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電影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正逢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今天就來講講這部電影——《八佰》
「八佰」是什麼?
1937年,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孤軍,以寡迎眾,血戰4天4夜。
「八佰」,是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
「八佰」,是一河隔出天堂與地獄的戰爭史奇觀,
「八佰」,更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的英雄縮影。
這部影片去年就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下映最終在今年成功上映累計票票房突破了20億但是對這部影片的爭議仍然不斷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小編也去搜索了下相關歷史,確實是跟劇情有些出入,電影中只展現除了好的部分
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國產電影,當屬《八佰》。一經上映,火爆程度空前,光是點映場,就賣了2億多,正式排片,首日破了1.35億,現在,電影票房衝破了20億,成為了2020年全球首部單地區20億影片。
毫不誇張地說,《八佰》承擔著中國電影業復甦的重任。憑藉一己之力撐起了全國電影院的最佳票房,堪稱「救市之作」。這部成本高達5.5億的電影,不負眾望,實至名歸。
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
講述了日軍攻打上海時,「八佰壯士」堅守四行倉庫,迎面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
一開始,小編也是看的很憤怒明明是有違史實,卻打著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幌子,但後來細思,電影中刻畫的戰士,卻都是有血有肉的,主調也旨在緬懷革命先烈們,歌頌先烈們抗日的精神,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歷史上某些領導人的錯誤,並不能掩蓋這四百二十位戰士,在四行倉庫裡浴血奮戰的貢獻,是他們用血肉之軀,打出了國門,讓世界對中國軍人刮目相看
拋開爭議不說,回到電影中,有很多處都能戳中淚點,讓小編最記憶深刻的一場戲是,日本軍隊對媒體放話說
影片最令人動容的一幕,是陳樹生為了粉碎敵人炸掉大樓,和一眾戰士身捆炸藥,縱身一躍,充當人肉炸彈……
3個小時 拿下四行倉庫,為了防止日本人對四行倉庫實行的爆破,拖延戰鬥時間,戰士們身上綁著手榴彈,義無反顧的從樓上跳下,用血肉之軀當人肉炸彈,炸開日本士兵圍成的裝甲掩護
蘇州河畔迴蕩著,戰士們在跳下的瞬間,大聲喊出自己名字和籍貫的聲音,河對岸的人們無一不為之動容
在場的觀眾也都深受感染,他們通過這一壯舉,告訴著世人他們的存在,中國軍人的節氣尚存
電影中的這一幕是真實存在的,影片中率先跳下的戰士,叫陳樹生,犧牲時年僅21歲,留給母親的遺書中寫到,捨生取義 兒所願也
史實是比電影展現的,更加殘酷,這「八百壯士」的真實結局讓人唏噓,正是有了這些
為了革命事業前赴後繼,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們,才有了我們美好的今天
英雄——緬懷於心,歷史——永遠銘記,拋開歷史不說,《八佰》是近期不錯的一部抗戰片,值得觀看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成年人的真實寫照是什麼?其中有個高贊的答主這樣說道:
心未老,頭已白;眼未花,淚已無;
食不缺,品無味;時間少,事無盡;
上有老,不能常伴左右;下有小,無法伴其成長;
中有妻,無心好言三句;外有友,不能一醉方休。
答主的這段話,寫盡了成年人的不易。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樣,沒有那麼多歲月靜好,更多的只是隱忍和負重前行。
當然,挫折使人成長,痛苦帶給人們的也未必全是「負能量」,有時候,它也孕育著希望。
人生在世,總會是得失相伴,悲喜交加的。而我們也在這生活的磕磕絆絆裡愈加堅強,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