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剛出生的時候,一聲啼哭,慢慢地睜開眼睛,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
年輕的爸爸媽媽,懷著喜悅,抱著這個新生的孩子,發下各種誓願:比如說,我一定要好好地照顧孩子,不會讓他受到電子產品的毒害。
轉眼孩子一歲多了,他現在每天都在幹嘛呢?
超級寶貝jojo,超級飛俠,還有更早期的優寶兒歌,寶寶巴士,一個又一個動畫片,把孩子本該投向這個廣闊世界的目光吸引。
學齡前兒童,他的注意力是寶貴的,也是有限的。當注意力被放在了jojo上,他對蟲兒、鳥兒、足球……對廣闊世界的好奇心,就會被吸走。
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這個世界的種種,甚至包括父母在內——都不如電子產品有吸引力。不要說jojo了,哪怕是成年人,你抵禦一下王者榮耀的魅力看看?當你玩著王者榮耀的時候,是不是你爸媽叫你吃飯,都不願去了?嘴裡答應著就來了就來了,結果最後還是要刷完最後一個副本,才意猶未盡地走到餐桌旁邊。
可是到了那個時候,父母都已經吃完了,你又喪失了一次跟父母溝通的好機會是不是?
回到嬰幼兒的事情。誠然,以我們成年人的觀點來看,這些動畫片真特麼簡單,就是簡簡單單的一些歌編到了一個個生活場景裡面,但是你看多了,是不是突然發現,你自己的注意力都被投了進去?
這就是電子產品的致命的吸引力——它從來不是依靠這個機械本身,而是靠裡面的各種精彩內容,去奪取人們的,包括孩子的注意力。這些動畫片製作出來是要花錢的,最終目的是要賺錢,是要以盈利來抬升公司股價的。如果不能奪取孩子們的注意力,超級飛俠如何能替奧飛娛樂支撐住現在的股價?哪怕這股價也已經搖搖欲墜了。
要知道,孩子的注意力,真的是有限的,各個公眾號上都在說不要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這完全是有科學道理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年輕的父母人人都懂這個理兒,但是到了實際的執行階段,自己真的有個寶寶了,反而就紛紛違背了自己當初發下的誓願,用電子產品來荼毒起自己的孩子了呢??
原因當然也是很簡單的……
因為忙啊!
帶孩子,太不容易了,尤其是家庭不和睦的時候,比如說,夫家與娘家的老人意見不一,甚至彼此生氣,彼此各有意見,老死不相往來。這種時候,帶孩子的力量被極大削弱,本來應該由六個人帶大的孩子,變成只有四個人帶,再加上做爸爸的往往比較笨拙,又少半個,要是夫家的長輩身體再不好,或者家庭有變故,帶孩子的力量愈發減少,那麼,能夠帶著孩子去感受世界的人,就真的沒有了!
是啊,年輕的媽媽們每天光是忙孩子的吃喝拉撒,在廚房裡剁肉泥做輔食,在水池洗瓶瓶罐罐,在洗衣機前後折騰各種衣服……就已經夠受的了,要是孩子在房間裡不省心,鬧騰,怎麼辦?
於是就發現這些jojo們真是個好東西啊!每次只要一放jojo,孩子就安靜下來了,就天下太平了,就可以抽出時間去做家務事了……然後,日復一日,你就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親近你了,每天除了看jojo,啥也不做,你一生氣關掉了jojo,他就朝你大喊大叫,要麼就哭個不停,非要你開了jojo他才會消停一點。
然後,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所以,到最後又要回過頭問一句了:孩子什麼都不懂,完全沒有自控力的情況下,為什麼要讓他接觸電子產品?
本該去接觸花草,山水,泥土,蚯蚓的年紀,他接觸的卻是jojo,是超級飛俠!
這些動畫片做得真的不錯,良心地說,各種畫風絕對誠意滿滿,展現了中國新一代畫師的超強實力(所以國漫崛起,板上釘釘啊)。可是,這個年紀的孩子,真的應該去碰這個?
當注意力成癮,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那不是現實,那對孩子來說僅僅是一幅幅會動的,但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涵義的畫面。
三次元才是真實,這個世界,值得每一個小孩去探索,去尋覓,去理解,去感受!
寫到這裡,作為一個父親,自己也明白自己是不合格的,很多時候為了忙於工作和寫作,把大多數的帶孩子的責任拋給了妻子。她很辛苦,但是苦勞仍不能等同於功勞。
責任在於每一個人,每一個與孩子密切相關的人。不僅僅是父母,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每一個愛著這個孩子的人。當然,每個人都不能代替父母的責任,這個責任最大,但是,家和萬事興,如果家庭和睦,六個人都能帶孩子,那麼是否年輕的父母的壓力就會有所減輕?
假設一個情況:年輕的爸爸每天去上班,年輕的媽媽也恢復了工作,每個白天的早上,奶奶做好了早餐,叫醒了孩子,跟孩子一起享用,然後爺爺開心地抱起孩子,帶著他到公園遛鳥去,一大幫老頭子老太太逗孩子玩兒,一個上午就這麼愉快地度過了。
然後爺爺把孩子送到了外婆家,外婆早已做好了午飯,等著孩子,吃完午飯,外婆陪著孩子入睡,下午起床後,神清氣爽,外公笑著帶孩子看老頭子下棋,然後自己一看臭棋簍子不如自己上,那勁兒把孩子逗得哈哈大笑。等到下午,年輕的父母下班了,過來外婆家接回孩子,媽媽做飯,爸爸帶著孩子識字,玩遊戲,打球,等到飯菜上桌,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享用晚餐,飯後,一家人帶著孩子牽著狗,到江邊去散步消食,等孩子走累了,想睡覺,媽媽就抱著孩子,帶他上床,講睡前故事給他聽……
這樣,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