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日本戰國故事的朋友一定都對織田信長的故事不陌生。傳說信長平生最喜歡一段名為《敦盛》的樂舞,在桶狹間之戰前夕和本能寺之變時都有詠唱過,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所謂「人間五十年」的段落:
織田信長所吟「人間五十年」中的一段
原文:
思えば此の世は常の住みかにあらず。草葉に置く白露、水に宿る月ょりなほはやし。金谷に花を詠し、栄花は先立って無常の風に誘わるる。南樓の月をもてあそぶ輩も、月に先立つて有為の雲に隠れり。人間五十年、化天の內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受け滅せぬ者の有るべきか。是を菩提の種と思い定めざらんは、口惜しかりし次第ぞと思い定め。
譯文:
細細思量,此世非常棲之所。浮生之迅疾微細,尤勝草間白露、水中孤月。 金谷園詠花之人,為無常之風所誘,榮華之夢早休;南樓弄明月之輩,為有為之雲所蔽,先於明月而逝 。人間五十年,比之於化天,乃如夢幻之易渺。 一度享此浮生者,豈得長生不滅? 非欲識此菩提種,生滅逐流豈由心。
我參照譯文,把這段內容稍作潤色,編成了一首七言律詩:
半盞清茶寄遠遐,茫茫浮世哪堪家?草間白露今朝置,水底金波一晌窪。
雲孽南樓將蔽月,風摧金谷欲折花。百年性命朝夕去,一夢華胥豈可誇!
注釋:
遠遐——遙遠。金波——謂月光。窪——指水停積。南樓弄月——《世說新語/容止第二十四》庾太尉(庾亮)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音調始遒,聞函道中有屐聲甚厲,定是庾公。金谷——金谷園,西晉巨富石崇的別墅,遺址在今洛陽老城東北七裡處的金谷洞內。一夢華胥——指一場夢幻。出自《列子·皇帝》。
不知各位讀者意下如何,這段充滿了佛理的小詩現在是否讀起來更有韻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