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又出手了!
香港聯交所3月5日信息顯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下稱國壽集團)於3月3日以每股平均價3.2176港元增持農業銀行 (01288.HK)H股股份3000萬股,增持後國壽集團整體持股數量為18.63億股,持股比例升至6.06%。這是繼中國人壽2月份增持農業銀行H股後,國壽集團再次「掃貨」。
來源:香港聯交所網站
本周,農業銀行H股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累計漲幅4.17%。同期農業銀行A股漲幅3.23%。
今年來險資動作不斷,已多次公告舉牌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
鍾情港股銀行股
3月3日,國壽集團以每股均價3.2176港元增持農業銀行H股3000萬股,合計9652.8萬港元。
2月24日,中國人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披露,在2月17日至19日連續三日通過滬港通分別從港股二級市場增持農業銀行620萬股、3000萬股、4500萬股,共計8120萬股。中國人壽持有農業銀行H股股份升至5.0018%,該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升至5.2470%,觸發舉牌。公司此次增持農業銀行股票的資金來源為保險責任準備金。
截至2020年2月19日,中國人壽持有農業銀行H股股票的帳面餘額(按照2020年2月19日收盤價及人民銀行港幣兌人民幣中間價計算)為44.34億元,佔2019年三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0.1228%,符合監管要求。
某險資投資經理認為,農業銀行H股具備低估值、高股息的特點,動態市盈率只有5.11倍左右。「港股銀行股的估值更低,更有吸引力。」他說。
農業銀行H股走勢
圖片來源:Wind
另有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來險資增持了不少銀行股,不同險資可能重點「掃貨」不同的公司。
實業公司亦受青睞
不僅是銀行股,今年以來,險資多次舉牌其他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不少實業公司也受到青睞。
2月28日,中國太保及其子公司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發布信息稱,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通過港股通合計買入贛鋒鋰業(1772.HK)H股240.52萬股,涉及資金約7535萬港元。本次舉牌後,該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持有贛鋒鋰業1032.24萬股,累計持股比例5.16%。
2月25日,太保壽險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發布信息稱,公司通過太保資產受託管理的QDII帳戶,於2月19日通過二級市場買入29.2萬股錦江資本(2006.HK),本次舉牌後持有錦江資本股票6978.6萬股,佔其港股流通股比例約為5.015%。
贛鋒鋰業的主業為深加工鋰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屬於鋰電池概念股。錦江資本主要從事酒店相關、汽車運營與物流相關和旅遊中介相關業務,屬於旅遊及消閒設施行業。
如果再考慮2019年12月,太保壽險參與上海臨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上海臨港(600848)的定向增發項目,總投資金額26.8576億元,中國太保偏好實業公司的特徵明顯。
除上述國壽、太保的舉牌案例外,2020年1月9日,華泰資產耗資2.79億元舉牌國創高新(002377);2020年1月3日,太平人壽公告舉牌大悅城(000031),持有該股票帳面餘額為19.07億元。
意欲何為?
一方面是看重港股的投資價值。
「險資舉牌有一段時間了。港股現在處於估值窪地,險資明顯是奔著其價值去的。」一家大型機構的投資經理說。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專訪時表示,總體來看,2020年股票市場表現或好於債券,相對吸引力較強。幾年來平安的策略一是集中投資,不做太零散的投資;二是投資低估值、高分紅的股票,包括行業龍頭、盈利性好的公司。
中國平安的投資策略應該能代表大多數險資。
另一方面,新會計準則也是原因之一。
「我理解主要還是2021年會計準則要變更的原因。」相聚資本首席宏觀分析師彭文分析,之前保險公司投資資產的劃分口徑可以調整,也就是說,在股市債市波動的時候可以自主選擇要不要把資產公允價值的波動計入當期利潤,可以大幅減少利潤表的波動。新會計準則實施後就不能這樣調節了,因此保險公司需要去尋找資產價格波動小、高分紅的資產,大市值銀行股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此外,險資對中國股市長周期的配置價值應該也是看好的。險資一般是長期配置,不太會根據對當前的市場判斷去大規模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