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公開課講述的將是很有意思的一種印相技巧,我認為是攝影術中的「樂燒」!
相機是一種利用光學成像原理形成影像並使用底片記錄影像的設備,在其發明的一百多年間,「拍照就要用相機」這樣的概念卻已經深入到大家的觀念中。但其實照片的產生卻早於相機,相機只是一種方便成像的介質,並不是本質;攝影的本質在於它將物影固定在感光表面的神奇能力。而穿越回相機誕生之前,通過在感光紙上投影、化學藥劑之間的相互反應等各種獨特、有趣的成像方式,製作出一張張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照片,為攝影增添更多的樂趣。有些甚至並沒有什麼難度可言,簡易的材料,些許的智慧,一方小空間,就可以製作出一張效果獨特的照片。
日光印相法是傳統工藝中最簡單、易操作的工藝之一,因為材料簡單效果獨特,所以有很多傳統工藝入門者都把日光法作為第一次嘗試的起點。
日光法最早是由法國軍官尼埃普斯發明的,他把錫合金板塗上白瀝青,然後放進了暗箱。在他的小閣樓上對著天窗打開鏡頭開始曝光,因為用到了薰衣草油作為顯影試劑,整整花了8個小時的時間進行曝光,最後得到了一張正相。這也是人類在硬質瀝青上拍下的第一張照片,在攝影史上又重要的地位。
後來尼埃普斯把這種用日光將影像固定在玻璃板或者金屬板上的方法叫做「日光記錄法」。
曝光之後的相紙通常都是需要在適當的化學藥品中進行顯影,之後才會呈現出圖像的。但是圖像其實也可以簡單地在強烈的光線下曝光形成。這就是日光法照片的簡單原理。
有時這個工藝也會被稱作「流明印象」 。基本材料就是攝影師在暗房中使用的銀鹽相紙。把感光相紙放在負片或者是扁平的物體下面,比如植物的葉子,在柔和的室內光線下放到明亮的日光下曝光幾個小時或者幾天,之後就會看到相紙上所保存的圖像了!
正好這幾天陽光非常好,我做了日光印相的技法還原。
——將物品放在銀鹽相紙上(需暗房中操作),並且壓在玻璃板中
——在太陽底下曝光一分鐘後的樣子,可以清楚地看到相紙顏色已經變了
——曝光完成後,經定影后洗出的相片
——這是一張曝光完成後,經顯影定影后的相片,與只經定影的相片也有明顯的差異
那麼,這一次的公開課的內容就是技法還原,由課堂上的學員們親自完成。課程結束後,學員們每人可以帶回一張自己製作出的相片。
課程詳情:
時間:本次公開課開設2期,第一期4月18日15點-17點;第二期4月20日15點-17點
人數:每期4名,人數滿即報名截止
地點:景德鎮陶瓷大學湘湖校區正對面,我的廚房往裡走300米(報名的同學可以添加微信獲取地點共享)
諮詢及報名方式:
微信報名:添加小井哥微信18579023058
喜歡攝影以及對暗房有興趣的朋友,請添加小井哥的微信(18579023058)諮詢交流攝影及暗房技術。關注公眾號及時獲取免費公開課及其他課程、活動信息。
聯繫方式:18579023058小井哥
地址:景德鎮陶瓷大學湘湖校區正對面,我的廚房往裡走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