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舉牌潮強勢歸來!年內21次創近5年新高,金融、地產股備受青睞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王瑩 天下銀保

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以大型險企為主,以財務投資或戰略協同為舉牌目的。

其中,金融與地產股依然是險資布局的「香餑餑」。

近日,和諧健康舉牌萬達信息,躍至其第二大股東一事,受到資本市場關注。而這只是年內險資舉牌熱潮的一個縮影。

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創下近五年新高。2016年至2019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案例分別為11次、10次、10次和9次。

與2015年前後中小險企耗資數百億激進舉牌A股上市公司、謀求控股權等不同,今年舉牌的險企以大型險企為主,以財務投資或戰略協同為舉牌目的。其中,金融與地產股依然是險資布局的「香餑餑」。

以大型頭部險企為主

2015年前後,一批中小型保險公司在資本市場密集舉牌,一度引發市場熱烈討論。而自2016年開始,中小型險企舉牌上市公司的次數逐漸減少,大型頭部險企成為舉牌的主力軍。

具體來看,今年的舉牌險企包括中國人壽集團及壽險公司、中國太保集團及壽險公司、泰康人壽及養老公司、太平人壽、平安人壽、百年人壽、中信保誠人壽、華泰資產等險資巨頭,此前中小險企密集舉牌的現象不再。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輪舉牌對象主要為業績穩定、價格波動相對較弱、分紅比例較高的公司,顯示出此輪舉牌相較前些年更加理智,並非以短期持有和迅速牟利為主要目的,而是以看好標的公司的長期價值投資為主。

銀行股備受青睞

從今年險資舉牌標的特徵來看,其較為偏愛低估值、高股息率的金融企業。從行業分類來看,險資今年有6次舉牌標的屬於金融業,經營穩健、能帶來長期穩定分紅收益的銀行股更是受到險企青睞。

以頻頻舉牌的國壽系資本為例,7條舉牌記錄中,對工商銀行H股增持並舉牌記錄3條,對農業銀行H股舉牌1次。另外,太平人壽舉牌農業銀行,太平洋人壽舉牌錦江資本,中信保誠人壽舉牌光大控股。

「對於權益市場,中國人壽會在長期堅持看好的前提下,圍繞著自身戰略資產配置的中樞和上下限,採取更加靈活的策略,把握一些結構性的機會,做好控制短期波動與獲得長期收益之間的平衡。」中國人壽投資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滌表示。

愛心人壽資管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根據我國經濟目前的發展階段,銀行等金融企業仍是服務國內經濟大循環中的重要一環,是國內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力量。鑑於金融行業可以提供穩定可預期的回報,未來保險公司仍將對銀行等金融企業進行穩定投資。

講求業務協同效應

除了密集加碼金融股,舉牌與主業存在業務協同效應的企業,也是今年險資舉牌的顯著特徵。當前,已有多家險企舉牌具有類似特點的上市公司。

比如,近年來推進布局高端養老社區的泰康人壽在今年舉牌陽光城,華泰資產舉牌國創高新,太平人壽舉牌大悅城,被舉牌者均為地產企業,其負債端能與保險公司的資產端對接,可有效解決舉牌雙方對投融資的需求。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朱俊生分析,從資金性質上,壽險資金的長期性、穩定性使其可以配置部分房地產企業的長期股權。從發展戰略上,目前很多險企正在布局大養老戰略,在業務上需要與房地產企業開展一些戰略合作。對房地產企業來說,引入長期、穩定且融資成本相對較低的險資作為投資,也有利於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以中國人壽持續增持萬達信息為例,今年10月,在與萬達信息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時,中國人壽副總裁詹忠表示,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市場資源、專業人才、技術創新及管理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在基礎技術、數位化經營管理、醫保服務、健康管理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實現雙向賦能、互利共贏、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就和諧健康舉牌一事,萬達信息方面也表示,新進股東(和諧健康)將新增資源導入和業務協同,合作空間巨大。萬達信息將以更大的開放擁抱發展機遇,以更好的合作謀求互利共贏。

離不開政策支持

有業內人士指出,年內險資的積極入市,與政策的支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7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的明確要求;7月17日,銀保監會優化保險資金權益類投資比例監管,支持投資能力強的保險機構增加權益投資。

11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保險機構自主選擇投資行業範圍,通過「負面清單+正面引導」機制,進一步規範保險資金股權投資。

12月1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袁序成則介紹,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支持保險資金承接銀行理財相關的存量資產,如政府出資的產業投資基金、二級資本債等,推動有關部門豐富債券市場中長期的投資品種,培育長期資產投資的交易市場。

12月20日,在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上,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表示,保險資金將上市公司作為重要投資標的,直接或間接投資各類股票、債券約10萬億元。銀保監會積極支持保險業持續參與資本市場建設,促進保險公司發揮自身優勢,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長期資金,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制定發布監管規則,促進保險公司優化權益類資產配置,實施差異化投資監管比例,最高可達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45%。

「一系列政策表明,國家對於保險資金承接服務國家創新戰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出新要求,鼓勵保險資金以股權投資的方式深度參與經濟發展轉型和產業創新升級。」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國力總結道。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建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未來險資應適當提升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應在保持總體規模穩定的基礎上,抓住A股市場波動向上的結構性機會進行配置,高度關注高分紅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繼續挖掘市值大、業績優、高淨資產收益率(ROE)、低估值的藍籌股的投資機會,為保險資金帶來較好的投資回報。

記者 | 王瑩

原標題:《險資舉牌潮強勢歸來!年內21次創近5年新高,金融、地產股備受青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險資年內21次舉牌創近五年新高 險資青睞金融股年內多次舉牌
    近日,和諧健康舉牌萬達信息,再次受到資本市場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後發現,截至12月21日,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超越了2016年至2019年曆年舉牌次數。今年被險資舉牌的對象中,金融、地產、公用事業、計算機軟體等行業的公司成為重點。
  • 今年以來舉牌20次,創近五年新高!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
    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掃貨、加倉。截至目前,險資舉牌次數已達20次,創近五年新高,涉及股票13隻。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的支持下,預計2021年各險企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舉牌次數創近五年新高2020年,險資動作頻頻。
  • 財經早茶|險資年內21次舉牌創近五年新高;立訊精密回應美國337調查...
    廣東:居民用電有保障 不會出現拉閘限電從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了解到,今年四季度以來,隨著社會經濟全面復甦,廣東全社會用電量和電力負荷保持高位運行,進入12月以來,廣東最高統調負荷已連續8次創歷史同期新高,最高負荷達到9923萬千瓦,同比增長12.4%,目前廣東全省電力供應有保障。
  • 險資今年以來舉牌20次 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資金入市...
    摘要 【險資今年以來舉牌20次 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資金入市(附股)】多位險資人士日前對中證君表示,隨著保費增加,2021年各險企預計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
  • 險資舉牌全年達20次 增量資金入市仍可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不斷「掃貨」加倉,掀起「舉牌」潮。截至目前,險資全年舉牌次數已達20次(以交易日為基準),涉及13隻股票,創2016年以來險資舉牌次數新高。舉牌次數創新高 2020年,險資在二級市場上動作頻頻,舉牌的險資包括中國人壽、太保人壽、太平人壽、中信保誠人壽、泰康人壽、百年人壽、和諧健康保險等,大多是龍頭險企。 從被舉牌公司來看,H股、A股上市公司均有涉及。
  • 險資料加碼股票投資:頻頻舉牌 密集調研
    來源:上海證券報險資在二級市場的投資再度活躍。今年以來,險資已先後5次舉牌上市公司。此外,保險機構參與上市公司調研的熱情也非常高,截至3月6日,2020年以來已有87家保險公司累計調研上市公司498次。
  • 險資也「踩雷」 2隻險企重倉*ST股年內跌幅超50%
    據《證券日報》對近三年險資持股市值梳理發現,銀行、地產等大盤藍籌股一直是險資的最愛,而險資持有*ST股並不多見,目前險資持有的*ST股也是在相關公司「披星戴帽」前就已持有。兩險企持有3隻*ST股從險資對上述3隻*ST股的持股歷史來看,華夏人壽持有的*ST同洲與險資頗有淵源。
  • 2020年險資都買了什麼?
    今天只討論2020年保險資金在A+H各自的二級市場上掃貨的情況,所有信息和數據均來自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舉牌上市公司股票信息披露》欄目,主要考量股票持有量達到舉牌標準的那些交易,故而有些少量增持、加倉的並不會被納入分析。
  • 最閱讀|險資「七劍」齊闖江湖
    一直以來,險資在資本市場上表現低調,因為他們的投資收益務必穩健。不過,去年以來,諸多險資頻頻高調亮相,開始了新玩法。近日,「有錢任性」的險資中,又殺出了兩匹黑馬。公告顯示,前海人壽在一個月內買入中炬高新(600872)超過5%股份,構成舉牌;南玻A的一份股東臨時提案裡披露,前海人壽在 一季度買入公司4.19%的股份。
  • 【投資早e點】險資舉牌大比例配置藍籌股 量子通信產業聯盟成立(附股)
    這距離安邦系首次舉牌金風科技僅相隔10天時間。該公告還顯示,安邦也在繼續買入大商股份(600694),持股比例達到6.74%,距離上次舉牌僅相隔7天時間;安邦在金地集團(600383)中的持股比例也較一周前有所提升。點評:隨著年底臨近,險資大舉買入藍籌股的現象愈發普遍。
  • 今年以來險資頻頻舉牌傳遞什麼...
    中國人壽持有農業銀行H股股份升至5.0018%,該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升至5.2470%,觸發舉牌。公司此次增持農業銀行股票的資金來源為保險責任準備金。截至2020年2月19日,中國人壽持有農業銀行H股股票的帳面餘額(按照2020年2月19日收盤價及人民銀行港幣兌人民幣中間價計算)為44.34億元,佔2019年三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0.1228%,符合監管要求。
  • 看重高股息率 險資今年仍願加倉銀行股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看重高股息率 險資今年仍願加倉銀行股本報記者 蘇向杲去年年末,一起險資舉牌事件再次引發市場關注。2020年12月30日,百年人壽公告稱,公司增持浙商銀行H股股份,增持後持股比例從4.12%上升至5.02%,觸發舉牌。
  • 董明珠:險資利用高槓桿發大財,小股民成潛在受害者
    《中國經濟周刊》11月28日發表的封面文章《險資兇猛》一文統計顯示,2015年險資共舉牌59次,佔資本市場舉牌總數的36%;2016年險資舉牌10次,佔舉牌總數的9.1%。  《險資兇猛》一文還系統、深入梳理了險資的投資表現、投資動機、其可能對實體經濟帶來的危害及監管缺失等多方面的深層次問題。  面對兇猛的險資,中國的實業家真的束手無策?中國的監管層真的無能為力?
  • 「舉牌潮」幕後玄機: 機構各有算盤 自然人打法詭異
    與此同時,金融資本和牛散們也各懷心思,在二級市場頻頻出擊「狩獵」,靜待投資「開花結果」。  ⊙記者 徐銳 張雪 ○編輯 吳正懿   掏真金白銀,買成5%以上大股東——A股市場中的舉牌事件總是吸引著投資者的眼球。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有50家上市公司被各路資本舉牌。
  • 2019年網絡詐騙人均損失創近六年新高金融詐騙是禍首
    1月7日,360企業安全集團、360獵網平臺發布《2019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網絡詐騙人均損失創近六年新高,其中金融詐騙是禍首。其中,2019年網絡詐騙人均損失額為24549元,創近六年來新高。報告認為,這從一定層面反映出,網絡詐騙騙術愈發精準、專業,導致個體上當受騙的損失也越來越大。從2019年網絡詐騙主要類型看,金融詐騙、遊戲詐騙、兼職詐騙成為舉報量最高的三大詐騙類型。網絡賭博詐騙、交友詐騙和金融詐騙則成為人均損失最高的三類詐騙。舉報量最多、人均損失又遙遙領先的金融詐騙堪稱2019年度的「詐騙之王」。
  • 「寶萬之爭」高潮迭起舉牌概念股大幅跑贏股指
    從舉牌方來看,險資無疑是10月份以來舉牌的主力,包括安邦系、前海人壽、陽光人壽、富德生命人壽、百年人壽等均出手舉牌;另外,私募也是舉牌主力之一,新價值投資、浙江思考投資、宏道投資等也頻頻出手;第三種舉牌力量則來自自然人,如周嶺松、孫敏等均有舉牌上市公司。
  • 21家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 貴州茅臺改寫新高至1840元
    原標題:21家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 貴州茅臺改寫新高至1840元 摘要 【21家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 貴州茅臺改寫新高至1840元】結構性行情下,個股強者恆強越發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