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蘇軾寫下「洞房詩」,卻成為千古絕唱,其內容讓人臉紅

2020-12-24 翔評史籍

《喜》久旱逢時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我國古代曾出現過許多詩人,尤其是在唐宋時期,當時的文人騷客非常之多,不管是在什麼場合他們都能寫詩。

北宋時期曾出現過一個詩人,他就是柳永,他之所以被稱為「情聖」,是因為他寫詩的靈感都來源於女人,這也是那時的文人都被稱為「風流才子」的原因之一,而蘇軾也是如此,他在結婚的當天晚上,居然寫下了一首「洞房詩」。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別看他文採出眾,其實他還是個吃貨,如今著名的「東坡肉」就是他做出來的。

但有一件是或許會顛覆你對蘇軾的認知,我們所熟悉的詩有很多種,但卻有一種非常少見,那句是「洞房詩」,恰恰蘇軾就寫過一首「洞房詩」,並且還成為了千古絕唱。

蘇軾在年輕時就是有名的才子,當時他進入青神古書院學習時,他的老師就是王方,再一次王方帶著學院的學生外出遊玩時,來到了一座寺廟中。

當時寺廟的後山有一口清泉,泉中還有魚,當這些才子看著場景時,都忍不住想要吟詩一首,隨後便有人為這口泉水起名字,因為泉水中有魚,所以眾人起的名字都和魚有關。

主持聽後連連搖頭,由於蘇軾自身就有一種桀驁不馴的氣質,王方很早就注意了他,便想讓蘇軾也取個名字,蘇軾不好拒絕便為這口泉水取名為「喚魚池」。

眾人聽後紛紛拍手叫好,隨後王方就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的女兒王弗,但卻沒說蘇軾所取的名字,王弗聽到泉水的描述後竟然也將它取名為「喚魚池」。

王方聽後大喜覺得蘇軾和自己的女兒王弗十分般配,可以說是天生一對,便打算將女兒許配給蘇軾,沒過多久兩人便結婚了,在洞房花燭夜時,蘇軾詩興大發便寫下一首「洞房詩」。

《南鄉子·集句》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由於這首詩描寫的是洞房時的情景,後人讀後都覺得臉紅和肉麻,其實這首詩並不是蘇軾創作的,詩中很多句子都是先人所寫,只不過蘇軾把它們都融合在一起了,尤其是那句「羅帳細垂銀燭背」,更是體現了蘇軾風流才子的一面。

可惜的是,兩個人並沒有白頭到老,1065年王弗病逝,再一次睡夢中,蘇軾夢見了王弗,醒後內心十分悲痛。

因此寫下了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裡面的那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更是體現了蘇軾悲傷的心情。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跟大家分享到這,如果遇到什麼問題,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評論,大家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9歲蘇軾大喜之日寫下洞房詩,不料成為名篇,讀完讓人臉紅!
    如果要評選歷史上最可愛的文人,恐怕不是李白,儘管李白也很認人喜歡,也得到了後人的認可,但要說到雅俗共賞可能就不行了,能做到這些的只有苦中作樂,風趣幽默的蘇東坡了。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
  • 蘇軾結婚之日,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了名篇!讀完讓人臉紅
    其實現在提起最多的詩人大概就是李白了,深得後世的廣泛喜愛,但是我認為蘇軾才是真正活出了自我的那個人。蘇軾創作了幾千首詩詞,或勵志,或哲理,或美景,或美物。他的詩詞作品,影響了很多人的一生。蘇軾還是一位非常帶有浪漫色彩的人。蘇軾在19歲的新婚燕爾之時,他借鑑前人的詩句,用一些不甚出眾的詞句組成了千古絕唱《南鄉子·集句》,對自己的妻子王弗誇得很帶勁。
  • 蘇軾、李清照各自在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詩,「肉麻」程度不相上下
    雖然蘇軾和李清照沒有什麼交集,但是他們兩人都在新婚當夜寫過一首詩,而且兩個人所寫的詩內容都很"肉麻",可以說是不相上下。蘇軾迎娶王弗當晚,洞房花燭夜,才子佳人共處一室,蘇軾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詞送給愛妻,全詞如下: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
  • 19歲蘇軾大喜之日寫下洞房詩,不料卻流傳至今,看完讓人臉紅
    >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不過蘇軾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大喜之日寫下洞房詩,不料卻流傳至今,讀完讓人臉紅,不知道你聽過沒有?在歷史中蘇軾是一個全才的人,在文學方面造詣很高,不過哪怕名利雙收,當蘇軾對愛情也是充滿期待的。
  • 蘇軾結婚當天,寫下一首洞房詩,卻不料成了千古絕唱!讀完真肉麻
    其實這首詩是蘇東坡用了前人的詩句,但是每一句連貫起來,都能符合詩詞韻律。羅帳細垂銀燭背,讀到這一句,大家都說這可是「流氓」水準的一句,描述了他們兩個新婚之夜的場景,讀完真是讓人肉麻!雖然說這首詩引用的都不是名人名句,但是蘇軾卻將它組成了千古絕唱!把自己描述成了沉浸於溫柔鄉的才子!不幸的是,王弗死在了蘇軾前頭,在愛妻去世10年後,蘇軾寫了那首感人至深的《江城子》。
  • 新婚燕爾,李清照、蘇軾各寫下一首「洞房詩」,網友:太肉麻了
    新婚燕爾,李清照、蘇軾各寫下一首「洞房詩」,網友:太肉麻了宋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宋代盛行的一種漢族文學體裁,標誌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李清照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蘇東坡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雖然一個是清俊的天才學者,另一個是氣質上的才女,但他們都對生活充滿熱情,他們都是對生活充滿情趣的人。蘇軾的妻子是王弗,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 蘇軾紀念新婚愛情詩,短短字句集句了8首詩,成為千古好詩
    借著一個現代歌手的歌曲《李白》,這首詩表現了瀟灑不羈的一代文豪的生活寫照,真是生如李白是人生一大幸事。然而在北宋時期就有這樣一個文豪也是跟李白一樣的瀟灑的。他就是蘇軾。也對於同是豪放派詩人,蘇軾的瀟灑不羈的生活態度又何嘗不讓人嚮往呢。
  • 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詩,流傳至今,讀完似春風撩人心弦
    蘇軾是一位有趣的,帶著浪漫色彩的人蘇軾跟王弗結婚的時候只有19歲,他在新婚之夜看到自己的妻子嬌豔欲滴,心中感慨,便借鑑前人的詩句,寫下了這首《南鄉子·集句》,裡面滿滿的都是對妻子的愛慕跟誇讚。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
  • 蘇軾大喜之日寫下洞房詩,不料卻流傳千古,至今值得一讀!
    假如要評選宋最傑出的文學家,也許並不是歐陽修,而是一個叫蘇軾的晚輩。假如要評比在歷史上最討人喜歡的文人,也許並不是李白,儘管李白也很認人喜歡,也獲得了後人的認可,但應說到雅俗共賞很有可能就不行了,能做到這些的只有以苦為樂,風趣幽默的蘇軾了。
  • 蘇軾隨手寫下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讀完讓人臉紅,卻成千古絕唱
    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說到"春宵一刻值千金"人們都會想到是夫妻二人新婚之夜,洞房花燭之時,亦或是某些特殊的時刻,此時兩心相約,激情澎湃,每一個時刻都如千金般珍貴。
  • 蘇軾隨手寫下的「一樹梨花壓海棠」,讀完讓人臉紅,卻成千古絕唱
    我國古代曾出現過許多詩人,尤其是在唐宋時期,當時的文人騷客非常之多,不管是在什麼場合他們都能寫詩。古代詩人在交往過程中,往往會寫一些詩互贈,以聯絡彼此的情誼。而在贈詩中,有一種詩往往是詩人抱著開玩笑的目的寫出來的,這便是戲贈詩。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留給了我們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唐詩和宋詞」,而這些文化寶藏中不得不提及兩個人李白和蘇軾,有一句話說得好「唐有李白,宋有蘇軾」足以見得二人在詩詞文壇中的地位。
  • 蘇軾是有名的情種,洞房之夜的一首詩,如今竟成了男追女的名句
    王弗是蘇軾的原配夫人,她15歲的時候便出嫁給了蘇軾,他們兩個人的婚後生活可以說是非常的恩愛,如影相隨,相敬如賓。在結婚當天,蘇軾更是寫了個洞房詩,他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宛若天人。讀完這首詞的我們如果不了解蘇軾的話,那我們肯定會以為他是看破了紅顏,恐怕是想要終身不娶了,也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他的亡妻。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蘇軾本來就是多情之人,原配去世的時候他又正是青春年華,這種寂寞又怎麼能夠耐得住呢。
  • 蘇軾在結婚當天隨手寫一詩,沒想到卻廣為流傳,成千古名篇
    蘇軾於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於眉州, 是初唐大臣之後。蘇軾的父親,是蘇洵。蘇洵發奮雖晚,但是很用功。 蘇軾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八年,蘇洵因父喪居家,閉戶讀書,把自己的學識品行教授給蘇軾與幼子。
  • 蘇軾在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紀念美好時刻,將妻子誇上天,甜膩了
    夫妻二人之間的新婚之夜,可以說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一件事之一,無論在什麼時候,洞房花燭都是文人墨客們重點寫的話題之一,也許下了一生的諾言和憧憬。其實,洞房花燭不光是喜事,它其實還包括夫妻二人之後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誓言。北宋時期,蘇軾在與妻子結婚時,就寫下了一首詞,將妻子的美麗用文字「畫」在了紙上。
  • 【皇帝新婚-皇后在洞房之夜是怎麼伺候皇上的?】
    古代皇后在洞房之夜如何伺候皇上?「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這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一首膾炙人口的七絕。「春宵一刻值千金」,對於普天之下尋常的黎民百姓是如此,而對於那些「一朝選入君王側」皇后嬪妃也概莫能外。尤其是那些入選為正宮的皇后,更是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大婚時刻的洞房花燭之夜。
  • 蘇東坡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念是千古絕唱,倒過來念仍是千古絕唱
    ,如李白、杜甫、蘇軾等等。這些人身上既有著強大的共性,如滿腔的報國之情,同時也有著一些很大的差異,這也讓他們身上具備了不同的標籤。本來被貶出京城算得上是一件很不如意的事,但蘇軾卻用他那獨有的豁達而化解了這種不如意,在前往杭州的路上遊山玩水,還專門去了金山寺參觀遊覽,並且寫下了這首著名的《題金山寺》。
  • 張先80歲時納18歲小妾,損友蘇軾寫肉麻詩調侃,不想竟流傳千年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張先是北宋有名的詞作家,擅長樂府詩、情詞。在他80歲的時候納了一個18歲的小妾,這在古人看來沒什麼,錯就錯在大喜之日請了蘇軾這個文壇「毒舌」參加。「十八」和「八十」、「白髮對紅妝」年齡和顏色的對比充滿了戲謔的意味。
  • 不到20歲的蘇軾還不太會寫詞,洞房後忍不住填一首,可謂句句肉麻
    都說蘇軾是宋詞一哥,但其實蘇軾平生存詞數量只有362首,詩作卻有2700多首。這是因為自先秦以來,詩歌就一直是最主流的文學形式,而詞是兩宋才開始在民間盛行。所以和許多才子一樣,蘇軾開始文學創作是從詩開始,而他最早開始嘗試寫詞則是成年以後。
  • 蘇軾最有趣的一首詩,描寫洞房花燭夜,讀後忍不住會心一笑
    其詩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他的生活寫照,便是安享富貴,詩酒風流。據說,張先在八十歲的時候仍娶了一位十八歲的女子為妾。在一次家宴上,他還寫下了一首詩:「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後來,蘇軾得知後便寫下了《戲贈張先》一詩,來調侃好友八十歲仍娶十八歲妾的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