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染坊,說陳壽亭的成功要素

2020-08-26 prayforthepeople

《大染坊》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電視劇之一,其中陳壽亭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陳壽亭,在劇中,花子出生,靠一技之長「染布」,最後成為類似「民族企業家」,在商界中屢屢立於不敗之地,無論當時對孫明祖,對訾文凱,對藤井,對上海林家最後都以陳壽亭的勝利而告終,他是靠什麼在亂世中不僅生存而且越做越大呢?

第一、講義氣;

陳壽亭最敬重的就是關二爺,在老家被隔壁鄰居僱兇綁架後,他在關二爺面前靠著一股子狠勁,最後徵服土匪,後來被土匪釋放。

與盧家合作,也是一個一言九鼎,定下了規矩,就一直延續,從來沒有考慮過變更股權,調整分成結構,更沒有背後的小動作,反而感念盧家的大恩一直像大哥一樣照顧盧家駒,後來家駒撤股,也主動給家駒留一份。

由此可見,他這人踏實、義氣確實能讓人值得信任。「值得信任」一直都是一種稀缺資源。

第二、靈活;

陳壽亭的每一次調整,無論到到青島、到濟南,每次隨著調整都會因為時局的變化,而帶來新的威脅、挑戰,每次他都能逢兇化吉靠的就是一股靈活勁。從在老家的手工染布到機器染布到印花染布,雖然他抱著染布的絕技,但絕不因為染布的一技之長而排斥外在,總是能將外界的資源及時的整合,為己所用,這是他的一大亮點。

不抱殘守缺,其實聽起來簡單,對很多人來說是何其艱難的事情。在機會面前,有人照單全收,邯鄲學步;有人能進行有機整合,不失傳統又能流光溢彩。

第三、坦誠;

陳壽亭能在每個地方都吃得開,不是因為他巧舌如簧,他真正靠的是的坦誠,實打實,無論是在濟南對地痞流氓,對藤井,對貪財的車夫,都是實打實。包括對處處審時度勢、留心眼的趙冬初都是實打實。記得趙冬初有次評價陳壽亭說「壽亭每次做事,都是把事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擺哪兒,由你你自己選擇。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

第四、善於抓關鍵;

作為在商界摸爬滾打的陳壽亭,善於利用資源被他用到了極致,對付林家就用從林家誆騙的布匹;對付訾文凱就利用訾文凱的外行,在布匹做手腳;對孫明祖,孫明祖想要秘方,就在秘方做手腳;每次都是打蛇打七寸,又準又狠。

對民國年間的商人來說,老實本分是很難真正做好事情的,在面對各種勢力時,拼財力、物力、社會資源、甚至武力都是不可取的,至少對他這樣一個商人來說是這樣。如何抓住關鍵問題進行應對才是大學問。剛好,每次他都能把握關鍵,最後逢兇化吉。

第五、眼界夠大;

說眼界,主要體現在陳壽亭應對藤井上。藤井在對陳壽亭時,將布匹價格壓到極致,以傾銷之勢圖謀逼迫陳壽亭就範,當時可謂生死都在懸於一線。而陳壽亭將眼界放到青島、山東之外,直接瞄到關東,徹底一舉制服藤井。

在這件事上,如果陳壽亭僅僅以濟南、青島、山東、甚至加上天津、上海與藤井對抗,都終將失利,但其能將眼光放到國與國之間,放到日佔去冷靜的分析形式,這一個回合才決定了他的勝利。

一個人成功,與能力固然有關係,但是比能力更重要的就是他的素養,性格,這些決定了他最後的成就。

相關焦點

  • 《大染坊》陳壽亭:三個商業對手,三種不同人生
    如果讓我選一部優秀的商業電視劇,我選《大染坊》。理由有三:一是劇情緊湊,話語平實,看得懂,悟得透;二是陳六子從要飯的到商業巨子,這本身便是一段傳奇;三是書中的商業競爭,精彩,有料,讓人看著過癮,又有所收穫。一部好劇,影響人生。
  • 《大染坊》:普通人可以從「商業奇才」陳壽亭身上學到什麼?
    若問這部劇我看了多少遍,不多,也就20幾遍吧。如今,大劇泛濫,動輒70多集,但劇情拖拉,難脫湊集數多拉投資之嫌。反觀17年前的《大染坊》,短小精悍,劇集中商戰、文化、人情各方面知識點強輸出,真是難得的好東西了。再說演技,真的都是敬業的老演員好演員。
  • 《大染坊》中的陳壽亭告訴你該怎麼樣對待秘密
    原來看一個模樣,現在看可能是另外一個模樣。 這不最近又看了一遍《大染坊》嗎。你們知道嗎這個片子是大學裡面一個專業必看的嗎? 這個專業叫輕化工程,想當年我有幸就上了這麼一個專業,結果畢業出來找不到工作,但是想當年教我們的老師那可都是奔馳,皇冠之類的豪車開著。
  • 《大染坊》高掌柜借沈遠宜20大洋,掛陳壽亭名義,他不買帳咋辦?
    《大染坊》是一部人情學問,這部劇中情商最高的人,有人說是盧老頭子,也有人說是陳六子,哪個更勝一招先不說,裡面當真箇個是人精!比如高掌柜,他出場並不多,但是每次出場總能做滴水不漏,真是個圓潤至極之人。有一次,他被陳壽亭「刁難」了一下,他也能過個兩招,看著點吧。
  • 從乞丐到商界奇才,《大染坊》陳壽亭身上有哪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
    文:青檸圖:網絡電視劇《大染坊》是印染界奇才陳六子的人生傳奇,但這麼一個傳奇人物,並不是生下來就擁有過人的智商和財富,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打拼和籌謀,才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不但聰明好學,陳壽亭在用人上也有自己的一套道理。到了周家後,壽亭跟柱子之間關係處理得像親兄弟,但柱子的業務能力和自己沒法比,陳壽亭也看在眼裡。所以決定要跟盧家駒一起去青島開染廠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叮囑柱子以後做事要老老實實的,千萬不要跟自己學習。
  • 富母領大學兒子看《大染坊》說:看懂了給錢創業,看不懂去打工
    你還在看9.0以下的爛片嗎,我只看9.3的勵志片《大染坊》。有些父母領大學兒子看《大染坊》說:看懂了給錢創業,看不懂就去打工,年輕人一般不看,當你成熟了再看時,發覺看遲了,這還是孫儷的青蘋果作品。 大染坊 孫儷演沈遠宜就像《射鵰英雄傳》的郭靖,從一呆頭小子成長為絕世大俠,《大染坊》講述是一個要飯的陳壽亭
  • 時隔16年,揭秘《大染坊》成功背後的故事
    《大染坊》的主人公陳壽亭雖然從小要飯,不識幾個大字,但卻以其聰睿的經營、過人的膽識和非凡的氣魄,體現了山東人的仁、義、禮、智、信,而他的為人處事也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個性化弘揚。這部《大染坊》使得山東的影視劇,再次走到了全國影視劇的前列。本期節目,我們繼續了解魯劇經典《大染坊》背後的故事。
  • 《大染坊》陳壽亭為何發飆:這是我這輩子吃的最好吃的一頓飯?
    導讀:《大染坊》是一部反映民國時期民族染織業發展的商戰題材的影視劇。主人公陳壽亭小名陳六子,從要飯出身憑藉自己的努力也好心人的幫忙逐漸成長為工業家。題目中描述的是陳壽亭離開青島來到濟南開辦元亨染廠後,為謀求發展去上海林氏學習印花技術的過程。
  • 看了三遍《大染坊》,發現真正的高人是這三位
    》的故事,第三次觀看大染坊比起前幾次又多了一些全新的感悟。第一次看,我好像將自己置身於陳壽亭身邊,看他如何經營,如何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來跟其他人鬥智鬥勇。而這次走進《大染坊》,讓我感到驚奇的是這部劇中的三位傳奇老爺子:林伯清,盧老爺子和周掌柜。他們的智慧幫助他們走向了成功,他們的眼界和他們寬廣的胸襟都讓我感到有一種醍醐灌頂般的清醒。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來重新回顧一遍這三位傳奇高人的成功人生,一起再回到劇中那精神的世界。
  • 《大染坊》陳壽亭發家不改乞丐做派,怪招疊出上海老闆招架不住
    大染坊主人公陳壽亭從鄉下染布作坊到青島大華染廠,一直幹的是染布的營生,本來與上海老闆林氏沒有直接交集。陳壽亭進坯布、染好布、再賣布的搞法,屬於林家已經玩剩的。雖然林家也供應坯布,但陳壽亭因地利和價格原因,他的染布廠一直用的是日本坯布。
  • 《大染坊》:從大學生到青樓女,孫儷演好了沈遠宜
    2003年的大染坊真是經典中的經典。上期內容我們回顧了《大染坊》陳壽亭一角,侯勇把陳壽亭這個角色演得惟妙惟肖,他是一名愛國商人,身上有正氣,也有商人的狡黠,因此讓他來演陳壽亭非常合適。今天要說的是陳壽亭的紅顏知己沈遠宜一角,當初作為剛出道不久的新人演員,孫儷演的沈遠宜和諸多老戲骨搭戲也沒有拖後腿,可以說是比較成功的。沈遠宜這個角色,在《大染坊》中戲份不多,但是很重要,她是為數不多的情感線之一,和陳壽亭之間是紅顏知己,「兄妹」般的關係。沈遠宜是一個智慧過人的女性,她聰明、美麗,但是又弱小,令人憐惜,她是陳壽亭心中的一個夢。
  • 《大染坊》續集殺青:多看幾遍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他雖然目不識丁,但又膽識過人,「三十六計」、「三國演義」中的傳統民間智慧成了他獲勝的法寶,藉此得以在殘酷的商業競爭中遊刃有餘,勢如破竹。他在實現強國夢的奮鬥歷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民間智慧、民間文化、民間生存哲學,解構了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
  • 教你如何做人與經商的經典國產電視劇《大染坊》賞析
    看了幾遍的《大染坊》,電視上看過,在線也看了,集集沒落。
  • 大染坊劇組:「周掌柜」二婚娶嬌妻,「大洋馬」已淡出演藝圈
    《大染坊》是許多觀眾心中最經典的商戰劇之一,甚至還要把「之一」去掉。看了這劇的開頭就根本停不下來,一氣呵成,酣暢淋漓,仿佛置身其中跟隨陳壽亭馳騁商場。初看時就收益頗豐,而後每次重看都有不同的收穫。籠統的概括起來,陳壽亭就是一個既有菩薩心腸又有霹靂手段的商場「豪俠」。陳壽亭原名陳六子,年幼時以要飯為生,被心善的周掌柜收為義子,以一家小染坊為起點,逐漸成長為企業家。期間陳壽亭暗取染布手藝、折服土匪、智鬥孫明祖、逼退藤井等一系列操作都讓人拍案叫絕。可惜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最終陳壽亭還是失望的將一手創建的大染坊付之一炬,憤恨而亡。
  • 普通人可以從「商業奇才」陳壽亭身上學到什麼?
    若問這部劇我看了多少遍,不多,也就20幾遍吧。如今,大劇泛濫,動輒70多集,但劇情拖拉,難脫湊集數多拉投資之嫌。反觀17年前的《大染坊》,短小精悍,劇集中商戰、文化、人情各方面知識點強輸出,真是難得的好東西了。
  • 第80本 | 《大染坊》家喻戶曉,背後的他卻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電視劇《大染坊》是根據陳杰的小說《亂世奇商》改編而來。而《大染坊》所取得的成功還有這麼一個故事。2002年7月底,一個小夥子突然闖進了山東影視中心藝術總監張宏森的辦公室。小夥子說:「這是我朋友陳杰寫的劇本《亂世奇商》,約10萬字,給你三小時看完,然後告訴我,用還是不用!」張宏森還是頭一次遇到這麼無釐頭的事,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平時他是從來都不看初稿的。於是就把這個毛頭小夥子趕了出去。沒想到三四天之後,那個小夥子又來了,這次放寬了要求:看稿時間延長到一周。張宏森便把劇本留下了。
  • 《大染坊》17年,侯勇退步明顯,劉奕君走紅,本是龍套的她卻大火
    2002年,一個小夥闖進了山影藝術總監張宏森的辦公室,並對他說:這是我朋友陳杰的《亂世奇商》,給你三個小時看完,告訴我,用還是不用。張宏森感到非常可笑,對於當時的他來說,為了節省時間,一般是不看初稿,就這樣小夥子被趕了出去。
  • 《大染坊》續集橫店殺青 時隔12年經典再現
    新劇加入了抗戰元素「我們只用了一杯咖啡的時間就決定投資拍攝《大染坊續》了。」此次投拍的杭州佳平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家平表示,「《大染坊》我看了不下十遍,其鮮活的人物和劇中所傳遞的民國初年中國民族商業精英的那種『低調』,『務實』,『敢闖』的精神,其商業道德價值觀,其情懷,一直影響著我30餘年的經商、做人之路。
  • 重溫《大染坊》
    很高興通過了企鵝號的審核,感謝騰訊提供了這麼好的分享平臺,企鵝號的第一天,和大家分享下《大染坊》這部電視劇。,跌宕起伏的劇情,依然像第一次看的時候一樣津津有味。
  • 看看《大染坊續》就知道了
    雖然很多續集經過"借力"都獲得了收視和口碑的成功,但是也有續集剛播出就"撲街"了。例如《大染坊續集》 觀眾們都知道經典影視作品《大染坊》講述的是一個商戰的故事。雖然只有24集,但是卻將那個特殊時期的民族企業生存的艱難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在這部劇播出的13年後,拍攝播出的《大染坊續集》類型卻變成了抗戰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