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廣】福倫達10mm 5.6全幅鏡頭測評

2021-02-24 TimeLog

        對於天文愛好者而言,拍銀河拱橋總抱怨鏡頭不夠廣,現在福倫達這枚10mm超廣鏡頭終於上市了,某寶7xxx。配合A7s的超高感,能擦出怎樣的火花,請往下看

        福倫達10mm 5.6(以下簡稱v10)是第二款原生索尼FE卡口鏡頭,有趣的是,英文命名用了Hyper Wide Heliar,與之前12mm、15mm上的Super Wide Heliar相比又進了一個臺階。在下面的測評裡可以看到,這名字也非浪得虛名。


        世界最廣的非魚眼135全幅鏡頭,把佳能剛出的11-24mm 4.0 L和擁有超大像場的TS-E 17mm 3.5移軸(在數碼中幅等效10.8mm)都比下去了。

        作為徠卡的專業副廠鏡頭生產商,這款鏡頭除了索尼FE口,也有徠卡的M口,理論上兩者鏡片結構一樣,但是在光圈檔位、最短對焦距離、鏡身電子化上均做了不同程度的優化。


        我們來看看官方的參數,重量大小適中的,繼承了老款福倫達超廣的不可拆卸遮光罩設計,由於是大燈泡設計,福倫達順手取消了螺紋!

最大光圈 F5.6

最小光圈 F22

光圈檔位 1/3(FE口)、1/2(M口)

結構 10組13片

可視角度 130°

光圈葉片 10

最近對焦 0.3m(FE口)、0.5(M口)

最大直徑 67.4(FE口)、67.8mm(M口)

長度        68.5mm(FE)、58.7mm(M口)

重量        375g(FE口)、312g(M口)

遮光罩     不可拆卸


       這款鏡頭採用了全金屬的結構,上手感覺非常堅固。對焦環設計得很寬,很易把握,而且阻尼調教得非常舒服,從無窮遠到最近對焦距離大概要擰90°,光圈環從最大道最小大概要擰70°。


       對於FE卡口的鏡頭,當你擰對焦環的時候,會同時激活機身的放大輔助(類似蔡司的Loxia手動系列),並且會在屏幕和EVF現實虛擬對焦距離。


       和自家的12mm、15mm超廣類似,v10採用對稱結構,和反望遠結構相比,可以在非常小的體積實現低畸變,副作用是無論光圈所到多少,暗角都非常明顯,從中心到極限邊角甚至有2.5EV的差距。


       而且在邊角的位置可以見到輕微的綠色色染。


       我們對焦在無窮遠的景物,從F/5.6開始測試,不看極限邊角,中心到中框畫質就一個字,好。由於測試的機身A7S只有1200w像素,收縮光圈以後,中心到中框位置的畫質基本無差別,極限邊角畫質從F/11開始改善。

      到F/16以後,衍射現象開始出現,到F/22則非常明顯,如果考慮極限邊角畫質,就選F/11,否則全開光圈也是非常可用的。

   雖然有輕微的像場彎曲,但在無窮遠的測試裡幾乎不需要擔心畫質,中心畫質就不用說了,非常好!!


       抗眩光非常好,只看到一小點紫色眩光,比自家的15mm三代還要好。


       全開表現已經足夠好,因為全開只有F/5.6...



Sony A7s | Voigtländer 10mm 5.6 HWH E | f/11 |


Sony A7s | Voigtländer 10mm 5.6 HWH E | f/5.6 |


Sony A7s | Voigtländer 10mm 5.6 HWH E | f/8.0


Sony A7s | Voigtländer 10mm 5.6 HWH E | f/5.6


Sony A7s | Voigtländer 10mm 5.6 HWH E | f/11 


Sony A7s | Voigtländer 10mm 5.6 HWH E | f/11

需要原圖,請回復「v10」打包下載

       由於這個鏡頭我只玩了3個小時,所以我的觀點可能有點偏差,但仍然想分享下一些人生經驗:

本文作者BastianK,由TL君翻譯,轉載請註明


碼打的這麼有範兒,不關注下?

偶有乾貨,常有福利

TimeLog

相關焦點

  • 「宇宙最廣」的福倫達10mm f/5.6鏡頭 畫質怎麼樣?
    今天的主角是135畫幅非魚眼的最廣角鏡頭,視角達到130度,焦距只有10mm。
  • 新品 | 福倫達Heliar classic 50mm F1.5 VM 全畫幅標準鏡頭
    福倫達將於9月推出一枝Voigtlander Heliar classic 50mm F1.5全畫幅標準鏡頭,適用於Leica M-mount
  • 國外測評丨老蛙LAOWA 10-18mm無反全幅超廣角變焦鏡頭
    Vogitlander 10mm 5.6 E HWH: 福倫達廣角鏡頭如果你想要10mm焦距範圍,這是你僅有的其他選擇(2018年的世界影像博覽會上展示了三陽單眼相機的廣角鏡頭,市面暫時還沒有售出此款鏡頭)。福倫達和老蛙鏡頭在解析度,光暈和星芒各方面差不多,老蛙變焦鏡頭稍微有點壓手,畢竟重了120克,至於眩光阻力,福倫達的定焦鏡頭確實好太多了,畸變也較低。
  • 膠片鏡頭推薦:福倫達 15mm f4.5 ii
    焦距:15mm角度:110度最大光圈:f4.5最小光圈:f22光圈葉片:10片鏡片結構:6組8片濾鏡口徑:52mm>最近對焦距離:0.5米重量:156g這是我用過的第二支福倫達鏡頭,第一支是Color Skopar 25mm f4,是一支非常好用的街拍鏡頭,具體的介紹可以看這裡。
  • 【器材小燒】福倫達vm口鏡頭群配微單介紹(一)
    一、福倫達 Utra Wide Heliar 12mm f/5.6 Aspherical II  此頭暗角很大,喜歡者可直接使用,不喜歡暗角的可用鏡頭補償APP完美消除。轉接A7時的鏡頭補償APP的參考設定:周邊陰影:+16、-4、-2。轉接A7S時:周邊陰影:+10、+7、-6。二、福倫達 15mm f/4.5 M Aspherical II
  • 哪些鏡頭能拍出好看的星芒?
    在兩三年前,最有名的星芒鏡頭非佳能16-35第二代莫屬,此頭不僅焦段實用,鏡頭的各方面表現在當時都比較出色,此頭無疑是網上好看的星芒產生最多的鏡頭,沒有之一。  大家可能覺得21mm不夠廣,但是小編查了一下比21mm更廣的蔡司鏡頭,暫時都沒有發現特別好看的星芒。 如果需要更廣的鏡頭同時又有好看的星芒的話,福倫達的鏡頭是不錯的選擇。福倫達10mm、15mm都有非常不錯的星芒,並且15mm有索尼E口,不需要轉接環。
  • 福倫達40mm f/1.2 Nokton評測
    福倫達在最近的幾年一直在不斷推出索尼E卡口的手動鏡頭,從超廣角鏡頭(10mm & 12mm),到經典的焦距(35mm f/1.4),再到非常高端的65mm微距和110mm微距。今天我們來看看一個最近推出的鏡頭,40mm f/1.2 Nokton。40mm是一個很不錯的焦距,比「正常的」標準變焦鏡頭稍廣,比傳統的35mm鏡頭略長。
  • 號稱「神中之神」的福倫達APO-LANTHAR鏡頭
    ,支持請點擊(本號可獲微量收入)上面這個是一臺福倫達的BESSA II經典皮腔相機,這個相機的價格因為成色關係價格浮動很大,成色差一點的,不太準的一般3000多能買到,好一點的賣到6000,7000也是有的,但是上面這臺BESSA II開價卻要7300美金,折合人民幣要5萬塊。
  • 性能爆炸的福倫達50/2鏡頭所透露的真相
    點擊上方膠捲迷俱樂部快速關注,膠捲迷們堅實的陣地內容主要原創,配圖來自群友和網絡,所有水印保留最下方為微信自帶廣告
  • 福倫達的史前史與Vito B的草原之旅
    1840年11月,福倫達製作完成並開始出售匹茲瓦鏡頭,並且在1841年元旦開始銷售福倫達三世設計的攜帶匹茲瓦鏡頭的達蓋爾銀版相機Ganzmetallkamera,這是世界第一款全金屬結構的達蓋爾相機。這款相機為福倫達三世帶來了光宗耀祖的榮譽:維也納的國王賞賜給了他的名字一個von,那是貝多芬都渴望擁有的身份象徵。
  • 經典相機:百年前的攝影利器——福倫達早期頁片摺疊相機
    01.福倫達8×10.5規格的Film Fold-Bed頁片/膠捲兩用機福倫達公司自 1840年開發出第一臺全金屬相機後,幾十年中不斷推出大畫幅溼版、幹版相機和新鏡頭。到十九世紀末,福倫達的鏡頭產量已經達到每年數千隻,總產量突破 65000隻,這在攝影術還不普及的十九世紀堪稱了不起的成就。
  • 福倫達推出 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1.2 Aspherical SE E-mount
    Aspherical SE E-mount全畫幅廣角鏡頭日本福倫達將於7月23日推出第3枝Voigtlander Nokton SE超大光圈系列成員,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1.2 Aspherical SE E-mount全畫幅廣角鏡頭,適用於 Sony ⍺系列的E-mount接環無反相機,鏡頭採用6組8片鏡組的6千萬像素高解析度鏡片
  • 測評 | APS-C輕便超廣角 騰龍10-24鏡頭實拍體驗
    而全畫幅機身無論是F2.8恆定、F4恆定,亦或是11mm、14mm或15mm的超廣角視角的鏡頭,用戶的選擇可謂相當豐富。不過,對於APS-C畫幅相機用戶來說,全畫幅超廣角鏡頭的視角都打了折扣,從超廣角變成了稀鬆平常的廣角焦段。那麼要想獲得全畫幅相機上16mm左右焦距的視角,就需要用戶使用10mm左右焦距的鏡頭。
  • 超大光圈手動人像頭:福倫達42.5mm F0.95(M43)試玩
    由於我的照片帶上了EXIF參數,因此馬上有朋友發現參數中沒有鏡頭光圈數字。同時,這枚鏡頭從視角上來看,又是介於標頭與長焦頭之間的焦段且景深很淺(相對於M43而言)。所以,有朋友問我是不是瀋陽中一光學又出了什麼新鏡頭讓我試用?呃,答案其實就是今天博客的標題:這枚鏡頭是福倫達 NOKTON 42.5mm F0.95,前兩天它的那隻25mm正好被網友借給我與中一對決過。
  • 徠卡M狗頭,簡評福倫達35 1.4
    福倫達35 1.4,3200元。35 1.4是35mm焦段中的超大光圈鏡頭,也是35mm焦段中比較突出的一個指標型號,特別是在單反的領域。又要做成大光圈又要保證畫面質量對於各家公司而言都是難題,因此各類35 1.4鏡頭都屬於高級鏡頭,在單反裡更是屬於頂級鏡頭的行列。
  • 老蛙全畫幅10-18mm鏡頭建築拍攝評測
    他們首批面向市場的鏡頭就包括一支全畫幅12mm「零」畸變鏡頭。近兩年,他們還研發了適用於APS-C無反相機的9mm「零」畸變鏡頭和老蛙24mm探針鏡頭,最近還發布了9mm全畫幅鏡頭。我第一回聽說全畫幅10-18mm鏡頭時,我還以為是印刷錯誤。特別是看到鏡頭的產品圖時,我覺得將這麼廣的鏡頭體積控制得這麼小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我最終確認它的確是全畫幅鏡頭時,我就非常想要拿它去拍建築試試看。
  • 蛙友測評:不吹不黑,用事實去評測老蛙10-18
    作為一名職業風光攝影師,我使用過很多不同品牌的超廣角鏡頭,從佳能的C副10-18mm F3.5-5.6到索尼的C副10-18mm F4 再到SONY
  • 富士X-T4正式發布、索尼發布FE20mmF1.8G鏡頭、福倫達發布超大光圈F0.95定焦頭【一周器材簡訊 】
    至此,索尼E卡口全畫幅鏡頭達到36支,E卡口鏡頭共計56支。索尼表示,FE 20mm F1.8 G集高畫質、輕量化、超廣視角於一身,是目前索尼E卡口全畫幅鏡頭中視角最廣的定焦鏡頭,適合索尼微單用戶自由創作風光和星空等題材照片,也可以幫助專業視頻和Vlog創作用戶完成優質視頻作品。
  • 福倫達APO-LANTHAR名氣有多大?曾經號稱「神中之神」(全新版)
    而這其中最傳奇的,最有名,被譽為「神中之神」的,當屬APO-LANTHAR。其實APO-LANTHAR的結構並沒有那麼複雜,1964年的福倫達鏡頭目錄上收錄了APO-LANTHAR的介紹。它的關鍵是在使用材料上而不是結構上,它的本質是一枚使用了新材料的HELIAR結構鏡頭。
  • 單反、無反全片幅大比拼 ——機身鏡頭篇
    編輯們相信FF是大部分用家的終極選擇(當然,富戶或專業人士可能會選擇更高檔的相機,例如中片幅),今次我們就從真實數據及實戰應用上比較一下,讓各位打算升級上FF的用家作參考。當然大家都明白,沒有所謂最好的拍攝器材,有得必有失,應該從各方面衡量,找出最適合自己拍攝題材及習慣的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