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部影視作品,陸港臺三種譯名,哪個更絕?

2020-12-10 超級卡司

一個好的名字有多重要呢?

就拿人見人愛的「肥宅快樂水」來說,可口可樂,這個名字一聽就讓人感到快樂。其實在它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名字被翻譯成了「蝌蝌啃蠟」。

看到這個名字,你還有想喝的欲望嗎?

一個好的名字,對商品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大,影視作品的名字也是如此。

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話題了,看看同一部影視作品,大陸、香港和臺灣的不同譯名,哪個更絕~

#肖申克的救贖

原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港譯:《月黑高飛》

臺譯:《刺激1995》

作為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大陸版的直譯中規中矩,雖然不出彩,但也不出錯。

港版的《月黑高飛》雖然有點跳脫,但聯繫起劇情倒也有那種意思了。

臺版的《刺激1995》就完全讓人摸不著頭腦——刺激還能沾點邊,1995又是怎麼回事?故事明明是發生在上世紀中期的啊!什麼?是1995年上映的?哦,那沒事……還是覺得非常有事!

#盜夢空間

原名:《Inception》

港譯:《潛行兇間》

臺譯:《全面啟動》

這次輪到臺版直譯了,雖然有些平平無奇,但也挑不出錯。

而港版的「兇間」在粵語裡和「空間」發音是一樣的,老諧音梗了,硬生生地把一部懸疑科幻片整出了恐怖片的感覺。

大陸版的雖然和原名基本沒啥關係了,但是緊扣主題,《盜夢空間》四個字就包含了懸疑、科幻的感覺和「空間」這一元素,還是相當不錯的。

#速度與激情

原名:《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港譯:《狂野時速》

臺譯:《玩命關頭》

大陸版的《速度與激情》和港版的《狂野時速》都是在直譯的基礎上稍作引申,臺版引申得就有點遠了,幾乎看不出原來的痕跡了。

為什麼臺版要翻譯成《玩命關頭》呢?臺男星敖犬一句話讓人恍然大悟:「因為這部電影裡面都是光頭!」沒毛病!就是有點口音哈。

#三傻大鬧寶萊塢

原名:《3 Idiots》

港版:《作死不離3兄弟》

臺版:《三個傻瓜》

這部電影不管是原名還是幾個版本的譯名都一言難盡,難分高下。三傻都大鬧寶萊塢了,還不快叫保安?《作死不離3兄弟》又是什麼?桃園結義還是西天取經?

相比之下,臺版的直譯都顯得順眼了。臺版:謝謝啊謝謝,全靠同行襯託。

#摔跤吧!爸爸

原名:《Dangal》

港版:《打死不離3父女》

臺版:《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摔跤吧!爸爸》的原名就是「摔跤」的意思,大概是覺得過於簡單了,三版的譯名都開始「自由發揮」了。

大陸版的《摔跤吧!爸爸》和臺版的《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都說不上好壞,但港版的《打死不離3父女》是想把印度電影都譯成一個系列嗎?

我想我已經掌握了其中的規律:《調音師》就是《嚇死不離3男女》,《誤殺瞞天記》就是《哭死不離4口人》……

#釜山行

原名:《부산행(釜山行)》

港譯:《屍殺列車》

臺譯:《屍速列車》

《釜山行》的大陸版就是直譯,也得虧國外的地名對我們來說比較陌生,否則換成《佛山行》《鞍山行》,又是一番風味了。

臺版和港版不約而同地都譯成了《屍X列車》,說吧,是誰抄誰的作業?

#天才槍手

原名:《ฉลาดเกมส์โกง(聰明的遊戲)》

港譯:《出貓特工隊》

臺譯:《模犯生》

《天才槍手》的原名有些平平無奇,於是三版譯名又開始自由發揮了。大陸版的譯名多了幾分傳奇色彩,而臺版《模犯生》的諧音梗用得也不錯。

港譯的《出貓特工隊》可能讓人有些雲裡霧裡,電影裡根本沒貓啊!其實「出貓」是作弊的意思,這麼說來,看起來最不明所以的港譯名反倒是最直白的了。

#生活大爆炸

原名:《The Big Bang Theory》

港譯:《特別變態科學家》

臺譯:《宅男行不行》

《生活大爆炸》原名直譯就是「宇宙大爆炸論」,大陸版這樣翻譯倒也貼切。

臺版的《宅男行不行》就讓人懷疑是不是誤點了什麼奇怪的劇了,港版的《特別變態科學家》就更迷惑了——第一眼看上去很不對勁,但想想又好像有點那意思?

如果說大陸翻譯片名的人是人才,總能給出一些讓人拍手叫絕的譯名,那麼港版和臺版的就是「鬼才」,總有一些腦洞大開的想法。

相比之下,國產劇的外文譯名就顯得有些「江郎才盡」了。

比如日譯的「灰姑娘系列」:《親愛的熱愛的》是《Go!Go!灰姑娘的單相思》,《微微一笑很傾城》是《灰姑娘在線中!》,《杉杉來了》是《中午12點的灰姑娘》,《漂亮的李慧珍》是《逆襲的灰姑娘》……真就中國女孩人均灰姑娘?

還有韓譯的「皇帝的女人」系列,《雍正皇帝的女人》《乾隆皇帝的女人》,猜到是什麼劇了嗎?沒錯,就是《甄嬛傳》和《延禧攻略》。

還有《皇帝的女兒》,誰能想到是《還珠格格》我就……我覺得你已經初步具備了給國產劇翻譯個韓國名的素質了。

照這規律,《步步驚心》該叫《雍正皇帝的宮女》了吧?誒嘿,人家叫《宮女的男人》,想不到吧?

不過在泰語譯名面前,這些都是「弟弟」,一部小清新的《冰糖燉雪梨》,泰版翻譯成了《聞屁識女人》,我直接「好傢夥」!

當然了,各種語言和文化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我們在看這些影視作品的時候,也別忘了還有這麼一群譯者,或給影視作品的名字注入了靈魂,或帶給了我們快樂。

你更喜歡哪一版的翻譯?

相關焦點

  • 中俄電影譯名爆笑對比!這真的是同一部電影麼?
    在我國一大批優秀的電影譯製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國大陸的電影譯名水平在整個華語圈都是可以拿得出手的,吊打港臺譯名!舉兩個例子🌰:我們非常熟悉的《海王》這個譯名,不但契合原電影名《Aquaman》中「Aqua水」的元素,還點出了電影的主題:半人半亞特蘭蒂斯皇室血統的男主人公經歷考驗最終成王。
  • 【同一部電影 不同的片名】盤點迪士尼電影的中日譯名
    許多作品引入日本後,都採取直接音譯的方式,用外來語作電影題目。不過,也有一些並未直譯的特例。一起來看看中日兩國對各類迪士尼影片片名的不同翻譯。中文譯名:魔法奇緣日文譯名:魔法にかけられて(中了魔法)中文譯名:勇敢傳說日文譯名:メリダとおそろしの森(梅莉達與幻險森林)
  • 影視 | 《打死不離三父女》是哪套電影的香港譯名?
    外國電影的香港譯名 Movie Titles in Cantonese關於外國電影的香港譯名,相信大家都略有所知
  • 同一部劇中的同一演員分飾母女兩角,是母親漂亮還是女兒更驚豔?
    在很多影視劇中常常有一人分飾兩角或者多角的情況,有些還是分飾母女二人,女兒繼承母親的良好基因,所以母女倆長得一模一樣,都一樣美麗動人。小編整理了以下幾對同一部劇中的同一演員分飾母女二人的角色,大家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吧!
  • 論電影譯名,一山更有一山高
    這次我們來看看香港地區對日本電影的譯名和意外(?)還不錯的臺灣地區的譯名。 這兩部個人感覺就翻譯的還不錯,退而不休講述的是退休後的老年人的生活,言簡意結又點題。比電視劇的翻譯好多了。不過因為是一部R15的作品,相信爸爸媽媽們看到這個名字都懂了吧。幸運的是,關注本公眾號的18歲小仙女們夠年齡可以看。
  • 劉詩詩、佟麗婭兩人的新劇同時官宣,都是同一題材,更期待哪個
    劉詩詩、佟麗婭兩人的新劇同時官宣,都是同一題材,更期待哪個 最近開始了新劇的宣傳劉詩詩、佟麗婭兩人的新劇同時官宣,都是同一題材,更期待哪個 關於這部劇劉詩詩、佟麗婭兩人的新劇同時官宣,都是同一題材,更期待哪個
  • 陸港臺三地明星書法大比拼,哪邊最差?
    下面,我們來看看,陸港臺三地明星書法對比,哪邊稍好,哪邊最差? 大陸地區 徐靜蕾徐靜蕾號稱娛樂圈的「才女」,演技好文採好,自導自演成功電影作品,頗具才情,徐靜蕾幼時學書法,具備一定「童子功」,在大陸明星裡,寫字算好的。
  • 任嘉倫大婚場景,同一攝影師作品,和楊紫景甜誰更有CP感?
    任嘉倫拍攝的電視劇《大唐榮耀》和《天乩之白蛇傳說》中,請了同一攝影師馮海為任嘉倫和電視劇女主拍攝古裝結婚海報。既然是同一攝影師,又都是高顏值的女藝人,難免拿出來對比一下,看看誰和我們帥氣國超更有CP感呢?
  • 比麥當勞改名「金拱門」更Orz的,還有這些電影的奇葩譯名!
    比如外文片翻譯中文名,往往有內地、港、臺三種版本,從風格上就能看出兩岸三地觀眾偏好的大不同。香港是自由港,譯名喜歡通俗活潑,開門見山,還要添油加醋一些:猛、爆、激情、情迷、驚、怪、豔、威猛、血戰等字眼可謂譯名中的標題黨。
  • 羅雲熙出道以來出演過的那些現代影視作品,你更喜歡哪個角色?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羅雲熙出道以來出演過的那些現代影視作品,看看你更喜歡哪個角色?半是蜜糖半是傷》袁帥 最近,羅雲熙新劇《半是蜜糖半是傷》校服造型絕了好啦,今天就和大家聊到這啦,大家最喜歡這裡面的哪個角色呢?
  • 俄羅斯的四個漢語譯名,哪個與實際相符?
    在對外國國名進行音譯的過程中,我們的主要原則是用好字好詞,這樣一來,外國的名字聽起來就會很好聽,就比如美國,我國使用了美字,而日本卻譯為米國,兩個國名哪個好聽,是不言而喻的,這就是翻譯的不同。那麼俄羅斯呢?由於俄羅斯與我國相鄰,兩國之間的交往也要早於英法等西歐國家,所以歷史上對俄羅斯的譯名也不止一個。首先還是來看看日本的譯法。
  • 2021年奧特曼新劇實錘,五部作品來襲,迪迦、賽羅在同一部劇登場
    其實至少有五部作品要播出,而且迪迦、賽羅還在同一部劇中出場。當然了客觀而言,賽羅、迪迦這兩個奧特曼那可是最有名的戰士吧?如果要給奧特曼的人氣進行一下排名,他們兩個肯定要佔據前兩名的,圓谷將之安排在同一部劇中出現,也是一件讓人很興奮的事。
  • 看了國產影視的英文譯名,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今天,小萬就帶大家看看國產影視作品的英文譯名都是什麼樣的!➤北京愛情故事——Beijing Love Story看到這麼「接地氣」的中文劇名,小萬已經知道它的英文譯名也不會胡扯到哪兒去了。不知怎麼的,小萬看著這譯名總會自動腦補一句話:「你追我,如果你能追到我……我就把你……嘿嘿嘿」
  • 那些年國產劇的譯名,第一個就讓人懵圈
    有的譯名能直接反映一部作品的主題思想,而有的譯名則讓看過劇的觀眾都一頭霧水。英文譯名:自取為主,意譯靠譜,參考海外意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國產劇,除了根據四大名著改編的劇外,一般沒有英文劇名。近年來雖然「中英對照」多了,但起英文名的水平層次不齊。比如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英文名《Love O2O》。
  • 同一部劇中同一個演員分別飾演母女二人,哪個扮相更讓你驚豔呢?
    在一些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一個人需要飾演好幾個角色的情況,但是有些人是一個人既要演媽又要演女兒,母親下線女兒上線。這種情況在影視劇中還是蠻常見的,下面整理了一些同一部劇中同一個演員又當媽又當女兒的角色,大家一起來看看是女兒演得好還是媽媽更出色?
  • 2020年終盤點,任嘉倫8部作品,8個角色,哪個更深入人心?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為了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影視作品更是在這一年百花齊放、爭奇鬥豔。這一期我們來聊一下收視王子,任嘉倫。任嘉倫,1989年出生,鐵粉都很喜歡喊他「國超」這樣比較親切嘛。一個以唱跳歌手出道,但是認真、努力走上演藝之路的成功出色藝人。
  • 港臺譯名大陸譯名的差距?神鬼師奶總出現,生活大爆炸讓宅男尷尬
    幾乎每個國家都會引入其他的影視作品,因為語言不一樣,文化不一樣,所以在電影電視劇引進的時候,譯名就成為了很大的重點,而港臺電影電視的風格和大陸的風格大相逕庭,很多電影電視的翻譯都差別很大。比如肖申克的救贖臺灣譯名刺激1995。
  • 想吐槽臺灣的電影譯名很久了......
    《樂來越愛你》雖說也借了個諧音,BUT這個名字隨便安在哪個愛情歌舞片都行吧?你起得這麼隨便,發行公司是怎麼通過的?同樣是今年大熱片,《血戰鋼鋸嶺》是大陸譯名,臺灣叫《鋼鐵英雄》,香港直接叫《鋼鋸嶺》。《刺激1995》竟然是我們大陸譯名《肖申克的救贖》!港譯叫《月黑高飛》。而《刺激1998》是我們大陸譯名的《重返伊甸園》,據說臺灣發行方只因為這個電影也有牢獄情節就隨了《刺激1995》,做了人家八竿子打不著的續集。
  • 這些奇葩的電影譯名,簡直是喪心病狂!
    而另一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的電影《I, Tonya》(我,塔尼婭)。比如這部豆瓣排名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豆瓣9.6,堪稱影史經典。香港版譯名《月黑高飛》臺灣版譯名《刺激1995》本來是部治癒系電影,可這這名字?!小西要是跟別人推薦這部電影,都不知如何開口!嘿朋友,給你安利一部電影,名字叫《充氣娃娃之戀》。你的同伴會怎麼想你!你的父母會怎麼想你?算了,為了形象,還是自己躲被窩悄悄看吧....
  • 聊聊那些曾經的民間譯名.
    的時候和小姐姐進行進行了一番關於「遊戲譯名」的討論,小姐姐認為我們要用玩家熟悉的譯名,而我則是認為有官方譯名的應該優先使用官方的版本。最終因為考慮到一些譯名可能會被國內廠商搶先註冊而導致原意偏離,所以我們文章中所採用的遊戲名稱會儘量以官方的為標準。(例:百度「口袋妖怪」只能搜到山寨手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