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的前期非常熱血,可後期貪戀安逸享樂,最後朝代也滅亡了

2020-12-23 芝麻問史記

司馬炎是個怎麼樣的帝王呢?在統治時期晉武帝大量任用宗室貴族,打壓寒族,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政治階級固化,利益集團捆綁。朝政也越來越被世士家大族掌握,普通人很難上位。政治環境的穩定和生產的發展使社會聚集了大量財富,而擁有權利的士族在後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耽於享樂的風氣,出身同一階層的晉武帝也開始惰政了。也正因為這樣的政治環境,統治貴族不思進取,百姓生活則越來越艱難,為後來天下大亂埋下了禍根。

所有的帝王都不會如家人一般來對待國人的,他的政治的本性是絕對統治。所謂愛民如子,不過是說說罷了 ,目的很簡單,令百姓俯首帖耳,老老實實服從於自己的奴役,還要歌功頌德,使得帝王家族及其統治集團利益最大化。晉武帝司馬炎也不例外,之所以開國伊始,做了些益民國策,自己也簡恭親讓,是因為年輕,這個時候,人還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加之遇到一批基情四射的小夥伴,一定會迸發出遠大的政治理想,所以開明直至,國策優良。

可是人老奸,馬老滑,後期,年歲漸長,於是發現,原來朕的生死與普通百姓的自然規律是一樣的,所謂的奉天承運,並不能使自己與天同齊,那不過是唬人的噱頭而已,那就趕快抓一抓青春的小尾巴,及時享樂,過期就作廢了,致使晚節不保。明君與昏君的定性是相對的,表面上分的清,理論上分不清,並非黑白對比,非此即彼,只能功過評價。

司馬炎就是司馬炎,一個前期熱血,後期貪戀安逸享樂的晉朝皇帝。總起來說在後幾年的統治時期,晉武帝沒有盡到其統治責任,雖然算不得昏君,但也是比較昏聵的。他貪門享樂,政治上短視,相對溫和,稱帝和統一都是歷史慣性,收割了父祖的成果與功績!綜合分析,此人絕對是昏君。

相關焦點

  • 司馬炎的前期是一個明君,後期沉迷美色,實在令人惋惜!
    司馬炎的前後期為什麼差別那麼大呢?司馬炎前期是一個明君,有抱負,有建樹。評價一個人的方法最好是一分為二的評價,我們先誇誇他。司馬炎攻滅東吳實現統一,罷廢州郡武裝,實行民族大融合政策,讓南蠻夷人融入到大統一的帝國之中。他統一國家安定之後開始一改以前節儉之風,開始奢侈糜爛。在執政前後期風格完全不一樣,個人的行事作風也不一樣了,後期都開始享樂了,而且後期迷戀女色,他是好色之君。
  • 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最後一位帝王的結局
    ,都經歷了產生、發展、興旺、衰落和滅亡的過程。而不幸作為朝代最後的那位君主絕大多數是不得善終的。1、夏朝夏朝最後一任國王桀是一個暴君,貪戀女色,重用佞臣,眾叛親離,被商湯打敗,最後在放逐的路上因飢餓而死。
  • 中國歷史朝代:漢朝至南北朝時期,持續了多久,又是為何走向滅亡
    中國歷史朝代:漢朝至南北朝時期,持續了多久,又是為何走向滅亡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25~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
  • 短命西晉,兩個錯誤導致50年亡國,看似英明的司馬炎,實則昏庸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多少朝代更迭,推動著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每個朝代都經歷著自己的繁華與最終的沒落,或許是國力疲憊,或許是無力掌控局面,再或者是內部紛爭導致地位不穩。歷朝歷代都經歷著那個時期的憂患與傷感,無論是長久還是短命,實際上歷史都在重演,看似巧合,實則是一種必然。
  • 司馬炎:他仁厚寬宏是史上最寬容仁慈的皇帝,只可惜沒有好的結果
    但是要說到氣量大對人寬容的人就絕對要說說晉武帝司馬炎了,他是歷代皇帝中最寬宏大量的一個。他的政治能力和大智慧也同樣很出色,在世的時候是一位愛國愛民的好皇帝,可唯一一點不足的就是沒有處理好自己的身後事所以在他輝煌的一生中有一個汙點。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司馬炎的生平。在司馬昭生病去世之後司馬炎就繼承了相國,晉王的職位,在他的手中掌握著國內的軍政大權。
  • 中國史上有沒有沒有昏君的朝代?有!但僅三百年就滅亡了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幾乎都會出現幾個昏君,加速國家的滅亡。就像現在人們經常所說的富不過三代,越往後的子孫後代就越會敗家,皇帝也是如此。開國皇帝往往是最懂得保持鬥爭精神的,而後面的子孫一代代傳下來,逐漸就變得荒淫無道。中國史上有沒有沒有昏君的朝代?有!但僅三百年就滅亡了。
  • 三國後期最有可能實現統一的竟然是蜀漢?!最後那畫面你想不到!
    ID:shuosanguo三國後期最有可能實現統一的竟然是蜀漢?!最後那畫面你想不到!要知道,當時蜀漢滅亡已經十幾年,晉朝無論從國力還是軍力上都遠超東吳。可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司馬炎還是慎重的出兵,是在認準了孫皓昏暴的情況下伐吳的。就如同張華所說:「孫皓如此殘暴,現在不伐吳,一旦換一個明君上臺,再伐就沒機會了。」曹操為何數次南徵都失敗,是因為曹魏不強?錯!是因為前期的孫權是明君。所謂「生子當如孫仲謀」正是對敵人英明而產生無奈的感慨。
  • 中國歷史上沒有昏君的朝代,但不到三百年,還是走向了滅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千百個朝代的興亡,當然與處於九五之尊的皇帝有很大的關係,當一個朝代皇帝賢良有德,朝代能維持較長的時間,而一個皇帝變得貪圖享樂,親小人,遠賢臣,這個王國就岌岌可危了。同樣在歷史上,也有一個可以說是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然而,在三百年內,還是走向了滅亡,這又是為什麼?這就是清王朝時期。為何清王朝沒有昏君?客觀地說,導致朝代滅亡的君主,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王氣在此」的陳後主,「何不食肉糜」像晉惠帝這樣智商平平的帝王,另一種就是不務正業的新朝王莽、隋煬帝、明代崇禎等。
  • 法國朝代的滅亡巧合:所有朝代最後三位國王,都是同父同母三兄弟
    如果細心研究過法國歷史上的朝代,可以發現一個相當有趣又巧合的現象,就是法國所有朝代的最後三位國王,都是同父同母的三個親兄弟。 卡佩王朝最後三位國王:路易十世、腓力五世、查理四世; 瓦盧瓦王朝最後三位國王: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亨利三世; 波旁王朝最後三位國王:路易十六、路易十八、查理十世。 事實上,沒有什麼冥冥中早已註定的歷史,法國朝代出現這種情況,純粹就是巧合。
  • 這個朝代十五個皇帝都平庸,堪稱最無能的朝代,卻承漢魏,啟唐宋
    然而,我國歷史上有著這樣一個被說是最無能的王朝,它的十五個皇帝個個平庸,但是卻前承漢、魏,後啟唐、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過渡作用,它就是晉朝。東漢末年,隨著漢王朝的衰落,各路諸侯紛紛起兵,最終形成了著名的三足鼎立局面。天下三分之際,曹魏政權的司馬家族逐漸把持朝政,最終由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建立了晉朝。
  • 短命的西晉:武帝登基時就已註定,司馬炎以為萬全,結果加速滅亡
    在這裡,子彧要為司馬炎澄清一下,司馬炎算不得優秀的帝王,但也不是草包庸才。受禪之後,司馬炎執政前期,為了帝國的繁榮,在政治制度、民生經濟(比如戶調式)、軍政、法律(比如《泰始律》)方面也做了不少的改革和創新,希望把帝國帶上一個強盛的道路。
  • 歷史上每個朝代滅亡,都有一個共性,發生後國家就很危險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曾誕生過無數的朝代。大多朝代剛建立時都是一片輝煌,但等到朝代落寞之際,社會又充滿了各種黑暗和骯髒。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交替,縱觀歷史上各個朝代的沒落。當百姓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貪官汙吏卻依然夜夜笙歌的時候,國家就會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歷史上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最不能容忍貪官汙吏的,因此在制度上,朱元璋只給官員們開出非常低的工資。朱元璋想以此告誡百姓,想為國家出力當官,就不要想著藉此變成大富豪。
  • 賈充幫助司馬炎篡位,如今看來,賈充既是晉朝的功臣,也是毀滅者
    他們是司馬昭和司馬炎的父子。司馬炎說他「雅量弘高,達見明遠,武有折衝之威,文懷經國之慮,信結人心,名震域外。」,這個備受爭議的人物就是三國和西晉時期的賈充,那麼人們對賈充的評價為何如此矛盾呢?他殺了曹魏皇帝之後情況怎麼樣了?賈充(217-282)出生於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
  • 唐朝滅亡以後,為何後世朝代再也沒有定都長安,原來有這個原因
    今天,我就給大家聊聊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在唐王朝滅亡之後,是怎樣衰敗的?當然,我們也不不得不說,關中地區擁有4個天然關隘的防禦,真的可以算是易守難攻之地,劉邦等開國帝王,也是以這種地理位置上賦予的戰略優勢而完成了對中原大地的一統。
  • 五代時期十國中最先滅亡的前蜀,一代開疆、一代享樂,二世而亡
    唐末藩鎮割據,凡是有些實力的都忙著擴張自己的地盤,今天咱們來看看前期面積最大的前蜀的形成、發展和滅亡。西川節度使王建第一步當然是要取東川,為此還廢了不少周折,大概用了三次機會。此時的王建覺得既然大唐真的滅亡了,那麼朱溫能做皇帝自己也能,可以說當時天下諸侯裡,王建除了李克用外誰都不服。於是還專門給李克用寫過一封信,大致意思就是"咱倆平分天下"之類的,但是人家李克用對王建的地理優勢心知肚明,在家過舒服日子可以,出來成不了氣候,結果沒理王建。王建一看反正我已經知會過你了,你稱不稱帝隨便,反正我是等不及了。
  • 3代人毀了3個朝代,醜孫女當上皇后,引發戰亂,差點讓漢人滅族
    一戰時一個英國士兵在戰場上饒了一個受傷的德國士兵一命,卻引發了一場世界大戰的浩劫,這個被饒過的士兵就是希特勒,儘管現在許多史學家都質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但這個故事卻一直廣為流傳,而中國歷史上一個小人物的一次義舉,卻間接滅亡了三個朝代,最後差點把中華民族都滅了。
  • 套路你:前期廢柴後期逆襲的動漫角色,最後一位連騎自行車都不會
    結果到了最後主角又偏偏逆襲成為成為一個人才了,大概少年熱血漫應該都是這個套路吧,沒錯,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些套路了我們的動漫男主角們吧,最後一位可是連自行車都不會騎的男人。《罪惡王冠》 櫻滿集集一開始性格非常的弱,想想誰還沒有一個悲慘的過去,幸好各位小夥伴和好基友鼎力相助,才讓集成為了真正的王者。
  • 進入大學,可以了解到人的本性,貪婪懶惰和安逸享樂!
    進入大學,可以了解到人的本性,貪婪懶惰和安逸享樂!不要輕易的相信其它人,因為你不知道表面和氣的你們,背地裡她(他)的口中只怎樣的你,不要吐槽自己的學校,因為等你畢業了之後,曾經那個在你嘴裡千百不是的地方,確實是你工作之後,想擠出時間回去看看的地方,不要因為覺得孤獨,而去迎合自己不喜歡的人,因為這樣你會更累,等你進入社會之後,你就會發現,孤獨已是常態,上課的時候要認真學習,因為大學老師上課是真的不管你聽不聽,他只講自己的有能力考證的話就儘快考,不要拖到最後
  • 天災不是朝代滅亡的罪魁禍首,人禍才是,明朝的滅亡告訴我們這些
    赤地千裡可在清朝建立後,全國各地的災難卻消失了,這些歷史的巧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兩個字:天意。農民起義事實上,導致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是人禍,而不是天災。明朝的人禍其實從其滅亡的百年前就開始了,這與明朝諸位不正經的皇帝脫不了干係,他們應該為明朝的滅亡負責。放飛自我、什麼都想當,就是不想當皇帝的正德皇帝;沉迷煉丹、玩弄權術的嘉靖皇帝;幾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沉迷木匠事業的天啟皇帝。
  • 中國最奇葩的朝代,別朝都是盛極而衰,它卻在最強盛時突然滅亡
    就比如說當初統一天下的秦始皇吧,那時候秦始皇雄心壯志,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巡視四方,可他沒有想到,自己拼命創下的大秦基業,也不過存在了短短十五年。在歷史長河中,十五年的時間轉瞬即逝,秦始皇后期的昏庸與秦二世胡亥的胡作非為,最終釀成了這樣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