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在貴州陪護兒子的時候,楊末QQ裡告訴蘇北,賈蘭在澳洲的公司被騙破產了,賈蘭回來了,天天和他套近乎。楊末知道自己心裡有蘇北了,不想和賈蘭再有瓜葛,可她天天借看孩子的名義來他這裡。女人的心思女人懂得,蘇北心裡明白,賈蘭是想和楊末和好。正在決策兩難的蘇北,驀然回首,何不答應白起的要求,和他復婚,良良高興,良良爺爺奶奶高興。更重要的是斷了楊末對她的嚮往,他可能就會和賈蘭復婚,這是一個多全其美的結果,何樂而不為呢?
蘇北這樣思考著,可能自己的這一抉擇會救活兩個家庭。再說,白起人並不壞,只是誤入歧途,現在已經改邪歸正了;更重要的是為了孩子前程,作為母親應該有所取捨。自己犧牲了愛情,換來了自己的兒子,楊末的兒子都能得到母愛,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兩個相愛的人就一定非得在一起生活嗎?默默地把那個曾經深愛的人放在自己心底的一個角落,不也是一種美好的結局嗎?
經過長時間的思想鬥爭,蘇北忍住心痛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楊末。楊末非常痛苦,既然我們沒有結果,上天為什麼安排我們相遇?給了我們香噴噴的大餅,為什麼又讓我們吃不著呢?楊末心裡清楚,他很愛蘇北,從高中時代就愛她,可是總沒有得到她。轉頭又一想,蘇北不是一個衝動的人,既然她選擇了放棄,肯定有她的道理;既然自己愛她,就應該尊重她的選擇,也只有深愛著對方,才會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不管怎樣,我們曾經相聚過」,這近兩年的相遇、相識、相愛,已經給兩人的情感經歷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楊末心裡是這樣勸慰自己,可是這兩年的,甚至二十幾年的感情不是說放就能放下的,這需要時間來洗滌。他沒有打算忘記她,事實也可能一輩子忘不了。就這樣,楊末接受了蘇北的想法,可是心坎裡還是沒有放下。
得到了楊末的理解,蘇北和白起正式復婚了,之後蘇北帶著白起和良良來到了北京,給兒子找了學校,讓白起幫她料理生意,小日子恢復了正常。而楊末遲遲沒有放下這段十幾年前就該到來的感情。還是蘇北勸他,為了孩子,我們犧牲一點算得了什麼?在蘇北的不斷勸說下,楊末也默認了和賈蘭復婚的要求。
這是一場愛而不得的感情,雖然得不到她的人,但得到了許多美好時光,不是一種最好的回報嗎?作為母親的蘇北,母愛使然,在愛情和母愛之間,天平傾向了母愛,這是天下母親最偉大的精神。時至今日,可可託海的養蜂女,不也是為了孩子,放棄了愛情。正如《萍聚》所唱的那樣「不管以後我們如何結束,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相互守望,相互祝福,「只要你過得比我好」,何嘗不是一種欣慰呢?最好的愛情不是佔有,而是放手,一個以佔有而愛的感情是會有裂紋的。她沒有拖累他,他依然愛她,只是埋藏在心底的愛,也許是一生一世。他祈禱,來世再遇上她,從開始就緊追不放,直到勝利的那一天為止。欠她的也只能來世再還了,做不了夫妻,做一輩子知音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讓最美好的時光定格下來,沒有什麼人能玷汙這段深沉的愛戀,數年後,那也是一幅幅美好的畫面,難道不是一種精神的升華嗎?
看似悲劇的結束,實則是最好的歸宿,沒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淡生活,沒有感情磕磕碰碰的不愉快,留下的都是最美好的回憶,一生有一次這樣的經歷,還不知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