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報導②信息員:戰鬥在鄉村社區最深的角落-中國氣象局政府...

2020-12-24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 趙曉妮 何孟潔

  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最大限度的隔離與移動限制是防止疫情傳播的關鍵。因此,每一個街區、每一個村組,都成了打贏這場「戰役」的重要之地。

  與病毒「對抗」,與時間賽跑,其中一支力量,來自奔走的氣象信息員、網格員。他們,被稱為最基層的氣象工作者,紮根於農村,深入到每一個鄉鎮、村落。

  曾經,在每個雨勢兇猛的汛期,他們是防災減災戰線上「最後一公裡」關鍵一環。如今,面對疫情,他們亦堅守在防控阻擊的前沿陣地。

  人命關天的事,必須嚴防死守

  十多天來,湖北省隨縣淮河鎮桐橋畈村氣象信息員李世代天天守在進村必經的頭嶺路上。

  45歲的李世代是桐橋畈村村主任。他平日住在淮河鎮區,每天早上進村、晚上出村,頭嶺路留下了他年復一年的足跡。每個汛期,作為氣象信息員,這條崎嶇山路都讓他掛心。如今,守住這條路,對他來說,意味著守護一方平安。

  去年臘月二十九,在疫情形勢嚴峻之時,李世代當機立斷,在經淮河鎮黨委、政府同意後,在交通要道口設卡,日日值守——除本村人回村允許進入外,無特殊情況任何人不得外出。

  在這條路上,他攔下了從四川歸鄉拜年的妹妹。「妹妹都走在村門口了,堅決沒同意她過年串門,還是讓她原路返回了。」他心裡也略有歉意,但依然態度堅決:「我們不去,你們不來,平安過年。」

  西去三百多公裡,在湖北省丹江口市金竹園村,同為氣象信息員的村支書朱泉也安排了得力人員,對全村5個外出路口嚴密防控。「路口就是關口,把好了,外面的人不進來,裡面的人不出去,疫情就進不了村。」

  隔離措施能一定程度延遲病毒的傳播,也為採取其他管控措施提供了時間,對於遏制疫情至關重要。

  「人命關天的事,必須嚴防死守!」這些科學理論,李世代和朱泉或許了解得不深,但只要為百姓好,他們就照辦。

  他們的心裡始終堅持:就是要下沉到一線,反覆講,反覆宣傳,講清楚嚴峻形勢,就能贏得村民的支持。

  在這個寒冬,許多像李世代和朱泉這樣的氣象信息員,奔走在防控疫情的路上,在安徽氣象部門的倡議下,全省氣象信息員切實發揮在基層疫情防控一線的作用;寧夏125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發揮示範作用,築牢疫情防控「堤壩」等,充分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力爭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多一些主動,就會少一些被動

  更多的氣象信息員行動起來,不僅僅「拉起」細密的防護網,還將最新的信息和服務傳遞到鄉村與社區的角落。

  2月3日,正月初十,天下著雨,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蓮塘鎮炭衝村街道上冷冷清清。

  村委懸掛的氣象預警大喇叭正在播放防疫順口溜。這是村裡的氣象信息員、村支部書記黃高祥特意請賀州市氣象局幫忙聯繫拿到的客家話版本。「村裡嗓門最大、最有號召力的就是咱們的氣象大喇叭,每次它一響,大家都會放下手中事認真聽。」他說。

  從大年三十開始,黃高祥就帶領村裡的黨員幹部宣傳防疫信息,勸導村民居家不外出。如今,村裡利用氣象大喇叭每天12次播放防疫科普知識,全村近5000名村民都自覺響應號召待在家中不外出。

  「在防汛抗旱時,大喇叭播放預警信息,我是氣象信息員;如今疫情當前,大喇叭播放著防疫信息,我依舊作為氣象信息員入戶宣傳,以保障大家安全。」 黃高祥說。

  近年來,氣象部門不斷完善智慧信息員平臺功能,建立信息員平臺與中央氣象臺、微信等的數據傳送接口,實現視頻、直播信息、信息員災情信息的實時回傳和實景天氣、氣象要素數據在中央氣象臺的疊加顯示。據統計,2019年,氣象信息員平臺活躍,通過信息員平臺上報災情信息14萬餘條,預警轉發392萬次,線上培訓6萬餘次,較2018年全年分別增長250%、83.3%和40%。

  2月2日,雖然還沒有正式上班,淮北氣象服務微信群裡就滴滴響個不停,比工作日還繁忙。這邊安徽省淮北市氣象局剛剛發布最新製作的「疫情防控氣象服務專報」,那邊氣象信息員便紛紛響應,轉發到各自負責的村鎮工作群。

  淮北市濉溪縣五溝鎮藕池村的氣象信息員王克玲在接到轉發的「疫情防控氣象服務專報」後,立即轉發給村幹部和村民。她也是村支部委員,面對疫情,她常常從凌晨工作到深夜,除了把守轄區各個出入口,勸導外來車輛和人員不進入村莊,還引導居民正確認識、科學防控疫情。

  除了各種信息以外,氣象信息員還將貼心的服務送到人們心坎裡。

  在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劉橋鎮徐園村,從正月初三開始,氣象信息員葛雲亮的時間表就被排得滿滿當當。

  「目前我們村幾戶湖北回村人員及家庭成員自覺居家隔離,我們每天密切關注他們的情況,進行電話聯繫溝通,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安撫他們的情緒,詢問是否有生活困難,幫助採購生活物資送上門。」 葛雲亮說。

  今年,為了防止春節期間集體聚餐、辦農家宴的情況,村裡暫時收繳保管民間廚師的鍋灶炊具。起初也有人不理解,葛雲亮拿出有關通知文件,耐心細緻地講解目前疫情的嚴重性、採取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承諾過了疫情防控期,一定將炊具完璧歸趙,贏得了大家的理解和配合。「這個春節很特殊,沒有時間陪伴家人,虧欠了孩子,辛苦了父母,但是我只希望大家能安全度過這場疫情,而且比起前線醫護工作者,我們做的又算得了什麼。」

  在真正的勝利到來之前,他們絕不鬆懈。「我們考慮得周全一些,多一些主動,就會少一些被動;應對越有力,防控越有效。只要我們咬緊牙關,團結一心,就一定能闖過疫情防控最重要、最關鍵的時期。」葛雲亮說。(王兵、毛琪、車俊志、陳秋陽、何震宇、陳建軍、餘佩瑤、杜興無對本文有重要貢獻)

  (來源:《中國氣象報》2020年2月7日一版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越城區氣象局黨員幹部深入社區基層共築疫情聯防戰線
    越城區氣象局黨員幹部深入社區基層共築疫情聯防戰線 發布日期:2020-01-31 14:20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逆行在基層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氣象人——記阜陽市氣象局駐村工作隊...
    疫情就是命令,阜陽市氣象局駐村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已經年過6旬的肖軍用簡單話語安排下家事後,含淚惜別剛滿10個月的孫子,提前結束休假趕回潁上縣潘郢村,帶領工作隊另外2名隊員協助當地村委會投入疫情防治戰役中。肖軍同志在2019年10月就領到退休文件了,本可以頤養天年的他退休不退崗,依然戰鬥在扶貧一線。
  • 嶺東區「三員」聯手 織密社區疫情防控網
    連日來,為了充實社區防控力量,嶺東區機關黨員紛紛來到社區防控第一線,由社區統一安排共同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嶺東區東湖社區黨支部將下派的20名黨員志願者和社區的8名黨員共同組建了「信息員、守門員、服務員」三支黨員先鋒隊。
  • 建德:防控疫情,社區「紅衣戰士」在戰鬥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孫潔 饒星苑隨著浙江省將防控級別調整為一級後,建德市也加強疫情防控部署,社區巡訪、入戶登記正式開始。在一線,除了嚴陣以待的社區工作者之外,一同出現的還有身穿紅馬甲的社區志願者,人們稱他們為「紅衣戰士」。防疫一線的「紅衣戰士」大家都知道新冠病毒傳播力極強,但這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紅衣戰士」卻主動請纓、毫不畏懼,只願為儘快打贏疫情防控戰貢獻一份力量。
  • 廣州市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第一百場)
    、青年代表們進行了連線互動交流,鍾院士和全球的中國留學生們分享疫情防控的相關經驗。我們聚焦疫情防控及時回應、聚焦復工復產復學及時發布、聚焦暖心舉措和感人故事及時宣傳、聚焦國際關切及時發聲、聚焦涉外疫情及時答疑。緊扣疫情防控最新變化、人員來穗返穗、復工復產、復市復學等關鍵節點,圍繞醫療衛生保障、交通防疫防控、教育防疫防控、社區村居防疫防控、各區防疫防控、涉外防疫防控、暖心舉措等10多個主題,第一時間舉辦新聞發布會、第一時間回應社會關切,廣州新聞發布成為穩定社會預期的最重要平臺。
  • 築就戰「疫」氣象防線——北京市氣象部門疫情防控和氣象保障服務...
    中國天氣網訊 「做好北京疫情防控極端重要」「當下疫情防控要更加警惕」。2月24日,北京市氣象局召開專題視頻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精神、中國氣象局部署精神,對全市氣象部門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會議一結束,黨組立即率隊到業務樓、科技樓對各單位開展防疫檢查。
  • 時時刻刻的堅守──來自西青疫情防控一線的報導
    除了一線醫護人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承擔著對疑似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病毒標本採集接收和檢測,對確診病例居住和工作地進行防疫消殺等重點工作,他們衝在疫情防控的最前面,是離病毒最近的「隱形戰士」。
  • 「昆明上榜應急能力A級城市」系列報導 阻擊疫情 數位化防控大顯身手
    「疫情防控最需要什麼,我們就解決什麼,決不能拖疫情防控工作的後腿!」昆明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大數據專班在「一標三實」信息採集的基礎上,通過技術攻關、升級改造,迅速完成對「一標三實」信息採集端「社區警務App」的功能升級完善工作,形成「基礎要素採集」App,加入疫情防控信息核查功能,增加「到過疫區、有密切接觸、有醫學症狀」3類人員信息的統計功能,為疫情防控一線的民警、基層幹部快速方便採集提供了一件「神兵利器」,大大提高了全面採集的效率,進一步準確掌握昆明市疫情現狀,為科學精準防控疫情奠定堅實基礎
  • 廣州市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第三十五場)
    此外,在開展社區防控、美化城市環境、做好新聞報導、響應復工復產號召等各條戰線上,也有許許多多女性的身影,堅守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奉獻。  第三部分是疫情防控中的婦女組織。這部分著力呈現婦女組織和女性社團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 【記者在現場】安慶:靶向叫應助群眾跑贏地質災害-中國氣象局政府...
    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兵 通訊員 王龍學 錢義美  「大爺,趕快撤離!這兩天還有大雨,留在這裡太危險。」4日18時,潛山市氣象局聯合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地質災害黃色預警,次日9時升級為橙色預警,並及時通知鄉鎮信息員及地質災害防禦責任人。  發源於安慶市的「96121聲訊電話反撥系統」,經多年發展已成為當地靶向叫應的重要手段之一。8日凌晨2時,市氣象臺值班人員發現上遊黃梅至九江一帶有強回波移向宿松,迅速指導宿松縣氣象部門將暴雨橙色預警上調至紅色。
  • 通州區政府:社區防控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展開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邢曉婧 陳莎莎】微信認證為北京市通州區委員會組織部的公眾號「通州組工」7日發布消息稱,隨著河北疫情形勢的蔓延,抗疫工作到了緊要關頭,社區防控工作進入「戰時狀態」。通州區政府相關負責人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澄清說,此處的「戰時狀態」意指「加緊進行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並非順義式戰時狀態。通州目前暫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通州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社區防控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展開,民眾生活一切正常。該負責人表示,「通州組工」文中提到的「戰時狀態」加了雙引號,形容通州社區的防控工作更加紮實,和順義發布的戰時狀態不一樣。
  • 國際主流媒體關注中國疫情防控 廣泛轉發總臺報導
    近日,美國福克斯廣播公司新聞頻道、英國廣播公司國際新聞頻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國際頻道均轉引了總臺相關報導,介紹中國在防控疫情方面所採取的措施以及美國、亞洲、歐洲等地疫情情況。獨立電視臺報導稱:從中國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攻堅戰。
  • 時事熱詞:"社區疫情防控"用英語怎麼說?
    近400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奮戰在65萬個城鄉社區的新冠狀病毒疫情防控一線,平均6個社區工作者守護著一個社區,每名社區工作者面對350名群眾。
  • 姜曉萍:加快提升社區疫情防控能力
    【姜曉萍:加快提升社區疫情防控能力】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學社會發展與社會風險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姜曉萍指出,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也考驗著基層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加快提升社區疫情防控能力,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一是明晰指揮與執行的職責線。
  • 圖片報導|他們守住社區防控的最前線
    連續多日,中國境外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國內。雖然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包括北京在內的各地都保持防控態勢不放鬆。
  • 衛濱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秀峰到分包社區督導疫情防控工作
    衛濱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秀峰到分包社區督導疫情防控工作 2020-02-03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考作文題,就在這些報導中
    《最溫馨的距離:「當好居民守護者,隔離疫情不隔離愛」》,2月6日半島新聞標題內容,與以上高考作文題目真是完全契合。最溫馨的距離:「當好居民守護者,隔離疫情不隔離愛」,發表在《深讀丨青島先鋒的戰疫②:「鐵骨」見初心,柔情化人心》中,講述了一個社區書記、山東省勞動模範王豔芳和居民間的美麗故事。
  • 「戰「疫」說理」全面提升社區疫情防控「四化」治理水平
    提升社區疫情防控的社會化水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社會建設得到有效發展,單一依靠政府力量已經無法實現社會的有效治理,政府單方行動,只會帶來社會發展的非均衡狀態,需要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有效發揮政府、市場和社會的優勢,共同抗擊疫情。換言之,政府必須給予社會更加寬廣的公共空間,發揮好引導作用,積極支持與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疫情防控。
  • 廣州市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第三十二場)
    利用全市6614個鄉村大喇叭和601輛流動宣傳車開展疫情防控宣傳1169萬次。與人民日報數字廣東聯合推出的「同舟共濟文藝戰『疫』作品選播」在覆蓋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所有部門的400餘個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滾動播出。「文藝+媒體」。發揮傳統黨媒權威發布的優勢,通過文藝與媒體的融合,用媒體的強勢推介擴大主題創作的影響力,推動文藝作品「飛入尋常百姓家」,形成文藝戰「疫」的「最強音」。
  • 華富街道探索「戰區+特種部隊」社區小區防控模式 嚴密築牢疫情...
    為切實把省、市、區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落地落細落實,華富街道黨工委結合工作實際,探索「戰區+特種部隊」集團作戰的「8+5」社區小區防控模式,嚴密築牢疫情防控防線,全力以赴打好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一、黨建引領集團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