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今年以來舉牌20次 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資金入市...

2020-12-28 天天基金網

摘要

【險資今年以來舉牌20次 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資金入市(附股)】多位險資人士日前對中證君表示,隨著保費增加,2021年各險企預計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全年險資權益類投資將增加3000億元左右。「假定在保險新規等政策推動下,明年權益資金佔險資的比例提升3個百分點至16.2%,考慮保險資金可運用餘額增至23.6萬億元,測算得到2021年險資將為A股帶來增量資金約8524億元。」華西證券表示。(中國證券報)

  升溫!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掃貨、加倉。截至目前,險資舉牌次數已達20次,創近五年新高,涉及股票13隻。

  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的支持下,預計2021年各險企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

  舉牌次數創近五年新高

  2020年,險資動作頻頻。舉牌的險資包括華泰資產、中國人壽、太保人壽、太平人壽、中信保誠人壽、泰康人壽、百年人壽、和諧健康保險等,大多是龍頭險企。

來源:中保協網站

  從被舉牌上市公司來看,共有13隻股票被舉牌,H股、A股上市公司均有涉及,不過,H股較A股更受險資青睞。「舉牌的成本是險資考慮的重點,H股頻遭舉牌可能與H股估值較低有關。同時,險資舉牌A股的方式,並非在二級市場買入,而是主要通過協議轉讓或定增的形式,可降低買入的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因舉牌而帶來的股價波動。」華西證券分析師魏濤表示。

  從行業類別來看,低估值、高股息的銀行股和地產股依舊是險資的最愛。其中,險資今年有6次舉牌標的屬於金融業,包括農業銀行(H股)、工商銀行(H股)、中國光大控股(多元金融)。

  今年舉牌最為積極的則是國壽系(中國人壽中國人壽集團),一共舉牌7次,對工商銀行(H股)和農業銀行(H股)各舉牌增持2次。緊隨其後的是太保人壽,共舉牌4次,其中錦江資本三度到達舉牌線,險資增持重倉股趨勢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場還出現共同舉牌的案例。例如,2月24日,太保集團及其旗下的太保產險、太保壽險、安信農險、太保安聯健康一同舉牌贛鋒鋰業(H股)。舉牌後,太保及其子公司合計持股5.16%。9月,陽光城引入戰投泰康人壽及泰康養老,「泰康系」合計持股13.53%。

  為何今年險資積極投資權益資產?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利率下行、非標資產收益率下降及信用風險增加的情況下,險企增加權益性資產配置比重成為有效對衝方式。

  與此同時,這是應對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調整的需要。魏濤認為,IFRS9準則變更、政策引導、險資資產配置需求共同推動舉牌潮。保險公司傾向於將股權資產計入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FVOCI科目內的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則無法影響利潤表),在新準則實行前逐步降低股價對利潤表的影響,同時選擇高分紅股票來增厚利潤,將持有股票的收益由交易轉為股息收入。

  注重協同效應

  國盛證券團隊分析稱,近年來險企的舉牌行為與2015年-2016年的險資舉牌潮有明顯不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參與主體方面,以上市險企或大型險企為主,中小公司極少參與,而2015年-2016年基本為以資產驅動負債型保險公司的萬能險資金為主。

  第二,以財務投資為出發點,同時被舉牌公司與舉牌的險企之間業務協同性更為顯著, 且舉牌港股明顯增多。

  第三,參與方式更為多樣。不僅通過二級市場買入的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舉牌,還有通過協議轉讓、大宗交易、非公開發行等方式獲取上市公司股權。

  以萬達信息為例,從基本面來看,萬達信息應該不是險資的「菜」。數據顯示,萬達信息2019年歸母淨利潤虧損13.97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虧損2.45億元。

  但中國人壽和和諧健康今年卻先後舉牌萬達信息,且中國人壽還是萬達信息第一大股東。中證君注意到,在中國人壽官網的公司新聞中,有如下一段描述,「中國人壽積極踐行健康中國戰略,以科技為重要支撐,不斷提升保險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務能力,萬達信息在此方面具有技術優勢和實踐經驗。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市場資源、專業人才、技術創新及管理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在基礎技術、數位化經營管理、醫保服務、健康管理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實現雙向賦能、互利共贏、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來源:中國人壽官網

  至於和諧健康的舉牌,萬達信息方面也表示,新進股東將新增資源導入和業務協同,合作空間巨大。和諧健康與萬達信息可在健康管理、科技金融、智慧城市等眾多領域進行廣泛深入的業務協同。

  險資明年繼續貢獻增量資金

  日前,銀保監會相關人士表示,保險資金將上市公司作為重要投資標的,直接或間接投資各類股票、債券約10萬億元。促進保險公司發揮自身優勢,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長期資金,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

  華北地區一家中型險企投資總監透露,權益投資方面,明年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預計會出現很多新行業、新方向,同時險資通過較大比例增持上市公司股票而實現長期股權投資的案例預計會逐漸增多。此外,險資對定增的投入預計也會增加。

  多位險資人士日前對中證君表示,隨著保費增加,2021年各險企預計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全年險資權益類投資將增加3000億元左右。

  「假定在保險新規等政策推動下,明年權益資金佔險資的比例提升3個百分點至16.2%,考慮保險資金可運用餘額增至23.6萬億元,測算得到2021年險資將為A股帶來增量資金約8524億元。」華西證券表示。

  東吳證券稱,明年穩定擴張下,假設保險類資產總額達到34.7萬億,樂觀、中性、悲觀三種假設下分別假設明年綜合持股比例11%、10.5%、10%,對應保險資金淨流入5697億元、3964億元、2231億元。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今年以來舉牌20次 創近五年新高!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資金入市(附股))

(責任編輯:DF380)

相關焦點

  • 今年以來舉牌20次,創近五年新高!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
    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掃貨、加倉。截至目前,險資舉牌次數已達20次,創近五年新高,涉及股票13隻。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的支持下,預計2021年各險企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舉牌次數創近五年新高2020年,險資動作頻頻。
  • 險資舉牌全年達20次 增量資金入市仍可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不斷「掃貨」加倉,掀起「舉牌」潮。截至目前,險資全年舉牌次數已達20次(以交易日為基準),涉及13隻股票,創2016年以來險資舉牌次數新高。從行業類別來看,低估值、高股息的銀行股和地產股依舊是險資的最愛,其中,險資今年有6次舉牌標的屬於金融業,包括農業銀行(H股)、工商銀行(H股)、中國光大控股(多元金融)。 今年舉牌最積極的是「國壽系」(中國人壽和中國人壽集團),一共舉牌7次,緊隨其後的是太保人壽,共舉牌4次。
  • 全面剖析險資入市前景
    三、保險類資金入市或近6000億元 根據我們的測算,2020年養老金入市有望帶來近1300億元的增量資金:其中,基本養老金保險660億元、社會保障基金376億元、企業年金200億元。商業保險公司2020年的入市規模預計在2570-4627億元左右。
  • 險資年內21次舉牌創近五年新高 險資青睞金融股年內多次舉牌
    近日,和諧健康舉牌萬達信息,再次受到資本市場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後發現,截至12月21日,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超越了2016年至2019年曆年舉牌次數。今年被險資舉牌的對象中,金融、地產、公用事業、計算機軟體等行業的公司成為重點。
  • 險資料加碼股票投資:頻頻舉牌 密集調研
    來源:上海證券報險資在二級市場的投資再度活躍。今年以來,險資已先後5次舉牌上市公司。此外,保險機構參與上市公司調研的熱情也非常高,截至3月6日,2020年以來已有87家保險公司累計調研上市公司498次。
  • 今年以來險資頻頻舉牌傳遞什麼...
    今年來險資動作不斷,已多次公告舉牌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鍾情港股銀行股3月3日,國壽集團以每股均價3.2176港元增持農業銀行H股3000萬股,合計9652.8萬港元。中國人壽持有農業銀行H股股份升至5.0018%,該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升至5.2470%,觸發舉牌。公司此次增持農業銀行股票的資金來源為保險責任準備金。截至2020年2月19日,中國人壽持有農業銀行H股股票的帳面餘額(按照2020年2月19日收盤價及人民銀行港幣兌人民幣中間價計算)為44.34億元,佔2019年三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0.1228%,符合監管要求。
  • 險資舉牌潮強勢歸來!年內21次創近5年新高,金融、地產股備受青睞
    原創 王瑩 天下銀保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以大型險企為主,以財務投資或戰略協同為舉牌目的。其中,金融與地產股依然是險資布局的「香餑餑」。近日,和諧健康舉牌萬達信息,躍至其第二大股東一事,受到資本市場關注。而這只是年內險資舉牌熱潮的一個縮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創下近五年新高。2016年至2019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案例分別為11次、10次、10次和9次。
  • 看重高股息率 險資今年仍願加倉銀行股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看重高股息率 險資今年仍願加倉銀行股本報記者 蘇向杲去年年末,一起險資舉牌事件再次引發市場關注。2020年12月30日,百年人壽公告稱,公司增持浙商銀行H股股份,增持後持股比例從4.12%上升至5.02%,觸發舉牌。
  • 財經早茶|險資年內21次舉牌創近五年新高;立訊精密回應美國337調查...
    廣東:居民用電有保障 不會出現拉閘限電從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了解到,今年四季度以來,隨著社會經濟全面復甦,廣東全社會用電量和電力負荷保持高位運行,進入12月以來,廣東最高統調負荷已連續8次創歷史同期新高,最高負荷達到9923萬千瓦,同比增長12.4%,目前廣東全省電力供應有保障。
  • 險資也「踩雷」 2隻險企重倉*ST股年內跌幅超50%
    本報記者 蘇向杲一向以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和審慎投資著稱的險資偶爾也「踩雷」。《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有3隻*ST股出現在險資三季度末的重倉股名單中,分別為*ST勤上、*ST同洲、*ST勝利,這三隻股票均面臨退市風險,今年以來截至11月17日收盤,股價分別跌59%、51%、9%。
  • 海通荀玉根:2021年入市增量資金有望超2萬億 - 好買基金網 - 好買...
    總體上,如散戶資金、陸股通資金等存在直接統計資金變量數據的項目我們使用相應公開數據,而如資管、險資等沒有直接資金數據的項目則用持股市值變化來近似其資金入場規模。資金面與牛熊周期的關係:牛市入,熊市出,震蕩市緊平衡。我們在前期多篇報告中指出,用上證綜指刻畫,1990年以來A股已經經歷了五輪牛熊周期,19/01/04以來進入第六輪牛市。
  • 董明珠:險資利用高槓桿發大財,小股民成潛在受害者
    《中國經濟周刊》11月28日發表的封面文章《險資兇猛》一文統計顯示,2015年險資共舉牌59次,佔資本市場舉牌總數的36%;2016年險資舉牌10次,佔舉牌總數的9.1%。  《險資兇猛》一文還系統、深入梳理了險資的投資表現、投資動機、其可能對實體經濟帶來的危害及監管缺失等多方面的深層次問題。  面對兇猛的險資,中國的實業家真的束手無策?中國的監管層真的無能為力?
  • 2020年險資都買了什麼?
    縱觀全年,達到舉牌標準的達到20次,涉及的股票總共有13隻,其中H股8隻,A股6隻,其中一隻中集集團,是A+H股均有增持。所舉牌的H股行業分布主要是金融板塊下的銀行業,考慮到H股的極端估值,股息率則應該是舉牌的關鍵邏輯之一。
  • 明年險企權益類投資預計增加3000億元 將優先配置股票資產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3日電 多位險資人士向記者透露,明年險企會隨保費增加而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預計明年全年險資權益類投資增加3000億元左右。優先配置股票資產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對擴大險資投資範圍和比例均出臺了相關文件,明年險資投資將會是從政策落地「嘗試期」到「明朗期」。對於明年險資投資的重點和機會,光大永明資產相關人士認為,明年一季度之前,很難看到利率水平的顯著變化。展望明年一季度,險資在大類資產選擇上的排序是:股票、商品、債券。
  • 最閱讀|險資「七劍」齊闖江湖
    一直以來,險資在資本市場上表現低調,因為他們的投資收益務必穩健。不過,去年以來,諸多險資頻頻高調亮相,開始了新玩法。近日,「有錢任性」的險資中,又殺出了兩匹黑馬。公告顯示,前海人壽在一個月內買入中炬高新(600872)超過5%股份,構成舉牌;南玻A的一份股東臨時提案裡披露,前海人壽在 一季度買入公司4.19%的股份。
  • 「險資入粵」再出新舉措 線上支持大灣區建設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繼2019年「險資入粵」金額首破萬億元大關以來,廣東銀保監局推動「險資入粵」再出新舉措。2020年12月22-24日,廣東銀保監局聯合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召開「險資入粵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線上發布會,推動保險資金優先投資廣東。
  • 國常會:提升險資長期投資能力 防止險資運用投機化
    會議指出,要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  相關: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提出設置差異化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及風險狀況等指標,明確八檔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最高可佔上季末總資產的45%。
  • 3.3萬億險資增量資金來了!它們愛買哪些股...
    險資入市限制放寬!險資配置權益類資產最高可佔到上季末總資產的45%,此前這一比例最高為30%。若按照最高45%的配置權益類資產測算,截至2020年3月末,險資權益類可配置資產將增加3.3萬億元。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截至一季度末,滬深兩市共有367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險資身影,合計持股市值1.23萬億元,其中持有金融行業市值最高,達9727億元。
  • 【投資早e點】險資舉牌大比例配置藍籌股 量子通信產業聯盟成立(附股)
    【資金動向】 ●險資舉牌如火如荼 大比例配置藍籌股意願強烈金風科技(002202)發布公告,截至18日,安邦系已持有其10%股權。這距離安邦系首次舉牌金風科技僅相隔10天時間。該公告還顯示,安邦也在繼續買入大商股份(600694),持股比例達到6.74%,距離上次舉牌僅相隔7天時間;安邦在金地集團(600383)中的持股比例也較一周前有所提升。點評:隨著年底臨近,險資大舉買入藍籌股的現象愈發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