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學】關注腫瘤早篩,我會協辦深圳(國際)癌症早篩與防控創新...

2020-12-23 澎湃新聞

【精準醫學】關注腫瘤早篩,我會協辦深圳(國際)癌症早篩與防控創新論壇

2020-12-21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2月19日,由我會協辦的「第二屆深圳(國際)癌症早篩與防控創新論壇」,在深圳市舉辦,聚焦腫瘤早篩,共繪癌症早篩與防控的創新科研與應用藍圖。

本屆論壇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深圳市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協會聯合主辦,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深圳市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專業委員會協辦,深圳市龍華區科技創新局、深圳市華瑞同康精準醫學研究所、銀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論壇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病理分會副主任委員、青年博士聯盟副總幹事、華大基因副總裁劉娜、深圳市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協會執行秘書長王豔梅擔任主持。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終身榮譽理事長白書忠、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執行理事長/中國藥師協會副會長顏曉文、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羅樂宣、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黨組書記邱宣、龍華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納沙應邀出席論壇。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開幕式致辭

 

大會主席、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終身榮譽理事長白書忠開幕式致辭

 

大會主席、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執行理事長/中國藥師協會副會長顏曉文開幕式致辭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羅樂宣開幕式致辭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黨組書記邱宣開幕式致辭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病理分會副主任委員、青年博士聯盟副總幹事、華大基因副總裁劉娜主持論壇

產學研用並進,助推中國防癌體系建設

創新論壇環節,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名譽副會長、世界蛋白晶片品牌企業美國RayBiotech公司創始人黃若磐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癌症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等來自美國、瑞典、國內癌症早篩與防控、健康管理保障與行業投資等領域的專家,結合自身專業學術與研究主題,聚焦癌症防控策略與方法、癌症早篩創新技術、社區健康管理等議題,與近200名專家學者和業界專業人士探討交流最新研究成果與應用經驗,為大家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術盛宴。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名譽副會長、世界蛋白晶片品牌企業美國RayBiotech公司創始人黃若磐作專題分享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癌症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作主題分享

 

原瑞典卡羅林斯卡醫科大學教授、中國國家外專局高端項目專家Sven Skog作視頻專題分享

 

國家衛健委臨床檢驗中心生化室主任張傳寶為大會作視頻專題分享

 

深圳市華瑞同康精準醫學研究所理事長/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專項基金副主任委員周際作專題分享

 

專家圓桌對話

本次論壇得到來自政府、機構與企業的大力支持,為中國癌症早篩與防控事業提供了諸多新思路、新策略,讓早篩技術得到更多的關注與參與。相信未來,與會相關專業機構與業界企業,將繼續在癌症早篩與防控領域繼續創新深研,共同助力中國癌症健康行動,攜手創造並見證一個更健康美好的未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健康中國 創見未來 第二屆深圳(國際)癌症早篩與防控創新論壇舉辦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2020年終之際,一場圍繞「健康中國2030」國家健康戰略規劃、關注癌症防治產學研發展的大型學術論壇——「第二屆深圳(國際)癌症早篩與防控創新論壇」本屆論壇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深圳市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協會聯合主辦,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深圳市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專業委員會協辦,深圳市龍華區科技創新局、深圳市華瑞同康精準醫學研究所、銀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 科技創新 美年健康搶跑癌症早篩
    科技助力癌症早篩小小膠囊一年檢出3.7萬胃病患者由於飲食、生活習慣不規律,小張很小的時候就患有胃病,肚子經常酸、脹,後來被醫院檢查出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用科技力量賦能癌症早篩預防,美年健康的探索與嘗試並未止步於膠囊胃鏡。2020年,美年健康在全國線下700家門店同時推出「S9無創大腸癌早期篩查」產品,其底氣來自於新基因檢測技術的賦能。
  • 行業重磅,世和基因進軍癌症早篩!多組學液體活檢早篩技術—MERCURY...
    2020年9月21-23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南京國際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創新投資峰會」在南京金陵飯店隆重召開。金陵隊列研究專項採用世和基因MERCURY多組學液體活檢早篩技術,計劃為南京市居民免費提供10萬例腫瘤早篩檢測(I期江北隊列1.5萬例)。項目參與單位包括南京江北新區、南京醫科大學沈洪兵院士團隊、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等,期望通過金陵隊列研究專項將南京基因產業建設成果服務民生,提高腫瘤高危人群腫瘤早篩早診率,改善預後。
  • 專訪鵾遠基因CEO張江立:在中國升級癌症早篩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文/福布斯中國12月15日,上海鵾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鵾遠基因」)宣布完成近10億元B輪融資,創下我國癌症早篩領域投融資紀錄。鵾遠基因是國內腫瘤早篩及液體活檢的領軍企業,其癌症早篩早診技術和產品性能世界領先。
  • 乳腺癌早篩早診很重要!「全新全醫」健康關愛行動在穗啟動
    十月是國際「粉紅絲帶乳腺癌防治宣傳月」。近日,「全新全醫」健康關愛行動在廣州正式啟動,將開展乳腺癌早篩早診科普教育、義診講座與乳腺健康篩查活動。 該公益行動由廣東省健康教育協會、廣州市正心慈善基金會、廣州泰和腫瘤醫院和新春天醫療門診部聯合主辦,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環境專業委員會協辦。
  • 喜獲國內「癌症早篩第一證」的背後 諾輝健康直擊結直腸癌早篩痛點...
    癌症早篩領域最近火爆全球。近段時間,前有癌症早篩獨角獸GRAIL被Illumina以80億美元收購,後有癌症篩查公司Thrive被腸癌早篩龍頭Exact Sciences以22億美元收購。這兩大合計近百億美元的收購案「引爆」了全球癌症早篩市場,也引發了全球業內和資本市場對於癌症早篩概念的熱切關注。
  • 《中國高發癌症早篩指南》發布 涉及胃腸癌肺癌食管癌等十大瘤種
    北京抗癌協會理事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教授強調。  1月15日,在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上,《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正式發布,對肺癌、胃腸癌、肝膽癌等十大瘤種的早篩給出權威指導。與此同時,第一家「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基地」在北京京西腫瘤醫院落地。
  • 美年大健康布局AI助力早篩,築牢醫質壁壘
    美年大健康也一直在發展科技力量,近幾年加大科技投入,布局AI發展癌症早篩,用科技創新為大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日前,美年健康(002044.SZ)披露了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6.04億元,同比降低1.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65億元,同比降低29.15%。
  • 諾輝健康拿下首個基因檢測癌症早篩三類證,引領早篩進入合規階段
    伴隨診斷在接連獲批了多個產品之後進入了新的瓶頸期,於是人們的目光紛紛鎖定到了難度更高,適用人群更廣的早篩領域。今年液體活檢早篩明星企業Grail申請納斯達克上市,更是為這股癌症早篩的熱潮再添一把柴。2020年11月9日,諾輝健康的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創新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實現了癌症基因檢測早篩領域的「第一證」。
  • 國內癌症早篩第一證來了!百億市場或將爆發
    ,國家藥監局已於11月9日批准公司旗下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的創新三類醫療器械註冊申請,並在預期用途中明確常衛清適用於「40-74歲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的篩查」。「常衛清」由此成為國內目前唯一一款獲得註冊證的癌症早篩產品。據諾輝健康聯合創始人兼CEO朱葉青介紹,「常衛清」研發歷時7年,臨床試驗入組5881名受試者,歷時16個月,研發投入共一億美元,目前售價為1996元。該產品目前圍繞居家取樣展開,通過順豐快遞、京東、EMS等物流商把樣本送到諾輝健康中心實驗室檢測。用戶可在送出樣本後的五天內,通過手機端看到檢測結果。
  • 諾輝健康發布「中國首個癌症早篩前瞻性註冊臨床試驗結果」
    中國網財經9月26日訊 昨日,諾輝健康在「2020年CSCO學術年會」上正式發布中國首個癌症早篩前瞻性大規模多中心註冊臨床試驗(Clear-C)的重要數據結果。一是我國此前從未有過有關腸癌早篩的前瞻性註冊臨床試驗,二是入組樣本量大,三是試驗結果優異。所有入組人群均要求在常衛清檢測同時完成腸鏡檢查,對比腸鏡檢查和病理的金標準驗證常衛清的篩查結果。  此外,該大規模前瞻性試驗設計,貼近篩查的實際應用場景,有利於早期篩查,達到預防腸癌發生的目的;有利於早期診斷,有利於提升腸癌早期治療效果,臨床意義明確,可以極大改進早期治療效果,預防腸癌的發生。
  • 和瑞基因「早晚」兩款新品問世:肝癌早篩產品落地,肺癌產品還會遠嗎?
    其中,瞄準臨床需求的腫瘤早篩與腫瘤中晚期用藥基因檢測,因為有龐大的市場潛力,成為各公司的「必爭之地」。癌症早篩是針對高風險人群,抽取一管外周血,通過檢測血漿中的生物標記物,早期發現多種癌症或癌前病變,及時進行幹預性治療。
  • 中國泛癌種早篩技術入選2020年全球十大健康領域創新榜單 還有望...
    據悉,Healthinnovations網站的年度十大健康創新榜單是每年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者、學者和醫療健康行業企業或從業者的必讀文章。除了盤點健康醫療領域的十大創新成果之外,該榜單還分享了目前臨床試驗的主要關注點和未來投資方向。其中,創立於中國的上海鵾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鵾遠基因」)原創研發的泛癌種早篩技術入選榜單,名列第四。
  • 八成結直腸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專家呼籲重視早篩早診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記者溫競華)由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等多家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項目日前發布中期結果,我國83%的結直腸癌患者在首次確診時處於中晚期,其中44%的患者已經出現了肝、肺等部位的轉移,專家呼籲重視早篩早診。
  • 微評丨字節跳動、阿里健康、健客H2H戰略、癌症早篩第一證、新氧
    該事件引發諸多媒體關注。同樣掀起風浪的還有諾輝健康,其剛剛獲得國內「癌症早篩第一證」,為此類註冊證的獲批打開了一個破局點。此外,基因治療公司Alnylam再次推出全球第三款RNAi藥物,助力罕見病治療。有人測算,2025年,小核酸藥物市場空間將超百億美金。而目前,全球僅有的三款RNAi藥物都出自Alnylam之手。
  • 聚焦國民健康,DNA甲基化檢測助力中國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
    經過十年餘的發展,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標誌物專業委員會通過不斷創新理念、積極轉化研究、加強合作交流、共享發展成果,已經逐步成為中國抗癌協會下屬重要分支。本屆大會共設置18個主題論壇,圍繞腫瘤甲基化標誌物、蛋白標誌物、腫瘤早篩標誌物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 鼻咽癌腫瘤標誌物Rta 科學篩查早又準
    ,只有大力發展疾病預警技術,才能做到個體化精準有效... 摘要:   日前,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同昕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總裁CEO焦守恕通過採訪表示,只有大力發展疾病「預警」技術,才能做到個體化精準有效的健康管理,真正實現「五早」。
  • 2020年華大基因腫瘤醫學成果展示:3款最新腫瘤檢測技術,助力癌症...
    2020年5月29日,在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基因,股票代碼300676.SZ)召開的「全景測序 防癌控癌——2020華大基因腫瘤技術成果研討與發布會」上,華大基因在線發布了三款腫瘤檢測技術:基於甲基化快速靶向測序EpiPlexTM的肝癌早檢技術 、同源重組缺陷(HRD)檢測技術(GSA
  • 《中國高發癌症早篩指南》發布:查糞便就能精準發現腸道病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在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各學組組長、委員及專家的共同努力下,肺部腫瘤、胃腸腫瘤、食道腫瘤、泌尿系腫瘤、肝膽腫瘤、婦科腫瘤等瘤種的早癌篩查終於有了權威的指南,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
  • 北京抗癌協會發布2021年中國癌症早篩與預防指南!
    跟一位共同朋友講起大喜父親的事的時候,他說:「30歲,月薪2萬,本來覺得日子還過得去,但上個月我爹也被查出癌症,需要一次性先交5萬,我一個大老爺們,每天安慰我媽、我老婆和孩子,然後躲在廁所哭會。」 或許,打倒成年人的不是工作的壓力,不是為人父母的負擔,而是家人或自己生一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