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跨越83年的經典,為什麼明明知道結局,還是讓人百看不厭

2021-02-19 天涯雜誌

天涯微信號:tyzzz01 

天有際,思無涯。


來源:拇指閱讀

這兩天,拇指君的朋友圈都在談論一部剛剛上映的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

 

觀影后,有原著黨在豆瓣上朝聖形容「氛圍渲染的簡直不要太棒。」

有人喜歡它操控鏡頭的功力:「電影感很強,用長鏡頭帶出眾生相,用上帝視角的俯拍呈現謀殺案。」

 

有人覺得它是強迫症的福音:「拍攝手法很『波洛』,宛如強迫症一般的規整。」

如果你關注過這部電影,就不難發現,不僅服裝、化妝、道具選用了奧斯卡得獎團隊,整片還採用65mm膠片拍攝而成,這賦予了電影絕美且高清晰度的畫面。

除了擁有良心的觀影質感,電影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劇本——根據英國推理教母阿加莎•克裡斯蒂經典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 不朽經典的締造者阿加莎·克裡斯蒂


 

提到阿加莎·克裡斯蒂,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她的那些耀眼頭銜:不列顛帝國女爵士勳章,美國推理作家協會傑出作家獎……但她最引以為豪的,還是作家這個稱謂。

 

她是史上最暢銷作家,據統計,截止到1950年,阿加莎的全部小說在世界範圍內售出大約五千萬本。

第一部話劇《捕鼠器》也在這個年代登上舞臺。

她的作品《尼羅河上的慘案》《羅傑疑案》《無人生還》等,不僅是推理小說中的經典,更是影視改編最有市場保障的金牌大IP。

 

她開創了偵探小說的「鄉間別墅派」,即兇殺案發生在一個特定封閉的環境中,而兇手也是幾個特定關係人之一。

自開創以來,歐美日本很多偵探作品也一直沿用這一模式。

 

雖然以上都是她鼎鼎有名的作品,但都不及以下這一部流傳度高,那就是《東方快車謀殺案》

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推理小說,小說發生在因大雪而停駛的封閉車廂內,眾人的共同點僅限於「東方快車乘客」的身份,命運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命案牽連。

當錯綜的線索一一顯出端倪,這趟列車將帶我們駛入人性深處。

 

它最出色的地方在於,由案件的進程來揭露每個人的內心活動,反應人心的善惡美醜,而在案件結束之時,側面反應當下現實社會的光明與陰暗。

在日常生活中邪惡的戲劇化表達,這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無人能及的洞察力,也是小說最大的魅力所在。

 

 

┃ 不朽經典的常青主人公:赫爾克裡·波洛

 

從一個偵探小說讀者的角度上來看,阿婆筆下的赫爾克裡·波洛,是一個完全稱得上完美的偵探。

 

他挑剔,每天清早必須要吃兩個形狀大小一模一樣的雞蛋;

 

他強迫症,一隻腳不小心踏進馬糞堆,還要裝作「為了保持平衡感」把另一隻腳也踏進去;

 

他觀察細緻入微,如果把偵探比作動物的話,波洛就像一隻最通人性的猴子。他觀察的不是擁有某件物體的某些人,而是某個人對某件物體做了些什麼。

 

或許你沒有看到過他像福爾摩斯那樣追究蛛絲馬跡後推理案件,但你會看到他在發生命案後,能首先排查出誰是謀殺案的主要受益人。

而這個獲益者往往就是兇手本人。


┃ 不朽經典背後,往往都有著讓讀者對人性的深切感悟

 

阿加莎·克裡斯蒂所有的推理小說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把謀殺前後兇手們如何實施犯罪的過程讓讀者自行去想像。

 

拿《東方快車謀殺案》舉例,如果作者寫「有些人去xx地集合做些計劃吧」,就會讓讀者覺得乾澀。

而阿加莎卻用留白的方式,讓讀者自行去想像。

 

在書中或電影中,看到的一些微表情,或點頭揚眉或憤怒高興的瞬間,就成了一場無聲傳遞信息的活動。

他們一車人表面平和禮貌待人,卻都在心底有著各自不為人知的秘密。

 

而看似無意的車廂走廊搭訕,也成了暗藏禍心的有意試探。

 

在書中,作者不寫兇手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完成謀殺的。

而是需要讀者自己想像犯人在進入包廂實施謀殺計劃時心中複雜的情感,想像健壯的男人一刀紮下去皮肉悶哼的聲音,身體孱弱的女人無力地紮下時刀鋒偏離

 

或許有人會在做完這件事時流下眼淚,有人酣暢大笑但以上我形容的這一切都沒有寫在書裡。

只能是讀到此處時,靠你優秀的想像力在腦海中去勾勒。

 

用想像力去填補作者沒說的話,這是留白的魅力,而它正是因為擁有了這一份留白,才讓看過它的人對這部作品始終念念不忘。

忘了是誰說,小說是讓人類長出想像翅膀的藥,光影是直接給人類點滿飛行的能力。

2017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由隨便就能對莎翁劇信手拈來的英國戲劇大師肯尼思·布拉納自導自演。

在不少已經看過的觀眾看來,這一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就完美填補了以上說的那些看得見卻又想不到的留白。

 

┃ 好的偵探小說絕不是找出兇手那麼簡單,作者一筆一划勾勒出來的殺人動機更能帶給人心靈的震撼

 

好的作家也不會因為只告訴兇手是誰而被人歌頌,他們總會用一個除了描述殺人兇手是什麼以外的東西,給我們心靈一記重擊。

那或許會讓我們懷疑人性毫無善良,又或許讓你記住了需要時刻以惡意揣測這個世界。

而這些都會在以原著為核心拍攝的影視作品中被無限放大,那是好的作品為讀者必會帶來的餘韻,也是經典不論什麼時代都會被人稱讚的原因。

 

好的電影往往仰仗於劇情的經典,不論是1974年得過奧斯卡認證的老版《東方快車謀殺案》:

2010年電影版:

還是被拍成電視劇的2015年日本版:

也許以上影片在拍攝或改編上,與原著有著很多的不同。

但它們都一致得到了阿加莎推理小說IP的精髓——精緻描寫的畫面,經典的作品本身還有對人性精準的描述。

 

叔本華曾在《論閱讀和書籍》一書中寫道:「壞的東西無論如何少讀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無論怎樣多讀也嫌太少。」

或許對於《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小說的故事你早已滾瓜爛熟,又或許你不過是剛剛才知道這部跨越世紀的經典...

可是最吸引人的東西,往往是明明知道結局,我們還願意義無反顧地去追隨,這部最有價值的作品,還是希望你會去看一看。

相關焦點

  • 《東方快車謀殺案》: 明明知道結局,還是百看不厭!
    這輛神秘的東方快車自1934年發動以來相同的命案已經上演了一次又一次但人們仍著迷於早已揭曉答案的謎題如今這趟開了83年的老火車被拉回了電影熒幕上東方快車,這輛曾是歐洲奢華旅行象徵的代表作,將在三天時間內從伊斯坦堡開到倫敦。人員混雜的車廂內,暗潮洶湧。殺人犯就在這裡,每個人都有過去,每個人都有秘密,每個人都是嫌疑人
  • 都知道兇手是誰了,為什麼還要看《東方快車謀殺案》?
    《東方快車謀殺案》改編電影將於11月10日上映經典的偵探故事全奧斯卡明星豪華陣容傾力出演神秘、陰謀、冒險精彩的推理細節讓人百看不厭從1947年的經典電影版本,到2015年日本群星版本這個已經被多個國家多次翻拍的故事既然結局都已經知道了,為什麼還要去看這一次的新版本呢?
  • 《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跨越83年的經典帶你發現譯製片的美
    文藝青年君按:全明星懸疑偵探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於11月10日重磅登陸中國。儘管故事早已為人熟知,但是經典的魅力從未減弱。隨著《東方快車謀殺案》的上映,譯製片話題又引起人們的關注,中文配音版會不會消失呢? 有人認為,是英語的逐漸普及使更多觀眾習慣於看原版電影。儘管國人的英語水平水漲船高,但譯製片還是需要的,因為譯製片不只是翻譯的問題,也是創作創新的問題,優秀的譯製片在藝術造詣上的貢獻甚至會超過外國片。
  • 看完《東方快車謀殺案》,必須再回顧一遍1974年經典版!
    《東方快車謀殺案》正在熱映這個經過多次翻拍成影視劇的經典故事不管看多少遍都讓人慾罷不能!並且讓觀眾百看不厭?因為其中顛覆套路的劇情反轉,以及最終偵探在法理與人情之間的抉擇。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道兇手是誰,結局如何。
  • 這部最偉大的《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新版值得看嗎?
    世上最孤獨的讀書俱樂部(lonelybeach924)院線快報   文 | 王俊俊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觀影體驗作為偵探小說大師阿加莎的代表作,《東方快車謀殺案》自1934年1月1日出版以來,風行世界足有83年之久,其間它已5次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最為人熟知的便是1974年眾星雲集的電影版本,該片獲得第47屆奧斯卡獎6
  • 《東方快車謀殺案》:跨越83年的經典帶你發現譯製片的美
    編者按:全明星懸疑偵探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於11月10日重磅登陸中國。
  • 東方快車謀殺案|兇手到底是誰,阿婆經典懸疑推理劇!
    最近,改編自阿加莎·克裡斯蒂經典推理小說的犯罪懸疑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
  • 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結局解析呈現高級英倫風 小說成為經典原因
    《東方快車謀殺案》剛剛上映2天,豆瓣就有3萬多的評價和7.1分,算是不錯的成績了。雖然和老版還有些差距,畢竟觀眾都有些先入為主的看法,這部電影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東方快車謀殺案》由肯尼思·布拉納執導並主演,加上佩內洛普·克魯茲、威廉·達福、朱迪·丹奇等全明星陣容,連傑克船長德普都為其演一具死屍!這也是電影的看點之一,看著一群影帝影后飈戲可謂享受。
  • 《東方快車謀殺案》:謀殺經典
    阿加莎·克裡斯蒂是「鄉村別墅派」偵案小說的開創者,「鄉間別墅派」特點是兇案皆發生在某種特定環境中,兇手也是若干特定關係人之一,這一手法對後世歐美乃至日本偵案小說創作影響深遠。《東方快車謀殺案》曾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其中西德尼·呂美特的1974年執導版本獲得47屆奧斯卡6項提名,並最終讓英格麗·褒曼第三次捧起了小金人。
  • 贈票 |《東方快車謀殺案》:到底誰是兇手?
    《東方快車謀殺案》正在熱映!給沒看過原著的朋友簡單講解下劇情:《東方快車謀殺案》講述了阿加莎推理系列的男主角——偵探波洛在敘利亞完成了一項委託後搭乘辛普朗號東方快車回國。午夜過後,一場大雪迫使辛普朗號停了下來。第二天一早,大家發現少了一名乘客。
  • 東方快車謀殺案 2017
    前些天,我們社區內生意火爆的 『喋喋不休』 音像店王老闆,發了一條朋友圈,內容是下半年最期待的電影:2017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
  • 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小說結局真相解析 豆瓣評分7.1看點介紹
    期待已久的新版2014《東方快車謀殺案》在這周登陸大熒幕,推理迷們終於可以一飽眼福了!電影改編自英國推理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同名小說的,阿加莎可謂是「偵探小說女王」,共創作了80部作品的偵探小說,被英國女王授過爵位,是人類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
  • 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真實案件詳解 現實中兇手結局是什麼
    ­  由depp和penelope再合作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將於11月10日上映!這一次能和美帝同步觀看有點開心。­  阿婆的小說就不用介紹了吧,這部小說是阿婆的偵探波洛系列之一,可能也是最有名的一部了。
  • 《東方快車謀殺案》票房撲街了嗎?
    如果其最終票房能達到2億,那麼《東方快車謀殺案》將超過蓋·裡奇執導的動作偵探片《大偵探福爾摩斯2》在國內1.87億的成績。要知道,論商業元素與賣相,福爾摩斯都是遠遠高于波洛的。同樣可類比的電影,去年因英劇大火而孕育而生的電影《神探夏洛克》,在國內票房也僅僅止步於1.6億。
  • 《東方快車謀殺案》:這一車的人殺了我男神
    《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電影是由肯尼思·布拉納執導,肯尼思·布拉納、約翰尼·德普、佩內洛普·克魯茲、米歇爾·菲佛、朱迪·丹奇等明星主演的驚悚劇情片。同時,《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電影也是根據英國最著名的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偵探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加萊車廂謀殺案)改編,該小說是赫爾克裡·波洛系列偵探作品之一,是知名度最高的一部。
  • 為什麼《東方快車謀殺案》是經典中的經典?
    但最喜歡的題材還是推理小說。我個人最喜歡的作者是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的阿加莎·克裡斯蒂,因高齡還繼續高產高質量的小說,也被讀者稱為「阿婆」。阿婆的小說部部經典,這毋庸置疑,波洛和馬普爾小姐也是名偵探。《東方快車謀殺案》算是阿婆作品當中經典的經典,不少剛看推理小說的讀者若第一次就是這本,必會深深感嘆,落入推理之坑。
  • 《東方快車謀殺案》,可以說是今年最奢華的一場謀殺案了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東方快車謀殺案》是部能喚起年代記憶的電影,它曾與《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並稱「波洛三部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最經典的譯製片。當年,觀眾在電視上一次次反覆觀看的是1974年西德尼·呂美特導演的版本。
  • 英國女王:東方快車謀殺案,結局到底是什麼?| 懸疑迷的福利來了
    我知道心急的人會直接拉到文末看福利,那你真不是位貨真價實的懸疑迷!有一次,英國女王接見阿加莎·克裡斯蒂,悄悄問道:「東方快車的疑案,結局到底是什麼呢?」阿加莎笑道:「對不起,陛下,我也忘了呢。」 還有差不多一周的時間,赫爾克裡·波洛偵探的故事《東方快車謀殺案》最新電影版就要上映了。小說於1934年出版,曾先後數次被改編為影視作品,謎底雖已被揭曉,但經典的魅力從未減弱。
  • 《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拍了五六個,還沒走出福爾摩斯的陰影
    》這本 1934 年出版的推理小說,到現在已經暢銷 83 年了。大部分推理小說都是一次性消費,讀者執著於在書頁間尋找蛛絲馬跡推斷兇手,知道了結局就不會看第二遍。如果有人在書的第一頁上圈個人名寫上「這是兇手」,這本書基本就廢了。但這條定律對 83 歲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根本不起作用,書一直賣得不錯,美國、英國、日本的導演們,還在大眾完全知道故事情節和結局的情況下,把這個偵探故事翻拍了一遍又一遍。
  • 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新在哪裡
    大概誰都知道《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兇手是誰,似乎這是一部不怕被劇透的電影。但果真如此嗎?1934年第一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封面。作為偵探小說大師阿加莎的代表作,《東方快車謀殺案》自1934年1月1日出版以來,風行世界足有83年之久,其間它已5次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最為人熟知的便是1974年眾星雲集的電影版本,該片獲得第47屆奧斯卡獎6項提名,出生於瑞典的英格麗·褒曼,更是以其古怪的瑞典口音英語,最終摘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