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應對重汙染「成績單」令人欣喜

2020-12-22 瀟湘晨報

「今年冬天藍天特別多,心情特別好。」這是許多太原市民的共同感受。從省生態環境廳傳來消息,進入12月以來,全省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8%,優良天數卻上升了6.7%,好空氣有效維護了群眾的身體健康。

有關環保專家指出,其實,今年進入冬季以來,氣象條件極為不利,稍有不慎,很容易發生重汙染天氣。但由於全省上下應對及時,方法對頭,措施到位,用「人努力」摁住了重汙染,換來了更多的藍天白雲。

11月27日,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與省氣象相關部門會商預測,12月全省氣象條件持續不利,有可能發生大範圍汙染過程。為嚴防重汙染天氣危害群眾健康,省大氣辦立即向各市政府發出調度令,及早拉響汙染「警報」。各地市立即響應,在11月28日0點—12月2日24時期間啟動了橙色預警,並在最短時間內落實應急減排措施。12月2日開始,太原等市根據專家會商結果,將橙色預警時間進一步延長,太原及周邊「1+30」區域還採取了加嚴措施。提前預警,為減少汙染物積累,切實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爭取了時間。

為全力應對重汙染天氣,省委、省政府組織6個督察組,由正廳級領導掛帥,對11個市和省綜改示範區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收官專項督察。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領導小組辦公室向重點縣市派出藍天保衛戰收官決戰定點督察組,督促各地落實生態環境責任。各市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主動履職,深入一線檢查落實汙染減排措施,生態環境、工信、能源、住建、公安、交通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加大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巡查、檢查力度,對焦化、鋼鐵、電廠、水泥等重點汙染源駐廠監管。同時,加大排放大戶協商減排力度,全面排查整治散煤燃燒,全面加強重型運輸車輛管控,讓減排措施真正落實到位,讓汙染物排放量真正減下來。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進入12月以來,我省經受住了一輪又一輪不利氣象條件的考驗,重汙染天氣應對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績單」:2020年12月1日—15日,全省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24,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8%;優良天數比例為78.2%,同比上升6.7%。6項汙染物濃度均有所下降,PM10下降11.1%、PM2.5下降6.8%、SO2下降28.6%、NO2下降16.0%、CO下降10.5%,O3下降1.5%。環境空氣品質級別整體以良輕為主。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12月下半月氣象條件總體不利,還可能有幾次汙染聚集過程,為完成藍天保衛戰總體目標增加了難度,不能有絲毫放鬆,必須拿出最後衝刺的勁頭,「十八般武藝」全部用上,始終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確保完成目標任務,向黨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張劍雯)

【來源:山西經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抓好重汙染天氣應對 增強人民幸福感
    如何在圓滿收官的同時,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藍天保衛戰的成果,秋冬季重汙染天氣應對是關鍵一環。  回顧2019-2020年秋冬季,藍天越來越多成為很多人實打實的感受,也得到了數據的印證。三大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4.9%,重汙染天數同比下降39%,藍天保衛戰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 市藍天工程指揮部到我局座談調研重汙染天氣應對相關工作
    12月17日上午,市藍天工程指揮部一行4人來到我局指揮調度中心平臺座談調研我局重汙染天氣應對相關工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馮利,局建築渣土管理科、建築渣土和工地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座談會上,馮利首先介紹進入12月以來全省和我市多次出現重汙染天氣過程,我局按照省市領導批示要求,結合工作職責,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目標導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紮實做好近期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作為當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強化措施、精準施策,嚴格按照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落實各項響應措施,加強施工揚塵汙染和道路揚塵治理,全力以赴做好重汙染天氣應急工作。
  • 應對重汙染天氣,青島這個鎮快速響應,主動出擊
    12月5日,青島市發布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和啟動lll級應急響應後,膠州市鋪集鎮速響應、主動出擊,在應對重汙染天氣上做到了「三到位」。
  • 應對重汙染天氣 島城多個區域禁止重中型貨車通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毛道光 通訊員 曲海青 欒心龍 青島報導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打贏打好藍天保衛戰,抓好路面車輛管控治理是交警部門的重要職責,記者從青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了解到,根據青島市重汙染天氣專項應急指揮部的部署要求
  • ...21個重汙染區域整體改善 新版重汙染天應急預案更早更精準
    遼寧省生態環境廳會同各地各部門從控煤、控企、控車船、控塵、控秸稈和聯防聯控等方面精準施策,全省空氣品質明顯改善,重汙染天顯著減少。全省 21 個重汙染區域整體改善全面分析汙染原因、細化治理措施、嚴格治理管控,治汙也要抓重點。
  • 縣區動態|通渭縣發布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改善通渭縣空氣品質,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重汙染天氣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環境安全,建立全縣高效快速的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提高重汙染天氣防範和應對能力,通渭縣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通渭縣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 紅河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紅河州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年...
    把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作為應對重汙染天氣的出發點,加強日常預報與管理,著力提高重汙染天氣應急處置能力,引導公眾加強自我防範和保護,最大程度降低重汙染天氣帶來的危害。  區域統籌,屬地管理。州政府統一指揮全州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各縣市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同應對重汙染天氣,推進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山西:美麗,我要美麗
    2020年,山西全面開展「散亂汙」企業治理,加大城市建成區及周邊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和關閉退出力度;5月6日,提前完成33個行業13237家企業排汙許可證清理整頓工作;6月7日,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日印發《關於加強臭氧汙染應急管控工作的通知》,對臭氧汙染應急管控工作進行具體安排;推進冬季清潔取暖,截至11月,山西400餘萬戶居民用上「清潔取暖」,煤煙型汙染得到有效控制;決定從2021年1月10日起實施試行超低排放差別化電價政策
  • 延吉市開展重汙染天氣應急演練桌面模擬推演
    今日,延吉市開展重汙染天氣應急演練桌面模擬推演,此次活動參演單位有州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市委宣傳部、住建局等13個部門。應急指揮部根據《延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一下簡稱《預案》)及會商組建議,定於從11月30日12時起,按照《預案》在全市範圍內開始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根據《預案》和《延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方案》要求,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接到應急響應的指令後,按照職責分工,迅速組織落實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密切配合,協調聯動,積極應對並成功完成重汙染天氣管控工作。
  • 火山泥如何應對夏季裝修汙染?
    很多人選擇在夏季裝修新房,但是忽略了室內環境汙染的問題,夏季高溫,室內有害氣體加倍釋放,而老人小孩的抵抗力偏低,很容易因此引起身體不適。為了家人健康,你有必要知道裝修汙染是哪來的。1、裝修和家具造成的室內環境甲醛汙染。
  • 濰坊高密夏莊鎮紮實落實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5日訊 12月25日,記者了解到,為積極應對不利氣象條件,緩解空氣汙染態勢,高密市夏莊鎮緊盯關鍵領域,圍繞工業企業、建築工地、散煤治理等,加大管控力度,聯動執法,全面排查,紮實落實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同時加大協商減排力度,鎮域內92家重汙染排放企業全部停產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三到位」向重汙染天氣「宣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帥 通訊員 李鵬為進一步改善冬季空氣環境質量,貫徹落實市、開發區關於加強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要求,早在12月5日,東城街道啟動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12月9日升級為Ⅰ級應急響應,並對轄區大氣面源汙染風險點開展全面排查
  • 【決勝2020】山西:美麗,我要美麗
    回望2020,山西拼盡全力,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年,山西的美麗事業步履堅定,更上層樓。 低碳減排,擦亮藍天 2020年,山西全面開展「散亂汙」企業治理,加大城市建成區及周邊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和關閉退出力度;5月6日,提前完成33個行業13237家企業排汙許可證清理整頓工作;6月7日,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日印發《關於加強臭氧汙染應急管控工作的通知》,對臭氧汙染應急管控工作進行具體安排;推進冬季清潔取暖,截至11月,山西400餘萬戶居民用上「清潔取暖」,煤煙型汙染得到有效控制;決定從2021年1月10日起實施試行超低排放差別化電價政策
  • 關於印發《昌吉州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2019年修訂)》的通知
    3: 昌吉州重汙染天氣應對流程圖 - 41 -附件4: 預警信息報送表 - 42 -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州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強化重汙染天氣應對,提高環境管理精細化水平,減少汙染持續時間、降低汙染嚴重程度,最大限度降低重汙染天氣造成的危害,保護公眾身體健康,制訂本預案。
  • 生態環境部:11日至16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兩次階段性汙染過程
    本文轉自【生態環境部】;隨著季節轉換,我國北方地區已進入汙染頻發階段,根據最新空氣品質預測預報結果顯示,未來期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兩次汙染過程,分別為11月11-12日和11月14-16日,其中,第二次汙染過程時間較長,程度相對較重。
  • 空氣品質為良,為啥還要啟動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而1月9日零時啟動的 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又讓一些市民心存擔憂和疑慮: 預警又稱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其啟動的初衷是為了妥善應對重汙染天氣過程,防止汙染的出現或減輕汙染程度,降低汙染天氣對公眾健康的影響。 但預警並不等於汙染,預警的目的就是為了減輕汙染,或減緩汙染的形成,降低汙染程度,因此啟動預警不等同於已經出現相應級別的汙染。
  • 生活觀察丨未來一周山東有兩次重汙染天氣過程 多地發布橙色預警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省級環境監測中心會商結果,預計2020年12月5日至12月12日期間,我省內陸地區將出現兩次大範圍中重度汙染天氣過程。按照省重汙染天氣應急工作專項小組辦公室《關於做好12月5日至12月12日重汙染天氣過程應對工作的函》要求,濟南市決定於12月5日0時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並同步啟動Ⅱ級應急響應。
  • 濟南空氣品質好轉 重汙染天氣由紅色預警調整為橙色預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杜虹曉 濟南報導  12月13日下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山東省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根據市生態環境部門與氣象部門聯合會商結果,結合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濟南市空氣品質有所好轉,下調重汙染天氣預警為橙色預警
  • 南方日報:應對輿情不能玩「讓子彈飛」
    復盤山西臨汾「二氧化硫指數超標」事件,或許可以給人們更多啟示。  事件的最新進展是:1月9日下午,臨汾副市長閆建國在有關重汙染天氣應對和大氣汙染防治的座談會上表示,因未及時發布二氧化硫超標信息,引起了網絡和社會廣泛關注,向受影響的廣大市民深表歉意,並對社會各界的關切、批評誠懇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