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久旱逢時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我國古代曾出現過許多詩人,尤其是在唐宋時期,當時的文人騷客非常之多,不管是在什麼場合他們都能寫詩。
北宋時期曾出現過一個詩人,他就是柳永,他之所以被稱為「情聖」,是因為他寫詩的靈感都來源於女人,這也是那時的文人都被稱為「風流才子」的原因之一,而蘇軾也是如此,他在結婚的當天晚上,居然寫下了一首「洞房詩」。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別看他文採出眾,其實他還是個吃貨,如今著名的「東坡肉」就是他做出來的。
但有一件是或許會顛覆你對蘇軾的認知,我們所熟悉的詩有很多種,但卻有一種非常少見,那句是「洞房詩」,恰恰蘇軾就寫過一首「洞房詩」,並且還成為了千古絕唱。
蘇軾在年輕時就是有名的才子,當時他進入青神古書院學習時,他的老師就是王方,再一次王方帶著學院的學生外出遊玩時,來到了一座寺廟中。
當時寺廟的後山有一口清泉,泉中還有魚,當這些才子看著場景時,都忍不住想要吟詩一首,隨後便有人為這口泉水起名字,因為泉水中有魚,所以眾人起的名字都和魚有關。
主持聽後連連搖頭,由於蘇軾自身就有一種桀驁不馴的氣質,王方很早就注意了他,便想讓蘇軾也取個名字,蘇軾不好拒絕便為這口泉水取名為「喚魚池」。
眾人聽後紛紛拍手叫好,隨後王方就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的女兒王弗,但卻沒說蘇軾所取的名字,王弗聽到泉水的描述後竟然也將它取名為「喚魚池」。
王方聽後大喜覺得蘇軾和自己的女兒王弗十分般配,可以說是天生一對,便打算將女兒許配給蘇軾,沒過多久兩人便結婚了,在洞房花燭夜時,蘇軾詩興大發便寫下一首「洞房詩」。
《南鄉子·集句》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由於這首詩描寫的是洞房時的情景,後人讀後都覺得臉紅和肉麻,其實這首詩並不是蘇軾創作的,詩中很多句子都是先人所寫,只不過蘇軾把它們都融合在一起了,尤其是那句「羅帳細垂銀燭背」,更是體現了蘇軾風流才子的一面。
可惜的是,兩個人並沒有白頭到老,1065年王弗病逝,再一次睡夢中,蘇軾夢見了王弗,醒後內心十分悲痛。
因此寫下了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裡面的那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更是體現了蘇軾悲傷的心情。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跟大家分享到這,如果遇到什麼問題,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評論,大家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