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爆了!《八佰》不愧國產頂級戰鬥大片,但爭議仍然不斷

2020-09-07 虎牙種草仙

最近有部電影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正逢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今天就來講講這部電影——八佰

「八佰」是什麼?

1937年,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孤軍,以寡迎眾,血戰4天4夜。

「八佰」,是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

「八佰」,是一河隔出天堂與地獄的戰爭史奇觀,

「八佰」,更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的英雄縮影。

這部影片去年就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下映最終在今年成功上映累計票票房突破了20億但是對這部影片的爭議仍然不斷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小編也去搜索了下相關歷史,確實是跟劇情有些出入,電影中只展現除了好的部分

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國產電影,當屬《八佰》。一經上映,火爆程度空前,光是點映場,就賣了2億多,正式排片,首日破了1.35億,現在,電影票房衝破了20億,成為了2020年全球首部單地區20億影片。

毫不誇張地說,《八佰》承擔著中國電影業復甦的重任。憑藉一己之力撐起了全國電影院的最佳票房,堪稱「救市之作」。這部成本高達5.5億的電影,不負眾望,實至名歸。

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

講述了日軍攻打上海時,「八佰壯士」堅守四行倉庫,迎面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


一開始,小編也是看的很憤怒明明是有違史實,卻打著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幌子,但後來細思,電影中刻畫的戰士,卻都是有血有肉的,主調也旨在緬懷革命先烈們,歌頌先烈們抗日的精神,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歷史上某些領導人的錯誤,並不能掩蓋這四百二十位戰士,在四行倉庫裡浴血奮戰的貢獻,是他們用血肉之軀,打出了國門,讓世界對中國軍人刮目相看

拋開爭議不說,回到電影中,有很多處都能戳中淚點,讓小編最記憶深刻的一場戲是,日本軍隊對媒體放話說

影片最令人動容的一幕,是陳樹生為了粉碎敵人炸掉大樓,和一眾戰士身捆炸藥,縱身一躍,充當人肉炸彈……

3個小時 拿下四行倉庫,為了防止日本人對四行倉庫實行的爆破,拖延戰鬥時間,戰士們身上綁著手榴彈,義無反顧的從樓上跳下,用血肉之軀當人肉炸彈,炸開日本士兵圍成的裝甲掩護

蘇州河畔迴蕩著,戰士們在跳下的瞬間,大聲喊出自己名字和籍貫的聲音,河對岸的人們無一不為之動容

在場的觀眾也都深受感染,他們通過這一壯舉,告訴著世人他們的存在,中國軍人的節氣尚存

電影中的這一幕是真實存在的,影片中率先跳下的戰士,叫陳樹生,犧牲時年僅21歲,留給母親的遺書中寫到,捨生取義 兒所願也

史實是比電影展現的,更加殘酷,這「八百壯士」的真實結局讓人唏噓,正是有了這些

為了革命事業前赴後繼,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們,才有了我們美好的今天

英雄——緬懷於心,歷史——永遠銘記,拋開歷史不說,《八佰》是近期不錯的一部抗戰片,值得觀看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成年人的真實寫照是什麼?其中有個高贊的答主這樣說道:

心未老,頭已白;眼未花,淚已無;

食不缺,品無味;時間少,事無盡;

上有老,不能常伴左右;下有小,無法伴其成長;

中有妻,無心好言三句;外有友,不能一醉方休。

答主的這段話,寫盡了成年人的不易。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樣,沒有那麼多歲月靜好,更多的只是隱忍和負重前行。

當然,挫折使人成長,痛苦帶給人們的也未必全是「負能量」,有時候,它也孕育著希望。

人生在世,總會是得失相伴,悲喜交加的。而我們也在這生活的磕磕絆絆裡愈加堅強,不斷成長。

相關焦點

  • 國產戰鬥大片合集 究竟哪一部國產後戰鬥大片吸引你
    好萊塢的戰鬥大片總是有很多人圍觀,比如說《珍珠港》等等不過隨著我國電影行業的持續發展,國產電影也有很多優質的戰鬥大片,無論情節還是畫面都讓人無比驚嘆!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幾部值得觀看的國產戰鬥電影。一:《南京,南京》2009年上映的《南京,南京》,集結了劉燁、高圓圓、範偉、江一燕等實力演員傾情演出。《南京,南京》沒有多麼宏大的場面。導演把鏡頭對準了普通人,沒有一味的執著於日軍行刑的殘酷畫面。
  • 爭議影響不了《八佰》成為現象級影片
    批《八佰》批得最兇的,大概在於電影沒有讓他們看到戰爭應該有的樣子。比方說,主角一方有多少部隊,敵軍有多少部隊,主角勢力遭遇了什麼情況,主角如何利用現有條件,戰鬥的結果是如何基於雙方條件的,所有戰鬥情節應該有明確的戰鬥邏輯和進程。
  • 六部國產戰鬥大片合集 戰爭年代湧現無數無名英雄
    好萊塢的戰鬥大片總是有很多人圍觀,比如說《珍珠港》等等不過隨著我國電影行業的持續發展,國產電影也有很多優質的戰鬥大片,無論情節還是畫面都讓人無比驚嘆!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幾部值得觀看的國產戰鬥電影。一:《南京,南京》2009年上映的《南京,南京》,集結了劉燁、高圓圓、範偉、江一燕等實力演員傾情演出。《南京,南京》沒有多麼宏大的場面。導演把鏡頭對準了普通人,沒有一味的執著於日軍行刑的殘酷畫面。
  • 29.46億,《八佰》給國產大片打了樣
    有一說一,《八佰》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但算不上佳作。這一點,從影片上映至今,評分下滑至7.7分。以及在這艱難的特殊時期,最終預測票房達29.46億,也已佐證。也正是這樣,《八佰》最終呈現的視效,以及明星們的演技,均是國產電影的一流水準。
  • 《八佰》爭議不斷 能否扛起拯救華誼重任已成問號
    全美影院運營部一位工作人員看著疫情期間密密麻麻的觀影登記本時,露出了久違的微笑,「這幾天多是來看《八佰》的,選擇不多,但國慶檔不同,《奪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等等,片源增多,好戲開始。」只有好片接連不斷才會讓市場真正恢復並繁榮。」  不過,佔領市場空白期的《八佰》上映後,因發行策略以及刪減傳言引發負面輿論,在一定時期內波及口碑,目前其豆瓣評分停留在7.7分,這也讓《八佰》最終票房變得不確定起來。  目前市場對《八佰》的最終票房預測有多種。
  • 除了《八佰》之外,經典國產戰爭大片有哪些,這幾部你大都沒看過
    反映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爭大片《八佰》即將在8月21日正式上映,從歷史背景來看,這應該是一部氣勢恢宏的抗戰大片,也是影迷從去年就一直期待看到的一部國產戰爭大片,但究竟這部片子是否名副其實並成為經典之作,還有待看了再說。
  • 除了《八佰》之外,經典國產戰爭大片有哪些,這幾部你大都沒看過
    反映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爭大片《八佰》即將在8月21日正式上映,從歷史背景來看,這應該是一部氣勢恢宏的抗戰大片,也是影迷從去年就一直期待看到的一部國產戰爭大片,但究竟這部片子是否名副其實並成為經典之作,還有待看了再說。
  • 時隔234天內地電影票房大盤再次突破2億,《八佰》改變了什麼
    其實在疫情緩解的初期,就曾經有傳言《八佰》會是疫情後第一部國產電影,這裡不乏是一種希望《八佰》先試水,先頂上來的想法,用中國頂級的戰爭大片作衝鋒,可能也是之前很多戰爭題材影片都要擔負的使命吧。 《八佰》給中國電影工業化&發行方式帶來新的起點 其實選《八佰》作為復工後首部國產大片,不僅僅是基於讓他衝鋒考慮的,而也是出於對於觀眾而言,如果影片本身不具備極強的視聽效果
  • 八佰 影院復工的第一部大片,票房近20億,爭議不斷什麼原因?
    後面多處戰鬥場面情節夠慘烈,視效夠刺激,不過也真夠虐心的。高潮應該就是鄭愷飾演的陳樹生全身綁滿手榴彈跳樓,身體也是炸彈,破日軍的鋼板陣。剛開始我都沒認出來那個是鄭愷,說到這我要特別的說一下,這個電影看完令我感受大的是我沒看太清楚人物的臉,大家臉是黑的補光也是黑的,看完搜《八佰》才知道演員列表,才一一對應,這個片子整體就是一種壓抑黑色的感覺,這可能就是那種大戰時期的緊張感,用環境渲染氛圍。
  • 備受爭議的《八佰》,華誼兄弟的背水一戰
    作為疫情之後上映的首部國產大製作新片,《八佰》的時間點抓得很準,也成功帶動了一波觀影熱潮,相信此時的投資方華誼兄弟與導演管虎,心情或許寬慰了一些。圍繞這部根據淞滬會戰時國民革命軍88師一部守衛上海四行倉庫四晝夜的事跡改編的作品,引發了專業影評人、文史專家和普通觀眾在內的人們持續不斷的熱議。按照管虎的敘述,《八佰》「像一個電影學院剛畢業的學生,『笨笨地』去拍一部電影。」
  • 《八佰》單日票房逆襲反超《花木蘭》!國產大片完勝好萊塢
    這兩部好萊塢大片的票房不濟,又給《八佰》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八佰》票房繼續勢如破竹,突破26億大關,30億近在咫尺。9月這個檔期相對空缺的時間,《八佰》可以繼續高歌猛進了。《八佰》和《花木蘭》在歷史還原上有著相同的問題,但是《八佰》卻更加符合商業大片的製作規律。《八佰》雖然沒有創造《戰狼》系列的輝煌,但是卻再次激發了民族、家國情懷的大討論。
  • 《八佰》上映提振票房信心
    不過,點映期間業內也傳出華誼採用新發行方式,要求某些影院支付保底金的傳聞,引發爭議。最後片方澄清只是針對有偷漏票房前科的影院,這從側面也反映如今產業上下遊對票房都相當敏感和謹慎,《八佰》的表現被所有人盯著。不僅國內對《八佰》期待頗高,就連外媒也關注這部中國影院復工後首部國產大片。
  • 《八佰》破十億票房衝16億!國產大片卻不敢定檔9月?
    《八佰》七夕節排映佔比銳減至26.2%,退居單日排片亞軍。《木蘭:橫空出世》也定檔10月1日,根本沒有任何一部國產大片定檔在9月份,這裡面問題看來很大。另外,隨著2019年暑期檔保護月的正式瓦解,大多數好萊塢分帳大片都獲得了同步甚至提前的上映機會,就像今年國產片這時跟好萊塢大片《信條》正面相碰,雖然二三線城市人看諾蘭科幻片有一定認知難度,但還不是多數國產大片能比的。
  • 《八佰》上映3天票房破8億,他憑什麼稱之為國產大片?
    三天前《八佰》上映,僅僅3天票房突破8億。被稱之為本月壓軸國產大片,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為壯聲勢,謝晉元對外宣傳兵力為800人,這群戰士也因此得名「八百壯士」。這也是本片片名《八佰》的由來。
  • 撤檔、爭議、燃爆…解禁後的《八佰》真的好嗎?
    包括那些配樂和畫面上不得不稱讚的細節,也在試圖拓寬我國主旋律的邊界,稱它為國產電影製作最高級別也不為過。比如這個長鏡頭。冷色調渲染氣氛,由近及遠,以靜寫動,一輛自行車橫穿畫面,與鏡頭運動方向平行移動,南岸上圍觀的群眾依次入鏡。
  • 多人「吹爆」, 但充滿爭議,《八佰》值不值高口碑呢?
    今年首部比較「火」,而且口碑比較好的國產電影,應該就是《八佰》了!它的票房已經破6億人民幣, 是今年第一部票房比較「火」的國產電影,另外它的豆瓣評分目前也有7.8分;在各大購票網站的評分,更是9分以上, 被不少觀眾「吹爆!」
  • 爭議不斷的《八佰》是否值得看?
    一部電影,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太正常了,沒有爭議和差評的電影,大概至今還沒出現過。這部電影是我疫情以來去看的第一場電影,已為其貢獻3張票房。作為商業電影,與真實的歷史相比肯定是有藝術升華的,爭議焦點就在於說其篡改歷史。但我看了挺感動的,推薦去看。
  • 《八佰》啟示
    對人物的塑造,是《八佰》的另一大亮點。這是一部群戲,人物眾多,明星雲集。除了張譯、姜武、王千源、杜淳、魏晨、李晨、姚晨等人,很多演員我居然認不出來。比如,從頭至尾我沒找到鄭愷,差點沒認出劉曉慶。雖然認不出明星臉,但卻記住了那些角色。這在國產片中,是極為罕見的。
  • 從撤檔爭議到有望上映救市,國產戰爭巨製《八佰》到底經歷了什麼
    6月初,定檔7月5日上映的《八佰》正在如火如荼地做宣發,上影節隨即宣布,把這部國產戰爭大片定位開幕式影片之一。會上有觀點指出,《八佰》「偏離歷史唯物主義的創作傾向」,不應當受到鼓勵,更不適合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片。
  • 電影《八佰》值不值得去看
    《八佰》燃爆全網:真正改變歷史的,往往是群不起眼的小人物!最近一部大熱的愛國抗戰電影——《八佰》,刷爆了朋友圈。豆瓣開分直接高達8.3分,第一天點映,就坐收超過1500萬的票房,看來這部電影「沒那麼簡單」。就連「硬漢」吳京看完後,都忍不住感慨:「我不輕易哭,我哭了好幾回,非常非常的感動。」這部片到底有什麼魔力?真的值得全網這麼吹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