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又掃貨,增持3000萬股農行!今年以來險資頻頻舉牌傳遞什麼...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險資又出手了!

香港聯交所3月5日信息顯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下稱國壽集團)於3月3日以每股平均價3.2176港元增持農業銀行 (01288.HK)H股股份3000萬股,增持後國壽集團整體持股數量為18.63億股,持股比例升至6.06%。這是繼中國人壽2月份增持農業銀行H股後,國壽集團再次「掃貨」。

來源:香港聯交所網站

本周,農業銀行H股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累計漲幅4.17%。同期農業銀行A股漲幅3.23%。

今年來險資動作不斷,已多次公告舉牌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

鍾情港股銀行股

3月3日,國壽集團以每股均價3.2176港元增持農業銀行H股3000萬股,合計9652.8萬港元。

2月24日,中國人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披露,在2月17日至19日連續三日通過滬港通分別從港股二級市場增持農業銀行620萬股、3000萬股、4500萬股,共計8120萬股。中國人壽持有農業銀行H股股份升至5.0018%,該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升至5.2470%,觸發舉牌。公司此次增持農業銀行股票的資金來源為保險責任準備金。

截至2020年2月19日,中國人壽持有農業銀行H股股票的帳面餘額(按照2020年2月19日收盤價及人民銀行港幣兌人民幣中間價計算)為44.34億元,佔2019年三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0.1228%,符合監管要求。

某險資投資經理認為,農業銀行H股具備低估值、高股息的特點,動態市盈率只有5.11倍左右。「港股銀行股的估值更低,更有吸引力。」他說。

農業銀行H股走勢

圖片來源:Wind

另有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來險資增持了不少銀行股,不同險資可能重點「掃貨」不同的公司。

實業公司亦受青睞

不僅是銀行股,今年以來,險資多次舉牌其他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不少實業公司也受到青睞。

2月28日,中國太保及其子公司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發布信息稱,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通過港股通合計買入贛鋒鋰業(1772.HK)H股240.52萬股,涉及資金約7535萬港元。本次舉牌後,該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持有贛鋒鋰業1032.24萬股,累計持股比例5.16%。

2月25日,太保壽險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發布信息稱,公司通過太保資產受託管理的QDII帳戶,於2月19日通過二級市場買入29.2萬股錦江資本(2006.HK),本次舉牌後持有錦江資本股票6978.6萬股,佔其港股流通股比例約為5.015%。

贛鋒鋰業的主業為深加工鋰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屬於鋰電池概念股。錦江資本主要從事酒店相關、汽車運營與物流相關和旅遊中介相關業務,屬於旅遊及消閒設施行業。

如果再考慮2019年12月,太保壽險參與上海臨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上海臨港(600848)的定向增發項目,總投資金額26.8576億元,中國太保偏好實業公司的特徵明顯。

除上述國壽、太保的舉牌案例外,2020年1月9日,華泰資產耗資2.79億元舉牌國創高新(002377);2020年1月3日,太平人壽公告舉牌大悅城(000031),持有該股票帳面餘額為19.07億元。

意欲何為?

一方面是看重港股的投資價值。

「險資舉牌有一段時間了。港股現在處於估值窪地,險資明顯是奔著其價值去的。」一家大型機構的投資經理說。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專訪時表示,總體來看,2020年股票市場表現或好於債券,相對吸引力較強。幾年來平安的策略一是集中投資,不做太零散的投資;二是投資低估值、高分紅的股票,包括行業龍頭、盈利性好的公司。

中國平安的投資策略應該能代表大多數險資。

另一方面,新會計準則也是原因之一。

「我理解主要還是2021年會計準則要變更的原因。」相聚資本首席宏觀分析師彭文分析,之前保險公司投資資產的劃分口徑可以調整,也就是說,在股市債市波動的時候可以自主選擇要不要把資產公允價值的波動計入當期利潤,可以大幅減少利潤表的波動。新會計準則實施後就不能這樣調節了,因此保險公司需要去尋找資產價格波動小、高分紅的資產,大市值銀行股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此外,險資對中國股市長周期的配置價值應該也是看好的。險資一般是長期配置,不太會根據對當前的市場判斷去大規模調倉。

相關焦點

  • 險資今年以來舉牌20次 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資金入市...
    摘要 【險資今年以來舉牌20次 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資金入市(附股)】多位險資人士日前對中證君表示,隨著保費增加,2021年各險企預計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
  • 今年以來舉牌20次,創近五年新高!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
    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掃貨、加倉。截至目前,險資舉牌次數已達20次,創近五年新高,涉及股票13隻。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的支持下,預計2021年各險企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舉牌次數創近五年新高2020年,險資動作頻頻。
  • 看重高股息率 險資今年仍願加倉銀行股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看重高股息率 險資今年仍願加倉銀行股本報記者 蘇向杲去年年末,一起險資舉牌事件再次引發市場關注。2020年12月30日,百年人壽公告稱,公司增持浙商銀行H股股份,增持後持股比例從4.12%上升至5.02%,觸發舉牌。
  • 險資年內21次舉牌創近五年新高 險資青睞金融股年內多次舉牌
    中國人壽與和諧健康接連舉牌萬達信息和諧健康日前發布公告稱,近期公司以競拍方式,從上海萬豪投資有限公司受讓1.17億股萬達信息股份,持股比例為9.89%,受讓資金為保險責任準備金,來源於一款萬能險帳戶。此次受讓後,和諧健康險對萬達信息的持股比例增至9.998%,成為僅次於中國人壽的第二大股東。萬達信息近兩年頻頻獲得險資舉牌。
  • 險資料加碼股票投資:頻頻舉牌 密集調研
    來源:上海證券報險資在二級市場的投資再度活躍。今年以來,險資已先後5次舉牌上市公司。此外,保險機構參與上市公司調研的熱情也非常高,截至3月6日,2020年以來已有87家保險公司累計調研上市公司498次。
  • 險資舉牌全年達20次 增量資金入市仍可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不斷「掃貨」加倉,掀起「舉牌」潮。截至目前,險資全年舉牌次數已達20次(以交易日為基準),涉及13隻股票,創2016年以來險資舉牌次數新高。舉牌次數創新高 2020年,險資在二級市場上動作頻頻,舉牌的險資包括中國人壽、太保人壽、太平人壽、中信保誠人壽、泰康人壽、百年人壽、和諧健康保險等,大多是龍頭險企。 從被舉牌公司來看,H股、A股上市公司均有涉及。
  • 最閱讀|險資「七劍」齊闖江湖
    一直以來,險資在資本市場上表現低調,因為他們的投資收益務必穩健。不過,去年以來,諸多險資頻頻高調亮相,開始了新玩法。近日,「有錢任性」的險資中,又殺出了兩匹黑馬。公告顯示,前海人壽在一個月內買入中炬高新(600872)超過5%股份,構成舉牌;南玻A的一份股東臨時提案裡披露,前海人壽在 一季度買入公司4.19%的股份。
  • 險資舉牌潮強勢歸來!年內21次創近5年新高,金融、地產股備受青睞
    原創 王瑩 天下銀保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以大型險企為主,以財務投資或戰略協同為舉牌目的。其中,金融與地產股依然是險資布局的「香餑餑」。近日,和諧健康舉牌萬達信息,躍至其第二大股東一事,受到資本市場關注。而這只是年內險資舉牌熱潮的一個縮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創下近五年新高。2016年至2019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案例分別為11次、10次、10次和9次。
  • 險資也「踩雷」 2隻險企重倉*ST股年內跌幅超50%
    在平安人壽、中國人壽、中國人壽財險全部清倉後,2014年四季度,華夏人壽通過萬能險帳戶買入4.8%的同洲電子流通股,此後幾年,華夏人壽對其進行增持,到2020年三季度末,華夏人壽持有*ST同洲的股權比例升至9.16%,是其第二大流通股股東。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自2015年以來至今年的11月17日,*ST同洲股價跌幅超過80%。
  • 2020年險資都買了什麼?
    今天只討論2020年保險資金在A+H各自的二級市場上掃貨的情況,所有信息和數據均來自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舉牌上市公司股票信息披露》欄目,主要考量股票持有量達到舉牌標準的那些交易,故而有些少量增持、加倉的並不會被納入分析。
  • 董明珠:險資利用高槓桿發大財,小股民成潛在受害者
    《中國經濟周刊》11月28日發表的封面文章《險資兇猛》一文統計顯示,2015年險資共舉牌59次,佔資本市場舉牌總數的36%;2016年險資舉牌10次,佔舉牌總數的9.1%。  《險資兇猛》一文還系統、深入梳理了險資的投資表現、投資動機、其可能對實體經濟帶來的危害及監管缺失等多方面的深層次問題。  面對兇猛的險資,中國的實業家真的束手無策?中國的監管層真的無能為力?
  • 中國人壽之後,和諧健康保險為何斥資23億入股萬達信息?
    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是今年保險業熱點話題。臨近2020年末,和諧健康保險斥資23.34億元拿下上市公司萬達信息(300168.SZ)9.89%股權,又在歲尾添了一把火。前有中國人壽不斷增持成為萬達信息第一大股東,現在又有和諧健康保險通過競拍成為萬達信息第二大股東。
  • 「長電系」再度舉牌!增持這隻電力股10萬股
    年報披露的時間窗口剛過,部分資方便開啟了大舉增持之旅。3月30日,一筆10萬股的增持,使長電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長電資本」)對於黔源電力的投資,正式跨過舉牌線。截至2020年3月30日,長電資本由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而公司的註冊資本為30億元。3月30日,長電資本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集中競價方式增持黔源電力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327%。本次增持前,長電資本持有黔源電力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51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97%。
  • 泰康人壽鍾情地產動作頻頻 今年已兩次舉牌上市公司
    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泰康人壽」)作為泰康保險集團的子公司,專業從事人身險業務。作為泰康系的重要一員,公司在集團投資版圖中表現搶眼,今年已兩次舉牌上市公司。參與物業股IPO12月1日,泰康人壽通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公司決定通過IPO的方式參與投資金科智慧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科服務」,股票代碼:09666.HK),據悉,公司共出資7500萬美元(約5.02億元人民幣),與金科服務籤署《基石投資協議》,獲得9.78%的H股股份。本次出資額約佔公司上季度末總資產的0.062%。
  • 同洲電子董事會現不協和音 華夏人壽系兩董事接連抱團棄權
    近期同洲電子(002052)的董事會頗不平靜,侯頌、李寧遠兩位董事在12月以來的董事會表決中連續投出棄權票。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位連續投棄權票的董事恰是由二股東華夏人壽保險提名;同樣是在12月,曾被華夏人壽保險提名的另一位董事葉欣則辭職離任。
  • 「舉牌潮」幕後玄機: 機構各有算盤 自然人打法詭異
    與此同時,金融資本和牛散們也各懷心思,在二級市場頻頻出擊「狩獵」,靜待投資「開花結果」。  ⊙記者 徐銳 張雪 ○編輯 吳正懿   掏真金白銀,買成5%以上大股東——A股市場中的舉牌事件總是吸引著投資者的眼球。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有50家上市公司被各路資本舉牌。
  • 調研公司800餘家、舉牌20餘次 哪些股票是保險資金的心頭好?
    險資今年舉牌20餘次今年以來,保險資金調研了800餘家上市公司。其中,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化工、機械設備、輕工製造、公用事業、傳媒、食品飲料、電氣設備等行業的上市公司居於前列,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險資金的投資取向。
  • 「寶萬之爭」高潮迭起舉牌概念股大幅跑贏股指
    12月份以來,萬科A(000002)股價一路大漲,累計漲幅超過六成,其大漲的背後是寶能系、安邦系等機構的輪番舉牌。而事實上,10月份以來,超過20家上市公司受到機構或自然人舉牌,這些公司的股價多數表現較好。
  • 中集集團:獲中信保誠人壽舉牌 持股達5.19%
    原標題:[公司]中集集團:獲中信保誠人壽舉牌 持股達5.19% 摘要 【中集集團:獲中信保誠人壽舉牌 持股達5.19%】中集集團(000039)周一晚間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