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講脫口秀的孤獨中國人丨人間

2021-02-22 人間theLivings

馮超又問:「Russell,我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像你這樣的大腕兒呢?」

羅素看著他,難得嚴肅地說:「Just be Feng Chao(做馮超).」

2015年5月,我和同事去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參加一個展會,那邊特地派了一位「中國導遊」來洛杉磯接機。導遊名叫馮超,中等個子,戴一副黑邊眼鏡,穿牛仔褲和T恤,嘴上說著歡迎,可臉上一點兒笑容都沒有。展會規模不大,只有兩家中國公司參展,每家公司就來兩個人。人聚齊之後,我們跟著馮超來到停車場,坐上一輛SUV。馮超簡單介紹了一下行程,便不再多言,見導遊不願多說話,我們4個遊客也不好意思開口。從洛杉磯機場開車到拉斯維加斯需要5個小時,坐了10多個小時的飛機,我身心俱疲,看了一會兒風景,就昏昏沉沉地睡著了。途中我一覺睡醒,發現除了導遊,一車人睡得東倒西歪。向窗外看去,一條筆直的道路向前延伸,上方是藍得深不見底的天空,雲朵大而圓,像是在童話故事書裡看到的場景,正想著該用什麼語言來描述時,導遊突然說了一句:「你看我們像不像正開往夢裡去?」這句話,讓我覺得這個沉默寡言的導遊不可小覷,便試著跟他攀談。結果一聊起來,發現他特別直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馮超是北京人,80後,妻子是美國人,說到這,他特地強調了一句「是白人」。他說因為當一個普通中國小夥子娶了個美國老婆的時候,大家總要懷疑他娶的是黑人,被問得多了,他就事先說明更省事——不過,他和妻子現在已經離婚,孩子歸妻子撫養,在美國的密爾沃基市居住。他說,自己獨身一人來洛杉磯是為了實現一個夢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站立喜劇演員。站立喜劇,Stand-up Comedy,也叫脫口秀,類似於中國的單口相聲,演員一個人站在舞臺上,說些有趣的段子,逗大家樂,樂完之後再引發一點思考。這種表演形式源起於英國,卻在美國蓬勃發展。美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開放麥(Open mic)」,讓有興趣的人上臺表演。美國脫口秀產業的群眾基礎堅實,相關行業的演員有幾十甚至上百萬,入行容易,成名難。

馮超說自己最想加入的是「The Comedy Store」,喜劇商店,坐落在美國的洛杉磯市,西好萊塢,日落大道。這家「喜劇館」1972年成立,在美國觀眾心目中的地位,比德雲社在中國的地位還要高。很多中國人熟悉的美國喜劇明星都曾在這裡常駐表演,包括被叫做「美國周星馳」的金·凱利、拿過奧斯卡最佳男配的羅賓·威廉士、被列為20世紀偉大的喜劇演員之一的比爾·希克斯,目前美國最火的幾個站立喜劇明星——比爾·伯爾、加拿大籍印度裔的羅素·彼得斯、美籍亞裔的黃阿麗都在這裡駐場。

全美國甚至全世界最好的喜劇演員都想在喜劇商店登臺表演,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這也激起了我對馮超的好奇——一個北京爺們怎麼會喜歡上站立喜劇而且還想以此為生?還沒等我細問,車子已開到賭城。馮超把大家安頓好,同行的人選擇跑去賭場看新鮮了,而我特別想繼續聽聽馮超講他的故事。馮超說可以,不過,他要「呼葉子」才能講得好。這大概是馮超來美國以後才有的愛好——醫用大麻在洛杉磯可以合法自由購買,價格也不貴,但在拉斯維加斯卻是違法的。為了聽馮超的故事,從未沾過「葉子」的我掏出25美金,讓馮超設法弄到了一小盒,跟他躲在車上邊抽邊聊。馮超上初中時,父母離婚,他被判給母親,母親沒時間管他,把他扔給了獨居的舅舅,無人管束的馮超從此恣意生長。上學的時候,馮超貪玩,學習成績一般,所幸他喜歡英語,後來考了旅遊學校,畢業後做了涉外導遊。為了練口語,馮超那時沒事就混跡在三裡屯的酒吧裡,在那裡,他遇到了自己曾經的妻子——當時那個美國姑娘正在北京大學教英語。兩人在2008年結婚,第二年有了兒子馮錦然。因為妻子思念故鄉,而且覺得兒子將來在美國發展會有更多機會,於是一家三口「回到」了密爾沃基市。密爾沃基在美國算是個三線小城,如果不是易建聯在NBA的密爾沃基雄鹿隊打過球,想必不會有太多中國人能記住這個地名。那裡全市人口只有60多萬,適合華人的工作機會也少,最終馮超只能在超市做夜班理貨員。妻子不想再教書,重新回到學校進修醫學。兩個人各忙各的,鮮少見面。馮超從小習慣了北京的熱鬧,在密爾沃基特別不適應。在那裡4年,他一個朋友也沒有,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怪異,妻子漸漸難以忍受。她對馮超說:「我們相遇、結婚時都太年輕了,我現在才發現我們之間的問題如此之大。這不是性格的問題,也不是家庭矛盾,我們兩人的觀念有著巨大的鴻溝,這樣的婚姻是無法持續下去的。」就這樣,妻子在2013年提出離婚,馮超一個人流落在異國他鄉,沒有家,也沒有事業。那段時間,馮超對前途一片茫然,渾渾噩噩過日子,經常去酒吧借酒消愁。美國的酒吧一般都設有開放麥,有一次,馮超喝醉了,跌跌撞撞地衝到臺上,看著臺下一群陌生的面孔,個個都活得順心的樣子,突然非常氣憤——因為愛上一個美國妞兒,自己才來的美國,變成今天這個慫樣兒,造成現在的悲慘局面——這裡的所有人都有份兒,馮超討厭他們每一個人。於是,他對著麥克風,借著酒勁兒一通亂罵:「你們看什麼?我是中國人,怎麼了?中國人就是牛逼,中國人有的是錢,你們這群Mother fxxker!!Fxxking Bitch!」沒想到,臺下的人回應他的,是傳來的一陣陣開心大笑。這讓馮超更加氣憤,他指著那個笑得最燦爛的傢伙罵道:「閉嘴!你這個王八蛋、ass-kisser(馬屁精)!中國人不需要你鼓掌!」馮超越罵越起勁兒,把知道的英語髒話全都罵了遍。誰成想,他越生氣,臺下的觀眾卻看得越高興,有人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人群裡,一個渾身橫肉的大塊頭站起來,衝著他走過來,馮超想,他肯定是要上臺來揍自己來了,便擺出李小龍的經典動作——對大塊頭招招手。大塊頭笑著大喊:「Crazy Chinese,you are so funny(瘋狂的中國人,你太有趣兒了)!」這時,酒吧老闆端出一杯酒,過來笑眯眯地送給馮超:「這是我們酒吧送你的,免費,你很幽默,歡迎你經常來我這表演。」那一刻馮超感覺好極了,「簡直比跟漂亮姑娘睡覺都開心」。他開始認真考慮起站立喜劇表演這條路——因為在密爾沃基4年,他憋了一肚子的不爽,想要一吐為快。於是,他一邊繼續在超市裡打工,一邊在密爾沃基的各個酒吧裡罵罵人、發發牢騷,沒想到還挺受歡迎。他那段時間還沒有從離婚的陰影裡走出來,經常把跟前妻的戀愛故事說給大家聽:「我媳婦兒是個天使,長得俊,金髮碧眼,床上功夫還好。」下面的女觀眾不樂意了:「既然你媳婦兒那麼好,你還不趕緊回家,在這兒幹嘛呢?」馮超說:「因為我把她弄丟了。在美國這些年我盡惹我媳婦兒哭,現在想招媳婦兒笑,可再也沒機會了,只能招別人的媳婦兒笑了。」這麼說說笑笑,馮超覺得心裡輕鬆了許多,沒那麼傷心難過了。密爾沃基的站立喜劇圈子很小,演員們也都是因為熱愛才會進入這個行業,共同話題很多,馮超總算交了一群朋友。2014年正是站立喜劇在全美興盛的時候,他的一個朋友被芝加哥的一家知名喜劇館籤約。芝加哥是距離密爾沃基最近的大城市,開車只要一個半小時。臨行前,朋友請吃飯,所有的人都異常興奮,覺得他是密爾沃基站立喜劇界的榮耀。馮超對他說:「以後成了大明星了別忘了拉兄弟一把,讓我給你當個跟班。」朋友卻拍拍他的肩膀:「馮超,你不是當跟班的料,你該當明星。」朋友去了芝加哥後,經常出現在電視節目上,事業蒸蒸日上。馮超回憶起朋友的臨別贈言,覺得自己也該去大城市闖闖。密爾沃基太小,只有在更好的平臺上,才能把站立喜劇當成真正的事業來做。他研究了一下美國的站立喜劇行業,覺得自己很幸運,現在站立喜劇正是非常受歡迎的時候,觀眾喜聞樂見,這個時候入行,時機正好。比起近處的芝加哥,洛杉磯的好萊塢是更好的選擇。馮超決定去那裡——雖然離開兒子使他感到無比痛苦。兒子馮錦然對馮超來說是最重要的親人。馮超離婚後跟人合租一套公寓,只要有時間,他就會把兒子接過來住幾天。馮錦然在馮超離婚時才4歲,除了繼承了馮超的「中國鼻子」,外表性格都跟當地的美國小孩沒啥差別,也不會說中文。雖然離婚時法院把撫養權判給了馮超的前妻,但前妻是個理性善良的人,自始至終都沒有對兒子說過任何馮超的不是,只是在兒子問「爸爸為什麼不跟我們一起住」的時候才說:「爸爸現在有很多自己的問題需要解決,所以不方便跟我們一起住。」馮超原本以為早年父母的離異對自己沒啥影響,直到自己的婚姻也失敗了,他才發現這種影響如此之大——自己對婚姻和家庭沒有責任感,在潛意識裡覺得婚姻遲早會四分五裂。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馮超對兒子非常好,盡一切努力去做一個好爸爸。兒子很愛馮超,也很崇拜他,自從馮超開始表演脫口秀,馮錦然就打心眼兒裡認為老爸是個大明星。臨行前,馮超跟兒子深談了一次:「爸爸要去洛杉磯發展自己的事業,只要生活和工作一穩定,爸爸就接你來洛杉磯,好嗎?」沒想到馮錦然居然很支持:「好!爸爸是大明星,就應該去大城市表演!」馮超把錦然摟在懷裡,止不住流眼淚。他決心一定要給兒子做個好榜樣,不能半途而廢。2014年,馮超一個人搬到了洛杉磯,剛開始大半年的時間,他一邊當導遊,一邊尋找表演機會。不是科班出身又沒有牛人推薦的業餘表演者,想要在好萊塢混,簡直可以用「喪心病狂」一詞來形容。剛來洛杉磯時,馮超去了一家很小的酒吧,想上開放麥表演一段,結果剛抬腳想往臺上走,就被一個又高又胖的黑人大哥攔住了:「你想幹啥?」聽聞馮超想表演,大哥一臉嘲諷:「你是中國人吧?我就沒見過幽默的中國人。我認識的中國人都是拉著一張長臉,笑都不會笑,哪會說什麼脫口秀。」接著,他指指下面坐著的幾十個人:「這麼多演員都在排隊等上臺機會呢,憑啥你來了就上臺?」馮超看了看,臺下果然坐著幾十個人,眼神都惡狠狠的。這家酒吧本來就不大,這幾十個人竟然都是演員——比酒客還多。也是這次之後,馮超才知道,洛杉磯是全美甚至全世界演藝的中心,任何一家小酒吧都不缺乏表演人才。想要在洛杉磯的酒吧裡表演,必須在酒吧營業前,就到酒吧填表登記,介紹一下自己的表演經歷和想要表演的節目,若得到酒吧經理的認可,才可以在一張紙條上籤上自己的名字。經理會把這些籤名紙條放在一個大盒子裡,酒吧營業時,隨機從盒子裡抽出一個紙條來,被抽中的人就可以上臺表演。因為想要上臺的人太多,每晚被抽中的概率大概只有1/3。馮超真正想要去表演的地方是「喜劇商店」。「喜劇商店」除了經常會邀請喜劇明星來現場表演外,還聘用了30多個駐場喜劇演員,個個才華橫溢。最棒的是,每周一的晚上7點到8點,「喜劇商店」會給想在這表演的臨時演員上臺的機會,每個演員5分鐘,沒有酬勞,但是個出頭的好機會,如果表演得精彩,就會被經理或者老闆看中,留下來做駐場。想要獲得這個5分鐘的機會,必須在周一早上7點至8點之間先來這裡登記。從2014年6月開始,馮超每周一早上7點就會準時出現在「喜劇商店」,登記填表,風雨無阻。堅持了10個月後,他終於被經理抽中,得到一次上臺表演的機會——只是,他們只給了馮超1分鐘的時間。表演的地方在二樓小廳,可以容納150個觀眾,舞臺前坐著4個評委——這些評委都是喜劇界的名流,年紀最小的也都表演過10多年的脫口秀。馮超要做的,是在1分鐘之內讓這154個人都笑起來,並且還要體現出東方特色。| 「喜劇商店」的二樓小廳,馮超第一次做表演的地方 (作者供圖)

馮超剛一上臺,有一位年紀較大、留著鬍子的評委就說:「誰叫了外賣?怎麼沒給我叫?」

大家都被逗笑了——洛杉磯的中餐館實在太多,馮超那天穿著白T恤黑褲子,確實很像送外賣的服務生。這句話仿佛像是相聲裡的「砸掛」,氣氛一下輕鬆起來,馮超立刻接住了包袱,即興表演道:「美國人總分不清我們東亞人的相貌,覺得我們長得都一樣。今天早上我來登記時,這兒的經理還跟我說,『你一早上來登記好幾次了,我們這裡每天只能登記一次,可不興作弊』。原來,他把前面填表的韓國人和日本人全當成我了。」評委們和觀眾都笑了,第一項要求順利達標。馮超看見「喜劇商店」的經理站在人群後面對他豎起大拇指——看來臨場發揮得不錯。他繼續說:「中國人長得確實很相像,我第一次去我女朋友家裡,看到她老爸,嚇了一跳,他長得和我幾乎一模一樣,只是老了點兒,我立刻對這位嶽父大人一點也尊重不起來了。」臺下的觀眾笑聲一片,評委們也連連點頭,這下馮超更有信心了。「這時候,女朋友的老爸很不高興地對我說:『馮超,如果你的銀行帳戶裡沒有3萬美金,就不配和我女兒談戀愛。』在我對這個老年『馮超』喪失了所有的尊重之後,他竟然對我說這種話!於是我回答他:『您說的對,我沒有3萬美金,我不配和您女兒談戀愛,但您知道嗎?這之前10個月我天天睡你女兒,我覺得完全不值3萬。』」這原本並不是馮超之前準備好的段子,不過這個段子倒確實有生活的原型——馮超當年第一次去女友家,女友的老爸就問過他銀行存款有多少。這個1分鐘的段子能體現出中國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戀愛婚姻觀,很有東方特色,獲得了全場的笑聲和掌聲,評委的第二項要求也順利達標了。表演完,幾位評委又問了他一些問題,其中一位問馮超為何要來好萊塢,馮超說:「因為我是個有才華的神經病,沒才華的神經病去了神經病院,有才華的神經病來好萊塢當明星。」這句話再次引得全場大笑。幾位評委交頭接耳地商量了一陣子後,一個年紀較大的評委對他說:「馮超,你很幽默,也很厲害,能夠在1分鐘之內達到那麼苛刻的要求。但今天來表演的人都非常優秀,我們只能擇優錄取,不能選你——你會怎麼做呢?」馮超想也沒想就回答道:「沒關係,我每周一會繼續來籤到,你們是沒法幹掉我的。」但那以後,寫著他名字的紙條,到給我講述他的故事之前,再也沒能被抽中過。我對這個萍水相逢的人敬佩不已,離開美國之後,我依然關注著馮超的動態。2015年7月7日夜裡,他發了一條朋友圈,把我的睡意一下子驅走了:「今天開始,我正式在美國最好的喜劇館兒『喜劇商店』裡工作!」下面配了兩張照片,其中一張是他站在「喜劇商店」貼滿明星照片的走廊裡。| 馮超站在「喜劇商店」貼滿明星照片的走廊裡 (作者供圖)

看到他夢想成真,我很激動,立刻給他發信息祝賀。沒過一會兒,馮超回了信息。借著興奮勁,他又跟我詳細聊起了他得到這份工作的經過。

那次上臺之後,「喜劇商店」沒有僱傭馮超,但他還是每周一堅持去籤到。一轉眼4個月過去。有天馮超照常去籤到,依然沒有得到再次上臺的機會,正想回家,突然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順著聲音看過去,是一個挺帥的小夥子,穿著黑色T恤,胸前印著喜劇商店的LOGO。小夥子是這裡的駐場演員,馮超曾看見過他在臺上表演。他笑眯眯地走過來跟馮超握手:「我叫Steven Randolph (斯蒂文·魯道夫)。」斯蒂文說,自己經常看到馮超過來登記,覺得他太有毅力了,問馮超願不願意在「喜劇商店」做Door Guy(領位員)——如果願意,他可以把馮超推薦給老闆,每周一晚上能表演5分鐘脫口秀。馮超當時完全不明白Door Guy是什麼工作,但他聽到每周一都能在「喜劇商店」表演,一下子樂壞了:「行,我幹!」斯蒂文解釋說,「喜劇商店」的Door Guy其實也算是駐場演員,只是除了表演之外,還要幹雜活,有客人來看表演時,Door Guy需要把他們迎接進來,帶到位置上。除此之外,還要負責給客人調酒水,有點像吧檯的服務生。說完,斯蒂文把馮超領到「喜劇商店」的停車場,那裡停著一輛麵包車,車身漆著很多個名字,馮超數了數,一共有27個。斯蒂文說:「這些人曾經跟我們一樣,都是『喜劇商店』的Door Guy,現在全是大明星、百萬富翁。」於是乎,馮超辭掉了導遊工作,全職在「喜劇商店」做起了Door Guy——只是他沒有立刻變成百萬富翁,反而開始餓肚子。因為在這裡做Door Guy並沒有工資,所有的收入就是客人給的小費。娛樂行業,越晚生意越好,客人多,小費就多,但馮超是新人,分配給他的工作時間段都是在晚上6到10點之間——這個時段洛杉磯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客人不多。| 「喜劇商店」為馮超和他的同事製作的海報(作者供圖)

有很長一段時間,馮超一天賺的錢只夠吃一頓飯,每天都得餓著肚子幹活。即便如此,能在「喜劇商店」工作,他還是異常興奮——因為不僅可以上臺表演,「喜劇商店」還會培訓如何提高表演技能。每天下班後,馮超都需要留下來學習,觀摩其他同事的表演,直到凌晨2點多。

在他回家的路上有一家麥當勞,有時候他會進去吃頓夜宵。有一次他正好坐在一個美國無業游民的旁邊,那個人看見馮超就說:「亞洲狗,滾出去!」美國政府有一項針對窮人的福利政策,每個月會給失業或者無業人員發放食品券,這些券可以去麥當勞裡兌換套餐。很多無業者吃完後並不離開,就把麥當勞當作休息場所,歪歪斜斜地躺在椅子上。而像馮超這樣從異國他鄉來到美國打拼的人,卻享受不到這些。但馮超覺得自己的生活比他們有奔頭的多。對有夢想的人來說,暫時的貧窮並不可怕。在「喜劇商店」,馮超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斯蒂文跟他臭味相投,成了無話不談的鐵哥們兒。表演的時候,倆人配合默契,總能把歡樂的氣氛推向最高潮。

馮超曾問斯蒂文,當初為什麼會幫他來這裡工作?斯蒂文說,他覺得當初的馮超很像從前的自己,對站立喜劇是真愛,很有才華,又很迷茫。他曾經是個癮君子,每天要花400美金去買毒品,在被「喜劇商店」聘用之後,才徹底戒毒。正是對站立喜劇的熱愛拯救了他,現在他還辦了自己的電臺節目,叫「與斯蒂文魯道夫一起探索深刻思想」。

2015年年底,站立喜劇大明星羅素·彼得斯(Russell Peters)來「喜劇商店」表演,馮超為他做開場,兩人就此結識。沒多久,馮超的牙齒出了問題,需要動手術,但他沒有醫保,醫療費用將極其昂貴。馮超還是三餐不繼的狀態,而身邊的朋友也拿不出那麼多錢。他非常著急,牙齒問題會影響到說話,這對一個站立喜劇演員來說,是天大的事。情急之下,馮超試著給羅素打電話,解釋自己的情況。還沒等他說完,羅素就說:「你去做手術吧,我來付錢,不用擔心。」羅素真的承擔了馮超治療牙齒的所有費用。後來馮超才知道,羅素樂於助人是出了名的。經過這次事情,羅素徹底成了馮超的偶像。羅素出生於印度家庭,雖然從小在加拿大長大,但身邊的朋友依然大多是印度人,他很理解馮超,移民要想在全新的世界裡劈山開地,並不容易。羅素知道馮超的兒子住在密爾沃基後,每次去那裡表演的時候都會問馮超要不要幫忙帶點東西。馮超非常感動,但還是拒絕了他的好意——他希望能跟羅素平等地做朋友。一次聊天,馮超問羅素:「Russell,你的人生格言是什麼?」馮超又問:「Russell,我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像你這樣的大腕兒呢?」羅素看著他,難得嚴肅地說:「Just be Feng Chao(做馮超).」| 馮超和大明星羅素在鹽湖城表演喜劇節目 (作者供圖)來了個新同事,50多歲的義大利人,因為剛剛來美國發展,經濟條件窘迫,平時不喜歡跟人交流,在「喜劇商店」工作了幾個月,連一個朋友都沒有。有天馮超在路上遇到他,看他愁眉深鎖,就問他怎麼回事。義大利人說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可在異國他鄉,沒有親人和朋友,所以心情不好。他把義大利人邀請到自己家裡,給他買了生日蛋糕和啤酒零食,兩人喝酒聊天,沒想到還挺投緣,一直聊到深夜。最後,馮超掏出身上僅有的100美金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他,義大利人感動得抱著馮超嚎啕大哭。「喜劇商店」的普通駐場演員基本上都是一窮二白的傢伙,偶爾能碰上幾個家境良好的——2016年加入「喜劇商店」的美國女孩莉迪亞就是。莉迪亞的父親是房地產開發商,家境殷實,她本人很好學,也很聰明,表演起脫口秀來有模有樣,很受同事們和觀眾的歡迎,也俘獲了馮超的心。馮超邀請莉迪亞跟他約會,莉迪亞答應了。兩個人去海邊遊泳,在海邊的餐廳吃了豐盛的燭光晚餐,晚上10點多,馮超開車送莉迪亞回家。臨別時,莉迪亞吻了馮超,問他願不願意跟自己回家喝杯咖啡,馮超說:「太晚了,喝咖啡影響睡眠,咱們明兒見!」那天之後,莉迪亞對馮超的態度變得異常冷淡。馮超摸不著頭腦,問了店裡的美國朋友才明白,在美國約會結束時女孩邀你回家喝咖啡,就是對你有好感,馮超拒絕了女孩的邀請,意味著不喜歡她,她當然就會對馮超冷淡了。朋友笑得捂著肚子,直不起腰:「馮超,你在美國待了這麼多年,還娶過美國媳婦,可你一點兒也不懂美國女孩兒。」這次事情之後,馮超漸漸明白了前妻離婚時說的話,他仔細回憶從前的種種,的確,兩個人對事情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及看法,日積月累,終於變得無法挽回。2017年,「喜劇商店」來了位新同事羅伯特,很快和馮超成為好友,他的到來,成了馮超事業的催化劑。

羅伯特負責在「喜劇商店」的酒吧裡調酒,馮超一度以為他是專業調酒師。直到有一天在家看電視劇,他突然在螢屏上看到了羅伯特的臉——羅伯特濃眉大眼,不算特別帥,但肩寬腰細,肌肉結實,是美國人特別喜歡的那種身材——這部劇在美國算是長青劇,名氣很大,能在這部電視劇裡演主角,怎麼都該是一個百萬富翁吧?羅伯特怎麼會在酒吧裡打工呢?

晚上,馮超抓住羅伯特問道:「兄弟,你是不是有啥事瞞著我呀?」羅伯特愣了一會兒:「好吧,我承認,我剛才往你喝的那杯酒裡吐唾沫了,因為沒有鹽了我才這麼幹的。」這傢伙,還裝糊塗——馮超拿出手機,翻出羅伯特的劇照,把手機放在他面前,問:「你小子是電視明星,百萬富翁,快把那天請你吃的炸雞錢還我!」羅伯特確實是個有名氣的演員,參演過很多電視劇,他的女朋友出身影視世家,美國很多出名的情景喜劇都是他女朋友的哥哥製作的。但羅伯特真正的夢想是成為喜劇明星,所以才甘心在「喜劇商店」跑龍套。羅伯特的事啟發了馮超,自那以後,他也跟影視經紀人公司籤約,公司負責幫他在好萊塢的電影電視節目中爭取出演的機會,果然有所斬獲。2019年初,美國一家有線電視網Show Time給「喜劇商店」拍紀錄片,其中有一個環節叫「The Door Guy Show」,從眾多駐場演員中選出12名上臺表演,馮超的表演作為壓軸節目。馮超的這段演出叫Kinison Show(金尼森秀),是為了紀念上世紀80年代曾在「喜劇商店」駐場表演的喜劇大明星Sam Kinison(山姆·金尼森)。金尼森非常有個性,他風流成性,不怕爭議,並樂於挑戰成規。對美國的演藝圈來說,馮超跟金尼森一樣,是個特別的存在,他不同於一般的中國移民,不是執迷於做醫生或者開餐館這種能賺錢的行業,就是功利心超強、逼著子女成功的虎媽虎爸,他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8月,馮錦然來洛杉磯看爸爸,馮超樂壞了,帶著兒子先去吃了火鍋,又吃了洛杉磯最好的MILK冰淇淋,回家後,發現手機上有25個未接電話,都是經紀人麥克打來的。原來,麥克給馮超接到了一個好工作——在一部好萊塢大片中出演一個黑幫老大。雖然只是客串,但這部電影一年後會在北美上映,到時候觀眾一定都會注意到這個張揚的中國演員。馮超也開了一個自己的獨立電臺節目,「桔子夢(The Mandarin Dream)」。其實桔子夢製片人的初衷,是想辦一個教中文的節目,但越來越多的聽眾對馮超和他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產生了興趣。製片人還打算給馮超拍一部紀錄片,明年,馮超將會跟劇組一起回到北京,從夢開始的地方開啟拍攝。

我想起自己離開美國的時候,馮超送我們到機場,他曾笑著對我說:「等著吧,等我出名了,免費送票給你來聽我說相聲。」

本文系網易新聞人間工作室獨家約稿,並享有獨家版權。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投稿給「人間-非虛構」寫作平臺,可致信:thelivings@vip.163.com,稿件一經刊用,將根據文章質量,提供千字500元-1000元的稿酬。

投稿文章需保證內容及全部內容信息(包括但不限於人物關係、事件經過、細節發展等所有元素)的真實性,保證作品不存在任何虛構內容。

其它合作、建議、故事線索,歡迎於微信後臺(或郵件)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美國小夥舉辦公益脫口秀講述中國人樂觀抗疫的故事
    14歲在中學登臺表演脫口秀,2010年到清華大學做交換生並愛上中國喜劇,艾傑西後又拜相聲演員丁廣泉為師,在北京創辦中美喜劇中心。   1月23日,他趁中國春節假期回到波士頓,計劃待七八天就回北京,卻因疫情一直滯留至今。2月,艾傑西在波士頓舉辦了3場援助武漢的公益脫口秀。相關視頻在海內外網絡平臺異常火爆。中國人樂觀抗疫的態度感染了觀眾,他也一躍成為「小名人」。
  • 美國小夥舉辦公益脫口秀 講述中國人樂觀抗疫的故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美國波士頓小夥兒、中英文雙語脫口秀演員艾傑西字正腔圓、表述精準的中文不得不令人感到驚訝,他甚至可以精確運用「硬核」這個詞。但他明確表示:希望更注重他表述的內容,而不是中國話。中國人樂觀抗疫的態度感染了觀眾,他也一躍成為「小名人」。 「今年辦得最好的一件事」 3月15日北京時間晚上10時採訪艾傑西時,中國疫情已漸趨平穩,美國疫情逐漸蔓延。身在美國波士頓的艾傑西明顯覺察到人們的變化:比如開始非常注意洗手,大型體育比賽延期,影院關閉。他有一個住在波士頓市區的朋友確診感染,還有很多人想做檢測。
  • 黃西脫口秀改變美國華人形象 回中國找新笑點
    (美國《世界日報》/許雅鈞 攝)   中新網6月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笑話不好講,中國人講英文美國笑話更難,但沒有比黃西再牛的人了。他以一口濃厚中國腔的英文,居然能講出讓全場美國人笑得東倒西歪的脫口秀,這絕對是前無古人,可能也是後無來者的絕大成就。
  • 一位美國脫口秀演員的漫長假期|OurCity
    來源|城市OurCity美國人艾傑西在北京待了8年,全職做中文脫口秀,這期間學相聲、拍MV、辦劇場,上電視,運營快手抖音B站帳號,嘗試了各種推廣自己的方法。前段時間,他終於迎來了職業生涯中最大聲量的一次曝光,卻是因為在美國用英文脫口秀說中國人的隔離趣事。那時候疫情還未在世界範圍內發酵,艾傑西正在老家波士頓休假。
  • 脫口秀演出丨11月22日來一場現場脫口秀,北京上海演員齊聚鄭州
    發源於英國,發展於美國,其形式就是一名演員上臺,用一直麥克風和一張嘴,配合肢體語言,講自己事先錘鍊好的段子,表演過程中通常會根據與臺下觀眾的互動隨機應變
  • 「美國東北人」艾傑西脫口秀爆火!除了想幫武漢人,他還……
    來源:中國新聞社(cns1952)記者:吳旭 張碩「沒想到粉絲數漲了」。
  • 講脫口秀,光有笑聲是不夠的
    脫口秀演出時,他希望觀眾每10秒大笑一次。 「笑」是廣州這座城市夜晚很多年輕人尋找的密碼。有人坐1小時地鐵來聽一場脫口秀。有人白天當律師、程式設計師,晚上來說脫口秀。有的白領剛講完脫口秀,蹲牆邊就寫老闆催著馬上要交的PPT。
  • 尊龍:來人間孤獨地走了一趟
    戲外,他是驚豔了西方世界的華裔演員;是無數香港女星崇拜的偶像;是意外跌落紅塵,與孤獨相伴一生的男人。也許在我們這一代人當中,知道他的已經不多了,但是作為華人之光的他,獲得的成就卻不得不提。他曾兩獲美國百老匯最高獎;是第一位將京劇融入西方舞臺劇的華人;是唯一一位兩次提名金球獎的華人;也是第一位登上奧斯卡頒獎臺的華人。
  • 脫口秀大會王建國講的也叫脫口秀?
    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們都知道,我是從脫口秀大會第一季一直追到今天,也比較了解節目中的脫口秀演員臺上的狀態。今天在騰訊視頻播出了《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第八期,這一期是三分之一晉級賽待定區的六位演員及被領笑員復活的王建國和被場外觀眾復活(第三次被復活)的周奇墨,共八個人分兩組一對一PK。
  • 脫口秀演員艾傑西:「美國那麼大,還能沒幾個傻子嗎」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來,一段反映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民眾「自娛自樂」生活的脫口秀火爆社交網絡,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人的幽默和樂觀。艾傑西,這個在中國生活了7年多的美國小夥,一個自稱為「美國東北人」的「90後」正是這場脫口秀的主角。
  • 脫口秀的B面 | 結尾彩蛋:「人間不值得」專場視頻
    結尾是我最喜歡的脫口秀演員喬治·卡林的「人間不值得」專場的片段。如果你也喜歡脫口秀,希望有你覺得有意思的內容。脫口秀源自talk show的譯名,talkshow其實代表的是訪談節目,針對某個話題展開聊,但不一定搞笑,像圓桌派、康熙來了。
  • 美國脫口秀節目現「殺光中國人」言論
    10月17日,美國ABC夜間脫口秀節目《吉米雞毛秀》,主持人吉米金波在搞笑節目中,請來四個美國小朋友召開「兒童圓桌會議」,讓他們發表對美國政府停擺問題的意見。當主持人問到「美國欠中國1.3萬億美元,我們怎麼還?」
  • 紀念杜普蕾丨她被上帝恩寵,卻被人間拋棄.
    從某種意義上講,傑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Mary du Pré,1945年1月26日-1987年10月19日),就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這隻鯨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被追蹤錄音。觀察者發現,在那麼多年,它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
  • 脫口秀大會改了「玩法」,但幽默還沒找到「賣法」
    給你們講一個冷笑話,《脫口秀大會》第二季要決賽了。很難想像,它巧妙地避開了關注,就這麼要走到結束。
  • 「我白天是一家快消公司的總監,晚上講脫口秀」
    「我白天是一家快消公司的總監,晚上講脫口秀。」「我平常會講中文、英文、日文的脫口秀。」這種精英人設,應該就是李誕所說的壓迫感來源。節目播出後,圍繞她的「壓迫感」,話題持續發酵、爭議不斷。所以朋友們知道我去當脫口秀演員,都不覺得意外。」三年半前,對脫口秀和開放麥一無所知的Norah去看了一場演出。那場演出有一個外國演員,他講了一個(對中國人)充滿刻板成見的段子。演出畢,演員走過來對Norah說:「你不要介意啊,我不是針對你,這只是一種藝術形式,我其實是很愛中國的。」
  • 娛樂脫口秀丨很少殺戮很少愛情的《大俠霍元甲》
    有些故事是可以反覆講的,比如霍元甲的故事,但反覆講述,不等於一成不變的講述。郭靖宇編劇,柏杉、劉方導演,趙文卓主演的《大俠霍元甲》,是屬於我們這個年代的,它很少殺戮,很少愛情,但很多人生的新觀念。2020版《大俠霍元甲》丨圖源豆瓣網《大俠霍元甲》裡,甚至還用嘲謔的方式,討論了武力解決方案的後果。
  • 【脫口秀年夜飯】黃西英語脫口秀除夕專場開票
    (購票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黃西是在美國著名脫口秀節目《大衛·萊特曼秀》中第一個表演單口喜劇的亞洲人,後來多次登上《艾倫秀》《深夜秀》等美國知名脫口秀節目。2010年3月,黃西因在美國廣播電視白宮記者年會上表演脫口秀,並當面吐槽拜登在網絡上爆火,很多中國人也因此認識了「單口喜劇」這種喜劇形式,甚至由此催生了第一批中國本土脫口秀演員。
  • 脫口秀的崛起與黑色幽默的野心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在命題為「孤獨」的一期中,王建國侃侃而談: 「網上特別流行把孤獨劃分為幾個等級,比如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快餐、喝咖啡,最高等級的孤獨是一個人做手術。這個不叫孤獨,這個叫你一個人過得挺好。」他的這段發言令很多觀眾和網友都感同身受。這個熱搜也展現了《脫口秀大會》甚至是當前國內脫口秀喜劇的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自嘲以解憂。
  • 美國脫口秀可比這更加冒犯!
    屁聲大到迴響整條走廊都可以她用女性視角說出的「心裡話」,實則是當時社會強加於女性身上的刻板印象:女人職場上不如男性;女人在家帶孩子很輕鬆;女人躺平很爽……為什麼在美國脫口秀尺度更大,卻並不會傷到美國男性的心,而國內講這種段子卻能引來一眾討伐聲?
  • 脫口秀大會 我粉上了一本正經講段子的網紅李雪琴
    最近,因為脫口秀大會,李雪琴又一次成功的吸引了吾小朵的注意力。她「吐槽不吐骨頭」的段子,成為本期脫口秀大會的一匹黑馬,效果好得驚人。一口標準的東北普通話,一本正經的講著生活的冷笑話。每一段看似漫不經心的的段子,其實能看出來是生活的細心觀察,是知識的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