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戲場法源寺:一座與死亡相關的千年寺廟,如今丁香花開動京城

2020-12-24 物道
圖|飛去揚兮

物道君語:丁香開得最美的地方是北京的法源寺。1924年4月26日,泰爾格、徐志摩、林徽因在丁香樹下,賞花論詩,直至夕陽西下。算日子過去了快一個世紀,北平也變成了北京,但儘管紛紛擾擾上百年,丁香花開依然驚動京城。然而很少人知道,法源寺真正的命運,與死亡相關。

如今法源寺是中國佛學院的所在地,可見名頭之大,然而若你親眼瞧見,你會驚訝,因為連它一個正臉都難找。

樹木高大遮蔽著大門,宮牆紅褪色,顯示著幾分破敗。無論是門前嬉戲的孩童,還是溜來溜去的老大爺,任誰都不曾斜看一眼。

就連它的本名,聽起來都讓人惆悵。

不同於隆福寺、法華寺,為弘揚佛法蓋起來;也不同大慶壽寺、延壽寺,聽著就洋溢著一片喜氣。法源寺,原名憫忠寺,1300年裡連結著戰爭、死亡、亡國和信仰。

根據李敖《北京法源寺》的同名戲劇,對它的評論最恰當,古剎千年,人間戲場。

圖|東日流七海

【 第一場戲 】

死不得其所,為忠建寺

法源寺的誕生與一場戰爭有關。

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裡有一件事他忍了好多年,親徵遼東的高句麗。但此時並非東徵的時機,正如一位老戰士說:「遼東太遠了,補給困難,高麗人很會守城,速戰速決恐怕很難。」

結果,一語成讖。

同年,唐太宗率近二十萬將士出發,出發前還跟兒子開玩笑:「回來我還穿這身袍子。」

圖|一隻向日葵

然而這身袍子再也沒能脫下來。整場戰事打了八九個月,單單安市城就僵持了近三個月,將士死傷十餘萬,馬也只剩下五分之一,糧也要盡了。

無奈下,唐太宗退到了幽州,也就是北京。在悔恨與痛苦中,他終於換下了那身袍子,但卻洗刷不掉滿身的傷痕。

於是他決定給為國盡忠、死在外鄉的將士蓋一座廟,命為「憫忠」。(武則天登基後才建成)

但狂人李敖說,最願無忠可憫。

圖1|飛去揚兮
圖2|阿七287

【 第二場戲 】

一次次粉身碎骨,一次次又重生

然,兩百年不到,憫忠寺毀於一場無名大火,佛經卷盡毀,幽州節度使李匡威面對著這片斷壁殘垣,淚流滿面,於是決心重建。

並在寺裡建了一座觀音閣,塑白衣觀音像,立了許許多多有名或無名的紀念牌位,閣蓋得極高,高得後世有人稱:「憫忠高閣,去天一握。」

是啊,它離天那麼近。

只是,哎,又一語成讖。

記得重建時李匡威還感嘆:「人生無常,悲恨相續,惟彼觀音,或能救我。」如你所想,觀音也沒能救得了它。

圖|小逆

1057年5月,幽州發生一場強烈地震,遼史記載:「大憫忠寺,有傑閣......摧毀於地震。」

毀到什麼程度呢?遼史沒有說,但在其他史書,我找到了答案。「雄州北界、幽州地大震,大壞城郭,覆壓者數萬人。」

憫忠寺就在震中,比天高的觀音閣,白衣觀音像,毀得一個影子都沒有。

但即使這樣,人們也沒有放棄它,一個和尚發起了重建募捐,50年以後,憫忠閣又建了起來。

圖1|阿七287
圖2|書開

【 第三場戲 】

它看見了兩個朝代的滅亡

北宋末年,金兵打到東京,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當然再也沒有放回去,宋徽宗被關在延壽寺,宋欽宗在不遠處的憫忠寺。

悲催的是,憫忠寺曾是遼帝接待北宋使臣的地方,如今一個亡國皇帝被關在裡面,宋欽宗感慨萬千,被父親甩鍋,被迫當皇帝,又被迫做了31年囚犯。

1156年,宋欽宗離開了。而474年後的1630年,一個叫袁崇煥的大將被崇禎皇帝處死,屍體被割得四零八落,丟棄在西四甘石橋,沒人敢收屍。

半夜,月黑風高,只幾個黑衣人,把屍體裝進一個大麻袋,背起來往北京城外一座寺廟的方向奔去,黑衣人默默地為他清理身體,雖不言語,臉上儘是悲傷。

圖|小逆

屍體入棺,打下木釘,寺裡的和尚還給他做了一場秘密法事。一位和尚合十說:「佘先生真是義士!肯在樣犯忌的時候收屍,真是人間大仁大勇,我們佩服得很。」

「哪裡的話,法師們肯秘密做這一次佛事,超度亡魂,才是真正令人佩服的。」

就在黑衣人出門之際,有人問:「這廟叫什麼啊?」黑衣人回身一指,正門上頭有三個大字,憫忠寺。

而這位佘姓義士,一直為袁崇煥守墓,守護這一縷被冤死的忠魂。他死後也埋在墳邊。

十四年後,北京城破,明朝覆滅。

圖1|小逆
圖2|一川兔野

【 第四場戲 】

寺廟與刑場僅咫尺之遙

到了雍正年代,雍正大概覺得憫忠閣的歷史太悲慘了,於是把它改名「法源寺」,改一改風水。

誰知,法源寺的戲仍沒唱完。

1898年,一個年輕人站在雪地裡、站在法源寺一塊舊碑前搖頭晃腦,想著些佛法深意,他叫梁啓超。此時,另一個不怕冷的年輕人譚嗣同,正向他走來。

他們相遇,相談,互相投契,不久就在一同籌謀了公車上書和戊戌變法。然而103日的戊戌變法,有多轟烈,就有多麼慘澹。梁啓超逃往日本,譚嗣同被斬首。

圖|璋藥師

他的屍身被譚嗣同一個僕人運出,停靈於法源寺。老家人痛苦地想著:「真沒想到我家少爺住的地方,離刑場這麼近!」

是的,譚嗣同生於法源寺附近,住在法源寺附近,而那個刑場就叫菜市口,也位於法源寺的東面不遠處。

寫到這裡,我心裡猛然一動:寺廟與刑場為何只有咫尺之遙?

圖|晏菲路8號

記得《北京法源寺》中一個青年人曾問法師:「你認為,是法源寺的名字好呢,還是憫忠寺好?」

法師順口就答:「從對人的意義說,是法源寺好;從對鬼的意義說,是憫忠寺好;從對出家人的意義說,兩個都好。」

青年人會心地一笑,法師也笑著。

「寺廟的用意並不完全為了超度死者,也是為了覺悟生者。」

人為自己的信仰而死,這就是意義。

圖|晏菲路8號

【 第五場戲 】

終於丁香花開

如今法源寺還在,寺內的碑文也在,被稱為菩提樹的丁香花也在。

思來想去,法源寺雖然曾粉身碎骨,重建又重建,見證了太多刀光劍影和腥風血雨,也看著一個個王朝在鐘聲中落幕。

然而法源寺如同院中的丁香花。法師說:「丁香很柔弱,結子又多,葉子和花都漂亮,但是是素色中的美麗,不是豔麗的。」

圖|克查
圖|飛去揚兮

花開後還會被人們磨成了粉末,做成藥材,溫脾胃、止霍亂、去毒腫。可是正如杜甫詩所言「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就是這樣簡單樸素的理想,無論發生什麼,過去多少年,年年春風一吹,丁香還是次第開放。

恰如今日,起風了,法源寺的丁香開了。

圖|北京老德

參考:李敖《北京法源寺》

文字為物道原創,轉載請說明。

相關焦點

  • 北京最浪漫千年古剎,擁有滿園丁香花,遊客直言仿若人間仙境!
    今天,蟀大叔跟大家介紹一個北京最浪漫千年古剎,擁有滿園丁香花,被譽繁花之寺,淨化心靈之處!遊客直言仿若人間仙境,是個時間放慢腳步的地方! 法源寺有三絕,分別是金臺階、七井、丁香。 法源寺的丁香號稱「香雪海」,已有百年歷史。法源寺也被稱為「繁花之寺」,老北京曾有「憫忠寺(法源寺)的丁香,崇效寺的牡丹,極樂寺的海棠,天寧寺的芍藥」之說,如今前三均不可追,只剩法源寺而已。
  • 袁崇煥超度的地方,北京法源寺,已走過千年……
    黑衣人姓佘,遭凌遲處死的人便是鼎鼎大名、曾經威震遼東的明末抗清英雄袁崇煥,那座為他超度亡魂的千年寺廟便是如今的北京法源寺。知道北京法源寺這個地方,要感謝大師李敖,是他的那本文筆流暢、文化厚重的《北京法源寺》,令我對李敖欽羨無比,令我對法源寺心緣神往。
  • 不得不看 | 話劇《北京法源寺》再臨京城,回望百年歲月,品味舞臺巨匠之功力
    故事起自唐代古剎北京法源寺,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三位核心變法人士,住家離寺廟很近,譚、梁二位虔誠信佛。三位經常廟裡走動,譚、梁二人結拜法源寺,緣定三生。光緒皇帝召見康有為,完成了等待多年的一次相見。康有為提出變法觀點,得到皇帝信任。變法93天,慈禧幹涉,眼看變法失利之時,光緒帝命秘書楊銳帶出「密詔」,著維新派人士,火速籌謀「救駕」事宜。
  • 「一座法源寺,半部民國史」——北京法源寺閒時一遊
    出差到北京有半日的空閒,北京那麼多風景名勝去哪裡逛逛呢,大的地方遠的地方半天不夠,小的地方就不想去,正好這段時間正在看李敖描寫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這段時間歷史故事的《北京法源寺》,搜了搜法源寺的位置,距離也不遠,決定去走一趟。
  • 北京超神秘寺廟,不僅門票免費,還有貓咪可擼,你知道嗎
    北京法源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剎,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在唐朝時期法源寺叫做"憫忠寺",這個寺廟是唐太宗李世民為哀悼北徵遼東的陣亡將士建造的,''憫忠'二字由此而來,到了清朝時期這裡設了戒壇,專傳戒法事,法之源地,從此寺廟便改名為"法源寺"。
  • 【開票預告】話劇《北京法源寺》(2018年3月7日—3月11日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演出)
    故事起自唐代古剎北京法源寺,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三位核心變法人士,住家離寺廟很近,譚、梁二位虔誠信佛。三位經常廟裡走動,譚、梁二人結拜法源寺,緣定三生。光緒皇帝召見康有為,完成了等待多年的一次相見。康有為提出變法觀點,得到皇帝信任。變法93天,慈禧幹涉,眼看變法失利之時,光緒帝命秘書楊銳帶出「密詔」,著維新派人士,火速籌謀「救駕」事宜。
  • 田沁鑫x奚美娟x周杰,《北京法源寺》歸來|新京報×國家大劇院
    田沁鑫x奚美娟x周杰,強強聯手要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戊戌變法,話劇《北京法源寺》將在10月22日至 11月1日再度回歸,亮相國家大劇院。劇照攝影 高尚《北京法源寺》改編自李敖同名小說,導演田沁鑫打破了以往歷史劇線性發展的敘事結構,從2015年首演至今,《北京法源寺》收穫了好口碑。
  • 田沁鑫《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門法源寺始建於唐代北京,是李世民為祭奠徵戰高麗時死難的戰士們修建的。晚清時期,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等大名士知識分子都住在法源寺附近,他們在此結識、走動,這裡亦成為見證戊戌變法的歷史舞臺。話劇《北京法源寺》改編自李敖的同名歷史小說,自北京和香港演出以來,備受好評,這次作為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重頭戲亮相上海大劇院,觀眾將從「高聳廟堂,人間戲場」中,看到田氏戲劇的宏大格局和雄偉氣魄。
  • 舊時京城花間雅事 文人雅士詩文詠嘆這些燦爛的奇花異草
    潭柘寺是北京地區最古老的寺廟,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所以向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俗諺。潭柘寺不但是寺院宏大,殿宇雄偉,而且寺內的古樹名木也是馳名於世的。如今,潭柘寺的山門外東側有一座六角形漢白玉石欄杆圍圈著一棵樹,別看它的樹體不算巨大,僅高8米,但名氣卻不小,它就是著名的柘樹。
  • 北京法源寺:中國佛學院所在之地,也是李敖一本歷史小說的書名
    在北京宣武門之外,從教子胡同沿街而行,我們會發現在城內竟然現存著一座最古老的佛家寺院,名為「北京法源寺」。這個擁有著1300多年歷史古剎,不僅是一所重要的佛家活動場所,也是目前漢傳佛教當中的最高學府「中國佛學院」的所在之地。1956年,陳毅副總理曾經批示,在北京法源寺成立「中國佛學院」。
  • 陝州公園:丁香花開滿園香
    人間三月芳菲始,踏青賞花正當時。柳絮飛揚的人間三月,迎來了丁香花開。在三門峽市的陝州公園有一處丁香園,它佔地約10餘畝,是一處以丁香花為觀賞主題的專類園。 目前,正值丁香花開盛季,美麗、幽靜的丁香園引來了無數遊客駐足欣賞。主題公園丁香園曲徑通幽、鳥語花香,令人嚮往!
  • 《北京法源寺》:一部「好久不見」的「中國話劇」
    《北京法源寺》劇照《北京法源寺》,肯定不是常見的那種戲。這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歷史劇。《北京法源寺》劇照最後,「廟堂高聳,人間戲場」,舞臺上的這齣《北京法源寺》,以一種完全不同以往的戲劇語言,透過宮廷、民間、寺廟三重空間,重窺歷史迷霧。
  • 被隋煬帝、唐太宗同時相中的地段,北京的法源寺,來歷有傳奇
    但隋煬帝可不這麼想,他發現幽州這個地方的旅遊資源挺豐富,一時半會兒玩不過來,於是就打算在這裡修建一座帝王行宮,以便隨時可以過來「嗨」(應該叫巡幸,皇家還得保持儀式感)。據傳說這座名叫臨朔宮的行宮,地址位於薊城的東南,也就是今天北京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現在是北京市最古老的佛教名剎法源寺的所在地。
  • 丁香花開沁我心扉
    又是一季丁香花開,馥鬱清香盈淡雅,冰清玉潔傲塵間。清露染衣若濺淚,婷婷含香舞香衣。朵朵花兒宛如夢中飄過的女子,悽婉惆悵,輕輕憂傷,無限彷徨,她漸漸的遠了,消失了她那太息的目光.......我希望逢著一個結著怨愁的姑娘,她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
  • 唐代「大劇院」戲場:與廟會結合一飛沖天,進化成「貿易博覽會」
    戲場是指表演雜耍唱戲等娛樂活動的場所2、戲場與廟會的結合唐朝佛教、道教盛行,王公貴族爭相投資建造寺廟道觀。這些貴族權勢不僅僅給寺廟道觀帶來了修築資本,也給寺廟道觀賦予了一定成分的政治因素。因此除權貴給予的金錢外,寺院本身也會賺取收益,由此寺廟有足夠的錢財來開辦文娛活動或者供養自己的文娛班子。以戲場為代表的俗文化是可以給寺廟帶來更多的宣傳和客流量的,但是這也要求寺廟要有足夠的場地。在唐代,寺廟的選址都非常講究,一方面有些寺廟是在權貴的舊宅上擴建的,另一方面政府批劃面積較為大。
  • 紀錄片《千年菩提路》:佛教在中國2000多年的傳承和發展
    禪宗之靜,武術之動,如何合而為一?那些名揚四海的少林僧兵,難道不受殺戒的約束嗎?少林功夫,是傳自達摩祖師嗎?穿越現實與歷史的迷霧,我們尋找達摩,尋找真正的少林……1981年8月24日,一道閃電,擊倒了陝西扶風縣法門寺的寶塔,也開啟了一個埋藏千年的秘密。法門寺在倒塌的古塔下面,人們發現了一座隱秘的地下宮殿。
  • 聽書|北京法源寺·第4節 寂寞餘花
    那時候憫忠寺已經改名法源寺,改了一百五十七年了。法源寺在北京宣武門外西磚胡同,遠遠望去,並排的三座大門,每座都對開兩扇,門頂上是厚重的宮殿式建築,門與門之間是牆,牆頭也同樣鋪上琉璃瓦。這一排山門建築,第一印象使人覺得厚重,好像凡是看到的,都戴了又厚又重的大帽子,莊嚴地等你過來。中間的門最大,前面左右各一隻石獅子,尤其顯得莊嚴。正門是開著的,可是冷清清,看不到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