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藍天特別多,心情特別好。」這是許多太原市民的共同感受。從省生態環境廳傳來消息,進入12月以來,全省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8%,優良天數卻上升了6.7%,好空氣有效維護了群眾的身體健康。
有關環保專家指出,其實,今年進入冬季以來,氣象條件極為不利,稍有不慎,很容易發生重汙染天氣。但由於全省上下應對及時,方法對頭,措施到位,用「人努力」摁住了重汙染,換來了更多的藍天白雲。
11月27日,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與省氣象相關部門會商預測,12月全省氣象條件持續不利,有可能發生大範圍汙染過程。為嚴防重汙染天氣危害群眾健康,省大氣辦立即向各市政府發出調度令,及早拉響汙染「警報」。各地市立即響應,在11月28日0點—12月2日24時期間啟動了橙色預警,並在最短時間內落實應急減排措施。12月2日開始,太原等市根據專家會商結果,將橙色預警時間進一步延長,太原及周邊「1+30」區域還採取了加嚴措施。提前預警,為減少汙染物積累,切實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爭取了時間。
為全力應對重汙染天氣,省委、省政府組織6個督察組,由正廳級領導掛帥,對11個市和省綜改示範區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收官專項督察。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領導小組辦公室向重點縣市派出藍天保衛戰收官決戰定點督察組,督促各地落實生態環境責任。各市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主動履職,深入一線檢查落實汙染減排措施,生態環境、工信、能源、住建、公安、交通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加大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巡查、檢查力度,對焦化、鋼鐵、電廠、水泥等重點汙染源駐廠監管。同時,加大排放大戶協商減排力度,全面排查整治散煤燃燒,全面加強重型運輸車輛管控,讓減排措施真正落實到位,讓汙染物排放量真正減下來。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進入12月以來,我省經受住了一輪又一輪不利氣象條件的考驗,重汙染天氣應對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績單」:2020年12月1日—15日,全省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24,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8%;優良天數比例為78.2%,同比上升6.7%。6項汙染物濃度均有所下降,PM10下降11.1%、PM2.5下降6.8%、SO2下降28.6%、NO2下降16.0%、CO下降10.5%,O3下降1.5%。環境空氣品質級別整體以良輕為主。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12月下半月氣象條件總體不利,還可能有幾次汙染聚集過程,為完成藍天保衛戰總體目標增加了難度,不能有絲毫放鬆,必須拿出最後衝刺的勁頭,「十八般武藝」全部用上,始終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確保完成目標任務,向黨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張劍雯)
【來源:山西經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