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券久「香」不散 外資連續25個月增持

2021-01-17 中國證券網

  ◎記者 孫忠 ○編輯 陳羽

  進入2021年,外資金融機構依舊看好中國債券市場。最新數據顯示,外資機構已連續25個月增持中國利率債,過去一年累積增持中國債券逾萬億元。

  在過去一年,中國經濟表現亮眼,人民幣匯率穩定,升值具備趨勢性,中國債券收益率也擁有比較優勢。多位外資金融機構首席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全年人民幣升值仍有一定空間,同時中國國債收益率將穩定在3%附近,持有中國債券整體仍是不錯的確定性機會。

  最新月度數據顯示,外資機構繼續增持中國債券,過去一年累積增持1.07萬億元。去年12月,境外機構總託管量增加1632億元,至3.25萬億元,接近單月增持紀錄。

  花旗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向記者表示,央行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加大了金融對外開放的力度,同時完善了跨境金融的一些基礎設施,這些都有利於國際資金流動。外資布局中國債券市場熱情很高,這一趨勢未來仍會延續,甚至更加「誇張」。

  渣打銀行環球研究部表示,2020年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和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指數(GBI-EM)完成中國債券納入後,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或將在2021年成為最後一個納入中國債市的全球三大主流債券指數。預期2021年10月開始實施納入,並將在12個月內完成,這一決定有待於2021年3月會議上做進一步確認。據估算,納入指數後,相關外資被動流入將達到萬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其中2021年流入規模或達470億美元至570億美元(約合3000億元人民幣至3700億元人民幣)。

  此外,一些專門投資中國債券的基金也開始陸續成立並迅速增大,支持外資持續流入中國債市。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對中國而言,2020年不僅僅在發展環境上持續改善,國際聲望也得到大幅提高,外資在2021年對人民幣資產更加樂觀,人民幣匯率未來一年仍有升值空間。

  在匯率相對穩定甚至仍有一定升值空間的環境下,中國國債收益率遠高於美債,因此可以擁有相對確定性的收益。

  「從過去幾個月的情況來看,這種交易十分流行。外資增持中國債券速度很快,而且勢頭更猛。預計未來幾個月勢頭不會減弱。」陸挺表示。

相關焦點

  • 境外機構連續24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專家稱利差吸引和外資尋求避險是...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包興安隨著我國債券市場吸引力增強,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市的熱情增加。12月2日,中央結算公司公布數據顯示,11月份境外機構增持中國債券836.6億元,為連續第24個月增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境外機構之所以持續增持中國債券,是因為中國債券利率較高,我國是少有的維持正利率的國家,而美元、歐元、日元、英鎊所對應國家的央行基本上都奉行零利率甚至負利率,利差吸引境外資金進入我國債市。同時,在對疫情進行防控的同時,我國經濟恢復較快,經濟穩健性好,也吸引了大量外資尋求買入中國債券避險。
  • 外資持有國內債券超3萬億元 已連續3年淨買入國內股債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深入推進,外資不斷加碼布局人民幣資產,持有國內債券和A股規模持續增長。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外資已連續3年淨買入國內股債。據中央結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底,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持有債券3.04萬億元(剔除同業存單,下同),較2019年年底增長1.07萬億元。
  • 日本拋售143億美債後,開始大幅增持中債
    可以說,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恢復,已獲得了大部分國際權威機構的充分肯定,而在此基礎上,中國債券也獲得了外資的青睞。拋售143億美債後,日本增持53億中國債券!美媒12月9日消息,日本財務省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日本基金淨買入中國債券85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3億元),2020年累計淨買入505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7億元)。市場分析指出,日本基金對收益率極為敏感,在疫情導致本國政府財政狀況惡化,及本國債券利率下降之際,選擇大幅增持中國債券,可有效規避風險。
  • 中國日本為何連續賣掉美債?
    美國最大的兩個債主——中國和日本,在過去數月做了相同的事情——減持美債! 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周二(15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海外投資者10月持有美債規模為7.07萬億美元,較上月減少26億美元,規模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 【招商宏觀劉亞欣】中國債市國際資本流入:回顧與展望
    第二,美國廣義有效匯率指數的走勢對於外資買債存在6個月左右的領先意義,弱美元周期下這一因素持續構成支持外資流入的因素。第三,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進程毫無疑問將繼續向前推進。第四,被納入指數而帶來的被動國際資本流入方面,2021年1-3季度無新增的被動指數資金流入,4季度開始富時世界國債指數將被動買入中國債券。
  • 外資11月淨買入韓國股市6.125萬億韓元,大舉買入股票,拋售債券
    韓國金融監督院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11月外資在韓國股市淨買入6.125萬億韓元(約合56.35億美元),創2013年9月以來新高。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除7月之外,外資在韓國股市保持淨賣出的狀態,從10月起轉為買入。
  • 中國對海外投資者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中國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日前發布數據顯示,9月份,境外機構債券託管面額為25960.55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44.66%,相較去年末上漲38.31%。境外機構連續22個月增持中國債券,持有規模節節攀升。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人民幣資產受到海外投資者青睞,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金融持續擴大開放的信心。
  • 三大國際指數擁抱中國債券 債牛要來了?債券基金可以上車了嗎?
    隨著納入WGBI,外資持有的中國國債比例有望進一步提高,這意味著全球低利率環境對中國債券收益率的牽引作用將更加明顯。據了解,WGBI是衡量本幣計價的固定利率投資級主權債的三大主要指標之一,跟蹤該指數的基金管理規模達到2.5萬億美元。WGBI指數覆蓋超過23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權債券,每月底根據市值加權調整一次,具有極強的代表性和靈活性。
  • 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外資成重要增量資金
    今年以來,外資機構對於A股市場增配力度持續加大。同花順數據顯示,年內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超過1800億元。此外,外資調研力度也有所增加,年內調研A股上市公司數量近600家。而在近日發布的外資機構2021年度投資策略中,摩根史坦利、高盛、滙豐等多家外資機構均表達了對中國資產的看好,預計明年外資仍將成為中國市場的重要增量來源。
  • ...未來6到12個月建議全球投資者增持中國市場的A股股票。王瀅稱...
    2020-06-17 11:01:45來源:FX168 【摩根史坦利:建議全球投資者增持中國市場該機構中國市場策略師王瀅表示,未來6到12個月建議全球投資者增持中國市場的A股股票。王瀅稱,目前A股市場外資持有比例佔比較低,價格也處於較好時點。她建議投資者關注高成長性股票,如消費升級、5G、中國城市化2.0等領域的龍頭公司。
  • 外資資管募資有了新路徑 霸菱推出首隻 中國境內債券私募基金
    外資資管募資有了新路徑  霸菱推出首隻  中國境內債券私募基金  ⊙記者 陸海晴 ○編輯 張亦文   近日,全國首單境外投資者通過QFII、RQFII認購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WFOE PFM)基金產品落地。
  • 外資資管募資有了新路徑 霸菱推出首隻中國境內債券私募基金
    原標題:外資資管募資有了新路徑 霸菱推出首隻中國境內債券私募基金來源:上海證券報近日,全國首單境外投資者通過QFII、RQFII認購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WFOE PFM)基金產品落地。業內人士表示,該模式的落地為外資資管機構募資開闢了新路徑。據了解,此次通過QFII、RQFII認購的產品為霸菱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發行的中國綜合債券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這也是霸菱在中國正式設立的首隻境內債券私募基金,主要投資中國固定收益市場。
  • 北向Q3出逃244億 但逆勢增持這些股!年內還有2000億要來?
    三季度行情先揚後抑,北向資金也呈高開低走的模式,7月淨流入104億,8月淨流出20億,9月更是淨流出328億。整個三季度,北向資金明顯減持中國中免、五糧液、美的集團等公司,格力電器則被明顯增持。  01、三季度累計淨流出244億元  在二季度瘋狂淨流入1360億元後,北向資金三季度略顯後勁不足,7月行情暴走時,尚能淨流入104億元。此後行情震蕩走低,北向資金則連續兩月淨流出,8月淨流出20億,9月淨流出328億元。整個三季度累計淨流出244億元。
  • 東方嘉盛實控人增持12.25萬股 6個月內擬增持不超1%股份
    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李昱丞 1月14日晚,東方嘉盛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孫衛平當天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累計增持東方嘉盛股份股票12.2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約0.09%。
  • 中國人壽又掃貨,增持3000萬股農行!今年以來險資頻頻舉牌傳遞什麼...
    香港聯交所3月5日信息顯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下稱國壽集團)於3月3日以每股平均價3.2176港元增持農業銀行 (01288.HK)H股股份3000萬股,增持後國壽集團整體持股數量為18.63億股,持股比例升至6.06%。這是繼中國人壽2月份增持農業銀行H股後,國壽集團再次「掃貨」。
  • 人民幣港幣走強 外資「聰明錢」悄然發力
    港幣升值則刻畫出外資「聰明錢」悄然發力,人民幣資產吸引力繼續提升。中間價升破712月16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9915元,較前值調升241基點,連續第5個交易日升值,並創下逾4個月新高。此前人民幣對美元市場匯率已率先升破7.12月12日,在外部利好消息刺激下,離岸人民幣應聲上漲超1000基點,最高漲至6.9277元。
  •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來了?高盛啟動收購高盛高華100%股權程序
    今年3月27日,高盛宣布,其在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從33%增至51%。外資券商股比限制放開速度加快背景下,證監會已核准多家外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分析人士認為,證券業加快對外開放,將倒逼國內金融機構改革和創新。
  • 國際大行再度公開「表白」 外資一季度新進226股!央行也在...
    美股一季度期間連續熔斷,巴菲特在美股市場接連踩雷,而中國公募基金卻在全球疫情爆發的前四個月內,超過八成權益類基金都實現正收益,最高收益率接近40%,這也是外資QFII一季度強力增持中國資產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有226家A股公司成為外資QFII一季度重倉的新寵,而QFII同期減持的A股公司僅為8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