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中九歌
國歌,是一個民族和國家認同的重要標誌。
升國旗、唱國歌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都是一件莊嚴的事情,容不得馬虎。
在國內,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統一升旗儀式,目的是培養青少年一輩的集體榮譽感。
唱國歌成了必備的選擇。
在此過程中,多數情況下只注重真實情感的表達,對於音調是否準確往往要求比較低。
有一個國家不同於國內,執行了這樣的法律:唱國歌跑調,音色不準要受到嚴厲的處罰。做出這樣詭異規定的國家,就是菲律賓。
與國徽國旗一樣,國歌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象徵。
每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歌,神聖不可侵犯,哪怕是南亞的印度也不例外。
為紀念本國誕生的偉大歷史,很多國家乾脆就把自己的奮鬥歷程給寫了進去。
菲律賓就是其中之一。
1898年,菲律賓爆發武裝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運動,菲律賓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再次過程誕生了菲律賓的國歌。
「司晨的大地/太陽的後裔/
她是神聖的江山/英雄的搖籃/
美麗的國家/光輝燦爛...
如果祖國受到侵犯/我們將以受苦和犧牲為榮。」
寫下菲律賓國歌的青年叫胡利安,是一位青年知識分子。
出於濃烈的愛國情懷,他寫下了這首歌。
當菲律賓的第一面國旗升空,伴隨著慷慨激昂的國歌,所有建國者都流下了欣慰的淚水。
但遺憾的是1899年,美國人的勢力入侵東南亞,菲律賓又再一次至於美國的殖民統治之下。
不過菲律賓一直沒有放棄反抗的鬥爭,終於在1946年的獲得獨立。國歌《菲律賓》也一直沿用至今。
為了紀念先輩們的不易,和追尋先輩立國的光榮歷史,菲律賓在2010年把唱國歌寫入法律。
明確規定:在公共場合集合時,公民必須準確地唱出國歌,不能跑調,情況嚴重時可對嫌疑人判處最高2年的監禁。
上面的法律規對於五音不全的人來說,充滿了惡意。
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遭遇被監禁2年的風險。
之所以這樣的規定,是因為菲律賓為避免民眾把國歌,唱成節奏緩慢的抒情流行曲。
究其根本,還是當時的詞、曲子和節奏搭配有瑕疵。
所以為了避免唱國歌這樣一件嚴肅的事情,成為歡樂的海洋。菲律賓決定更改國歌歌唱的速度,規定要在一分鐘以內唱完。
時間控制58或59秒以內。
期間會有專門的檢查人員對此進行巡視,最好期望不要被他捉住,不然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菲律賓是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國內存在這樣那樣的不平等。
但是在唱國歌這件事情上,全民都達成一致的共識。
不管你身份地位多高,但凡唱國歌不認真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網絡示意圖(來源於印度)
比如說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被人舉報唱國歌不倫不類,經常跑調。
於是他很快地受到了下崗的處罰。
菲律賓有關法律是這樣解釋的:國歌不可作為消遣和娛樂工具使用。所有人在唱國歌時必須肅立,面向國旗,民眾應該把右手放在胸膛處表示尊重。
菲律賓有這樣的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已經算是不錯了。對比一下諸如印度和非洲的一下國家。它們才是真的可悲,沒有自己的歷史。
就算有也只是建立在殖民統治的基礎之上。
以至於現在仍然以崇尚曾經奴隸主的馬鞭和習俗為榮,不得不說,真的可悲。
@蕭中九歌:一個學新聞的歷史故事持有者。關注我,這裡有現象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