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閱讀|險資「七劍」齊闖江湖

2021-02-06 最保險
記者梳理了資本市場上七大險資發現,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的代表作---《七劍下天山》中,其或犀利、或靈動、或詭異的風格不謀而合。一直以來,險資在資本市場上表現低調,因為他們的投資收益務必穩健。不過,去年以來,諸多險資頻頻高調亮相,開始了新玩法。近日,「有錢任性」的險資中,又殺出了兩匹黑馬。公告顯示,前海人壽在一個月內買入中炬高新(600872)超過5%股份,構成舉牌;南玻A的一份股東臨時提案裡披露,前海人壽在 一季度買入公司4.19%的股份。4月29日,中視傳媒(600088)發布公告,正德人壽於2015年1月20日至4月27日之間,累計增持公司股份 1657.5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0012%,構成舉牌。   其實,前海人壽與正德人壽並不是首次舉牌上市公司的「野蠻人」。在此之前,生命人壽、安邦異常彪悍的風格已讓不少投資者大開眼界。記者梳理了資本市場上七大險資發現,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的代表作---《七劍下天山》中,其或犀利、或靈動、或詭異的風格不謀而合。

在資本叢林裡,此前險資從未如此犀利,生命人壽舉牌金地集團(600383)、農產品(000061),巨資買入佳兆業及中煤能源(601898)等,累計耗資超百億元。由於其動作迅速,進攻犀利,與《七劍下天山》中代表進攻的遊龍劍鋒芒畢露的形象不謀而合。記者注意到,2013年1月 26日,生命人壽首度舉牌金地集團,當月一舉掃貨金地集團2.42億股,耗資約16.61億元。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生命人壽不僅動作迅速,而且多處出擊,力求各個擊破。2013年1月29日,農產品的發布公告,披露生命人壽通過萬能H帳戶持有公司股份數量9326萬股,佔農產品總股本的5.4957%。   資料顯示,生命人壽通過萬能H帳戶認購農產品非公開發行股票5494.50萬股,佔發行人發行後總股本的3.2378%。自2012年12月20日至 2013年1月25日,生命人壽通過萬能H帳戶通過深交所增持農產品公司股份3831.59萬股,佔公司非公開發行後總股本的2.2579%。  此後,生命人壽繼續著增持的步伐。據2014年10月28日披露的詳式權益變動書顯示,生命人壽合計持有農產品達4.25億股,佔農產品總股本的25.016%。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權益變動書中,可以看到截至2014年10月28日,生命人壽持有包括中煤能源10.03%股份,金地集團29.99%股份以及港股上市公司必宜美18.20%股份、首鋼資源29.99%的股份和佳兆業集團18.44%股份。由此可見,生命人壽的投資風格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快準狠」迅速出擊,毫不拖泥帶水。莫問劍象徵智慧,為智者之劍,其適合變幻難測的招式,劍氣逼人。  毫無疑問,安邦保險的投資風格與莫問劍不謀而合,其作風犀利不輸生命人壽,與生命人壽在金地集團股權爭奪戰中的表現,讓不少投資者感慨「有錢就是任性」。  其實,讓人驚嘆的是安邦對招商銀行(600036)、民生銀行(600016)的舉牌,目前對包括金融街(000402)、民生銀行、招商銀行、金地集團等在內的大盤股,安邦持股均超過了5%。  莫問劍象徵智慧,安邦在不斷舉牌上市公司的同時,也積極向上述公司派駐董事,參與公司治理,民生銀行便是一個例子。   民生銀行2015年一季報顯示,安邦旗下2隻產品的持股數量大幅增加。其中,安邦人壽保險-穩健型投資組合的持股數量由去年末的16.99億股增至 23.69億股;安邦保險集團-傳統保險產品的持股數量由去年年末的9.39億股增至16.39億股。此外,安邦財產保險-傳統產品依舊持有民生銀行 16.65億股。   從上述3隻產品的持股比例看,安邦已持有民生銀行16.57%的股份。根據民生銀行2014年12月26日發布的股東權益變動情況,安邦旗下安邦財產保 險-傳統產品、和諧健康保險-萬能產品等持有的民生銀行股權合計超過1%;此外,安邦還擁有中國中小企業投資於2014年12月17日委託行使表決權的 3.19億股股份。記者注意到,2014年12月24日民生銀行的公告中,安邦集團董事、副總裁姚大峰在臨時股東大會上獲表決通過,成功 進入民生銀行董事會。  相對於其他險資,安邦的投資標的可謂目的明確,張弛有度。在其投資標的中,偏愛藍籌股,銀行以及地產股則是重中之重;此外,還有中國電建(601669)、烽火通信(600498)、吉林敖東(000623)以及國投電力(600886)等個股。   同時,安邦的觸角還延伸至海外。2014年10月6日,安邦保險斥資19.5億美元,從希爾頓手中接盤美國紐約地標建築,擁有83年歷史的華爾道夫酒 店,引發全球媒體關注;一周之後,安邦保險收購了比利時有著百年歷史的保險公司FIDEA;12月16日,安邦保險收購比利時金融機構德爾塔·勞埃德銀行 100%的股權。  安邦的一舉一動,不僅透露出險資的「豪氣」,也表現出多元化全球布局的精明。

毫無疑問,中國平安是目前國內險資中,創新意識最強的公司。善於開發新的投資方法,投資風格多種多樣。而七劍中天瀑劍劍法轉易顛倒,柄芒不分,忽攻忽 守,前後左右,意到隨成,兩者特點頗多相似之處。記者梳理中國平安的投資標的,發現穩重與冒險兩種完全相悖的投資風格,在中國平安的身上 均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上市公司披露的2014年年報中,中國平安除了持有平安銀行(000001)的股份外,還持有諸多大銀行股股票,工商銀行(601398)、農業銀行(601288)等均是其重倉的股票。其實,中國平安重倉銀行股的傳統歷來有之。   不過,一向敢為人先的中國平安,在資產配置中,創業板股票比例之高,在其他險資中鮮見。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在已披露2014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中國平安進入前十大流通股名單的個股約10隻,其中包括不少大牛股,例如立思辰(300010)、銀之傑(300085)以及北信源(300352) 等。在一季度中,中國平安再次加碼創業板,長盈精密(300115)、金運雷射(300220)以及光韻達(300227)等個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 均出現了中國平安的身影。   
此外,除了傳統的二級市場買賣股票投資,中國平安也在嘗試新的方法。例如中國平安旗下子公司平安信託推出的「平安信託-睿富二號」信託產品,曾在 2012年中期進入了24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持股市值超過1億元的公司就高達12家,一度引起資本市場熱議。而該款產品的實質是客戶通過大宗交易將 股票過戶到信託計劃帳戶名下,進行股票抵押融資。信託計劃根據不同股票情況按不同的折扣率向客戶進行融資,融資客戶支付固定的融資利率,信託計劃投資者也 獲得相對穩定的投資回報。 記者查閱倉位在線網站發現,截至目前,睿富二號出現在11家上市公司一季報中,出現在14家上市公司2014年 年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
舍神劍劍有鋸齒,無堅不摧。晦明禪師到天山鑄造的第一把劍,主要用途是開山劈石,重建新生。相較於生命人壽、安邦,前海人壽大舉開疆拓土,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其作風與舍神劍神似。  4月25日,中炬高新公告披露,截至4月23日,前海人壽共持有4000.25萬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02%,觸及5%的舉牌線;此前,南玻A的一份股東臨時提案裡也披露,前海人壽在一季度悄悄買入公司4.19%的股份。   此外,前海人壽將以10億元參與南玻A定增,定增完成後其持股比例將達8.84%。此前,前海人壽曾在201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買入天健集團 (000090),持股比例一度達到4.91%,逼近舉牌線。

記者發現,前海人壽的投資A股市場的標的更為分散,分布行業更加廣泛。雙匯 發展(000895)、中興通訊(000063)、金隅股份(601992,)、露天煤業(002128)等均出現了前海人壽的身影;此外,前海人壽重倉 藍籌股外,對中小板股票也青睞有加,天虹商場(002419)、世榮兆業(002016)、露笑科技(002617)以及江山化工(002061)等個股 也在不同時期持有。

  

值得一提的是,前海人壽對於定增也是得心應手,在公告參與南玻A定增前,華僑城A在三月拋出80億元定增方案,前海人壽就認購了40億元。青幹劍以沉穩低調著稱,象徵防守。在上市的四大險企中,中國太保毫無疑問與青幹劍的特徵吻合。投資標的低調且數量不多,在上市險企中絕對算得上「另類」。記者梳理資料發現,在已披露2015年一季報的上市公司中,太平洋保險(601601)(包括太平洋人壽和太平洋財險)僅出現在 1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名單裡,其中在北新建材(000786)等4家公司股東名單中,持有的為非流通股。  此外,中國太保的投資標的也與其他幾大險資不同,在12隻標的股中,主板上市公司只有5家,且並沒有配置其他險資偏好的銀行、地產等低估值股票,而對東阿阿膠(000423,股吧)等白馬股頗有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回溯A股上市公司2014年各期定期報告,可以發現,中國太保投資標的少而精,並且持股時間均較長。例如中國太保旗下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 股份有限公司-傳統-普通保險產品,在2014年1季度進入東阿阿膠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當期持股769.26萬股,在2015年一季報中,其持股數量已經上升到912萬股。此外,中國太保另一隻產品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分紅則持股時間更長,在2015年一季度其持倉數量已經上升到 1079.71萬股。輕巧靈便,出劍迅速且目標準確,將其用來比喻新華保險再適合不過。  相對於生命人壽以及前海人壽等險資的聲勢浩大,出擊迅猛,新華保險則更為沉穩卻不失銳利。在其投資標的中,很少見到金融以及地產類的股票,其抵禦風險的方法更多是靠「喝酒吃藥」。  
醫藥以及酒類板塊,歷來是A股市場上重要的防禦標的,在防禦性良好的同時,其成長性往往會給投資者帶來不俗回報。   梳理新華保險的投資標的,可以發現,白雲山(600332)、復星醫藥(600196,股吧)、太龍藥業(600222,)、千金藥業 (600479,)、國藥股份(600511)、新華醫療(600587)、魚躍醫療(002223)以及國藥一致(000028)等醫藥行業上市公司 2015年一季報中,均出現了新華保險的身影,如此密集的投資醫藥股,在險資中可謂獨樹一幟。此外,古越龍山(600059)、沱牌捨得(600702) 和瀘州老窖(000568)等酒企一季報中也出現了新華保險的身影。看來「喝酒吃藥」成了新華保險的抵禦風險獨門絕招。  當然,光有防禦可不行,在這場牛市盛宴中,險資不僅需要注意風險,更要多多獲得投資收益。《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相較而言,新華保險的投資眼光可謂十分獨到,善於把握市場熱點。   

作為農業電商龍頭的大北農(002385),最新披露的一季報顯示,新華人壽兩隻產品位列其第七以及第八大流通股股東。此外,傍上「網際網路醫療」的魚躍醫療則在近期漲勢良好,而在今年一季度,新華人壽已經成為其第三大流通股股東。此外,新華人壽在今年一季度就進入了最近備受市場關注的中興通訊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文章略有刪節)


註:轉載自《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國常會:提升險資長期投資能力 防止險資運用投機化
    點評:  早在今年七月,監管層就明確提出對保險資金設置差異化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此次國常會在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措施時再度提及「提升險資長期投資能力」和「設置險資權益類投資差異化監管比例」,對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以及引導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 險資今年以來舉牌20次 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資金入市...
    ,全年險資權益類投資將增加3000億元左右。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掃貨、加倉。截至目前,險資舉牌次數已達20次,創近五年新高,涉及股票13隻。  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的支持下,預計2021年各險企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  舉牌次數創近五年新高  2020年,險資動作頻頻。
  • 全面剖析險資入市前景
    險資及養老金入市的提速,將對A股市帶來深遠的影響。本文基於對我國保險類資金的現狀,剖析了政策加碼、非標剛兌打破背景下,險資提速入市的內外在因素,並對未來險資、養老金入市的前景進行了定性和定量的測算。文末進一步梳理了險資偏好的行業及個股,以供投資者參考。
  • 險資年內21次舉牌創近五年新高 險資青睞金融股年內多次舉牌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後發現,截至12月21日,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超越了2016年至2019年曆年舉牌次數。今年被險資舉牌的對象中,金融、地產、公用事業、計算機軟體等行業的公司成為重點。其中,金融、地產企業是險資舉牌的重中之重,年內有7次被險資舉牌標的是金融企業、4次為地產企業。
  • 險資也「踩雷」 2隻險企重倉*ST股年內跌幅超50%
    據《證券日報》對近三年險資持股市值梳理發現,銀行、地產等大盤藍籌股一直是險資的最愛,而險資持有*ST股並不多見,目前險資持有的*ST股也是在相關公司「披星戴帽」前就已持有。兩險企持有3隻*ST股從險資對上述3隻*ST股的持股歷史來看,華夏人壽持有的*ST同洲與險資頗有淵源。
  • 看重高股息率 險資今年仍願加倉銀行股
    實際上,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去年險資21次舉牌中,有6次為銀行股,均為港股銀行股。險資為何扎堆舉牌銀行股H股?愛心人壽資管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估值較低,盈利確定性強,尤其是龍頭公司;二是分紅比例高,股息率優於債券;三是盈利能力較強,資產回報率與市淨率匹配度高,適合作為股權投資長期持有。今年險資仍有望繼續加倉高股息率銀行股。
  • 2020年險資都買了什麼?
    除開金融股之外,H股中錦江資本和金科服務也一併上榜,前者是做酒店投資運營的,是典型的經濟復甦邏輯,但目前看似乎是入局過早了一點;而後者主營是物業管理,就是收物業費的;餘下險資舉牌的H股大多都是個股邏輯,沒有太多普適性,這裡就不一一分析。
  • 險資舉牌全年達20次 增量資金入市仍可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不斷「掃貨」加倉,掀起「舉牌」潮。截至目前,險資全年舉牌次數已達20次(以交易日為基準),涉及13隻股票,創2016年以來險資舉牌次數新高。舉牌次數創新高 2020年,險資在二級市場上動作頻頻,舉牌的險資包括中國人壽、太保人壽、太平人壽、中信保誠人壽、泰康人壽、百年人壽、和諧健康保險等,大多是龍頭險企。 從被舉牌公司來看,H股、A股上市公司均有涉及。
  • 險資投資非上市企業不得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
    一方面,銀保監會放開了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另一方面,也列出負面清單,為投資標的劃出紅線。其中明確,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所投資的標的企業不得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包括開發或者銷售商業住宅。具體來看,此次《通知》的核心內容在於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
  • 第4家外資保險資管要來了 近3000億險資將受影響
    這意味著已經有四家外資保險資管公司「厲兵秣馬」,準備在資管行業大幹一場。對於2020年資本市場,外資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隨著外資保險資管公司的獲批開業,將近3000億元的保險運用資金將受到影響。「外資保險資管公司對保險資產管理行業的格局將有重大影響。
  • 萬億險資買信託 信保合作「去通道」難題待解
    本報記者/陳嘉玲/北京報導受銀信通道、資管新規等多方面金融監管政策的影響,險資逐漸成為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金主」之一。與之相對應的,是對信託公司主動管理能力要求的不斷提升。萬億險資投信託銀保監會資金部資產負債管理監管處處長杜林此前曾公開表示,險資的整體投資呈現幾個特點:一是主要投資高信用等級的融資類信託產品;二是壽險公司投資信託產品規模佔比超八成;三是投資期限主要集中在1~3年;四是產品預期收益率相對穩健;五是資金投向以工商企業和金融機構為主。
  • 中國太保鄧斌:允許險資使用衍生品是應時而動、順勢而為
    他表示,隨著保險資本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對外開放的擴大,允許險資使用衍生品是應時而動、順勢而為,業界與市場會表示歡迎。中國太保鄧斌介紹說,多年來,國際上險資廣泛使用衍生品進行投資風險對衝、資產負債管理和戰術資產配置,而中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中國銀保監會的這一政策有益於有效對衝利率風險、促進資本市場發展。不過此次險資的參與,主要是對衝避險,不得用於投機。中國太保鄧斌認為,3項制度中的部分細節還有可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 險資舉牌潮強勢歸來!年內21次創近5年新高,金融、地產股備受青睞
    原創 王瑩 天下銀保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以大型險企為主,以財務投資或戰略協同為舉牌目的。其中,金融與地產股依然是險資布局的「香餑餑」。而這只是年內險資舉牌熱潮的一個縮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創下近五年新高。2016年至2019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案例分別為11次、10次、10次和9次。與2015年前後中小險企耗資數百億激進舉牌A股上市公司、謀求控股權等不同,今年舉牌的險企以大型險企為主,以財務投資或戰略協同為舉牌目的。
  • 險資可全面殺入股權市場!負面清單規定「十不準」
    險資可全面殺入股權市場!險資可全面殺入股權市場!負面清單規定「十不準」  險資投資範圍再拓寬!  11月13日,銀保監會宣布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這意味著,險資股權投資範圍從之前的保險類企業、非保險類金融企業和與保險業務相關的養老、醫療、汽車服務等企業,拓展為可以自主選擇投資行業範圍。
  • 「險資入粵」再出新舉措 線上支持大灣區建設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繼2019年「險資入粵」金額首破萬億元大關以來,廣東銀保監局推動「險資入粵」再出新舉措。2020年12月22-24日,廣東銀保監局聯合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召開「險資入粵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線上發布會,推動保險資金優先投資廣東。
  • 董明珠:險資利用高槓桿發大財,小股民成潛在受害者
    自去年的萬寶之爭以來,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幾乎成了資本市場的一場可怕的戰爭。《中國經濟周刊》11月28日發表的封面文章《險資兇猛》一文統計顯示,2015年險資共舉牌59次,佔資本市場舉牌總數的36%;2016年險資舉牌10次,佔舉牌總數的9.1%。  《險資兇猛》一文還系統、深入梳理了險資的投資表現、投資動機、其可能對實體經濟帶來的危害及監管缺失等多方面的深層次問題。
  • 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
    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掃貨、加倉。截至目前,險資舉牌次數已達20次,創近五年新高,涉及股票13隻。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的支持下,預計2021年各險企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舉牌次數創近五年新高2020年,險資動作頻頻。
  • 3.3萬億險資增量資金來了!它們愛買哪些股...
    險資入市限制放寬!險資配置權益類資產最高可佔到上季末總資產的45%,此前這一比例最高為30%。若按照最高45%的配置權益類資產測算,截至2020年3月末,險資權益類可配置資產將增加3.3萬億元。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截至一季度末,滬深兩市共有367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險資身影,合計持股市值1.23萬億元,其中持有金融行業市值最高,達9727億元。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步伐加快 險資試點投資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最後一條,探索試點險資投資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較受市場關注。據了解,此前僅此一條未對險資放開,主要與險資投資特點相關。一位中小型壽險公司資管中心研究與配置室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有些公司對此類投資確實感興趣,就看監管政策什麼時候成熟和放開。」
  • 今日視點:險資權益類投資政策「扇動翅膀」資本市場能收集到多少...
    險資權益類投資的分類監管政策使勁「扇動著翅膀」,資本市場能收集到多少「暖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