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親只生活過5天,渴望母愛卻求而不得,張國榮與家庭的愛與怨

2021-01-17 默默有聞也

曾有人問:如何用一句話形容張國榮的一生?

眾人給出各種回答:「哥哥一生短暫又漫長,遺憾又絢爛」,「不懂你的為你憂愁,明白你的嘆此生值得一遊」,「你比煙花更燦爛,也比煙花更寂寞」......

時光如白駒過隙,娛樂圈裡的明星換了一輪又一輪,張國榮這個名字,卻從未被世人遺忘,人不在江湖,卻總能聽到他的傳說。

事業上,張國榮無人能及,影視歌多棲發展的優秀藝人,被評為中國電影史上最有影響的十大男星之一,五百年才出一個的名優,香港一代傳奇與神話。

人們只看到張國榮輝煌的一面,卻不知他也有悲傷,他身上那股迷人又複雜的憂鬱氣質,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影響。

娛樂圈裡他呼風喚雨,但談及家庭,他滿眼神傷,直言與父母沒緣分,一生渴望母愛而不得,生在錦衣玉食的家庭,卻過著充滿孤獨與悲傷的生活。

一、富裕的家庭,不幸的童年

有人曾把張國榮的家庭情況,描述得非常顯赫,爺爺是巨富,父親是香港裁縫大王,家族幾代人都是富豪,張國榮是不折不扣的貴公子。

而張國榮卻說,自己只是出身中上人家,只能說是富裕,談不上富豪級別。

關於爺爺的身份,年代久遠,我們無從考證,但父親張活海,的確在香港有名有姓,靠著一雙巧手,白手起家,將一間小裁縫店,開成香港洋服名店,曾為多位好萊塢明星定製服裝。

事業蒸蒸日上,家庭生活也幸福圓滿,張活海很早就結婚生子,妻子潘玉瑤先後生了十個孩子,其中有三個不幸夭折,張國榮是排行第十的幼子。

上面有父母雙親,多位哥哥姐姐,還有傭人的照顧,按理說張國榮應該是不愁吃不愁穿,過得無憂無慮,沒人比他幸福才對,可現實遠沒那麼簡單。

父親張活海事業發跡後,開始變得花心,後來又娶了一房太太,這讓潘玉蓮難過至極,自己將青春與身體都奉獻給家庭,卻得不到丈夫專一的愛,還要每日面對另一個女人。

不諳世事的張國榮,看不懂大人的複雜世界,但察覺出母親眼裡的不快樂。

那個所謂的繼母,對自己並非善意,曾經她與母親吵架時,一怒之下竟將氣撒到孩子身上,拿起尿壺直接往張國榮的頭上倒去。

無休無止的爭吵,連綿不絕的謾罵,充斥在張國榮的耳邊,他看不懂也無法理解,只能找個安靜的地方待著,這也促成了他極其敏感的憂鬱性格。

二、張國榮:我與父親只生活五天

真正令張國榮感到孤獨的,不是家人的複雜鬥爭,而是求而不得的愛。

人們常說,小家庭溫馨大家庭溫暖,但張家並非如此,孩子與父母竟不住在一起。

父母生意太忙,便乾脆住在店裡,一樓安家,二樓開廠,張國榮與哥哥姐姐們,帶著癱瘓的外婆,以及傭人,住在灣仔。

雖同在香港,但畢竟是兩個地方,時間久了,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日漸變淡,張國榮與哥哥姐姐們,雖血濃於水,但年齡相差過大,很難找到共通之處,唯一能得到愛與溫暖的,是從小照顧他的傭人六姐。

六姐可以說是張國榮童年生活裡的一縷陽光,不僅給予愛與溫暖,還助力張國榮入行。

原來當年張國榮想參加歌唱比賽,需要報名費,他不想找父親要,六姐得知後,從她微薄的工資中,拿出20塊錢,讓張國榮去報名。

在成名之後,張國榮為報答六姐的恩情,買了一棟房子讓她住,可世事難料,沒過多久,六姐因患病去世,張國榮為此傷心好一陣子。

而談及那個風流韻事不斷的父親,張國榮對他滿是冷漠疏離。

在張國榮的記憶中,父親是個大忙人,忙著做生意應付客人,也忙著交際,總在萬花叢中停留,一年到頭沒回過幾次家。

有時候,張國榮也會好奇父親到底外面幹嘛,獨自跑到父親的工廠,幾個叔叔看到他來,笑著問他:「仔仔,爸爸有沒有請你喝茶」?

一般孩子會回答有或沒有,結果張國榮卻淡淡地說:「我們不認識」。

簡簡單單的五個字,足以看出他對父親的生疏感有多深。

兒子對父親冷淡,父親對兒子同樣也陌生,有次父子倆在遊泳館見面,父親主動向他打招呼,但只是叫了下名字,然後塞了些錢給他,便轉身離開,似乎不是親生父子。

張國榮拿著錢杵在原地不動,一股莫名的悲傷感湧上心頭,他要的不是錢,而是愛啊。

在一次採訪中,張國榮透露,從自己出生到父母過世,他與父親只一起生活了五天。

人的一生平均有三萬天,僅給兒子留五天,何其短暫又何其寶貴,人人皆有的父愛,卻成了張國榮可望不可得的奢侈品。

三、缺位的母愛

最悲哀的不是父愛缺席,而是母愛也缺位。

孩童時,張國榮與母親見面次數甚少,關係遠不如尋常母子那麼深厚,所產生的隔閡,不是一日兩日便能化解,花盡一生也未必能彌補。

他與母親的關係,小時候是疏離,長大後是客氣。曾經母親去他住的地方,說了一句令他傷心的話:可不可以借廁所用一下?

說給外人聽,對方可能會撲哧一笑,張國榮卻說,我很傷心,親生母子能說出這樣的話,關係生疏得有點可怕。

即便遇到這樣的母親,他依然十分渴望母愛,不苛求太多,哪怕是一句簡單的話,便足夠。

張國榮回憶中有這麼一件事,有天他工作上遇到不開心的事,又與愛人吵架鬧分手,心情鬱悶,獨自駕車回家,一路上他都在哭。

那天正好母親在家,當他推開家門,流淚的樣子被母親看到,母親先是問回來啦,張國榮簡單的回答:是啊,說完便上樓了。

察覺到兒子不對勁,母親跟著上樓,敲了敲房門,說道:兒子,你別這樣,你這樣我會很傷心的。

再普通不過的幾句話,卻說進張國榮的心裡,他沒立馬收住眼淚,反而哭得更厲害,一直不知母愛是何滋味的他,終於體會到被母親關心,是何等的幸福溫暖。

1997年,闊別歌壇七年的張國榮,舉辦了一次演唱會。在舞臺上,他終於打開心扉,向母親致謝,深情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他用「至愛」二字來形容母親。

原以為母子能消除隔閡,如冰雪消融迎來春天,卻不想遭遇死神的阻攔。

第二年,母親因病撒手人寰,從此天各一方,此生永不得相見。

母親的去世,如同尖尖的針,不斷刺痛他的心,他終於體會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為何會是世界上最悲傷的事。

四、真摯的姐弟情

父母的離世,讓張國榮體會到生離死別的悲痛感,即便是感情再不深,那也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當然,張國榮也並沒那麼悲慘,他還有姐姐張綠萍,大他18歲,既是姐姐又是媽媽,在缺乏親情的家庭裡,他在姐姐張綠萍這裡,感受到不少的愛。

當初張國榮想進娛樂圈,張綠萍是兄弟姐妹中,唯一支持他的,給了不少鼓勵,張國榮成名後,每次參加活動,他都會帶著姐姐一起。

後來張國榮患上抑鬱症,張綠萍讓他和自己一起住,又著急地四處求醫,想減輕弟弟的痛苦,可惜病得太深,張綠萍終究沒能從死神手裡拉回弟弟。

張國榮去世後,張綠萍心裡除了悲傷,更多的是自責。

她曾在採訪中透露過一件事,弟弟的生辰八字被自己的乾媽拿去算過,說46歲會是一個劫。

那時她才不相信,只當是胡說八道,就算真的有劫,那估計也只是生個病,會好起來的,但不曾想,這個劫竟能姐弟倆此生不能見面。

另外,她還透露說,張國榮在世時,曾希望姐姐能陪他去國外玩,但張綠萍忙於工作,沒能遂弟弟的心願,這件事也成了她畢生的一大遺憾。

17年11月,時年79歲的張綠萍,因癌症離世,她與弟弟張國榮已經14年未見,想必在另一個世界,兄妹倆能得以重逢,繼續聊沒聊完的話題。

五、結語

才華橫溢、風華絕代、謙謙君子、眉目如畫,似乎世間漂亮的詞,都可以用來形容張國榮。

但也有人不解,為何你們總是在懷念張國榮?到底懷念他什麼?

梁文道曾說過:香港人對張國榮和梅豔芳的懷念實際上也是對那個黃金年代的懷念。

張國榮的電影與歌曲,皆值得人們懷念回味,但他的背後更是代表著,過去香港輝煌燦爛的黃金時代,人們能在他身上,感受到文化認同,找到遺忘已久的那份自信。

但張國榮不是神,而是人,他也有喜怒哀樂,只是他將美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將那個悲劇的原生家庭隱藏起來。

真正了解張國榮的人,能領略他的風光,也能讀懂他內心深處的愛與怨。

他沒那麼強大,他只是一個一生都在渴望愛的小男孩。

作者:慕清玄

相關焦點

  • 張國榮:我一生所求,不過一個被愛罷了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芮媽睿識( ID:ruimaruizhi)今天是愚人節,也是香港藝人張國榮的忌日。
  • 蕭芳芳:張國榮心中永遠的女神,也是謝賢一生求而不得的女人
    上個世紀的香港電影,曾誕生過很多女神級別的人物,如最近一段時間在微博上,引起眾多網友關注並評論的林青霞。再比如被視為功夫片中的「百變女王」蕭芳芳。曾經有人問,導演王晶,你心目當中演技最好的女神是誰?結果他根本一點也沒有猶豫的就回答說,在我眼中永遠的第一名是蕭芳芳。
  • 女星的「隕落」,具荷拉最懂雪莉的愛而不得
    具荷拉渴望母愛,雪莉渴望父愛。她們都生活在的單親家庭,她們都渴望被愛。韓媒公布具荷拉生前的親筆信後,網友大呼心疼。信上寫著:「我好想媽媽,想感受媽媽,常常把這份思念咽下喉嚨,沒吐出來,將思念浸在裡面,我比任何人都渴望想要感受」。字字句句都動情的表達著對母愛的渴望,想彌補成長中缺失的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她內心的痛苦和煎熬。
  • 張國榮自殺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經常為國際巨星定製衣服,可以說在生活上張國榮可以說是衣食無憂。但是他的父母平時工作都很忙,可以說和張國榮單獨相處的時間更是寥寥無幾,張國榮從小便沒有嘗到過母愛的甘甜,父親更是一位風流人士,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朝三暮四,甚至還把別的女人帶回家,最後還在他的母親之外另娶了一個老婆。
  • 張國榮: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我一生中未做過壞事,為何會這樣?」張國榮在遺書中寫到。張國榮的死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謎團,也給後人留下無數遺憾。「哥哥」走後的17年間,江湖已遠,人間已換,但唯獨不變的是我們對他的愛與牽掛。1956年9月12日,張國榮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父親張活海是個著名的裁縫,當時被稱為裁縫之王。就連馬龍白蘭度、加力格蘭特這樣的大明星都曾請他做過衣服。張國榮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被人稱為「十仔」,富裕人家的小兒子,本來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
  • 愛別離,求不得
    來自@死胖子王建國---還記得不久前的一期推送,促成一對異地戀人勇敢在一起。昨天,他們分手了。姑娘收到分手簡訊馬上開車去找男生,卻只能深夜停在服務區泣不成聲。「本來新房子都看好了,打算去他的城市一起生活。」她說。「不是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嗎?為什麼到最後還是我一個人……」她哀慟的問我。
  • 《張國榮傳》:浮沉20年,他也曾渴望愛
    多年前,在杭州念書時,曾報名過一次演唱會的志願者,那是一個以紀念張國榮為主題的活動。那個歌手形似哥哥,並且以唱他的歌出名,扮相神似,神態學的很像。看海報的宣傳,讓人誤以為是他仍在。張國榮明明是無法復刻的存在,任何人都學不到他的精髓,更不會像他那樣成為經典。
  • 佛說:人生有三大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看開放下才能解脫
    佛說:人生有三大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有多少人,在這些痛苦之下經受著無盡的折磨。而這些苦,往往不是外界強加給自己,而是來自於內心,只是因為看不開、放不下才無法得以解脫。有些時候,痛苦無法遠離,並非真正不能遠離,皆是源於,自己不肯放過自己。
  • 張國榮唯一求過婚的女人,歷經三段婚姻,可惜他看不到現在的模樣
    看新聞,聊八卦,愛生活,愛娛樂。每天都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我是【謝枕桉說娛樂】關注我,讓你了解更多不為人知的娛樂圈。出道多年,了解張國榮的人都知道,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事業發展得很好,但在感情上卻顯得波折很多,一輩子沒結婚,離別的時候也是單身,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張國榮也向一個女演員真誠地求過婚,這個女明星就是毛舜筠,她是張國榮唯一求過婚的女人,如今她60歲了,還這麼漂亮,只是一直活在遺憾之中。
  • 《空白十三年》《滾燙的愛》:偉大的母愛,可能來源於背叛和拋棄
    於是這個母親也不得已開始獨自養育孩子,關閉自家浴室的經營,去外面商店打工。同樣地,她也沒有時間去尋找父親,而是默默地扛起了家庭所有的重擔,忍受他人的目光,忍受內心的痛苦,面對他人的目光。直到因在工作中倒下,才發現得了晚期癌症。
  • 《阿飛正傳》:張國榮離去17年,你卻從未看懂過他
    後來,他終究還是決定尋找生母,無奈生母將他拒之門外,他讓所有人愛而不得的痛苦,終於出現在了自己身上,這是因,也是果。黃昏的熱帶雨林裡,他攥緊拳頭負恨離開,只留下一個倔強的背影,母親離開了他,不見他,他也用離開懲罰自己的母親。所以他說:「當我離開這所房子的時候,我知道有一雙眼睛在盯著我,但我一定是不會回頭的。
  • 張國榮一生最愛的女人之一「六姐」:被曝與其自殺有千絲萬縷關係
    張國榮是一位非常有實力的歌手,出道以後為大家帶來了不少作品,他扮演的程蝶衣給人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張國榮既是一位歌手也是一位演員,他在這兩個行業中發展的比較好,在香港也是備受大家矚目的明星,不過這位演員去世的非常早。他的人生相當傳奇,談起張國榮藝術成就的時候大家會提起他的過去。
  • 張國榮一生最愛的女人之一「六姐」:被曝與其自殺有千絲萬縷關係
    > 這位男明星出生於一個大家庭,父親是一位富豪張國榮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他有好幾個哥哥姐姐。這位男明星從小就沒有獲得家人的疼愛,他的身邊有一個女人對她比母親還要好,這個女人是張國榮最愛的女人,他就是六姐,這個女人其實是家中的傭人。
  • 愚人節,懷念張國榮:這3部電影,濃縮了哥哥的一生
    松子電影:一個『一本正經著胡說八道』的電影號又是一年4月1號,有些人來過一陣子,我們卻記了一輩子,張國榮就是這樣的人銀河豔星,單人匹馬,勝過漫天煙花有的電影只看一下子,就看到了自己的一生,哥哥的電影就是如此。顛倒眾生,吹灰不費,收你做我的迷如今,斯人已逝,我們卻驚奇地發現,他的一生如戲,戲如人生。
  • 蘇北楊末侶行記:二人分手情感升華,愛而不得彰顯母愛
    蘇北這樣思考著,可能自己的這一抉擇會救活兩個家庭。再說,白起人並不壞,只是誤入歧途,現在已經改邪歸正了;更重要的是為了孩子前程,作為母親應該有所取捨。自己犧牲了愛情,換來了自己的兒子,楊末的兒子都能得到母愛,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兩個相愛的人就一定非得在一起生活嗎?默默地把那個曾經深愛的人放在自己心底的一個角落,不也是一種美好的結局嗎?
  • 黑暗蘿莉系電影,《孤兒怨》到底是怨
    圖中為凱特與艾斯特《孤兒怨》的女主人凱特雖然沒有艾斯特那麼出彩,但在影片中後期,凱特絕對展現了她偉大的母愛而艾斯特因為自身原因無法向外界訴說她的痛苦,沒有感受過多少愛的她,才會對這個世界施以暴力。就像那句話所說:沒有誰是天生的壞人,只不過是他所處的環境使他變壞。艾斯特是一個外表只有9歲但實際已經33歲的成年女人。有著天真乖巧的外表以及隱藏在身體裡的暴躁性格扭曲偏激的心理。其實她患有罕見的垂體激素紊亂症導致其身材矮小,極其暴力和危險,此前她已經殺死了7個人。
  • 已故男神張國榮,卻一直活在眾人心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很明顯,已故男神張國榮,他明顯屬於後者。他就是人人都羨慕卻不嫉妒的人。喜歡他始於顏值但並不終於才華。儘管英年早逝,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愛著他,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這樣的家庭條件,也給他創造了良好的機會,讓他的才華得到足夠的施展。他年少時便去英國留學,隨後考入英國裡茲大學讀紡織專業,後來因為父親病重輟學回家。但是張國榮的童年並不像我們想像的好。按理來說,家境富裕並且是家裡最小的孩子,應該是很受寵的。然而,童年對於他來說,只是經歷過的孤獨與失落。
  • 張國榮:他比煙花寂寞
    常常想《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除了張國榮誰來演才能演出蝶衣的哀愁,蝶衣的善良,蝶衣在愛裡的無助,對愛的執念。沒有答案。《霸王別姬》給了張國榮一個機會,張國榮回饋了《霸王別姬》獨一無二的程蝶衣。陳凱歌也曾表示沒有張國榮就沒有《霸王別姬》。
  • 高傑原創:張國榮的46年(1)童年陰影
    由此看來,張國榮孤獨、敏感、渴望受到關愛的個性,確實和小時候的經歷密不可分。      張國榮的父親名叫張活海,是一位享譽港九、新界的服裝設計大師,也即我們所說的裁縫。張裁縫的名頭可不是蓋的,聽說好萊塢大咖馬龍·白蘭度還曾向他定製過一套西服,就是不知是不是《教父》裡所穿的那套。
  • 張國榮也曾有過迷茫,沒有誰的成功是一帆風順的,即使是張國榮
    1976年張國榮返回香港,重逢並不能帶來喜悅,父親的離世才是張在此時返港的原因,而張不返港可能就沒有參加比賽,可能也就沒有歌手張國榮。所以說冥冥中天註定,張國榮的家庭中並不是十分和諧,父母間的感情早已「表裡不一」,在家中感到煩惱的他決定避開這一切,而離家首先面臨的就是生存問題。張在這個階段做過很多,擺地攤、給律師樓打雜,繁花似錦的香港最不缺的就是這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