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隨想錄

2021-02-22 傳統武學


練拳隨想錄

拳學路長,歧路萬千,得道難。求道艱辛,常悲不自禁,甘苦自知。

武之為道,養為主,悟為上,能養善悟可近道矣。

無錢可存時多存點健康,金錢與健康離幸福的距離,健康更近 。

態度與信念

形意,太極,八卦,內外家;長拳不長,短打不短;各有其優點,不敢說沒有缺點。

各有神奇處,別謬信為神。

相信不能迷信,神奇不能神秘;執著不能偏執,痴迷不能沉迷。

最怕唯我獨尊,唯我正宗,老子天下第一。如是只能坐井觀天,畫地為牢,閉門造車,自我陶醉,自我麻醉,終將入歧途不能自拔。雖得小道終是旁門,難登大雅,終將誤人誤己。

明理

拳理不明如盲人騎瞎馬過亂石灘。

拳多言勢,勢要形神具備,理為正確的指導方法。

練武不得法到老仍就傻。

法分功法,技法。

何為功法?

功就是量,是重複,法是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方法指導下不斷的重複,就是功夫。練功夫,大道至簡,要從簡單處入手,耐得住寂寞,不斷的重複。千遍自然熟,萬遍理自現。

由熟能巧,巧能妙,妙能靈,靈則神,能空靈妙則入道矣。

技法招法一個意思,是固定的,就如拳擊的直、擺、勾。不要迷信絕技招法,即便有,懂者未必教(懂者自身能用與否都是問題,沒有了實踐的環境),學了未必會用,用了未必有效果,就如直、擺、勾,人人可學可練,但不是人人用著得心應手。

技法是槍的話,打得準與否那就看功夫深淺高低了。

教拳不教功,講著不教勁。略說說。

1、內家尙勁不尙著,尙意不尙力。

尙勁形意之硬打硬進無遮攔是也,硬非拳頭硬,勁硬是也(指骨勁、根勁這個層面的勁)。

內家不練力也是誤解。其實內家外家都不練拙力、局部力、練的都是整體力、協調力。力練好練整了就出所謂的內力內勁。

一膽二力三功夫很有道理。狹義的力指拙力不可取,廣義的力同勁。肩緊力出,肩鬆勁達,太極拳講用意不用力,不是絕對不用力,用意不用力的力指的是不用拙笨之力。以科學的態度看待,人離不開地球的重力,武技所能用的主要是地球的反作用力,所發之力絕對來源於自己的肌肉,太極拳的修煉就是最大程度調動更多的有效肌肉群參與發力,而與此同時又更大程度的讓不參與發力的肌肉群充分的放鬆,這是很難的,所以太極拳難練。

練得是整體協調力,協調不不自由肌如腹肌、背肌、臀大肌等等來參與發力的能力,練好了才是內力。

(事物的兩個方面——陰陽、矛盾,只有更好的了解掌握才有助於提高。連用力都做不好,不要奢談不用力;連頂勁都不到位、做不充分,不要說不頂;連丟都丟不利落如何去做到不丟,只有從頂得住丟的開做起才有可能做到不丟不頂。這些是太極拳人最容易忽略的。四兩撥千斤要從千斤力練起才是正途,我輩切不可捨本逐末,誤入空談、妄想、妄練、自我陶醉、麻醉的歧途)。

2、練勁第一要務為鬆柔,簡單的說,松是基礎,沒有松就沒有整。

松在內家拳有三關,一肩,二腰、三胯,很多人一輩子連第一關都過不了。明朝拳譜就云:「肩緊力出(拙力僵勁)肩鬆勁達(初步的整勁剛勁)」應深體會之,免得徒誤光陰。

松肩往往成為練拳路上的第一個攔路虎,許多人終生難過此關,的的確確很難過。

有時快時能松,慢了未必能松(練形意感受),有時慢了能鬆快了未必松(練太極感受),平時能松對陣搭手未必能松。以上種種不能隨時隨地做到的松都是假松。

3、勁之進階步驟,鬆柔出勁,肩松先出鞭子勁。鬆柔尙不夠,加沉才出整勁,整勁仍不夠,加合才是剛勁,加速度才出寸勁爆發勁。

4、太極找形意勁,形意找太極勁。過程不大一樣,結果是相通的。有松不一定能整,練太極拳即便鬆了,也不一定能發整勁(鬆了後發整勁,只是方式方法的問題,單練太極,無明師指導,很難會發勁),但是能發整勁,一定是鬆了,否則整勁是出不來的。發整勁,形意相對來說上身快點;松肩、腰、胯太極相對來說上身快一點。

5、懂勁之勁為何(沾粘連隨不丟頂在此不談)?為冷、彈、脆、快、硬,驚、崩、抖、顫、 絕。冷快言其突然,拳打不知之意;彈指壓而後發之意;脆言其驟發驟收;驚指迅雷不及掩耳使敵呆若木雞也;崩直也,類崩拳勁,軌跡如子彈;抖顫上下前後左右之意(諺雲百練不如一走,百走不如一抖,乃八卦絕技);絕,抖絕之意爆炸之意,四面八方莫可當,形意最高境界之勁。

發勁為複合勁,一發諸勁皆含。

練如楊柳扶風,用如驚濤拍岸。

關於技擊

武技來源於搏鬥,源自於與猛獸的搏鬥,源自於戰場。

談論武術,就必然迴避不了技擊的問題,只會武不會擊是偽武,技擊是武術的靈魂,失去靈魂的武術終將會被淘汰。

現在的傳統武術基本上是靠先輩的事跡及傳說在苦苦掙扎勉力支撐。

現階段散打基本能代表我國武技的搏擊水平,離世界搏擊水平差的很遠。

剛剛開辦時的武林大會、武林風的百姓擂臺的水平基本代表了現在傳統武術的搏擊水平。

與時俱進地看問題較好,或者換個角度看,拳擊何嘗不是外國的傳統武術呢,研究其發展史會對我們有很大的教益。散打所用技法何嘗不是脫胎於傳統武術呢,只不過是精練加重複而已,早期搞散打的哪個不是傳統武術出身?完全沒有必要割裂開來看問題,稍微研究一下太極、形意、八卦的創傳史,哪門也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兼收並蓄,開放發展起來的。

挖掘,繼承,發展,創新,武術才有出路。

越來越認識到,內家因要入身近戰,多是搏命的,難印證。

其他

太極如陣地戰之守方,主守,靜以待敵,以靜制動,見著拆招。形意如攻方,硬打硬進無遮攔。八卦如遊擊戰,運動中消滅敵人。所以太極要奸,形意要毒,八卦要滑,換一種說法是太極靈,形意猛,八卦巧。

很難說那個難哪個易, 一般而言,出功快慢之順序,形意 八卦 太極。

太極主慢練是後來的事,輕慢緩勻不錯,少了疾風暴雨,難做到急來急應緩來緩隨,現在太極光剩了緩隨,沒人說甚至沒人會急應了。

過分強調四兩撥千斤之巧,太極容易練偏;練成千斤力,四兩巧用來才更神妙。

觀今之太極能做到急應的都少,莫說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了,空靈神妙境界更只能是幻想了。

推手的心態,熟人間友好,求的是道理(搭手開始);陌生人間警惕級別提高,往往爭的是勝負長短,激烈程度高,類似於競技推手,心態不一樣狀態也不一樣(搭手即走變,否則必為人制);散手性質的推手,論的是輸贏,要有爭生死的心態(往往不搭手,若即若離,快如閃電)。三種推手心態決定狀態,狀態用錯了,必吃虧。所以生人儘量不推,難把握。

推手或太極交手境界可分為:造機造勢——己之優勢對敵,死勢居多、以己為主;求機求勢——求己善用的還是以己的成分多;得機得勢——己的成分少彼的成分多,往往得理不讓人,彼為我所制;隨機隨勢——境界比較高了,以彼為主逆來順受,往往讓彼無所是從;無機無勢(忘我無我,給彼的感覺是空若無物,白日見鬼不寒而慄。)

(為解惑近兩年接觸太極多些故作如上想。)

何為高手明師,就是能把極複雜的問題三兩句解釋清楚。當然也能把簡單問題闡釋的極詳盡又明白曉暢(絕不是談玄故弄玄虛)。

高壽者未必功夫就高,功夫高者多高壽。

單非武能入道,功夫高者,如畫家(齊白石)、書法家、藝術家皆能入道,皆是功夫(定、靜、超然修煉得來)。

功夫高者未必教學能力高,教學能力高者多有功夫。

內家之以靜制動犯者立僕難見到,或者本就是傳說?

雖為隨想,但也隨了多年,今成文於上,以志不忘。(本文完)

真正的武學,不可能普羅大眾,一直以來都是陽春白雪,是極少數人玩的東西。現在傳統武學會員(第四期已經開始招募,五月份開課,裡面有很多各拳種優秀的功法,包括樁功、內功、肩胯訓練、技擊、養生等,願自己在武學路上少走彎路的朋友,請關注傳統武學會員招募書(第四期),可以加羅山主微信:18513683927進行交流。 

相關焦點

  • 隨想錄之——天命與朋友
    隨想錄之——天命與朋友文/萬隆的小屋 曾經,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朋友遍天下,走到哪裡都能有朋友前呼後擁的陪伴。因此,自古以來就有「多個朋友多條路」的說話。
  • 練拳五不可
    練拳應;百會領起,心清目明,身體中正,氣血暢通,含胸鬆柔,滿腔是空;蹋腰斂臀,氣暢下行,開襠貴圓,根固枝榮,腹實心虛,中氣貫通,太和元氣,才能浩行。第二:練拳不可使用拙力。拳論講,練拳何嘗不用力,不用力何謂武術……。這告訴了我們練拳一定要把力在放鬆的基礎上爆發出來,這樣才有彈性,有靈勁。所以練起拳來就會鬆柔圓活,輕靈沉穩,積柔成剛,剛柔互變,不凹不凸,一片神行。第三:練拳不可急欲求成。
  • té 的哲學隨想錄
    下文「té 的哲學隨想錄」,原作者 海帶島,原載於豆瓣 「té」說是「テ」的表記,但嚴格說來其實是取自西班牙語和法語「茶」這個詞(意外啊意外!),是「日本茶」「té japonais(テ・ハポネーゼ)」這個單詞的首段(說是嫌全稱太長了,好意思說別人?)。
  • 斷臂的維納斯|藝神之子譚冰若住院隨想錄之一
    為了搶時間,他們只合奏了一遍,就錄下了二十多分鐘的整部奏鳴曲。使用的設備是借來的AIWA牌小型磁帶錄音機,錄音機的主人趙小紅是當時鋼琴系的學生,她也正是日後楊燕迪的夫人。錄音中有關窗的雜音,最後還有管理員關門的催趕聲,卻留下了兩個年輕人最真實的「春天」。我聽過很多大師演奏的「春天奏鳴曲」,但從沒有過一個版本讓我如此感動。
  • 一般人不練拳,練拳人不一般!
    愛練拳的男人和女人總是別有一番意味,經得起風雨,享得了從容,睿智優雅,值得信賴。練拳的男人最有魅力:愛練拳的男人不會變壞一套拳法能歷經百年而不衰,除了剛柔並濟外,還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在裡面。愛練拳願意跋涉千裡享受在清新秀麗的山水美姿,也願意偷得浮生半日去享受那一套拳的時間,他們總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活得從容與灑脫。
  • 練拳貴在專一!專一則精熟!
    太極拳招生信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百度「太極雲水網」小編微信syjh5566練拳貴在專一,專一則精熟,精熟而意味日出,心得無窮。練功夫疏不得,能得一刻便練一刻。練拳須用定力,定則靜,靜則生,不但靜中能靜,且在動中亦能靜。練拳必求心靜,心靜則神清,神清則氣合。運動先求松靜;松則靈,靈可氣血暢通;靜則凝,凝才發勁完整。故松靜是練拳之要訣,習武之道無他,求其專心而已。學拳性要頑鈍,不可取巧,取巧則粗心浮氣,只見俏皮,難得精髓矣。時時揣摩審察,此處神到則氣到,氣到則力堅。拳腳功夫練到最後在於頭腦靈活。
  • 練拳貴在專一,專一則精熟
    練拳貴在專一,專一則精熟,精熟而意味日出,心得無窮。練功夫疏不得,能得一刻便練一刻。練拳須用定力,定則靜,靜則生,不但靜中能靜,且在動中亦能靜。練拳必求心靜,心靜則神清,神清則氣合。練拳須一手是一手,吞吐要快,連續不妨略緩,不能如寫草字之牽連不斷也。練拳氣喘色變病在不識鬆緊,從首至尾,握固不肯放鬆半點,凝神集氣,一手是一手,全身之勁但注於一擊之中,手既打出,立須松放,則演數十百次亦必行所無事。
  • 這樣才可以明白通透的練拳
    拳訣云:「練拳先從無極始,陰陽開合認真求。」學者練拳之先必站無極樁,使自己心定神安,空洞無物,以至絕象覺明,復有一點靈犀生於氣海之中,則太極生焉。隨則兩儀、四象、八卦、三才、五行皆在於其中。動則為陽,靜則為陰,一動一靜,一開一合之間拳術已具。開始練習時,尤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達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虛至虛靈的效果。精氣神為人身至寶,習練得法功必大進,實為練拳之最緊要處。
  • 練拳明虛實,出手有分寸!
    凡太極拳練家懂勁之後自然懂得聽勁,悟性好的人,練拳不久也具備聽勁功夫。有了聽勁功夫對於深研究太極拳、提高技藝是走上一條大道,練家到這一學練階段,不會再走彎路。當然,在拳家身上聽勁,是從接觸點上去感覺到的勁,不是常人理解的勁或力。在太極拳高層次拳家身上聽勁,在接觸部位感覺到的或是聽到的是什麼勁呢?其實,聽勁,在對方接觸部位上並沒有勁,也不是力。
  • 太極拳申遺成功,南通「拳友」軍山練拳慶祝
    拳友們練拳自發慶祝 當日,南通「華夏國術文化傳播」團隊的太極拳愛好者們自發來到軍山練拳,慶祝「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他們分別在軍山腳下、望江臺、山頂練習陳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和陳式太極拳小架。「太極申遺成功,太極功夫從陳家溝走向世界,給我們極大鼓舞。」陳式太極拳第二十代正宗傳人、「華夏國術文化傳播」創始人施衝如是說。
  • 陳娟:居家練拳 保持良好心態
    在自然環境中練拳,讓她感受到身心的愉悅。陳娟說,疫情期間,她依然堅持每天練拳一小時左右。在她看來,太極拳不受場地限制,十分適合居家練習,是非常好的全民健身運動。因為每天打拳,陳娟說前段時間雖然整天宅在家裡,自己也沒有出現過焦躁、不安的情緒,始終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心態。
  • 練拳就是恢復,「先天活力」,多體會這些要領
    練拳是個自在事兒,不是非要怎樣,而是我喜歡怎樣。開始要守規矩,玩得深了,自然而然就脫出來了,自己有一套。拳就是個性,拳者權也,能主宰自己的權利,就是好勁。 落葉隨流水,夕陽映背影。真練武的人,和修行人也差不多。有些東西,到了高階,都很類似。很多功夫深的人,越練越獨,不是不願和人交往,有些事兒,還得自己解決。有人問我,練拳能脫生死嗎?
  •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中國歷史上將「拳」作為徒手博擊格鬥的技術技巧及變化應用的一切內容,統稱為「拳」。能夠保證上述一切內容在攻防中得以實施的「能力」,則稱為「功」。所以修煉拳術套路,招法操練,站樁,推手,實戰模擬訓練,皆稱為練拳,要沒有「內勁」的修煉為根本,皆是空架子。「內勁」為「功」可以肯定了。因內勁具備「神以知來,智以藏往」、「放之則彌六合,卷之退藏於密,卷放得其時中」的這一特殊功能。因為「內勁」還具備「強身健體」的特殊作用,諺云:「氣沉丹田德潤身」。
  • 一個高手的練拳筆記,句句真言
    松肩往往成為練拳路上的第一個攔路虎,許多人終生難過此關,的的確確很難過。有時快時能松,慢了未必能松(練形意感受),有時慢了能鬆快了未必松(練太極感受),平時能松對陣搭手未必能松。以上種種不能隨時隨地做到的松都是假松。3、勁之進階步驟,鬆柔出勁,肩松先出鞭子勁。
  • 【重磅連載】《練拳—顛覆中傳承》之《最後一課》
    編者按:經朱利堯先生授權,朱利堯著太極拳訓練拳理書《高手》系列之二:《練拳——顛覆中傳承
  • 《須臾之道 》原著講解:練拳經驗談02
    簡體版:「須臾之道」序 賴鼎銘世新大學前校長 當兵時,某個周日早上,我在新公園(現在的二二八紀念公園)看到有一群人在練拳,觀看中,有位師兄要我用力按他的肚子,沒想到這一按,我竟蹦蹦蹦後退了七、八步才停住。一問之下,才知是太極拳;但當時只把它當成奇遇,並沒有起意要學習。
  • 「打拳猶如震地雷」,原來練拳是為了這個事兒
    練拳對了路子,生理會發生變化,感覺遍體蒸騰,熱氣上腦,這是好現象,這股熱能難得,但這不是罡炁。能化腦子,衝開智慧的,也是這股子勁兒。高人異於常人,有時寂靜如水,也有時剎那瘋癲。這是靈機噴湧的表現。他瘋隨他瘋,明月照大江,幹涉也沒用。無道理可講,不能以思維邏輯來揣測。
  • 巴洛克音樂的極致演繹 | 加拿大隨想古樂團五月來津
    ★★★★★古樂新聲——加拿大隨想古樂團音樂會Ensemble Caprice Baroque
  • 高層次練拳的共同性
    《少林拳術秘訣》裡面寫的是少林拳的內容,但是對練其它的拳來說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往高層次練拳有它的共同性。書中內容是誰講的,是不是這麼回事情,我們可以不管它,但是這幾點精神是有意義的。予亦漸有所領悟,惟其語多佛門精義要旨,當時曾求師為予書錄一紙,以備時常演習,此內功之津梁也。後滕氏傳授門徒,於外功畢業時,亦擇其人而以此紙授之。故記載於此,可以窺見一斑也。」滕黑子待他的徒弟學好外功之後,便把曹老師寫給他的這段話傳給他們,讓他們去研討。「(一)解脫功夫(解脫也就是生死關的問題。)夫解脫雲者,乃佛氏明心見性之真詮,豈塵世凡夫一時所能領悟。以技擊小術而遽語及此,此未免陳義過高。
  • 奶寧的隨想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