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愛在他鄉》:充滿奇幻色彩的畫家,一段曲折離奇的愛情故事

2021-01-10 寂寞陪臣

大家好,歡迎關注《寂寞陪臣》,在寂寞陪臣這裡了解更多的電影,趕快點擊右上角的關注。

原創聲明:文/百家號是小編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高更是一個在世界歷史上十分享有盛譽的著名畫家,作為在世界上極負盛名的畫家,高更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高更是與梵谷、塞尚三個人共同被稱之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代表作品有《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到哪裡去?》《黃色的基督》《遊魂》《敬神節》,每一幅作品都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不過雖然我們都知道高更的藝術成就,但對於高更這個名畫家的私人生活卻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這部名字叫做《高更愛在他鄉》的電影作品,就是一部關於高更的一段愛情的傳記電影,既然是傳記電影,那麼電影的主人公就自然而然的是我們的高更了,這部電影故事的一開頭的時候,正是一八九一年,高更已經小有名氣了。

我們都知道,藝術家的思想,總是會與他所處的時代而格格不入的,在巴黎小有名氣了的高更自然也是這樣,他已經無比厭煩和反感在人類社會中的爾虞我詐,還有虛偽和矯情了,終於,高更無法忍受了,他決定去一個安靜的地方陶冶自己的情操,於是,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更踏上了徵途,來到了一個南太平洋的大溪地。

這個來自於南太平洋的大溪地,有著無數的美麗景色,最讓高更痴迷於此的,是大溪地的安靜祥和,和不沾染一絲一毫關於世俗中的煙火氣息,當高更準備在這個安靜的世界,充滿自然與野性的地方獻上自己對於藝術的一腔熱愛的時候,就在高更已經決定深受經濟和身體心靈上無窮無盡的孤獨的時候,我們的藝術家高更結識了當地的土著毛利人,精神上的無窮孤寂讓高更邂逅了當地的一個純正質樸的女孩兒,女孩兒的名字叫做德胡拉,德胡拉是一個原住民,充滿著大自然給予她的力量美。

而充滿著藝術家靈感的高更也在德胡拉的不斷幫助下,繪製出了一個又一個的作品,同時,高更似乎對於這個女孩子產生了一些異樣的情感,高更在電影之中其實充滿著藝術家特有的偏激心理,最開始儼然是一個自私的討厭鬼形象。然而最後高更放棄了在這裡的生活,當他對著德胡拉畫下了最後一幅畫後,兩人訣別了,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惆悵和思索。

本文是小編原創文章,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日一話 | 高更:愛在他鄉
    藝術家是一群天賦奇才有著獨特思想、獨特性格、獨特能力的一群人,但我們可能無緣了解他們奇幻的一生,電影給了我們走進他們世界的機會,去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的想法,了解他們的愛情,了解他們的作品!當電影和藝術家相遇時,會產生怎樣絢爛的火花?那就跟著Touchbox一起,通過電影走進藝術家的世界吧 !八月份主題:31部電影帶你了解31位藝術家!
  • 電影《愛在他鄉》 | 高更:「我很清楚,我是偉大的藝術家。」
    上海電影節剛剛落幕 ~而其中的一部電影作品《高更:愛在他鄉》引起了小編的注意1891年,後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在巴黎的藝術圈已小有名氣,但為文明社會的虛偽感到厭煩。高更走進叢林深處,認識了當地的毛利人,邂逅了原住民女孩德胡拉;一段三角關係也若隱若現地緩緩浮出...這座遠方島嶼仿佛是他靈魂的故土,此處充滿生命力的人物面貌與地景線條都成為他的繆思,激發他創作出藝術生涯中最具標誌性的大師之作。
  • 一部電影看盡「藝術人生」:4位著名畫家的精彩傳記片
    梵谷《割耳自畫像》背後,是怎樣的故事?高更為何拋妻棄子,在太平洋的小島隱居?墨西哥國寶級女畫家弗裡達,又有著怎樣的曲折人生?經典的藝術作品,帶給人心靈的震撼。《梵谷:畫語人生》荷蘭印象派畫家梵谷,是最具傳奇色彩的藝術家。他的《向日葵》、《星空》、《夜間露天咖啡館》等畫作,都是藝術殿堂的瑰寶。這樣天才的畫家,卻在37歲的年紀,用槍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
  • 畫家/高更/躁鬱症,這就是你理解的梵谷?
    (此刻求提奧的內心陰影面積)因一幅畫差點絕交的朋友前文曾提到,梵谷是一個內心缺愛的小孩兒,所以他極度渴望友情和愛情。他其實是一個表達欲非常強的人,常常熱情地寫信給朋友,邀請別人一起寫生繪畫、喝酒以及討論藝術。
  • 推薦 |《半城明媚半城雨》上線,開啟一段溫暖治癒的奇幻故事
    《半城明媚半城雨》是由蘇飛執導,楊馥羽、林世傑、趙誠宇、陳葉玲等主演的千年浪漫奇幻劇。該劇改編自作者沈暮蟬知名人氣小說《妖怪們的妖怪店》,以蘇明眸與千尋跨越千年的虐戀情深為主線,輔以民國懸疑、治癒系物靈的支線,講述一段為愛千年守護的悽美故事。
  • 【先鋒藝影】第二場【咖啡公社 Café Society 】 第三場【高更:愛在他鄉 Gauguin 】
    / 史蒂夫·卡瑞爾/ 布蕾克·萊弗利 / 寇瑞·斯託爾 /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片 長: 96分鐘 咖啡公社的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第三場丨【高更:愛在他鄉 Gauguin  2017 】導  演: 愛德華·德呂克編  劇: 愛德華·德呂克 / 艾蒂安·科馬爾 / 託馬斯·利蒂 / 莎拉·卡明斯基 / 保羅·高更主  演: 文森特·卡索 / 圖黑·亞當斯
  • 最「另類」的後印象派裡畫家:保羅·高更
    高更的作品在一眾印象派藝術家裡顯得極為獨特,他一生足跡踏遍了諸多國家,他的作品中也記錄下了所到之處的獨特異國情調、民俗生活。1848年,高更出生於巴黎。不同於其他畫家,他的職業生涯開始得很晚。年少時,高更曾在海軍服役,並因此而在海上航行去過許多地方,後來高更喜愛四處旅行也正與這段經歷有關。
  • 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出走半生,在失落的文明中找回自我
    偶然聽人說起毛姆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的男主角思特裡克蘭德是以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不免讓我對這個畫家產生了興趣,他是否真的如思特裡克蘭德一般從滿的六便士裡抬頭看到了月亮?這個與梵谷、塞尚齊名的後印象派畫家究竟有著怎樣的傳奇一生?
  • 住進電影節裡 | 高更:「我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上海電影節剛剛落幕 ~而其中的一部電影作品《高更:愛在他鄉》引起了小編的注意1891年,後印象派大師
  • 高更:被畫畫拐上「歧路」 卻抵達了藝術的神壇
    一個藝術家的自述遍地都是六便士 我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大家好,我是高更,今天來聊聊我這神奇的一輩子。正如大家所了解的,我的前半生雖不是幸福美滿,但也算順順利利,童年時父親早亡,母親帶著我和姐姐輾轉於巴黎與秘魯之間。青少年時期的我,決定放棄學業踏上海軍之路,此後擁有了一段長達6年的海上生涯。期間母親去世,姐姐嫁人。
  • 高更:被畫畫拐上「歧路」卻抵達了藝術的神壇
    在成都博物館與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中有一位這樣的藝術大師,他就是法國著名畫家保羅·高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高更被畫畫拐上「歧路」的傳奇人生。  保羅·高更的人生在如今的各種搜尋引擎上似乎都凝成了一句話「保羅·高更(1848-1903),一位法國後印象派藝術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
  • 「人面桃花」,本以為只是個普通的才子佳人故事,卻原來曲折離奇
    但有時要名流千古,卻只需一首名作或一個故事即夠。這首詩的作者崔護卻不只有這一首名作,這一首名作更還敘述的是一個與他本人有關的動人故事——一個曲折離奇的愛情故事。故事說的是崔護進京趕考時,因為名落孫山,於是在京郊附近尋了個住處,寄望來年可以金榜題名。因為久居房中溫書,清明時節就尋了個空出去附近轉悠,走著走著覺得口渴,因而到附近人家想討口水喝,不想因此就上演了一段曲折離奇的愛情故事。
  • 高更:出身於名門望族,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名聲大振
    但不安分的高更在結識了一群印象派畫家後不顧親朋好友反對決然做了一名藝術家。今天,儘管我們沒有充足的理由說地域或環境是決定藝術家的關鍵因素,但確實生存環境在個體的思想與知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藝術家也不例外,而往往會更加明顯。所以在高更的經歷上能夠看出他的生活信念所折射出的個人情感與知性是與眾不同的。
  • 梵谷與高更的「相愛相殺」
    紅色的臉龐如發情期的動物,紅眼圈代表了熔爐般的激情,靈感在呈現,隱喻像我們一樣內心炙熱的畫家們。」梵谷對高更的到來充滿了渴望,決定用自己最出色的作品來裝飾高更的臥室。他想起在巴黎時高更曾稱讚過他畫的《向日葵》,就決定再畫一幅,來取悅自己心目中的「導師」。
  • 以色彩而聞名~法國著名畫家皮埃爾·博納爾油畫作品欣賞
    皮埃爾·博納爾(Pierre Bonnard,1867-1947)是法國畫家、版畫家,後印象派先鋒派畫家,納比斯的創始成員。博納爾以色彩而聞名,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色彩畫家之一。然而,他最大的藝術特色在於他不簡單地描摹自然,善於通過對空間、光線、色彩、構圖等繪畫元素的探究,對描繪對象做主觀處理,故而他的畫達到了一種隨心所欲的藝術境界。
  • 保羅·高更生平,看完我驚呆了
    在這段期間,他在Arosa和證券交易所同事Schuffenecker的勸誘下,開始作畫,Arosa本身是相當有品味的藝術收藏家,收藏了許多當時法國著名畫家的作品,Schuffenecker則是業餘畫家,在二人的影響下,高更逐漸向畫家的道路邁進。
  • 保羅·高更的著名畫作《大溪地少女》
    拒絕文明,逃離到原始島嶼大溪地島的畫家——一提起保羅·高更這個名字,這一想法便會在腦海裡湧現。我們所熟悉的高更畫作是1891年之後的作品,大部分創作於大溪地島。高更原是在證券公司任職的一名普通員工,育有5名子女。1876年,他的作品《威洛裡森林的風景》入選沙龍展,由此步入畫壇。
  • 天才總是孤獨的,奇幻星空下藏著畫家梵谷,無處安放的靈魂
    三段無望的愛情和生活的挫折,讓他變得焦慮,最後在醫院和精神病院之間過完了餘生。這幅《星空》的畫面呈現出令人眩目奇幻的景象:碩大神奇的星星,螺旋狀的星雲,伸向浩渺宇宙空間的璀璨星河;扭動升騰的絲柏,如火焰般在夜色裡舞動;呈漩渦狀翻滾的天空,海浪般起伏的山坡教堂和村莊,幾乎要將那一小片寧靜的村舍吞噬。
  • 使梵谷自己割下耳朵的摯友——同樣精神異於常人的高更
    後人對高更的藝術定位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谷合稱後印象派三傑。19世紀80年代中期印象派膚淺的一面逐漸顯露,被很多富有創新精神的畫家所認知。他們強調藝術形象要異於客觀物象,主張用主觀的情感去改造客觀的形象。
  • 人物肖像畫:艾琳·高更的肖像-高更|美術作品
    A.D 19C-20C法國畫家_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生於1848年至1903年)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文森特·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美術作品作者:保羅·高更(Paul Gaugu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