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演員演兩個角色,最牛的恐怕是他

2021-02-26 虹膜

作者: Shonni Enelow

譯者:Issac

校對:奧涅金

來源:《標準收藏》

和演員相處過的人都知道,這個職業的人有些容易輕信的特質。他們迷信,從無聊的玩意兒(化妝間裡的咒語)到繁冗複雜、似乎病態的行為(常常與「體驗派演員」相聯繫的那些瘋狂舉措),都再正常不過了。

他們也會收集有關演員的傳聞:積攢儲備著不少的有關劇場的怪談傳聞;粉絲們把片場的紀念品當做遺物般地相互交換。常常聽說有哪位演員進入到某種能量、精神甚至靈魂的幻境中,出現這種陳詞濫調也是有原因的。表演是少數幾個世俗的犬儒主義者能夠扯上超自然力量的領域之一。

表演會激起一種哥德式的焦慮:雙重的恐懼嘲弄著、縈繞著他們自身。演員向我們展示了,我們可能被複製了,更警醒的是,我們自己可能就是複製品:我們自以為是自己的情緒、行為,可能之前就被另一個人所決定、所賜予了。

畢竟,雙重性從來不僅僅只是複製模仿,而總是帶有一種潛在的篡奪性質。在演員塑造鬼魂的形象的時候,就蘊藏了這種威脅,這是交織了眾多文化的一個過程,從《哈姆雷特》到能劇中的怪力亂神都是如此。

電影這種介質,讓演員更加神秘莫測:當我們在觀影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無生命的角色、無生命的圖像,但演員使之起死回生了。而且當同一演員在同一部電影裡扮演了多個角色的時候,這種神秘感會得到增強。從某種程度來說,看這類電影看的都是其中的表演。

我們習慣性地不相信演員,因為他們本身總是會領先於或壓過他們所扮演的角色。但表演的雙重性迫使我們放棄了這種懷疑。比如弗洛伊德有關「詭異(uncanny)」的概念——以歪曲失真、怪異可怕的形式來反應我們自身——表演會折射並反映出表演的過程,同時光榮地、幽靈般地暴露演員的存在。

在市川昆的《雪之丞變化》中可以看到有關表演的「元評論」,這部電影兩次使表演主題化:首先在劇情上,這部電影說的是歌舞伎演員為父母之死踏上復仇之旅;其次在長谷川一夫炫技般的表演上,他一人分飾兩角,分別扮演了演員雪之丞和俠盜。

《雪之丞變化》(1963)

扮演女形(男性演員在臺上扮演女形角色,臺下也以女形面貌示人)的雪之丞的時候,長谷川一夫平靜自若,散發出憂鬱氣質;而扮演俠盜的時候,他又是直白坦率、輕鬆愉悅的模樣。帶有某種諷刺色彩,俠盜跟隨了雪之丞一路,目睹了他戲劇化的詭計,也是因為俠盜,雪之丞壓抑的猛烈兇悍得到了釋放。將軍的妾侍愛上了雪之丞,在兩人的愛情場面之後,雪之丞站在宮殿屋頂上,說道:「偉大的演員,知道該在什麼時候落幕。」

全片在諷刺、浮誇的時刻都使用了這種雙重性,同時創造了令人不安的效果。雪之丞,作為父母亡魂的密使,自己本身也是一隻鬼魂:他總是令人難以捉摸,時而出現,時而消失,他的這種分離狀態隱藏了深刻的感受。他的難辨雌雄,同時迷惑、擾亂自己的追求者與敵人。

「雪之丞有些地方令人頭皮發麻,」之前的某場戲裡,言辭犀利的女賊說道,這時候她還沒愛上對方,「你無法分辨出他究竟是男是女。」他不畏死亡,因此得以戲劇化地展現出自己內心壓抑的情緒。在高潮的復仇場景中,市川昆拍戲的時候讓他處於黑暗之中,只有一道光打在他眼睛上,他問自己的目標:「有個人長得和我很像,你想不起來了嗎?」

電影中所描述的表演,是一種詭異憂愁而縈繞心間的藝術。然而,在片尾的時候,長谷川一夫的重複表演在藝術家與觀眾之間開了一個圓滑的圈內玩笑。

雪之丞與之父母十分相像,這嚇壞了他的敵人,但俠盜與雪之丞的「相像」是為了調情,比如最後一場戲裡,女賊告訴俠盜,「從側面看,」他長得有些像雪之丞。如果雪之丞將演員當做藝術家來理解他們的「詭異」的話,那麼俠盜就會將他們當做表演藝人來理解他們的「熟知」。

帶有諷刺意味的一人分飾兩角,讓我們想起那些臉熟的演員,在喜劇中也常常看到這種扮演多角色的效果,比如庫布裡克的《奇愛博士》、羅伯特·哈默的《仁心與冠冕》。

《奇愛博士》(1964)

這些喜劇之所以會有巧妙的幽默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能夠知道電影角色所不知道的笑話,同時這種諷刺令我們興奮,而且還因為這個笑話本身就是有關諷刺的:藝術家一語雙關,表面說著一件事,實則暗指另一件事。

例如,如果彼得·塞勒斯在《奇愛博士》中扮演空軍上校曼德雷克時,和他扮演總統時一樣有趣,那這是因為他飾演的總統作為配角的嚴肅性,被曼德雷克令人愉快的典型英國人的荒謬衝淡了。

這種諷刺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塞勒斯完全能同時控制這兩個角色;我們看到總統的時候,無法將曼德雷克撇在一邊,就像之後我們看到奇愛博士的時候,一定會想起他是總統的惡魔胞弟。

演員贏了,我們跟著他一起贏了。同樣地,在《仁心與冠冕》中,亞歷克·吉尼斯飾演阿斯特內家族的八個成員之一,他的表演不僅僅表達了貴族家庭裡近親關系所帶來的愚笨、平庸,還表達了藝術家自信的處世能力,在他虛構的類比之間繞圈跑。

《仁心與冠冕》(1949)

在這兩部喜劇裡,演員都是相繼扮演多重角色,而非是在同一場戲中,這模仿了劇場機制。戲劇有著數千年的扮演多重角色的傳統,甚至有時候大家都注意不到這一點。

然而,當我們在同一場戲裡看到兩個角色的時候,極度精湛的表演會引起人們對重複的恐懼。剪輯技術增加了現實的「無縫隙化」,比如大衛·柯南伯格在《孽扣》中用來捕捉傑瑞米·艾恩斯的表演的剪接鏡頭,就增強了這種效果。

《孽扣》(1988)

艾恩斯在《孽扣》中分飾兩角,大放異彩,他無可匹敵地同時刻畫了貝弗利和埃利奧特·曼特爾這兩位醫生,他們是孿生兄弟,在貝弗利愛上了一位女演員,並嘗試分離對方和自己的兄弟的時候,兩人肢體和心靈上都完全不再親近了。

在影片前段,艾恩斯的表演——他的演技之精湛,足以匹敵長谷川一夫——細緻入微到我們幾乎忘記這兩個角色都是由一個人扮演的。在飾演貝弗利的時候,艾恩斯焦慮不安、謙遜低調,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而等到出演埃利奧特的時候,他又精明練達,幽默風趣,嘴唇微翹,兩人衝突對比的服裝也增強了這種差別(貝弗利戴眼鏡,埃利奧特頭髮後梳)。其表演的詭異,不僅在於一人分飾兩角的理解上,也在於艾恩斯在兩個角色之間所表達的無比真實、親密的情感。

電影之所以精彩,是因為我們在乎他們兩人的關係(雖然令人心悸,有些亂倫,但實際上非常相愛);艾恩斯的技藝則是刻畫出和他自己的情感聯繫。(為了對比說明,可以想想1964年的《孽扣》中,貝蒂·戴維斯的呆板,她飾演的人物本應充滿魅力,實則非常空洞:她明顯沒有在和誰搭戲,而是在和空氣說話。)

在柯南伯格這一版的高潮段落,貝弗利和埃利奧特染上毒癮,他們的身份讓人感到可怕,因為人們堅信他們是分開的。當我們看到他們相繼蹣跚而行,穿著相同的凌亂的夾克和短褲,在注射之後放下衣袖的時候,他們非常相似,形容枯槁,蒼白病態。


在《雪之丞變化》中,潛文本是演員超越性別的驚人能力。《孽扣》——亟需弗洛伊德式讀解的電影——利用女性命名的雙胞胎來測試男性對女性身體的多樣性的恐懼和羨慕,在生理上也可能產生雙重角色。詹妮薇芙·布卓扮演的女演員濫用藥物,真正導致了兩兄弟關係的破裂,她暗示了這部電影所呈現的表演是如何具有欺騙性的。

在柯南伯格的這部電影裡,我們從未見過她做過什麼,儘管有一場戲是她和貝弗利在讀劇本;她在這部電影中作為演員的地位和她作為性對象的地位是一樣的:核心上是這對男性自我欲望的藉口。

艾恩斯,充滿了精神歌劇的魅力,正如他分飾兩角一樣,是這部電影裡真正的演員。

《孽扣》和《雪之丞變化》相同,刻畫了接近女性人物的男演員,其表演都帶有與女性有關的多種形態。他的表演揭露了表演是如何模仿母性身體,不藉助其他材料,僅依靠自身創造出新事物的。演員總是一種替身。

合作郵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二十多年前,他和葛優齊名 | 國伶

許鞍華的《第一爐香》剛開機就被吐槽,選角到底有啥問題?

回憶錄被封殺!我要再次為伍迪·艾倫鳴不平

《塞爾吉奧•萊昂內傳》

義大利殿堂級導演家人認可的萊氏傳記

「鏢客三部曲」和「往事三部曲」臺前幕後故事

一如萊昂內美學風格和影視特色的特寫式傳記

相關焦點

  • 演活一個角色的七個演員,最後一位最牛,靠一個角色走遍天下
    在娛樂圈中有這樣一群特立獨行的演員,扮演過某一角色,因為塑造地太過於成功,以至於人們看到他或他會忘記他們原本的名字,而直接叫角色名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演藝圈中有哪些演員屬於以上情況,最後一位演員最牛,僅靠一個角色就走遍天下。
  • 《西遊記》最牛的演員,一人演完二十多個角色,還在劇組身兼多職
    提起國內所拍攝的四大名著,其中最被人所熟知的,應該是《西遊記》這部電視劇了。而能夠在這部電視劇當中出演角色的,在現如今看來都是演技超群的老演員,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西遊記》當中有一個最牛的演員,他一個人就包攬了劇中二十多個角色。
  • 演活一個「小燕子」,對演員來說,已很牛,她卻偏偏演活5個角色
    一起看看,她演活的這5個角色吧。 對於一個演員來說,這是挑戰,也是機遇。成功了是經典;失敗了,比爛劇還不如,劇中的角色將處處透露著格格不入。
  • 西遊記最牛龍套!1人演20個角色,還演過一集豬八戒竟無人發現
    86版《西遊記》就是一個標準的例子。它之所以能如此經典,除了師徒五人閃閃發光之外,裡面所有的小角色,小配角也個個都是演技派。而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西遊記最牛龍套!1人演20個角色,還演過一集豬八戒卻無人發現!
  • 哪些演員演活了一個角色?黃日華鄭少秋上榜,其中一個女扮男裝
    在演藝圈,有著這樣一些人,由於演技太過精湛和出色,當演過某個角色之後,總會讓人覺得是為其量身打造,從此再也不做第二人想,以至於後來者再也無法超越。今天就來聊聊那些演活了一個角色的演員們,最後一個僅憑一個角色就吃了一輩子。
  • 演活一個角色的七個演員,最後一位最厲害,靠一個角色走遍天下
    演活一個角色的七個演員,最後一位最厲害,靠一個角色走遍天下。觀眾喜歡一個演員,影視劇是一個重要的渠道,尤其是遇到討喜的角色,觀眾會把角色的性格和演員本身相聯繫。甚至有的演員通過一個角色多年活躍在大眾視野。
  • 他在《牛下女高音》裡演保安足夠呆萌,但演反派也可以很霸氣!
    上次已經聊過吳岱融,這次侃侃劇中另外一位,也是一位蠻好的演員,他就是曾偉權!說到這名字,可能有的觀眾還會有些陌生,但是這位演員,只要看過一些TVB劇,應該都會有印象。其實曾偉權跟吳岱融一樣,出道早期,也是演主角的,只不過星途不算平坦,轉到TVB發展之後,大多都是以配角身份出現,有的時間甚至只能打打醬油,比方說隔壁那部臺慶劇也有他,第一集就領便當了!
  • 哪些演員演過一個反派後,無論他演什麼角色,你都覺得他在演壞人
    各式各樣的影視劇如雨後春筍般呈現在觀眾面前,但是無論影視劇如何發展,作品始終都遵循一個共同的定律,那就是角色正反兩派的對立,從中製造矛盾,以尋求觀眾情感上的共鳴。印象中,這幾個演員詮釋的反派角色非常成功,在他們演繹了反派角色後,無論他演什麼角色,都覺得他是在演壞人。
  • 明明不是「第一人選」,卻演活一個角色的演員,趙薇上榜
    明明不是「第一人選」,卻演活一個角色的演員,趙薇上榜!眾所周知,演員挑選角色時,都是按導演意願來的。有些明明不是「第一人選」卻能把角色演活的演員,你知道多少呢?其實,「爾康」本來應該是吳奇隆來演的,但是因為他要服兵役,只能與「爾康」失之交臂。後來,劇組請了周杰來拍,效果也還不錯,直到今日,還流傳著「爾康」的表情包。
  • 本以為演活一個"小燕子"已經很牛,她卻擁有5個難以超越的角色
    本以為演活一個"小燕子"已經很牛,她卻擁有5個難以超越的角色90後是瓊瑤劇和和金庸劇的受眾群體,小時候估計男生都愛看金庸劇,但是女生普遍愛看瓊瑤劇,雖然瓊瑤劇總是哭哭啼啼的,而且臺詞也太特別繁瑣,但還是擋不住大家對她的喜歡。
  • 一級演員王衛國:冥幣上印的玉皇大帝,是他演過的一個角色
    國家一級演員王衛國,回家拿起冥幣祭祖,發現上面印著演過的角色對於一個民族而言,傳統習俗是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年的清明節,都是踏青祭祖的時節。在這個特殊的時日緬懷先輩,是國人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
  • 牛局長、番薯昌、大隻廣都是他的經典角色,魯牛的戲讓人舒服滿足
    飾演過《萬花筒》劇裡的「阿昌」,飾演過「番薯昌」、「牛局長」的廣東人心目中的老戲骨、甘草演員魯牛做演員前有一段辛酸的知青歲月。在一次採訪中,魯牛袒露心聲: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演員成就了一番演藝事業非常不容易,所以在心裏面一直想親自上門多謝幾個幫助過他的人,可惜卻一直未能如願。
  • 同名同姓的兩個老戲骨,演過很多經典角色,一個在香港一個在內地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個冷知識:國內的娛樂圈裡有兩個張國強,一個是香港演員,一個是內地演員,很容易就把他們混淆了。兩位演員都是實力派,口碑好演技好,只要看到劇照,肯定會想起他們所演的經典角色。,因為如此出色的演員一直很冷淡,公司應該給他們更多機會。
  • 《西遊記》劇組最全能的演員,兩人出演了全劇十分之一的角色
    其中,最牛的也是最全能的兩位班底演員則是項漢和李建成,他們倆在《西遊記》中一共出演了二十多個角色,居然能佔到全劇角色的十分之一,堪稱奇蹟。一、萬能配角李建成這位和歷史名人重名的演員是江蘇泰興人,1959年21歲的他考入了揚州市文工團。在團裡,李建成最擅長的是飾演反派,他先後在文工團演出中飾演過十幾個反派角色,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劉三姐》中的莫進財和《白毛女》中的黃世仁。
  • 不能責怪周星馳,同時讓他演兩個角色,可就是紅不起來
    不能責怪周星馳,同時讓他演兩個角色,可就是紅不起來!對於娛樂圈的走紅規律,我們其實還是挺難發現的。因為有一些走紅的原因實在是很奇怪,一個明星說不定哪一天就可以被人關注了。是有一些人,哪怕背後有導演作為推手也絲毫不會有什麼名氣,哪怕票房再好也好像帶不動他。周星馳的確也是一個夠意思的人,他之前為一個小孩子安排了兩個角色,只可惜結果都挺讓人失望的。
  • 演員王凱:能夠演到自己喜歡的角色,對演員來說是最快樂的一件事
    《青平樂》大結局後,這個演繹歷史上的一代仁君-宋仁宗趙禎皇帝的演員王凱又一次用熒幕形象證明了自己演技的成熟和提升。用細膩沉穩的演技把中國文化最繁盛時期一個皇帝一生的政治生涯與後宮皇后、各嬪妃的情感,作為人父的父愛之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 被倪萍贊是最牛的女演員,不靠炒作卻無戲可演
    不過在演藝圈裡面,有一位被倪萍大讚的演員,倪萍還說她是「最牛女演員」。用一個角色就拿這麼多影后,在圈內還是少見的,也難怪倪萍要誇她是最牛女演員了。看錯了這個演員,被倪萍贊是最牛的女演員,不靠炒作卻無戲可演。但其實並不是,顏丙燕之所以無戲可演,是因為她自己不想接戲。
  • 演一個角色就被記住一輩子的演員,最後一位活成了角色本來的樣子
    在眾多的演員當中,真正稱得上是藝術家的人也有不少,他們這一類人更應該叫做表演藝術家,他們將自己的精力全都放在了表演上面,用心鑽研演技,不像現在的一些小鮮肉一樣,靠流量來博取熱度,結果演的一些影視作品讓人看不下去,之前的《上海堡壘》不就是這麼一個情況嗎?
  • 他是《西遊記》最難演的角色,卻不是師徒四人,竟是閆妮「父親」
    趙樸初先生說:《西遊記》中所有角色都問題不大,可以找到合適的演員,但只有一個角色恐怕沒有人敢說能演好,演員也不容易找,你一定要把握好,這個人物沒有動作,就往那一坐,全憑一種氣勢氣場來震懾,應該是《西遊記》中最難演的角色。
  • 他只會演一種角色,但他卻是最年輕的內地影帝
    但就目前而言,黃曉明真的不是「演什麼像什麼」的天賦型演員,他更適合飾演和他性格氣質相符的角色。:「他不是天賦型演員,他有點不開竅的那個意思。」他不是不努力,相反他特別用功,但他就是不開竅。再加上他那一級出了兩個大明星,女有趙薇,男有陳坤。星路交通堵塞了,黃木頭被卡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