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收藏!北京抗癌協會發布2021年中國癌症早篩與預防指南!

2021-01-20 騰訊網

凌晨三點多,好朋友大喜發了一條朋友圈:

定位顯示是一家醫院。

大喜的父親,查出癌症,正在接受治療。

每個月去掉房貸車貸和生活費的她,手上能自由支配的不到一千塊,從父親被送進醫院,就慌慌張張開始打電話借錢。

我想起晚上睡覺前,接到大喜向我借錢的電話時,她最後說的那句話:

「我真沒辦法了,能借的不能借的,都張口了。」

語氣裡那種無可奈何和力不從心,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

看著大喜那條朋友圈,我不知道她在借錢的過程中碰到了什麼,但我可以確定的是,這一場因為親人患病無錢醫治導致的感慨,一定飽含著太多的委屈,無奈和心酸。

跟一位共同朋友講起大喜父親的事的時候,他說:「30歲,月薪2萬,本來覺得日子還過得去,但上個月我爹也被查出癌症,需要一次性先交5萬,我一個大老爺們,每天安慰我媽、我老婆和孩子,然後躲在廁所哭會。」

或許,打倒成年人的不是工作的壓力,不是為人父母的負擔,而是家人或自己生一次病。

《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顯示,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療花費一般都至少在30萬以上。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賣房賣車湊錢治病的故事。

不少人認為,有了醫保,看病能報銷七八成醫療費用,足夠應付了。確實,醫保可以解決一部分醫療費用的報銷,但是你知道嗎,許多大病一旦發生,醫保能報銷的項目少之又少,自己要承擔的醫藥費卻如此之大,並且,生病期間沒辦法工作,生活費從哪裡來?賣房賣車?借錢度日?

因此,有風險意識的人會開始做癌症早篩。但體檢中心的防癌套餐和加項總是讓人眼花繚亂,稍有不慎更會掉進一些銷售套路中,買到「這也沒有用,那也查不出」的防癌套餐。白花了大幾千最後還是打水漂,所以一定要謹慎!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癌症早篩,看清癌症早篩真相,花更少的錢買到更有用的防癌體檢,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委會參考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歐洲胃腸內鏡學會、美國癌症協會等指南以及中華醫學會、中國抗癌協會等相關共識推薦後,組織專家討論並編寫了屬於中國人的防癌指南。

我們根據專家們的權威建議,選出了國內最高發的五種癌症,把它們的高危對象、篩查手段和篩查頻率整理成了一張清晰的表格圖,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號入座,選擇適合自己的癌症早篩方式。

另外,每張圖都可以長按單獨保存,方便您發給需要的親人和朋友,提醒他們科學防癌。

話不多說,來看圖吧:

相關焦點

  • 《中國高發癌症早篩指南》發布 涉及胃腸癌肺癌食管癌等十大瘤種
    1月15日,在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上,《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正式發布,對肺癌、胃腸癌、肝膽癌等十大瘤種的早篩給出權威指導。與此同時,第一家「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基地」在北京京西腫瘤醫院落地。  按照《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的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癌症5年生存率要分別提高到43.3%和46.6%。
  • 北京抗癌協會發布《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1月15日北京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早癌篩查需要規範化,需要科學的指南和嚴格的管理。」北京抗癌協會理事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教授在1月15日於線上舉辦的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新聞發布會上說。
  • 《中國高發癌症早篩指南》發布:查糞便就能精準發現腸道病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在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各學組組長、委員及專家的共同努力下,肺部腫瘤、胃腸腫瘤、食道腫瘤、泌尿系腫瘤、肝膽腫瘤、婦科腫瘤等瘤種的早癌篩查終於有了權威的指南,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
  • 高發癌症早篩指南出臺 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
    1月15日,由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承辦的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新聞發布會在線上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  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杜鵬教授在發布會上表示:「在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各學組組長、委員及專家的共同努力下,肺部腫瘤、胃腸腫瘤、食道腫瘤、泌尿系腫瘤、肝膽腫瘤、婦科腫瘤等瘤種的早癌篩查終於有了權威的指南,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  「早癌篩查需要規範化。」
  • 2021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
    近日,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新聞發布會在線上舉行。該會議由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承辦。北京抗癌協會由北京市腫瘤界知名專家、教授聯合發起成立,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癌症早期篩查早期治療理念的推廣。為響應《健康中國行動 (2019-2030年)》中提高高發地區重點癌種篩查率的目標,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針對高發癌症推出早癌篩查指南,致力於推廣和規範我國的早癌篩查工作。
  • 諾輝健康發布「中國首個癌症早篩前瞻性註冊臨床試驗結果」
    中國網財經9月26日訊 昨日,諾輝健康在「2020年CSCO學術年會」上正式發布中國首個癌症早篩前瞻性大規模多中心註冊臨床試驗(Clear-C)的重要數據結果。一是我國此前從未有過有關腸癌早篩的前瞻性註冊臨床試驗,二是入組樣本量大,三是試驗結果優異。所有入組人群均要求在常衛清檢測同時完成腸鏡檢查,對比腸鏡檢查和病理的金標準驗證常衛清的篩查結果。  此外,該大規模前瞻性試驗設計,貼近篩查的實際應用場景,有利於早期篩查,達到預防腸癌發生的目的;有利於早期診斷,有利於提升腸癌早期治療效果,臨床意義明確,可以極大改進早期治療效果,預防腸癌的發生。
  • 【精準醫學】關注腫瘤早篩,我會協辦深圳(國際)癌症早篩與防控創新...
    2020年12月19日,由我會協辦的「第二屆深圳(國際)癌症早篩與防控創新論壇」,在深圳市舉辦,聚焦腫瘤早篩,共繪癌症早篩與防控的創新科研與應用藍圖
  • 健康中國 創見未來 第二屆深圳(國際)癌症早篩與防控創新論壇舉辦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終身榮譽理事長白書忠,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執行理事長、中國藥師協會副會長顏曉文,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羅樂宣,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黨組書記邱宣,龍華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納沙應邀出席論壇。
  •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發布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
    日前,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發布了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20)。AACR成立於1907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致力於全面、創新和高水平癌症研究的科學組織之一。
  • 2020 年《亞太地區癌症防範指數報告》發布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亞太地區癌症防範指數報告》7月8日發布。這個由經濟學人智庫(EIU)主辦,羅氏製藥支持的報告揭示了亞太地區包括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十個國家在癌症領域面臨的挑戰和取得的新進展。
  •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平臺新華號獲認可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平臺新華號」是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委會聯合新華網客戶端於2020年4月份正式成立的媒體科普平臺,旨在通過新華網客戶端媒體力量,進行癌症知識科普推廣和傳播,提高全民防癌意識,促進公眾正確認識癌症。
  • 諾輝健康拿下首個基因檢測癌症早篩三類證,引領早篩進入合規階段
    2020年11月9日,諾輝健康的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創新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實現了癌症基因檢測早篩領域的「第一證」。臨近年底,這一事件將2020年的癌症早篩賽道逐漸推向高潮,也標誌著癌症基因檢測早篩真正從研發端走入了合規化市場化階段。
  • 專訪鵾遠基因CEO張江立:在中國升級癌症早篩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文/福布斯中國12月15日,上海鵾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鵾遠基因」)宣布完成近10億元B輪融資,創下我國癌症早篩領域投融資紀錄。鵾遠基因是國內腫瘤早篩及液體活檢的領軍企業,其癌症早篩早診技術和產品性能世界領先。
  • 預防癌症 美國癌症協會推薦「彩虹飲食」
    核心提示: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而與我國相比,美國最新癌症年報數據卻顯示,美國癌症發病率呈下降趨勢。為何兩國之間出現差異?專家分析,這與美國越來越重視生活方式有關。   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而與我國相比,美國最新癌症年報數據卻顯示,美國癌症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 八成結直腸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專家呼籲重視早篩早診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記者溫競華)由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等多家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項目日前發布中期結果,我國83%的結直腸癌患者在首次確診時處於中晚期,其中44%的患者已經出現了肝、肺等部位的轉移,專家呼籲重視早篩早診。
  • 科技創新 美年健康搶跑癌症早篩
    美年健康除參照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低劑量 CT 癌症篩查專家共識》,中國非公立醫療協會放射專家委員會《胸部體檢 CT 指控標準和規範》等專業指導,在全國統一疾病篩查水平和標準。科技助力癌症早篩小小膠囊一年檢出3.7萬胃病患者由於飲食、生活習慣不規律,小張很小的時候就患有胃病,肚子經常酸、脹,後來被醫院檢查出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 乳腺癌早篩早診很重要!「全新全醫」健康關愛行動在穗啟動
    近日,「全新全醫」健康關愛行動在廣州正式啟動,將開展乳腺癌早篩早診科普教育、義診講座與乳腺健康篩查活動。 該公益行動由廣東省健康教育協會、廣州市正心慈善基金會、廣州泰和腫瘤醫院和新春天醫療門診部聯合主辦,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環境專業委員會協辦。 「全新全醫」健康關愛行動包括癌症防治科普教育、癌症領域醫護專業人才培訓、患者全程管理理念普及和網際網路醫療賦能等。
  • 喜獲國內「癌症早篩第一證」的背後 諾輝健康直擊結直腸癌早篩痛點...
    處在爆發前夜的國內結直腸癌早篩市場近年來,癌症早篩不斷得到政策支持。近日,國家藥監局批准「癌症早篩第一證」,標誌著監管機構開始建立癌症早篩新領域的技術標準和規範,並正在堅定地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相關目標。
  • 怎麼預防癌症?癌症學會發布最新指南教你科學防癌!
    近幾年,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約393.9萬人,較2014年的380.4萬增加了12.5萬,增長率為3.2%。這數據意味著,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人被確診為癌症。
  • 行業重磅,世和基因進軍癌症早篩!多組學液體活檢早篩技術—MERCURY...
    峰會評選發布「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鏈創新風雲榜」,揭曉年度最佳創新藥物、平臺技術、領軍企業和產業園區等12個獎項。世和基因獲評「2019年最具投資價值新銳企業」。參加啟動儀式的嘉賓(上圖從左到右)為:南京市衛健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彭宇竹,南京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建清,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金小桃,世和基因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邵陽,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宋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