A區1棟樓外,只見一根四五米高的鋼柱立在馬路邊綠化帶裡,頂部安裝了一個攝像頭,距居民樓有30多米遠,中間隔著一塊空壩。
「這個攝像頭安得好怪哦,其他地方的攝像頭都是朝下,可這個朝上,直對居民樓,不知道要拍什麼?」「我們在陽臺或窗前活動,一舉一動豈不是全被拍下來了,哪裡還有什麼隱私?」看著這個攝像頭,業主們議論紛紛。
業主張女士擔憂地說,這個攝像頭以前沒有,應該是前幾天才安的,站在客廳或臥室就可以看到它。以前自己在臥室裡可以隨意換衣服,自從有了這個攝像頭,每次換衣都要拉上窗簾,整天提心弔膽的。
受影響的並非張女士一家。攝像頭正對1棟一單元,該單元共有12戶業主。業主們說,每天被攝像頭正對著,就像24小時被一雙「眼睛」盯著,讓人十分不自在,在家都不敢隨意活動了。
誰安的
物業:門面業主所為
記者發現,在南岸區馬路邊及其他公共區域的攝像頭,都標有「南岸監控」字樣及編號,但這個攝像頭沒有類似標記,攝像頭是誰安的呢?業主們仔細觀察,終於發現了蛛絲馬跡:地面上有一條長長的印記,那是埋設攝像頭線纜所挖的溝,這條溝直通底樓一家門面。業主們分析,這個監控攝像頭十有八九是門面業主安裝的。
居民張大爺說,樓下3~6號門面和那個門面是同一個業主,最近正在搞裝修,這兩天停工了,所以無法找到門面業主核實。而記者連續兩天前來,也發現門面大門緊閉,撥打門面業主的聯繫方式,一直無人接聽。
小區物業公司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攝像頭既不是物業的,也不是警方或政府機構的,是3~6號門面業主安裝的,安裝時物業公司並不知情。
沒備案
警方將對此展開調查
記者從小區物業公司獲悉,1棟樓外的空壩雖然在小區大門外,卻在小區紅線圖內,屬於小區業主的公共用地。最近小區業主們商議,打算將此區域改成健身休閒廣場。
「這裡是公共場所,私人怎麼可以隨意安裝攝像頭,監控業主們的生活?」業主們質疑。
昨日下午,業主撥打110報警,南岸銅元局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了解情況。民警勘查現場後稱,警方所安裝攝像頭都有編號,這個不是警方安裝的,也未到派出所備案,警方將對此事展開調查。
據了解,《重慶市社會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辦法》規定,私人不得擅自在公共場所和區域安裝攝像頭,原則上需在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相關備案方可進行,對私自安裝的,警方一旦發現或接到舉報查實,將責令立即拆除。對拒不拆除的,由公安機關依法強制拆除,同時還將予以行政處罰。
怎麼辦
律師:可要求拆除
對於小區業主們的遭遇,重慶坤源衡泰律師事務所潘興旺律師稱,私人只能在自己所有權或管理權範圍內安裝攝像頭,無權在小區過道、電梯、廣場、車庫等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對準居民樓可能窺探到他人隱私,已經涉嫌侵權。
潘律師提醒,如果小區居民覺得自己的隱私受到侵害,可以採取措施保護自己。認為受到監視的居民可以要求拆除攝像頭,或者調整攝像頭的角度。如果協商無效,可在獲取證據後向法院提起訴訟,造成損失的,還可要求對方賠償。
■微調查
攝像頭不要對準別人家裡
近年來,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私人安裝攝像頭呈不斷增長的趨勢。面對不斷冒出的攝像頭,人們有何看法?為此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汽車銷售主管謝先生:自己不在家時,鄰居家的攝像頭也監控我家房門,挺放心的,沒感到有什麼不好。
公司職員陳小姐:鄰居裝修時在陽臺裝了個攝像頭,對著我家窗戶,感覺在家都沒隱私了。
中學老師艾先生:出門就看到鄰居家的攝像頭對準樓道,進出時間、同行者、所帶物品等都被錄下,感覺很不舒服。
大四學生小楊:安裝攝像頭應劃好監控範圍,不能超出自己居住或經營的範圍,把別人的地盤也納入監控。
傳媒從業人員羅先生:可以在自家門口安裝,避免在公共場所安裝,同時不要對準別人家裡,這樣容易窺探到他人隱私。
■聲音
自我保護時不侵犯他人權益
對於私人安裝攝像頭,重慶工商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成榮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進入物聯網時代,對安全也越來越重視,在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是合理合法的。但對於個人來說,安裝攝像頭主要是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監控區域應當限定在自己所有權或管理權範圍內,在自我保護的同時不應侵犯公共利益和他人權益。不過現實中,攝像頭安裝確實存在不規範的地方,有的人想裝就裝,隨意擴大監控範圍,監控角度跑偏,不但涉嫌侵犯別人的隱私權,還可能影響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
■新聞連結
6類場所區域禁安公共視頻
《重慶市社會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辦法》規定了6類禁止安裝公共視頻系統的場所和區域。
1.旅館和飯店客房、娛樂場所包房。
2.集體和個人宿舍。
3.浴室、更衣室、衛生間、哺乳室等。
4.金融、保險、證券機構內可能洩露客戶個人信息的操作區域。
5.選舉箱、投票點等附近可以觀察到個人意願表達情況的區域。
6.其他涉及個人隱私的場所和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