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你真看懂了嗎?

2021-02-15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三十而已》這部劇終於結束了,據說它的全網播放量已經超過40億。

平心而論,這部劇是這些年來,我看過的最好的一部都市劇,它甚至點燃了我想寫一部現代都市劇的衝動。

評價為啥這麼高?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

這部劇的背後有站得住腳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的支撐。

今天,我想聊的就是這些藏在背後的東西。

故事裡的每一位主人公,從30歲前到30歲後的這段時間裡,都像是走了一個「從原點出發,再回歸原點」的圓圈。

顧佳從搬到俯瞰黃浦江的高檔住宅到最後賣掉房子離開上海,鍾曉琴從跟陳嶼在一起,到最後又回到陳嶼身邊,王漫妮從一開始的孤身一人到最後的孤身一人。

從表面上看,她們的日子並沒變得比之前更好,財富沒有增長多少,甚至還減少了;

婚姻狀態也沒有更進一步,比如從單身到結婚,或從結婚到生子,甚至還倒退了。

但是,假如從人生成長的角度來看,這三個人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顧佳和王漫妮的。

在這部劇裡,她們二人都有走捷徑的心。

但其實,我們哪個人又何嘗不是想要走點捷徑,快速躍遷呢?

顧佳,想讓兒子進入最好的幼兒園,於是就去找住在樓頂複式的王太太。

後來,為了幫助老公公司拓展業務,又去刻意接近於太太。

這兩次走捷徑的經歷讓她嘗到了巨大的甜頭,於是她一發不可收拾,在沒做任何調研與核實的情況下,就買下了太太圈裡李太太家的茶園。

誰知卻發現,這個茶園既沒有有機證,也沒有品牌和成熟的銷售渠道。

除了繼續往進投錢,就只剩下虧掉300萬,自此退出這一條途了。

於是,在她將太太圈的人諷刺一番後,毅然退出了之前她一心想要走的這條捷徑。

王漫妮也想走捷徑,但與顧佳不同的是,她那種想是隱藏著她的潛意識裡的,從表面來看,她是一個獨立自主有追求的女性。

但在她的潛意識中,她是想要憑藉美貌與個性,贏得一個鑽石王老五的。

正是因為這種潛意識的存在,在遊輪上時,她才刷爆了卡也要給自己升級行政艙,還精心挑選了昂貴的鞋子,問顧佳借來了高檔的衣裙,為的就是能在行政艙裡用餐,參加行政艙的船長晚宴。

這就是她在潛意識裡想要走的捷徑 - 嫁給一個既愛她又專一的有錢人,這樣就能飛上枝頭變鳳凰。

但是,當梁正賢將「一南一北」兩個女友的想法告訴她後,她備受折辱,決絕分手。

「想嫁一個真正有錢的男人」是她的潛意識,「想要一個忠誠的愛情」是她的意識,而以前的王漫妮既未意識到潛意識的存在,也沒正視過意識中信念的堅定,於是就將自己陷入了困境裡。

關於這一點,在電視劇中有一個細節,顧佳勸王漫妮道:

「如果你要的只是錢,就不要那麼投入,不然最後肯定會受傷。」

這兩個人都很想走捷徑,區別是一個正大光明,一個潛意識驅動。

而不論哪一個,最後的結果都不怎麼好。

原因就在於,她們不知道凡是捷徑,都有代價。

前者的代價是你根本不知道哪一天就會翻車,而後者的代價是你要放下自己的尊嚴以及對於純粹愛情的追求。

假如,這些代價是你真能承受的,那捷徑也不是就不能走。

所以,當我們想要走捷徑的時候,一定得先問問自己:

這個捷徑背後的代價是什麼?它是我能承受的嗎?

有些捷徑,背後是刀山火海,我勸你不要去走。

有些捷徑,背後是很小的代價,我勸你可以多走。

比如學一門非常有用的課,可能會給你帶來人生的巨大改變,讓你節約很多年走彎路的時間,但同時它的代價也不大,就是幾千元的學費,這時,我就認為它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捷徑了。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鍾曉芹的。

之前的鐘曉芹,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媽寶女」,非常依賴別人、缺乏主見。

她一到結婚年齡就去相親,相好了就結婚。

結了婚就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車子,做的工作也相對簡單而且比較穩定,媽媽還每周都去她家給他們做四次飯。

於她而言,人生的發展幾乎可以一眼就望到頭。

但是,在與陳嶼離婚後,她的改變就開始了。

她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不僅需要目標,同時也需要努力。

於是,她第一次在工作中做了升職的爭取,開始學畫油畫,開始用寫小說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

這一切,都發生在她人生的第二次「斷奶」之後。

如果說,生理上的「斷奶」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次「斷奶」,是我們作為嬰兒與母親進行的一次肉體上的分離。

那麼,精神上的獨立,我們與父母、家人以及戀人的分離以及之後的獨立,就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二次「斷奶」。

第一次「斷奶」是每個人在小時候都經歷過的,但第二次「斷奶」卻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能真正經歷的。

當鍾曉芹離開了陳嶼和家人搭建的港灣,「第二次」斷奶後,她的內在自我逐漸覺醒,她的潛力破土而出。

她順應了這股力量,踏上了持續寫作的道路,並最終成為了一名小說作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說。

同時,在感情上,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她對自己有了更加深刻清晰的覺知與了解。

最初,她以為離開陳嶼,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找到想要的浪漫的愛情。

但當她做了鍾曉陽的女朋友,感受著與小男友愛情的時候,她慢慢發現,鍾曉陽並不是她真正想在一起的人,而浪漫也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個樣子。

最後,當她帶著第二次「斷奶」後的深刻成長,重新回歸之前的婚姻時,她明白了陳嶼以前對這個家的默默付出、更加理解了婚姻的意義,也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多的規劃和決策力。

第三個故事是關於王漫妮的。

最初,王漫妮在上海孤身奮鬥,為了少付房租還能無需合租,她從市中心搬到了很遠的郊區。

因為感情與工作雙重受挫,在30歲生日前,王漫妮兌現了給父母的承諾,回到了家鄉小鎮。

而等待她的則是當地女青年們最羨慕的人生 - 當地鑽石王老五的認可、穩定輕鬆的工作、噓寒問暖的小鎮居民,以及與父母間的親密互動。

這一切,仿佛是各種平凡簡單普通人生的最佳隱喻,是很多人想要獲得的終極目標。

就像她的相親對象張志說的「我們結了婚,就能有房有車,你什麼都不用管。」

在沒真正體會過這種生活前,王漫妮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她只是在潛意識的指引下走到了30歲。

但等她真正體會了這種普通簡單的人生時,她終於第一次的清晰意識到:「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最終,她放棄了當地人人豔羨的工作和結婚機會,再次回到了上海,開始了一個人的奮鬥。

在離開小鎮的時候,她再次去看了從小給她理頭髮的於伯,於伯說:

走吧,你那彎曲的頭髮是怎麼都拉不直的。」

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心中怦然一動,這句話正是對每一個人人生選擇的絕佳隱喻 - 你的頭髮是彎的,即使你再努力也拉不直它;

這就像是潛藏在你內心深處的渴望,你沒法因為別人的看法、父母的要求而將其悄然抹去、不留痕跡。

所以,不要去聽別人的建議,你要做的是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己真正渴望的人生願景與實現路徑。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活得真實幸福。

第四個故事還是關於王漫妮的。

當她從家鄉小鎮歸來,重回上海時,本來她想做的還是M店的店長。

但因魏Boss的安排,她獲得了一個「應收」(即收回應收帳款)的工作。

在這個十分有挑戰的工作中,擺在她面前的幾乎都是最艱難的困境,她也在追回第一筆款時賠進了自己僅有的一點存款。

但是,她沒有灰心,而是調整了自己,迎接了挑戰。

這一切讓她在很大程度上拉伸了自己,並在最短時間內最大程度的拓展了自己的潛力,最終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業績。

其實自己的天地並不只是奢侈品店後面的一塊地兒,不僅是做一個店長,其實自己的天地還可以更大。

這次覺醒將她以前固有的「心理半徑」打破了,第一次將她的視野與格局從店長拉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她也第一次看到了蘊藏在自己身體裡的巨大潛力與各種可能性。

最後,在魏Boss非常看好她,要給她銷售主管職位時,她斷然拒絕。

王漫妮:「我現在不求什麼職位了,我打算出國讀書。」

魏總:「讀書,你剛闖出一條職業道路就要放棄啊。」

王漫妮:

「以前我覺得我一定離不開櫃檯後面的那塊地,結果呢,我連追債這麼難的事我都可以做好,我一直覺得只要留在上海就有無限可能,後來想想並不是這樣的,有時候跑道越清晰,越會束縛自己。


這幾個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見過的人,看過的世界都太少了,我幹嘛非要著急給自己找一條路定下來呢?」

最後這個故事是關於顧佳的。

許幻山出軌、公司倒閉、許幻山進監獄、俯瞰黃浦江的豪宅賣掉,當這一切災難發生在顧佳身上後,她從容的跟往事說了再見,最後一次上樓拜訪王太太。

王太太問:「你之後有什麼打算?」

顧佳說:「之後,重新開始。」

那一刻,我在她身上看到了無比絢麗的光芒,那是一個人在經歷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之後,鳳凰涅槃的光芒。

我知道,在那之後,就不再有任何東西可以困住這個女人了。

結婚也好,離婚也罷,在上海也好,不再上海也罷,有公司也好,沒公司也罷。

這一切都可以被輕輕放下,然後拍拍身上的塵土,步履從容的向前走去。

而30歲,也不過就是一個數字,它代表不了任何事,我們的人生可以從30歲後重新開始。

其實,以前能夠困住我們的,都是我們給自己設定的限制:

1. 設定的身份的限制 - 「誰的妻子、誰的媽媽、誰的女兒」;

2. 設定的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的限制 - 「能做店長,不能出國讀書」;

3. 設定的應該如何生活的限制 - 「女孩子就該找個可靠的、經濟收入也不錯的男人早點結婚,再找一份安穩舒適的工作」。

因為這些我們給自己設定的,或者是別人給我設定的限制,我們活在了一方狹小的天地裡,可能是奢侈品店後面的一塊地兒,也可能是只能在家帶孩子的一份工作,並最終親手斷送了探索自己、發現自己、拓展自己的機會。

是我們,親手為自己畫地為牢,將自己的一生牢牢困住。

王漫妮要出國讀書,顧佳說:「什麼年紀不年紀的,人在這個年紀還能有這個勇氣,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

王漫妮說:「結果不論好與壞,我想出去走走,我想看看自己的人生是不是還有別的可能。」

這就是打破牢籠的勇氣,以及無比強大的行動力。

在每一次生活的起起落落之中,她們三個人獲得了與自己內心產生深度連接的機會,她們得以看到藏在內心深處的渴望、恐懼、力量。

也得到了進一步發現、探索和拓展自己潛力的機會。

而成長就是在這一次次的連接、發現、探索和拓展中發生的。

事實上,人生中所發生的一切,以及我們所做的一切,說到底都是為了更深入的發現自己,更全面的探索自己,以及更多的挖掘自己的潛力。

「人生就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程,並沒有哪個特定的數字可以決定我們奔跑的速度和停下的時刻。」

人,不論什麼年齡,都要有敢於重新出發的勇氣。

與朋友們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焦點

  • 毛曉彤的《三十而已》和《重啟之極海聽雷》,你看懂了嗎?
    毛曉彤的《三十而已》和《重啟之極海聽雷》,你看懂了嗎?林力早毛曉彤,突然進入了大眾視野,熱度也越漲越多。近期,播出的《三十而已》、《重啟之極海聽雷》受到了觀眾的擁躉。前段時間,熱門電視連續劇《三十而已#三十而已##重啟##重啟之極海聽雷##毛曉彤#喜歡就關注我吧,「林力早」,帶給你更多精彩原創
  • 別被《三十而已》大結局騙了,這些你真看懂了嗎?
    王漫妮也想走捷徑,但與顧佳不同的是,她那種想是隱藏著她的潛意識裡的,從表面來看,她是一個獨立自主有追求的女性。但在她的潛意識中,她是想要憑藉美貌與個性,贏得一個鑽石王老五的。正是因為這種潛意識的存在,在遊輪上時,她才刷爆了卡也要給自己升級行政艙。這就是她在潛意識裡想要走的捷徑,嫁給一個既愛她又專一的有錢人,這樣就能飛上枝頭變鳳凰。但是,當梁正賢將「一南一北」兩個女友的想法告訴她後,她備受折辱,決絕分手。「想嫁一個真正有錢的男人」是她的潛意識,「想要一個忠誠的愛情」是她的意識,而以前的王漫妮既未意識到潛意識的存在,也沒正視過意識中信念的堅定,於是就將自己陷入了困境裡。
  • 《三十而已》,你真看懂了嗎?
    文章來源: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作者:艾菲的理想《三十而已》這部劇終於結束了,據說它的全網播放量已經超過40億。平心而論,這部劇是這些年來,我看過的最好的一部都市劇,它甚至點燃了我想寫一部現代都市劇的衝動。評價為啥這麼高?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部劇的背後有站得住腳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的支撐。
  • 《三十而已》結尾彩蛋隱藏的生活真相,你看懂了嗎?
    來 源:她刊(ID:iiiher)作 者:弋人《三十而已你們或許都發現了,在《三十而已》的部分劇集片尾,都有一個關於小攤的彩蛋。起初我也一頭霧水,不知道除了三位女主都光顧過這個攤位外,它跟劇情還有什麼關聯。
  • 《三十而已》劇中有哪些沒有下文的小細節?你真的看懂了嗎
    《三十而已》最後被顧佳、王漫妮、鍾曉芹的真情告白感動了。有很多觀眾看完後也是感慨萬千:好久沒有這樣追過劇了,就像在看自己的故事一樣,不過三十而已!看完最後一集真的被劇情中的小細節感動了,每一處小細節都是對大結局最好的回應,但是劇中那些沒有下文的小細節,你真的看懂了嗎?
  • 爆款劇《三十而已》爛尾?那是你沒看懂編劇的「良苦用心」
    終於,每天熱搜見的《三十而已》全集劇終。,可謂是真•實打實的爆款熱劇。無論是依依還是魏總,有所圖或真性情,總之就是有權有錢又有勢的人偏偏看上了你。當銷售能遇上鑽石王老五梁正賢,打道回府老家相親還能偶遇僅有一面之緣的大佬魏總,又偏偏大佬記得你賞識你要栽培你。同樣是三十歲的觀眾們,麻煩掂量掂量自己的前三十年,你是否有這般天降的好運氣?
  • 三十而已這部劇你看懂了嗎?
    最近熱播的關於女性題材的兩部時尚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光看劇名就覺得有點意思,20歲,30歲對於女性朋友來說算是從青春浪漫走向成熟現實的兩個節點,社會對於女性有太多的定義與束縛,覺得女人到三十歲就應該結婚,就應該規劃生小孩。太多的應該對女人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今天小編想說的是女性不該被外界的定義束縛,人生漫漫,不過三十而已。
  • 《三十而已》:成年人的世界你看懂了嗎?
    《三十而已》已經播出一段時間了,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見解,那麼下面小編就來談談我的看法吧。顧佳強勢?知道為什麼陳嶼突然變好了嗎,是因為他們解除了婚姻關係,保持了距離,沒有了那麼多理所當然。但是他還是對曉芹有感情的。以前曉芹是他老婆,他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就是為了省心,這就是談戀愛的時候又距離還不是一家人。等到結婚了又變成了理所當然了。陳嶼不會變成熟的。應該分開的他才會變好。
  • 三十而已電視劇,演繹的精彩人生,你看懂了嗎?
    三十而已電視劇,演繹的精彩人生,你看懂了嗎?三十而已劇照三十而已電視劇分析最近很火熱的電視劇,30而已三十而已電視劇三十而已電視劇分享三十而已電視劇,演繹的精彩人生,你看懂了嗎看懂了多少呢
  • 《三十而已》你看懂了嗎?| 金笙記
    活動時間:8月14日 - 25日參與方式:活動期間購買指定產品的情侶,可領取金笙記定製永生花一件最近有部電視劇非常火那就是《三十而已「體面的生活不是虛榮」你發現了嗎想要擁有高層次的生活你需要先看到高層次生活的樣子才能有個目標不是嘛
  • 播放量超40億的《三十而已》,你真看懂了嗎?
    轉自:21世紀經濟報導以下文章來源於艾菲的理想,作者艾菲的理想導讀:電視劇《三十而已》一路火至大結局,目前播放量已破40億。來 源丨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作 者丨艾菲《三十而已》這部劇終於結束了,據說它的全網播放量已經超過40億。
  • 不懂點風水,真能看懂《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這部劇最近大火,很多朋友看完結局,卻被劇情刷新三觀。一個非常富有哲理的問題誕生了你想到的結局VS現實結局也就是你以為的&事實上的要不是懂點玄學,可能還真難看的懂這部劇或者說,試圖理解編劇所傳遞的價值觀。
  • 三十而已你看完了嗎
    電視劇《三十而已》你看完了嗎?最近這部劇關注度很高,不知不覺翻看了幾眼。這讓我想起了《新閨蜜時代》(童謠、蔣欣、張歆藝飾演),也許是這一年多或多或少經歷了什麼,讓我看到了人性裡「惡」的成分。當梁正賢的所作所為呈現在大眾面前的時候,我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噁心。的確,是夠噁心的,什麼不婚主義者,什麼戀愛自由,真想罵一句「真她媽狗屁」!
  • 《三十而已》告訴我們的婚姻規則,你看懂了嗎
    最近,在追《三十而已》,顧佳、鍾曉芹、王漫妮,三個三十歲的女人一部戲。在已經播出的劇情裡,三位女主角在感情上都有點「不幸」,鍾曉芹離了、顧佳的婚姻出現了危機,王漫妮被欺騙。似乎,女人在感情上習慣性弱勢,深情往往被辜負。婚姻需要呵護,也需要經營,不是單純的愛和付出就可以安然無恙了。在《三十而已》已經播出的劇情裡,隱藏著婚姻的潛規則,你看到了嗎?
  • 《三十而已》裡面的貴婦生活你懂嗎?大牌包包是女人的門面嗎?
    熱播劇《三十而已》中,顧佳因為家庭背景普通被闊太圈排擠,貴婦們發朋友圈人手一隻birkin,顧佳背的香奶奶都不好意思拿出手,然後她拼勁家底刷爆卡買了一隻愛馬仕……你覺得大牌包包是女人的門面嗎?都說包治百病,小編這種底層生活的勞動人民算是看懂了,在上流社會的眼裡,包包是身份財富的象徵,在小編眼裡包還是包!
  • 《三十而已》:這三點你真的看懂了嗎?
    《三十而已》這部劇全網播放量已超40億,口碑也一路飆升,其原因是因為這部劇的背後有強大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作為支撐。劇中三位主人公其實都經歷了一個「從原點出發,又回歸原點」的循環。顧佳從搬到搬到黃浦江邊的高檔住宅小區到最後賣掉房子離開上海;鍾曉晴從跟陳嶼在一起到離開陳嶼,最後又回到他身邊;王漫妮從孤身一人到最後還是孤身一人。
  • 三十而已,我是真的不喜歡你
    看完《三十而已》,並沒有感覺該電視劇對30歲的女人有什麼深度解讀,也沒有看出來對女性價值的認可和提升,甚至覺得自己被冒犯了!整部劇的劇情都很老套,小三、出軌、離婚、孩子上學、奢侈品、全職太太、女強人、小狼狗,看似獨立的人設處處充滿著編劇的yy與裹腳布的酸臭。
  • 《三十而已》為何高開低走?你看懂了嗎
    而且底下還有一大堆附和的,電視劇真能代入到現實中嗎?這些年,我們的眼睛和心靈被國產言情偶像劇荼毒,十分辛苦。那些傻白甜女主,一門心思談戀愛,男主清一色霸道總裁,正事不幹,住著豪宅開著跑車,說著肉麻的臺詞,刻意的甜蜜橋段散發著人工糖精的味道,令人發膩。
  • 你看懂了《三十而已》嗎?顧家的完美,是一場騙局。
    形容要像顧家一樣雙生在線,預付育娃也能原地逆襲,總之就是面面俱到,從內到外牢牢掌握自己的人生主動權,然而在我看來這簡直不可思議,如果這屆觀眾把顧家當做人生榜樣,那對自己的要求未免也太高了,你看看顧家一天的日程表,這樣的時間管理大師,現實中真的可能存在嗎?
  • 《三十而已》大結局曝光:其中隱藏的11個人生真相,你看懂了嗎?
    《三十而已》當你覺得生活容易的時候,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低聲下氣《三十而已》但其實,當光照進來的時候,你要學會去擁抱它。《三十而已》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最可怕的不是孤獨終老,而是和一個讓你孤獨的人終老。你播種的善意,會長成庇佑你的大樹顧佳有眼光、有魄力、有格局,是個智慧的女人,但同時她的內心也有柔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