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 | 淺析黑白電影美學,兼談《班傑明學院》

2021-02-22 聲色場所

而以上示例如果都拍成彩色的話,都可能導致色彩喧賓奪主,破壞畫面主體的呈現。

黑白電影是電影藝術中區別於彩色電影的一種視覺語言,運用好高對比和陰影,可以幫助黑白片以及彩色片導演們更好地處理畫面與人物。無論是那些留名電影史的囿於技術因素的黑白老電影,還是為了達到導演特殊意圖的當代黑白電影,都在許多方面散發著彩色電影所無法比擬的獨特藝術魅力。這也是為何自彩色片成為主流之後依舊有那麼多導演「固執」地使用色彩單調的黑白影像來表達豐富多彩的世界觀,即便是在電影誕生百餘年後的今天。

專注於歷史題材黑白電影的菲律賓導演拉夫·達茲在與深焦的訪談中,談到電影《悲傷秘密的搖籃曲》的畫面細節時曾說「他為了增強畫面的明暗對比,有時會在背景增加大量煙霧,製造一種古典氣息。我覺得這一形式與主題非常貼切,因為電影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末,劇中的人物經歷著悲劇性的時刻」③。

拉夫·達茲這番話揭露了黑白影像在電影中的作用:還原歷史黑白的成色。黑白體現出的是歷史的厚重感,這契合這個時代人們看到的歷史影像的色澤,而斯皮爾伯格也在解釋《辛德勒的名單》選擇黑白影像時曾說:「我看到的二戰時期納粹集中營的照片就都是黑白的。」黑白影像在大眾心中似乎成了懷舊的代名詞,或是人們在回顧電影發展歷程中一個特定時期的標記,而這只是黑白影像的一部分作用而已。

黑白可以是對現實彩色世界的逃避,只因現實太複雜多元,濾去現實的多元與豐富的雜色,專注於黑白所指涉的更單純的二元對立,增強戲劇效果,我想這也許是梅峰導演的《不成問題的問題》選擇黑白的原因之一吧。

黑白有時能幫助新人導演省下影片製作成本,比如節省服化道、燈光的成本,在有限資金框架內更好地完成自我表達。諾蘭的處女作《追隨》就為了成本考量而選擇了使用手持攝影的黑白畫面。另一點要說明的是,黑白只是可以實現製作的相對粗糙,節省開支,但這並不表明黑白片成本就一定都很低,要知道2012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三項大獎併入圍戛納主競賽拿下最佳男演員的黑白片《藝術家》,其成本可是一億五千萬美元,在燈光攝影音樂、服化道等細節上下足功夫,同時還拿下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以及最佳原創配樂。

相關焦點

  • 吉岡裡帆、橫濱流星等6人獲「第43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新人獎
    人民網東京3月4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日本時尚娛樂網站Modelpress報道,「第43屆日本電影學院獎」將於3月6日舉行頒獎儀式,而在此之前,岸井雪乃、黑島結菜、吉岡裡帆、鈴鹿央士、森崎溫、橫濱流星等6位獲得本年度「新人演員獎」的演員參與了特別企劃「NEW CINEMA FACE 2020
  • 麥叔的《漢尼拔》——相愛相殺的情感and暴力美學的視效
    四部小說都有自己的翻拍電影,其中最為著名的無疑是1991年安東尼·霍普金斯爵士主演的《沉默的羔羊》,也可以把這版《漢尼拔》看成是它的前傳。劇情描述的是食人惡魔漢尼拔萊克特(麥德斯·米科爾森飾演)的早期故事,那時他還是受人尊重的精神病醫生,與FBI的特別調查顧問兼犯罪分析師威爾格雷厄姆(休丹西飾演)合作追蹤一名高深莫測的連環殺手的故事。
  • 2018年最佳電影海報設計:英電影雜誌《Little White Lies》評選出最愛的前20名!
    《巨齒鯊》電影本身或許令人失望,但是這張以《大白鯊》為靈感的插畫海報非常棒,同時它也暗示了電影中的一個對比亮點:悠遊海中的小狗,渾然不覺潛藏於海面下的巨齒鯊。這款海報設計跟電影一樣,讓人坐立難安,巧妙翻玩了電影中 Annie(東妮·克莉蒂飾演)的職業,Annie 是一位塑造微型立體裝飾的藝術家。另外還有一張全家福版的海報,也讓人毛骨悚然。
  • 午後電影 | 美國獨立電影:內陸帝國(大衛林奇)
    時間:03-11 14:30-17:30地點:香年廣場B座203B觀影主題:美國獨立電影放送影片:內陸帝國
  • 《蒲公英》拉麵是給素人吃的、電影是給素人看的:伊丹十三對電影的看法
    日前偶爾看到網上著名的「幀影幀畫」(Every Frame A Picture) 的Tony Zhou解讀這部電影,我立即重新審視這部傑作,再三理解導演想表達的思想。由於豆瓣上未曾出現類似的解說,讓我認為自己有責任把Tony Zhou的解說簡單傳釋給大家,並加上自己對伊丹十三的註解,讓大家能從另一角度欣賞這部好電影。
  • 八月電影推薦:國產新片一比高下,奧斯卡佳片雲集
    時隔半年,八月的電影市場更加轟轟烈烈。不僅有國產電影一比高下,進口影片也是質量上乘。   八月片單來了,還不快收下。   《絕地戰警:疾速追擊》   上映時間:8月14日   電影延續《變形金剛》系列導演邁克爾·貝的美學風格,由威爾·史密斯、馬丁·勞倫斯領銜主演,「炸街男孩」再度攜手在邁阿密開啟緊張刺激的飆車槍戰動作大戲。
  • 青羚學院二期開學 培育全球華人青年領袖
    人民網北京1月3日電 日前,在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的指導下,由青羚公益基金與青領會聯合主辦的 「2016青羚獎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暨青羚學院二期開學典禮」 在清華科技園盛大召開。 盛典當天,數十位2016青羚獎年度人物候選人悉數到場,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海外公益部主任矯江莉女士現場公布了 「2016青羚獎年度人物」 表彰名單,並與青羚公益基金主任、青羚學院院長王昭贏先生共同為獲獎者頒發 「2016青羚獎年度人物」証書。
  • 《幻愛》專訪周冠威導演:電影不應是競賽
    過去幾年,香港電影在本地市場破千萬票房的,本就寥寥可數,如今遇上疫情,變數更大。從演藝學院畢業多年的周冠威,自上部作品之後,也遇到了其事業上最大的障礙之一,眾多投資者對他卻步。他手上其實還有多個已經完成的劇本,暫時只有愛情題材的《幻愛》,獲得了足夠的製作經費。
  • 週三電影夜 | 孤獨的情歌:仙女(法國/比利時)
    聲色場所X空體周三電影夜第四十四場2018.11.28  19:30科技園南區虛擬大學園R3A一樓(地鐵1號線深大站C出口)形式:報名參加,免費觀影溫馨提示★點擊「閱讀原文」或識別二維碼報名參加。如有合作意向請電郵:liberalist@126.com大師 | 焦距 | 薦影 | 電影夜 | 影享現場豆瓣小站:聲色場所新浪微博:@聲色場所
  • 天下武功出少林,中國電影看香港,香港電影看邵氏,老電影記憶
    邵氏電影公司成立於1958年,是一家老牌電影公司,很多80後童年時接觸到的武俠片,多數出於這家電影公司。。在當時,楚原可謂是第一武俠導演,在影壇上掀起過一陣奇幻武俠熱潮,不是還有過這麼一句話麼:沒演過楚原武俠電影的,不算電影演員。 可見楚原在影壇上的地位。。
  • 《光陰的故事-臺灣新電影》電影預售票
    由小野、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詹宏志等揭櫫推動的新電影運動,不僅為近代華語電影史寫下了最重要的一頁,也綻放出最燦爛藝術火花。三十年過去了,新電影的往事看似如煙,但影響所及的漣漪卻在時代的波瀾中,擴散到全世界,資深電影人王耿瑜與導演謝慶鈴,走訪法國、荷蘭、義大利、阿根廷、日本、泰國、中國、香港,訪問多位世界級電影學者、策展人、藝術家和導演,包括阿比查邦、阿薩亞斯、馬可穆勒、東尼雷恩、是枝裕和、黑澤清、艾未未、賈樟柯、劉小東等,暢言臺灣新電影對他們的影響與啟發,從影像的本質、社會文化的反省到個人生命的記憶
  • 本週三電影夜內容(第604部電影)
    克洛爾CLOVER電影夜
  • 基礎光學:鏡頭焦距
    鏡頭的焦距是鏡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了被攝物在成像介質(膠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當於物和象的比例尺。當對同一距離遠的同一個被攝目標拍攝時,鏡頭焦距長的所成的象大,鏡頭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根據用途的不同,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幾毫米,十幾毫米的,也有長達幾米的。一般我們說:焦距就是透鏡中心到焦點的距離。
  • 香港電影人故事(一):從香港到北京 未放棄的電影之路
    畢業後,當時香港電影業正面臨新前景,「新浪潮」成為一種新趨勢,於是鄭劍鋒立刻返回香港。並在亞視的做編導的時候,遇到了將自己帶到電影製作上的引路人,從那時起,鄭劍鋒的職業就一直與電影聯係在一起。  在香港電影的輝煌時期,年少的鄭劍鋒在電影製作中做過編導、助理、監制等職業,還嘗試過自己做導演拍戲,因為導演對於鄭劍鋒來說是他電影路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