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約393.9萬人,較2014年的380.4萬增加了12.5萬,增長率為3.2%。這數據意味著,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人被確診為癌症。(我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一般滯後3年)
高發的癌症,讓人們談癌色變,害怕自己將來也是這癌症大軍的一員,恐慌之餘就對網上說得頭頭是道的防癌抗癌的「妙招」深信不疑,比如曬太陽可以預防癌症、吃素可以預防癌症等。其實這些「妙招」都是謠言,預防癌症的根本就是七個字--良好的生活習慣。
近日,美國癌症學會(ACS)在素有「醫學神刊」之稱的《臨床醫師癌症雜誌》( CA)上發表了《美國癌症學會預防癌症的飲食和體育運動指南》,針對預防癌症的方法給出了更加詳細的建議。
達到並保持健康體重:BMI在18.5-24.9kg/m2
BMI的中文名叫身體質量指數,它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標準之一,BMI =體重(kg) / 身高^2(m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成人的健康體重範圍為體重指數(BMI)在18.5-24.9 kg/m2,而25.0-29.9 kg/m2為超重,超過30 kg/m2為肥胖。由於亞洲人體骨骼偏小,我國專家推薦的標準(18-64歲的成年人)正常值在18.5-23.9之間,超重:24≤BMI<28,肥胖:BMI≥28。
指南建議,需從青少年開始將體重控制在健康範圍內,儘量減少高糖、高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避免長時間的坐臥。
運動鍛鍊: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指南建議, 成人每周至少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體育運動,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體育運動;對於青少年兒童來說,應當堅持每天至少一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
中等強度運動包括:散步、跳舞、騎自行車、瑜伽、高爾夫、羽毛球等。
高強度運動包括:慢跑、遊泳、跳繩、武術、足球、籃球、滑雪等。
健康飲食:營養搭配,少喝含糖飲料
健康的飲食習慣能極大降低患癌風險,有研究顯示,每年約4.2%-5.2%的癌症病例直接歸因於不良飲食。
指南建議,多吃營養含量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深綠色、紅色和橙色)和富含纖維的豆類;多吃水果,尤其是各種顏色的完整水果;多吃全穀類。少吃紅色和加工肉類;少喝含糖飲料;少吃加工食品和精緻穀物產品。
戒菸少酒:最好不要喝酒
吸菸的危害有多大大家都知道,飲酒是繼吸菸和體重超標之後的,第三大可改變癌症危險因素。
指南建議,最好不要喝酒,如果實在要喝,女性每天的飲酒量不得超過1杯,男性不得超過2杯。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保障身體健康的重要前提,可能放棄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對一些人來說有點難,但為了健康著想,擁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你必須做出改變!
註: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