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香椿別盲目,科學種植方法來了,想高產就來看一看
香椿葉厚芽嫩,綠葉紅邊,香味濃鬱,可做成各種各樣的菜餚,比如我們常見的家常菜香椿炒雞蛋、香椿拌豆腐、煎香椿餅、香椿雞脯、醃製香椿等等,吃法絕對是多種多樣,冷熱皆宜,相傳,香椿在漢朝時期就和荔枝作為南北兩大貢品送進皇宮,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直到現在香椿的熱度依舊不減是因為香椿不僅好吃,而且營養極為豐富還具有藥用價值,香椿頭中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C、B族維生素以及鈣、鐵、磷、鉀、鈉等微量元素。有補虛壯陽固精、補腎養發生發、消炎止血止痛、行氣理血健胃等作用,特別適合當代的脫髮人群食用。而且香椿的樹皮及根皮的內層皮可用於治療痢疾、風溼腰腿痛等病症,果實能夠祛風、散寒、止痛。可用於洩瀉,胃痛等。除此之外香椿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香椿可不是只有吃那麼簡單,香椿木材被譽為「中國桃花心木」紋理美麗、不易變形,是家具、裝修、造船的優良木材,而且香椿的樹皮還可造紙,有些地區還將香椿作為綠化樹種和園林觀賞樹種。了解了香椿的優點和經濟價值之後,我們就要進入今天的正題,如何種植香椿。
品種選擇
香椿按照初出芽苞和子葉的顏色不同主要分為紫香椿和綠香椿這兩種,選擇香椿種植品種時要根據當地的種植環境和市場需求確定,一般選擇早熟耐低溫、嫩芽粗壯、抗病害能力強、香氣濃鬱且高產的品種,選種時要選當年的新種子,種子要飽滿,顏色新鮮,色呈紅黃,出芽率高的。
播種
1催芽
選好種子以後為了出苗整齊,就要開始把種子進行催芽處理了,先用40度的溫水浸泡種子約5-8分鐘左右,在浸泡的過程中需要不停的攪拌,浸泡結束後將種子撈出,放置在20度左右的水中浸泡一天的時間,等種子吸飽了水之後,把種子撈出,控一下水,把種子放在乾淨的葦席或涼蓆上,厚度不能超過3cm,再覆蓋上一層乾淨的毛巾,放在25度左右的環境中進行催芽,催芽過程中要時常翻動種子,在催芽過程中每天需要用25度清水淘洗2-3次,等有三分之一的種子發芽的時候就可以播種了。
2選地
選擇香椿的育苗地塊最好選擇地勢相對平坦,且方便灌溉與排水,陽光充足且肥沃的種沙質土進行培育。
3整地
適當施撒優質農家肥每畝不少於5000kg,過磷酸鈣不少於100kg,尿素25kg作為基肥,再結合整地將肥料施撒均勻,土地翻透,做畦,畦寬1m,畦做好後按30cm的行距在畦內開溝,溝寬約5-6cm,深度約在5cm左右。
4播種
整地完成後將催好芽的種子均勻地播下,再覆蓋約2cm的細土,不宜太厚,而且香椿種子相對較小,頂土能力相對較弱,播種不宜過深,還要注意保持土壤溼潤,播種後要覆蓋地膜,有助於齊苗壯苗,提前一周出苗,等到大部分幼苗出土時,要注意及時揭去地膜。
苗期管理
將溫度控制在20度左右,保持土壤和空氣的溼度,一般播後一周左右香椿就能出苗了,在苗期一定要注意水肥管理,未出苗前要嚴格控制澆水量,以防土壤板結影響出苗,在幼苗長出4-6片真葉的時候,要及時的間苗和定苗,定期清理雜草,當植株的高度生長至50cm時要對香椿做矮化處理,噴灑15%多效唑200~400倍液,每半月噴1次連噴2-3次,即可控制徒長,促苗矮化,增加物質積累,同時結合摘心增加分枝數。
定植
一定植過程
做完矮化處理之後就可以定植了,一般定植時要選擇溫室栽培,通過大棚創造溫室環境,定植時要連根帶土,這樣可以保證儘量不對根系造成損害,定植密度為每畝3萬株左右,株距15釐米、行距15釐米為宜。
二溫室管理
香椿喜光,要有較好的光照才能促進它的生長,一般採用無滴膜,並保持棚膜清潔。剛開始的幾天可以不加溫,使溫度保持在1-5度左右,對緩苗有利,定植一周後要在大棚上加蓋草苫,白天揭開,晚上蓋好,使棚內溫度白天控制在18-24度,夜間在12-14度左右,一般一個半月後即可長出香椿芽。初栽到大棚裡的香椿苗要保持較高的溼度,定植後澆透水,以後視情況澆小水,香椿為速生木本蔬菜,需水量不大,肥料以鉀肥需求較高,每次採摘後,根據地力、香椿長勢及葉色,適量追肥、澆水,香椿喜溼但忌澇,乾旱時及時澆水,陰雨季節要做好排水防澇措施。
採收
溫室加蓋草苫後一個半月的時間,香椿芽約生長到15-20cm的高度且著色良好時,就可以採收了,一般情況下第一茬椿芽要摘取叢生在芽薹上的頂芽,採摘時要稍留芽薹而把頂芽採下,讓留下的芽薹基部繼續分生葉片,採摘時間最好在早晚進行,溫室裡香椿芽每隔一周可採摘1次,共採4、5次就差不多了。
病蟲害防治
一病害
香椿白粉病
香椿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有時候也會感染香椿的枝條,主要發病表現為在葉面、葉背以及嫩枝的表面出現白色粉狀物,然後逐漸形成白色病斑,起初是白色然後顏色逐漸加深變為黃黑褐色的小粒點,嚴重時布滿厚層白粉狀菌絲,影響樹冠發育和樹木的生長,葉片捲曲枯焦,嫩枝染病後扭曲變形,最後枯死。初期防治時可及時清除病枝、病葉,集中堆渣處理或燒毀,減少初次侵染來源;合理密植,及時整枝打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抗病能力;合理施肥,底肥需增施磷、鉀肥,生長期間避免氮肥的過量使用,必要情況可採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香椿葉銹病
香椿葉銹病發病多為苗木發病較重,感病後生長勢下降,葉部出現鏽斑,受害植株生長衰弱,提早落葉,影響次年香椿芽的產量,發病初期葉片正反兩面出現橙黃色小點以葉背為多,嚴重時可蔓延全葉,後期葉背面出現黑褐色小點,受害後使葉變黃、脫落。初期預防為主,在冬季清除病葉,集中燒毀,減少初次侵染來源,種植過程中要及時排灌,以降低溼度,創造不利於病害發生的條件,合理施肥,合理密植,減輕病害。發現香椿葉片上出現橙黃色的夏孢子堆時,初春向樹枝上噴灑1~3波美度石硫合劑與五氯酚鈉350倍液的混合液1~2次進行化學防治。
一蟲害
桑黃螢葉甲
桑黃螢葉甲又稱黃葉蟲、黃葉甲、藍尾葉甲,羽化後成蟲先在發芽較早的香椿容易遭受侵蝕,主要危害為成蟲都咀食葉片,大發生時將全部葉片吃光,殘留葉脈,植株生長發育受阻,危害後葉片全部發黃,如同火燒。防治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物理防治,可利用成蟲的假死性進行捕殺或在清晨敲打樹幹,振落地,迅速捕殺,二是化學防治主要利用植物源農藥0.63%煙苦參鹼500倍、生物農藥BT2 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