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讓人驚豔的名字

2021-02-07 免費取名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

木婉清

1、木婉清

「婉清」出自《詩經·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段譽說是「水木清華,婉兮清揚」。

但木婉清生父是段正淳,母親是秦紅棉,她為什么姓「木」呢?木婉清的母親秦紅棉自稱幽谷。這個外號源自杜甫的《佳人》一詩:「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秦紅棉為幽谷客,秦有木,棉有木,「零落依草木」也有木,所以取為木姓。其次,秦紅棉是未婚生女,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有生過孩子,更不想讓木婉清知道自己是她生母,所以決不能讓女兒隨自己的姓。她也不能姓段,因為段正淳還未承認。所以就取了自己名字「棉」中的木字旁當她的姓。

蕭峰

2、喬峰/蕭峰

喬峰:「喬」者,扮也。峰,高山之頂也。喬峰本名蕭峰(蕭姓為遼國大姓),其姓得自養父農戶喬三槐。「喬」字已暗含其並非本姓,「喬」在字義上有「裝假」、「改扮」意,如喬裝,暗指他與表面不符的真實身份。而「峰」字又遙接其父之名「遠山」。

蕭峰,這個「峰」和「蕭」,就是和人物形象有關了。這個「蕭」,有「蕭索,悲涼」的意思。金庸選擇了這個姓名,一來是遼國的國姓,二來映襯蕭峰的命運。「峰」,至高至堅者也,一般指山的最高處,所謂登峰造極。蕭峰對應天龍八部(佛教用語,後文有詳解)中的帝釋天,是天神一般的存在,武功,豪情,俱是睥睨天下。

虛竹

3、虛竹

「虛」者,假也,空也,竹,虛心也。取自白居易《池上竹》:「竹解心虛即我師。」虛竹本是佛門中人,虛竹之名卻大有道家的意蘊,最終也做了道家逍遙派的掌門。

虛者,空也。竹呢,中空,質堅。因此空是虛竹的一個特性。小說初期的虛竹,武功低微,內力淺薄。就好像一個空空的容器,裡面啥都沒有。但是也正因為如此,虛竹最終容納了李秋水,天山童姥和無崖子三大高手的畢生功力,而成為一代高手。虛還有「謙虛」的意思,虛竹的性格是個謙遜謹慎的人。「竹」這個字也有君子之意,虛竹其實也算是一個謙謙君子了,「虛竹」這個名字也是不錯的。

段譽

4、段譽

「譽」者,名也,稱也。原型即大理宣仁皇帝段和譽,也是三人中唯一有歷史原型的人物。

5、王語嫣

語嫣則取自成語「語笑嫣然」。王語嫣這個不食人間煙火氣的名字,十分貼合金庸的人設安排。「王語嫣」之俏兮,在一顰一蹙,一言一行,恍若仙子降人間,莞爾低眉,「語笑嫣然」。

6、慕容復、慕容博

金庸的「南慕容北喬峰」像「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樣,區區數字,組合起來,而富有張力,具無限美感。

慕容復:慕容是鮮卑族姓氏,五胡亂華時前燕/後燕/西燕/南燕這幾個短命帝國的王族。單名「復」字,一看就知道這少年有反心,想恢復其大燕國,慕容復出身武林世家的武林名流,以鬥轉星移縱橫武林。原書說過這個「復」字,是取「光復大燕」之意,寄寓了其父慕容博及整個家族對於「興復大燕」的期望與狂想。

慕容博比起兒子,武功見識都遠勝。「博」字來自於他精通天下武學,除了六脈神劍和易筋經,幾乎是無所不窺。

7、阿碧

「碧」是最可愛的顏色,『阿碧』是最可人的江南女孩。書中阿碧的言語竟讓人有一種『滴翠』的感覺。阿碧或許與沈從文筆下的『翠翠』有三分神似?如此可兒,竟無一個好的收稍,令人嘆息。杜詩:「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可以為阿碧判詞。


8、阿朱、阿紫

名字取自《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三國時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以亂正色。」傳統文化中以朱為正統顏色,紫為邪魅顏色。後以「朱紫」比喻以邪亂正或真偽混淆,又喻人品之高下。《後漢書·陳元傳》:「夫明者獨見,不惑於朱紫。」劉峻《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膽。」由是觀之,查氏以「朱紫」為這對姐妹命名,足見金庸先生用心之深。

9、阮星竹

阮星竹:「天上星,亮晶晶,永燦爛,長安寧;湖邊竹,綠盈盈,報平安,多喜樂。」

10、鍾萬仇、鍾靈

鍾氏父女鍾萬仇、鍾靈可就好玩了。鍾是專注匯集之意,鍾靈,集靈秀於一身;鍾萬仇,所有倒黴事都攤上了。我覺得金庸一定是故意的。

11、卓不凡

劍神卓不凡,取自成語:「卓爾不凡」「卓爾不群」,典出《漢書》:「夫唯大雅,卓爾不群」。

12、大理四臣

大理四臣分別為:古篤誠、朱丹臣、褚萬裡及傅思歸。

一看這四人名字,「丹臣篤誠、萬裡思歸」,金庸必是有意而為之。不論身處何地,不論相距萬裡之遙,一片赤誠之心都是那般的熾烈。

13、四大惡人

四大惡人:「惡貫滿盈」段延慶,「無惡不做」葉二娘,「兇神惡煞」南海鱷神,「窮兇極惡」雲中鶴,四人排序按惡字排名。作為天下四大惡人,他們的「惡」字分別出現在了第一二三四的位置,有意而為之卻又絲毫沒有矯揉造作之感,也許也因為這名號,註定了嶽老三隻能是老三了罷。

PS. 雲中鶴是金庸表哥徐志摩的筆名之一。

14、少林玄字輩高僧:玄苦、玄難、玄悲、玄痛

與四大惡人相反的,提一下少林派。少林玄字輩「苦難悲痛」四位大師,表達了金庸悲天憫人的佛學情懷。

逍遙派諸人:

《天龍八部》中的逍遙派是一個崇尚道家的門派。

15、逍遙子

出自莊子《逍遙遊》。逍遙派的創派掌門,是天山童姥、無崖子、李秋水的師父。阿里巴巴的CEO張勇的花名就叫逍遙子。

16、無崖子

出自《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崖,而知也無崖」。

17、李秋水

出自《莊子·秋水篇》。

18、蘇星河,丁春秋

無涯子的兩個弟子:蘇星河,丁春秋。在道家裡,「星河」是空間上的「無涯」,而「春秋」則是時間上的「無涯」。

19、「函谷八友」

「函谷八友」是蘇星河的八位弟子。「函谷」暗指道家始祖老子出關之處,點名逍遙派的淵源。

老大康廣陵(琴),姓名分別取自三國時的嵇康與他所彈的那首《廣陵散》;

老二範百陵(棋),姓名取自清朝的兩位圍棋高手範西屏(海寧人)和過百齡;

老三苟讀(書),這個顯而易見吧;

老四吳領軍(畫),書中述其曾任「領軍」之職,而姓恐來於唐大畫家吳道子;

老五薛慕華(醫),慕華即仰慕華佗之意(中國古代有一批以「慕X」名的,如「慕韓」,「慕華」等等)。又近代有黃乃裳,號慕華,曾參加康梁變法;

老六馮阿三(匠),其名很庸俗,應該是用來湊數的;

老七石清露(花),「石」諧音「蒔」,蒔花;清露古詩常見(如如陸機《赴洛道中作》「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虞世南《蟬》「垂綏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紅樓夢》三十四回記有「玫瑰清露」);

老八李傀儡(戲),傀儡寓意很明確,姓李似暗寓唐朝那位在皇宮搬演梨園的李隆基。李傀儡,似乎也暗示唐高宗,被武則天擺布得像個傀儡。

《天龍八部》

20、《天龍八部》書名

此名源於佛典,為八部眾生。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金庸把他的武俠小說取名《天龍八部》,是取材於佛教術語,藉以形容江湖武林千奇百怪的人物,也以此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背後籠罩著眾生皆苦的無奈(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

試談《天龍八部》中八部對應的人物:

《天龍八部》

喬峰天人,當為八部之「天」(即帝釋天)。且天人死前有五哀,喬峰正是哀莫大於心死。書中三位男主角皆有佛緣。喬峰在聚賢莊雖殺人如割草,但保境安民,救天下蒼生於水火,此非菩薩不能為也。

虛竹應為「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實鬼王也。虛竹出身少林,接掌靈鷲宮,振臂天山,以宅心神技統領三十六洞,七十二島諸魔,使之棄惡從善,是為「夜叉」鬼王。

段譽出身龍脈,當為八部之「龍」。

鳩摩智:鳩摩智的人物原型是鳩摩羅什,東晉時後秦的高僧。八部眾之「迦樓羅」以毒龍為食,而死前因毒聚過多,痛苦之極,當為番僧鳩摩智。此人屢次行兇於段譽,結局時全身功散,形如廢人。這個鳩摩智的「鳩」,本身就有鳥的意思。對應了鳩摩智迦樓羅鳥神的身份。鳩摩智此後一心向善,終成一代高僧,護法神鷹。鳩摩智在枯井中對段譽說「今日武功盡失,焉知不是世尊點化?」 「老衲今後行止無定,隨遇而安,心安樂處,便是身安樂處。」

「乾達婆」為香神及帝釋樂神,當為女子。「乾達婆」梵語為「變幻莫測」之意,阿朱精於易容仿聲,人所難辨,且為喬峰(帝釋天)愛侶,當居於此位。

「阿修羅」乃世代魔界帝王。阿修羅總愛與佛辯論,佛說四諦,其曰五諦;佛言四眾,其曰五眾,且喜擅動刀兵,與天人爭地,害得蒼生塗炭,十足一個慕容博。

遊坦之:「摩呼羅迦」為大蟒神。此君際遇之慘,容貌之醜,性情之怪,武功之毒,可類比蛇蟒。且其納冰蠶之精粹,直堪與段譽(吞食劇毒莽牯朱蛤)龍蛇爭霸,並稱當世雙毒。

「緊那羅」為獨角神,歷代被少林尊為「護法棍仙」,至今寺內尚存緊那羅殿。故此位當屬少林僧,應為方丈玄慈。



相關焦點

  • 金庸先生小說天龍八部名字的來歷說什麼?
    金庸先生小說天龍八部名字的來歷說什麼? 金庸先生作品名字大多與書中人物、武功、武器等相關,如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連城訣等。但《天龍八部》卻是例外,貌似與書中內容毫無關係,只有生如分析看懂天龍才能理解。
  • 天龍八部中喬峰為何要自盡?金庸:你看看三兄弟的名字,就清楚了
    金庸創造了非常多經典的小說,他筆下的武俠小說構成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武俠世界和傳奇江湖。金庸的代表作品有15部。
  • 為什麼說《天龍八部》是金庸最好的小說?
    我小的時候最喜歡「射鵰」,剛上大學的時候覺得「笑傲江湖」是最好的金庸小說,而現在則最推崇「天龍八部」。我覺得這種改變與我的成長和閱歷的豐富有很大的聯繫。事實上,這個改變的順序也大致和金庸創作的順序相符。
  • 為什麼金庸小說《鹿鼎記》第一,《天龍八部》第二?
    02《天龍八部》的主角到底是誰?為什麼說它們「始終徘徊在失敗的邊緣」呢?先來看《天龍八部》。小時候看武俠,總是一套書同學們分著看,很多都是從中間看起的,金庸其他的小說沒問題,總能接上,但《天龍八部》的問題就大了。以五卷本為例,從第一部看起的,以為段譽是主角,從第三部看起的,以為蕭峰是主角,最糟心的是從第四部看起的同學,看了很久都不知道誰TM是主角。《天龍八部》的三個主角切換,實在不是大眾通俗小說的常規寫法。
  • 你知道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為什麼叫天龍八部?其實跟印度有關
    金庸先生的小說應該有很多人看過,就算沒有看過紙質書,看過這些小說相關影視劇的人應該也有不少。對於一些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的情節,許多人應該都能說上一段。在這些個小說中,有一本很有名,叫做《天龍八部》,對於這個叫法大家都是滿頭的問號。
  •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指的是哪八部?分別指哪八個人?
    金庸老爺子已駕鶴西去,留下了14部皇皇經典武俠大作——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射鵰英雄傳》是儒家的正義、《笑傲江湖》是道家的灑脫、《鹿鼎記》是世俗的修煉,而《天龍八部》則是佛家的眾生皆苦。
  • 《天龍八部》裡哪種武功最強?金庸:將3位主角名字連起來就懂了
    由於涉獵地域廣,《天龍八部》裡出現的武功數量種類也是金庸小說裡排名靠前的。譬如丁春秋的「化功大法」,段譽的「六脈神劍」「凌波微步」,又或是蕭峰的「降龍十八掌」。
  • 《天龍八部》中喬峰已死,降龍十八掌咋傳洪七公?金庸這樣安排的
    這幾部小說中都講到了一種非常厲害的掌法「降龍十八掌」,在《天龍八部》中,喬峰依靠這種掌法幾乎無敵於天下,《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中,洪七公和郭靖也依靠這種掌法屢挫強敵,但是在《天龍八部》中,會這套掌法的喬峰最後卻自殺了,那麼這套掌法又是如何傳到了洪七公那裡的呢?
  • 《天龍八部》中誰的功夫最高?金庸:將3位主角名字連起來就懂了
    這是世人對於金庸先生筆下武俠世界的稱讚,金庸先生筆下的文章,沒有傳統通俗小說常有的說教,也沒有與傳統的道德文化相違背的濫情種馬。而在金庸先生的書籍之中,有一部所有人心中的經典,即是《天龍八部》。 這本書自1963年開始創作,中間歷時近四年時間,於1967年完筆。以宋朝時期宋哲宗兩次發動平夏城之戰為背景,通過中原與邊境遼,西夏,吐蕃等異域國家之間的民族矛盾,以及武林的恩怨,撰寫了這一本堪稱壯麗的《天龍八部》。
  • 最火金庸符號:《天龍八部》冠絕群雄
    最火金庸符號:《天龍八部》冠絕群雄印象金庸廣東江湖味最濃,四川第9  百度指數顯示,從10月30日開始,金庸的幾部經典小說作品就開始得到網友們的熱議,《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射鵰三部曲」的百度搜索指數都在這一時間翻了5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被廣大「金庸迷」視為金庸作品中集大成者的《天龍八部》冠絕這幾部小說之首,搜索指數一度突破10萬。
  • 金庸作品排行:《鹿鼎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入選三甲
    隨著金庸先生的仙去,他的文學作品近日被世人熱議,很多人都在給金庸先生的15部武俠小說進行一個排名,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喜歡的作品,小編也把自己心目中的排名說出來。第一名,《鹿鼎記》《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也代表了他武俠作品的最巔峰。
  • 金庸 /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於1963年開始在《明報》及新加坡《南洋商報》上同時連載,前後寫了4年。中途金庸離港外遊,曾邀請好友倪匡代寫四萬餘字。傳聞阿朱第一次在少林寺被喬峰打傷是倪匡寫的,後來被金庸救回來了。金庸在《天龍八部》書前「釋名」部分中說:「本書故事發生於北宋哲宗元祐、紹聖年間,公元1094年前後。」
  • 《天龍八部手遊》2019年度大事件盤點
    2019年1月,《天龍八部手遊》發布「金豬賀歲」資料片,珍獸皮膚驚豔上線,還對「徵戰天下」玩法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優化,全新玩法、全新挑戰、全新社交功能集結登場,更有新春活動攜海量福利鉅惠來襲;2019年3月,「跨服爭鋒」資料片重磅上線,開放了跨服BOSS玩法以及內丹切換功能;2019年5月,伴隨著「群龍聚首」資料片的更新,全新門派「星宿」震撼上線,同步開放的還有要訣系統以及新珍獸鯤鵬;2019年7月,
  • 為何說金庸最好的武俠小說是天龍八部?看完懂了
    但嚴格來講鹿鼎記不是純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無疑是金庸先生作品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和難以逾越的高峰。我們知道金庸先生寫過很多經典武俠小說,而這部《天龍八部》是排在中晚期的作品,此時金庸還不到40歲,年富力強,也告別了之前的幻想路線,對人性的理解多了些層次也多了些拷問,這是精神上的一個跨越,再加上之前的文筆淬鍊,歷史文化的積澱,故事脈絡的把控,這些內力適時的共同作用於這部小說,於是,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 《天龍八部》中,「八部」指的是哪8個人?天龍又是誰?
    在金庸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中,《天龍八部》可謂金書之最,小說以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的武林爭鬥和民族矛盾鋪陳開來,寫就一幅跌宕起伏的史詩巨著
  • 金庸最好的作品:《天龍八部》還是《鹿鼎記》?這個回答讓人淚目
    金庸的武俠巔峰之作,公認的是在《天龍八部》和《鹿鼎記》兩部作品中的其中一部,但這兩部作品到底哪一部代表金庸武俠的巔峰?至今還沒有一個定論。《天龍八部》這本小說,可以說是金庸對於武俠精神詮釋最為純粹的一本,歷時四年才寫完。
  • 天龍八部究竟是哪八部,有什麼特點,又對應金庸同名小說哪個人物
    不過我最早聽說這個名詞並不是源於佛法,而是金庸大俠的同名小說《天龍八部》,而這也是金大俠最有代表性的幾部作品之一,這部作品不光小說寫得好,電視劇也都是經典,直到現在很多臺都在反覆播放。相信很多師兄也和我一樣,對於「天龍八部」的認知更多來自於蕭峰段譽這些經典角色,而不是帝釋天龍神阿修羅這些佛教人物——其實後者才是正版,精通佛學的金大俠只是借用他們的寓意來暗示自己小說中的人物特點而已。
  • 金庸和倪匡在天龍八部這些情節上的博弈 讓人哭笑不得
    一如大家所知,金庸先生名聲大震是因為他那「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十幾部武俠小說,而這些小說也確實堪稱經典,承載了幾乎一代人的武俠夢。這十四部小說,加上另外一部《越女劍》,讓金庸為我們締造了一個武俠帝國。
  • 天龍八部中名字的出處,有何隱喻?原來藏著這麼多學問和講究
    在武俠世界中,金庸的小說可謂獨領風騷,在保持武俠小說傳統形式的同時,也體現了現代人的意識,他的武俠小說成功的實現了從藝術到思想的全方位革新。金庸不僅知識面之廣,將儒釋道融於一身,字裡行間皆可見其才華橫溢。
  • 金庸哪部作品人氣最高?是天龍八部還是鹿鼎記?
    很多人都說沒必要把金庸的書分出高下,事實上確實如此,所謂的高下並沒有準確的定義,或者基於每個人閱讀的觀點,欣賞的方向,甚至根據某一本書的人氣。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射鵰英雄傳,但據我號裡很多網友的私信和留言,更多的人還是喜歡《天龍八部》,當然誰也沒法忽視這部金庸揉捏了佛學元素的武俠小說之精彩和意義,更主要的還是小說本身盪氣迴腸。事實上,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所有小說中花了最長時間寫作而成的一部,整整四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