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超又問:「Russell,我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像你這樣的大腕兒呢?」
羅素看著他,難得嚴肅地說:「Just be Feng Chao(做馮超).」
2015年5月,我和同事去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參加一個展會,那邊特地派了一位「中國導遊」來洛杉磯接機。導遊名叫馮超,中等個子,戴一副黑邊眼鏡,穿牛仔褲和T恤,嘴上說著歡迎,可臉上一點兒笑容都沒有。展會規模不大,只有兩家中國公司參展,每家公司就來兩個人。人聚齊之後,我們跟著馮超來到停車場,坐上一輛SUV。馮超簡單介紹了一下行程,便不再多言,見導遊不願多說話,我們4個遊客也不好意思開口。從洛杉磯機場開車到拉斯維加斯需要5個小時,坐了10多個小時的飛機,我身心俱疲,看了一會兒風景,就昏昏沉沉地睡著了。途中我一覺睡醒,發現除了導遊,一車人睡得東倒西歪。向窗外看去,一條筆直的道路向前延伸,上方是藍得深不見底的天空,雲朵大而圓,像是在童話故事書裡看到的場景,正想著該用什麼語言來描述時,導遊突然說了一句:「你看我們像不像正開往夢裡去?」這句話,讓我覺得這個沉默寡言的導遊不可小覷,便試著跟他攀談。結果一聊起來,發現他特別直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馮超是北京人,80後,妻子是美國人,說到這,他特地強調了一句「是白人」。他說因為當一個普通中國小夥子娶了個美國老婆的時候,大家總要懷疑他娶的是黑人,被問得多了,他就事先說明更省事——不過,他和妻子現在已經離婚,孩子歸妻子撫養,在美國的密爾沃基市居住。他說,自己獨身一人來洛杉磯是為了實現一個夢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站立喜劇演員。站立喜劇,Stand-up Comedy,也叫脫口秀,類似於中國的單口相聲,演員一個人站在舞臺上,說些有趣的段子,逗大家樂,樂完之後再引發一點思考。這種表演形式源起於英國,卻在美國蓬勃發展。美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開放麥(Open mic)」,讓有興趣的人上臺表演。美國脫口秀產業的群眾基礎堅實,相關行業的演員有幾十甚至上百萬,入行容易,成名難。馮超說自己最想加入的是「The Comedy Store」,喜劇商店,坐落在美國的洛杉磯市,西好萊塢,日落大道。這家「喜劇館」1972年成立,在美國觀眾心目中的地位,比德雲社在中國的地位還要高。很多中國人熟悉的美國喜劇明星都曾在這裡常駐表演,包括被叫做「美國周星馳」的金·凱利、拿過奧斯卡最佳男配的羅賓·威廉士、被列為20世紀偉大的喜劇演員之一的比爾·希克斯,目前美國最火的幾個站立喜劇明星——比爾·伯爾、加拿大籍印度裔的羅素·彼得斯、美籍亞裔的黃阿麗都在這裡駐場。
全美國甚至全世界最好的喜劇演員都想在喜劇商店登臺表演,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這也激起了我對馮超的好奇——一個北京爺們怎麼會喜歡上站立喜劇而且還想以此為生?還沒等我細問,車子已開到賭城。馮超把大家安頓好,同行的人選擇跑去賭場看新鮮了,而我特別想繼續聽聽馮超講他的故事。馮超說可以,不過,他要「呼葉子」才能講得好。這大概是馮超來美國以後才有的愛好——醫用大麻在洛杉磯可以合法自由購買,價格也不貴,但在拉斯維加斯卻是違法的。為了聽馮超的故事,從未沾過「葉子」的我掏出25美金,讓馮超設法弄到了一小盒,跟他躲在車上邊抽邊聊。馮超上初中時,父母離婚,他被判給母親,母親沒時間管他,把他扔給了獨居的舅舅,無人管束的馮超從此恣意生長。上學的時候,馮超貪玩,學習成績一般,所幸他喜歡英語,後來考了旅遊學校,畢業後做了涉外導遊。為了練口語,馮超那時沒事就混跡在三裡屯的酒吧裡,在那裡,他遇到了自己曾經的妻子——當時那個美國姑娘正在北京大學教英語。兩人在2008年結婚,第二年有了兒子馮錦然。因為妻子思念故鄉,而且覺得兒子將來在美國發展會有更多機會,於是一家三口「回到」了密爾沃基市。密爾沃基在美國算是個三線小城,如果不是易建聯在NBA的密爾沃基雄鹿隊打過球,想必不會有太多中國人能記住這個地名。那裡全市人口只有60多萬,適合華人的工作機會也少,最終馮超只能在超市做夜班理貨員。妻子不想再教書,重新回到學校進修醫學。兩個人各忙各的,鮮少見面。馮超從小習慣了北京的熱鬧,在密爾沃基特別不適應。在那裡4年,他一個朋友也沒有,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怪異,妻子漸漸難以忍受。她對馮超說:「我們相遇、結婚時都太年輕了,我現在才發現我們之間的問題如此之大。這不是性格的問題,也不是家庭矛盾,我們兩人的觀念有著巨大的鴻溝,這樣的婚姻是無法持續下去的。」就這樣,妻子在2013年提出離婚,馮超一個人流落在異國他鄉,沒有家,也沒有事業。那段時間,馮超對前途一片茫然,渾渾噩噩過日子,經常去酒吧借酒消愁。美國的酒吧一般都設有開放麥,有一次,馮超喝醉了,跌跌撞撞地衝到臺上,看著臺下一群陌生的面孔,個個都活得順心的樣子,突然非常氣憤——因為愛上一個美國妞兒,自己才來的美國,變成今天這個慫樣兒,造成現在的悲慘局面——這裡的所有人都有份兒,馮超討厭他們每一個人。於是,他對著麥克風,借著酒勁兒一通亂罵:「你們看什麼?我是中國人,怎麼了?中國人就是牛逼,中國人有的是錢,你們這群Mother fxxker!!Fxxking Bitch!」沒想到,臺下的人回應他的,是傳來的一陣陣開心大笑。這讓馮超更加氣憤,他指著那個笑得最燦爛的傢伙罵道:「閉嘴!你這個王八蛋、ass-kisser(馬屁精)!中國人不需要你鼓掌!」馮超越罵越起勁兒,把知道的英語髒話全都罵了遍。誰成想,他越生氣,臺下的觀眾卻看得越高興,有人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人群裡,一個渾身橫肉的大塊頭站起來,衝著他走過來,馮超想,他肯定是要上臺來揍自己來了,便擺出李小龍的經典動作——對大塊頭招招手。大塊頭笑著大喊:「Crazy Chinese,you are so funny(瘋狂的中國人,你太有趣兒了)!」這時,酒吧老闆端出一杯酒,過來笑眯眯地送給馮超:「這是我們酒吧送你的,免費,你很幽默,歡迎你經常來我這表演。」那一刻馮超感覺好極了,「簡直比跟漂亮姑娘睡覺都開心」。他開始認真考慮起站立喜劇表演這條路——因為在密爾沃基4年,他憋了一肚子的不爽,想要一吐為快。於是,他一邊繼續在超市裡打工,一邊在密爾沃基的各個酒吧裡罵罵人、發發牢騷,沒想到還挺受歡迎。他那段時間還沒有從離婚的陰影裡走出來,經常把跟前妻的戀愛故事說給大家聽:「我媳婦兒是個天使,長得俊,金髮碧眼,床上功夫還好。」下面的女觀眾不樂意了:「既然你媳婦兒那麼好,你還不趕緊回家,在這兒幹嘛呢?」馮超說:「因為我把她弄丟了。在美國這些年我盡惹我媳婦兒哭,現在想招媳婦兒笑,可再也沒機會了,只能招別人的媳婦兒笑了。」這麼說說笑笑,馮超覺得心裡輕鬆了許多,沒那麼傷心難過了。密爾沃基的站立喜劇圈子很小,演員們也都是因為熱愛才會進入這個行業,共同話題很多,馮超總算交了一群朋友。2014年正是站立喜劇在全美興盛的時候,他的一個朋友被芝加哥的一家知名喜劇館籤約。芝加哥是距離密爾沃基最近的大城市,開車只要一個半小時。臨行前,朋友請吃飯,所有的人都異常興奮,覺得他是密爾沃基站立喜劇界的榮耀。馮超對他說:「以後成了大明星了別忘了拉兄弟一把,讓我給你當個跟班。」朋友卻拍拍他的肩膀:「馮超,你不是當跟班的料,你該當明星。」朋友去了芝加哥後,經常出現在電視節目上,事業蒸蒸日上。馮超回憶起朋友的臨別贈言,覺得自己也該去大城市闖闖。密爾沃基太小,只有在更好的平臺上,才能把站立喜劇當成真正的事業來做。他研究了一下美國的站立喜劇行業,覺得自己很幸運,現在站立喜劇正是非常受歡迎的時候,觀眾喜聞樂見,這個時候入行,時機正好。比起近處的芝加哥,洛杉磯的好萊塢是更好的選擇。馮超決定去那裡——雖然離開兒子使他感到無比痛苦。兒子馮錦然對馮超來說是最重要的親人。馮超離婚後跟人合租一套公寓,只要有時間,他就會把兒子接過來住幾天。馮錦然在馮超離婚時才4歲,除了繼承了馮超的「中國鼻子」,外表性格都跟當地的美國小孩沒啥差別,也不會說中文。雖然離婚時法院把撫養權判給了馮超的前妻,但前妻是個理性善良的人,自始至終都沒有對兒子說過任何馮超的不是,只是在兒子問「爸爸為什麼不跟我們一起住」的時候才說:「爸爸現在有很多自己的問題需要解決,所以不方便跟我們一起住。」馮超原本以為早年父母的離異對自己沒啥影響,直到自己的婚姻也失敗了,他才發現這種影響如此之大——自己對婚姻和家庭沒有責任感,在潛意識裡覺得婚姻遲早會四分五裂。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馮超對兒子非常好,盡一切努力去做一個好爸爸。兒子很愛馮超,也很崇拜他,自從馮超開始表演脫口秀,馮錦然就打心眼兒裡認為老爸是個大明星。臨行前,馮超跟兒子深談了一次:「爸爸要去洛杉磯發展自己的事業,只要生活和工作一穩定,爸爸就接你來洛杉磯,好嗎?」沒想到馮錦然居然很支持:「好!爸爸是大明星,就應該去大城市表演!」馮超把錦然摟在懷裡,止不住流眼淚。他決心一定要給兒子做個好榜樣,不能半途而廢。2014年,馮超一個人搬到了洛杉磯,剛開始大半年的時間,他一邊當導遊,一邊尋找表演機會。不是科班出身又沒有牛人推薦的業餘表演者,想要在好萊塢混,簡直可以用「喪心病狂」一詞來形容。剛來洛杉磯時,馮超去了一家很小的酒吧,想上開放麥表演一段,結果剛抬腳想往臺上走,就被一個又高又胖的黑人大哥攔住了:「你想幹啥?」聽聞馮超想表演,大哥一臉嘲諷:「你是中國人吧?我就沒見過幽默的中國人。我認識的中國人都是拉著一張長臉,笑都不會笑,哪會說什麼脫口秀。」接著,他指指下面坐著的幾十個人:「這麼多演員都在排隊等上臺機會呢,憑啥你來了就上臺?」馮超看了看,臺下果然坐著幾十個人,眼神都惡狠狠的。這家酒吧本來就不大,這幾十個人竟然都是演員——比酒客還多。也是這次之後,馮超才知道,洛杉磯是全美甚至全世界演藝的中心,任何一家小酒吧都不缺乏表演人才。想要在洛杉磯的酒吧裡表演,必須在酒吧營業前,就到酒吧填表登記,介紹一下自己的表演經歷和想要表演的節目,若得到酒吧經理的認可,才可以在一張紙條上籤上自己的名字。經理會把這些籤名紙條放在一個大盒子裡,酒吧營業時,隨機從盒子裡抽出一個紙條來,被抽中的人就可以上臺表演。因為想要上臺的人太多,每晚被抽中的概率大概只有1/3。馮超真正想要去表演的地方是「喜劇商店」。「喜劇商店」除了經常會邀請喜劇明星來現場表演外,還聘用了30多個駐場喜劇演員,個個才華橫溢。最棒的是,每周一的晚上7點到8點,「喜劇商店」會給想在這表演的臨時演員上臺的機會,每個演員5分鐘,沒有酬勞,但是個出頭的好機會,如果表演得精彩,就會被經理或者老闆看中,留下來做駐場。想要獲得這個5分鐘的機會,必須在周一早上7點至8點之間先來這裡登記。從2014年6月開始,馮超每周一早上7點就會準時出現在「喜劇商店」,登記填表,風雨無阻。堅持了10個月後,他終於被經理抽中,得到一次上臺表演的機會——只是,他們只給了馮超1分鐘的時間。表演的地方在二樓小廳,可以容納150個觀眾,舞臺前坐著4個評委——這些評委都是喜劇界的名流,年紀最小的也都表演過10多年的脫口秀。馮超要做的,是在1分鐘之內讓這154個人都笑起來,並且還要體現出東方特色。| 「喜劇商店」的二樓小廳,馮超第一次做表演的地方 (作者供圖)馮超剛一上臺,有一位年紀較大、留著鬍子的評委就說:「誰叫了外賣?怎麼沒給我叫?」
大家都被逗笑了——洛杉磯的中餐館實在太多,馮超那天穿著白T恤黑褲子,確實很像送外賣的服務生。這句話仿佛像是相聲裡的「砸掛」,氣氛一下輕鬆起來,馮超立刻接住了包袱,即興表演道:「美國人總分不清我們東亞人的相貌,覺得我們長得都一樣。今天早上我來登記時,這兒的經理還跟我說,『你一早上來登記好幾次了,我們這裡每天只能登記一次,可不興作弊』。原來,他把前面填表的韓國人和日本人全當成我了。」評委們和觀眾都笑了,第一項要求順利達標。馮超看見「喜劇商店」的經理站在人群後面對他豎起大拇指——看來臨場發揮得不錯。他繼續說:「中國人長得確實很相像,我第一次去我女朋友家裡,看到她老爸,嚇了一跳,他長得和我幾乎一模一樣,只是老了點兒,我立刻對這位嶽父大人一點也尊重不起來了。」臺下的觀眾笑聲一片,評委們也連連點頭,這下馮超更有信心了。「這時候,女朋友的老爸很不高興地對我說:『馮超,如果你的銀行帳戶裡沒有3萬美金,就不配和我女兒談戀愛。』在我對這個老年『馮超』喪失了所有的尊重之後,他竟然對我說這種話!於是我回答他:『您說的對,我沒有3萬美金,我不配和您女兒談戀愛,但您知道嗎?這之前10個月我天天睡你女兒,我覺得完全不值3萬。』」這原本並不是馮超之前準備好的段子,不過這個段子倒確實有生活的原型——馮超當年第一次去女友家,女友的老爸就問過他銀行存款有多少。這個1分鐘的段子能體現出中國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戀愛婚姻觀,很有東方特色,獲得了全場的笑聲和掌聲,評委的第二項要求也順利達標了。表演完,幾位評委又問了他一些問題,其中一位問馮超為何要來好萊塢,馮超說:「因為我是個有才華的神經病,沒才華的神經病去了神經病院,有才華的神經病來好萊塢當明星。」這句話再次引得全場大笑。幾位評委交頭接耳地商量了一陣子後,一個年紀較大的評委對他說:「馮超,你很幽默,也很厲害,能夠在1分鐘之內達到那麼苛刻的要求。但今天來表演的人都非常優秀,我們只能擇優錄取,不能選你——你會怎麼做呢?」馮超想也沒想就回答道:「沒關係,我每周一會繼續來籤到,你們是沒法幹掉我的。」但那以後,寫著他名字的紙條,到給我講述他的故事之前,再也沒能被抽中過。我對這個萍水相逢的人敬佩不已,離開美國之後,我依然關注著馮超的動態。2015年7月7日夜裡,他發了一條朋友圈,把我的睡意一下子驅走了:「今天開始,我正式在美國最好的喜劇館兒『喜劇商店』裡工作!」下面配了兩張照片,其中一張是他站在「喜劇商店」貼滿明星照片的走廊裡。| 馮超站在「喜劇商店」貼滿明星照片的走廊裡 (作者供圖)看到他夢想成真,我很激動,立刻給他發信息祝賀。沒過一會兒,馮超回了信息。借著興奮勁,他又跟我詳細聊起了他得到這份工作的經過。
那次上臺之後,「喜劇商店」沒有僱傭馮超,但他還是每周一堅持去籤到。一轉眼4個月過去。有天馮超照常去籤到,依然沒有得到再次上臺的機會,正想回家,突然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順著聲音看過去,是一個挺帥的小夥子,穿著黑色T恤,胸前印著喜劇商店的LOGO。小夥子是這裡的駐場演員,馮超曾看見過他在臺上表演。他笑眯眯地走過來跟馮超握手:「我叫Steven Randolph (斯蒂文·魯道夫)。」斯蒂文說,自己經常看到馮超過來登記,覺得他太有毅力了,問馮超願不願意在「喜劇商店」做Door Guy(領位員)——如果願意,他可以把馮超推薦給老闆,每周一晚上能表演5分鐘脫口秀。馮超當時完全不明白Door Guy是什麼工作,但他聽到每周一都能在「喜劇商店」表演,一下子樂壞了:「行,我幹!」斯蒂文解釋說,「喜劇商店」的Door Guy其實也算是駐場演員,只是除了表演之外,還要幹雜活,有客人來看表演時,Door Guy需要把他們迎接進來,帶到位置上。除此之外,還要負責給客人調酒水,有點像吧檯的服務生。說完,斯蒂文把馮超領到「喜劇商店」的停車場,那裡停著一輛麵包車,車身漆著很多個名字,馮超數了數,一共有27個。斯蒂文說:「這些人曾經跟我們一樣,都是『喜劇商店』的Door Guy,現在全是大明星、百萬富翁。」於是乎,馮超辭掉了導遊工作,全職在「喜劇商店」做起了Door Guy——只是他沒有立刻變成百萬富翁,反而開始餓肚子。因為在這裡做Door Guy並沒有工資,所有的收入就是客人給的小費。娛樂行業,越晚生意越好,客人多,小費就多,但馮超是新人,分配給他的工作時間段都是在晚上6到10點之間——這個時段洛杉磯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客人不多。| 「喜劇商店」為馮超和他的同事製作的海報(作者供圖)有很長一段時間,馮超一天賺的錢只夠吃一頓飯,每天都得餓著肚子幹活。即便如此,能在「喜劇商店」工作,他還是異常興奮——因為不僅可以上臺表演,「喜劇商店」還會培訓如何提高表演技能。每天下班後,馮超都需要留下來學習,觀摩其他同事的表演,直到凌晨2點多。
馮超曾問斯蒂文,當初為什麼會幫他來這裡工作?斯蒂文說,他覺得當初的馮超很像從前的自己,對站立喜劇是真愛,很有才華,又很迷茫。他曾經是個癮君子,每天要花400美金去買毒品,在被「喜劇商店」聘用之後,才徹底戒毒。正是對站立喜劇的熱愛拯救了他,現在他還辦了自己的電臺節目,叫「與斯蒂文魯道夫一起探索深刻思想」。
羅伯特負責在「喜劇商店」的酒吧裡調酒,馮超一度以為他是專業調酒師。直到有一天在家看電視劇,他突然在螢屏上看到了羅伯特的臉——羅伯特濃眉大眼,不算特別帥,但肩寬腰細,肌肉結實,是美國人特別喜歡的那種身材——這部劇在美國算是長青劇,名氣很大,能在這部電視劇裡演主角,怎麼都該是一個百萬富翁吧?羅伯特怎麼會在酒吧裡打工呢?
我想起自己離開美國的時候,馮超送我們到機場,他曾笑著對我說:「等著吧,等我出名了,免費送票給你來聽我說相聲。」
本文系網易新聞人間工作室獨家約稿,並享有獨家版權。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投稿給「人間-非虛構」寫作平臺,可致信:thelivings@vip.163.com,稿件一經刊用,將根據文章質量,提供千字500元-1000元的稿酬。
投稿文章需保證內容及全部內容信息(包括但不限於人物關係、事件經過、細節發展等所有元素)的真實性,保證作品不存在任何虛構內容。
其它合作、建議、故事線索,歡迎於微信後臺(或郵件)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