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導演管虎帶領超1500人的劇組,歷經499天的籌備、230天的拍攝,耗時一年半1:1實景還原了1937年的上海蘇州河兩岸。《八佰》也成為了《復聯3》《復聯4》後世界第3、亞洲第1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
影片中所敘述的四行倉庫所在的位置面向當時已經淪陷的上海,背對上海公共租界的蘇州河南岸,以蘇州河為界,已到無路可退之局面。電影以國民革命軍524團以及沿途收攏的各路逃兵,散兵的視角描述了四行倉庫內部所發生的事以及回擊日本軍隊進攻;以蘇州河對岸的中國民眾,外國記者及英國士兵從第三視角敘述了戰場的整體情況和各種不同職業、性別、國籍之人士的視角;以日本上海派遣軍的視角敘述了日本軍隊對四行倉庫的進攻以及偷襲。《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這部電影中所呈現的是一個個普通平凡的戰士,他們中有逃兵,有怕死的,也有見了日軍瑟瑟發抖的。但他們經歷了起初的恐懼、經歷了一個個戰友在自己面前倒下時,最終爆發出驚人意志力,在退無可退中慢慢覺醒,一個個都成為了無畏的勇士。
這部電影最能觸動我的是一條河河岸兩邊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景,一邊是燈火輝煌,一邊是炮火連天,橫屍遍野,在為戰爭勝利所努力的士兵,兩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事不關已高高掛起,是他們不想要和平,不想要燈火或輝煌嗎?,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不是他們用鮮血和軀體換來的嗎?這一片段將人性的冷漠,貪婪,自私體現的淋漓盡致。向我們展示了抗戰歷史先輩的不屈的精神,戰士,為了守護親人和家園犧牲自己,現實只會比歷史更殘酷,更慘烈。國旗在敵軍的戰機的瘋狂掃射中,岌岌可危,但是四行倉庫的戰士們,不顧生命危險,用身體護著國旗,讓其屹立不倒,這就代表中國是永遠打不倒,打不敗的。
影片最大的激發了悲壯的血性,一種大義凜然的氣勢,無論社會怎樣變遷,歷史都不應該被忘記,英雄更不應該被忘記。當鮮豔的旗幟升起,代表的是不放棄戰鬥的信念、戰士們的氣節,而這在日軍的眼裡卻是極大的挑釁。於是出動飛機,對著四行倉庫瘋狂掃射。戰士們用血肉之軀,守護著代表信念的旗幟。英雄也只是平凡的人,他們也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親,是妻子的丈夫,可是戰爭,讓他們成為了戰士。是愛國愛家情懷,讓他們選擇堅守。先烈們用頭顱和熱血刻下的歷史烙印不會消退,並將我們永被銘記!國讎家恨,生死存亡。戰火紛飛中,每一次犧牲都震撼心靈
我們也應該緬懷過去,牢記歷史,落後就要挨打,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有話語權,別人才不敢來欺負你,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才能有希望,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