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e t n e w s | 第 567 期
「在經歷了資本追捧、合併洗牌之後,自助售賣咖啡機市場也要回到以盈利為目標。受疫情影響,自助咖啡機外貿市場基本被阻斷,國內市場有進一步釋放的可能。
文|周應梅
編輯|小荼
微信公眾號ID|Retnews
在中國咖啡市場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無人零售咖啡場景也成了不可小覷的市場。中怡康的一組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家用咖啡機市場銷量為63萬臺,銷售額超過7億元,此前2018年咖啡機帶動的銷售額為14.75億元。
這主要還是家用市場。入局商用市場咖啡機10年以上的杭州以勒上雲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以勒公司」)告訴《新零售百科》,公司一年的咖啡機出貨量在2萬臺左右,綜合全國的自動售賣咖啡機表現,一臺咖啡機一天平均能賣出50杯咖啡。以勒現磨咖啡機每杯咖啡售價為10元,也就是說一臺現磨咖啡機每年帶動的銷售額大概在18萬元左右。
當然這是以現磨咖啡機的咖啡售賣價格作為統計依據,以勒旗下還有速溶咖啡機業務,參照以勒公司咖啡機2~4萬元售價,自助咖啡機還有很高的利潤空間。還需要注意的是,自助售賣咖啡機銷售還受投放場景等多種因素影響,而其投放場景往往是不固定的。
事實上,咖啡機市場跟中國咖啡市場的發展緊密相連,過去5年咖啡品牌備受關注的同時,現磨咖啡市場也迎來了資本的入局。自助咖啡機運營商友飲咖啡曾在2018年3月獲得華創資本上億元融資;主打辦公室智能咖啡機運營的小咖在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獲得了3輪融資;以現磨咖啡為主的咖啡零點吧則在2017年12月完成了四輪融資。而之後自助咖啡機行業也經歷了合併洗牌,2018年10月主打高校自助咖啡機的易咖收購咖啡碼頭;2019年6月主打平價現磨咖啡的自助咖啡機品牌萊杯咖啡被咖啡之翼收購,此前該品牌獲得了梅花創投、真格基金、青山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加持。
這些公司多是近幾年在自助咖啡機領域興起的代表,成立時間大多在5年左右。《新零售百科》所觀察到的以勒公司進入這個領域超過10年,從外貿起家到轉戰國內市場,從做速溶咖啡機到如今以現磨咖啡機為主,以勒公司一年收入做到了4億元。以勒公司經歷了什麼樣的市場環境變化?所觀察到的咖啡機市場趨勢是什麼?
1 咖啡機成無人零售場景的盈利點
以勒公司的產品包括自動售飲機、自助售貨機和智能貨櫃三大品類。公司60%的營收來自自動售飲機中的咖啡機,而盈利點也是咖啡機,未來將把重心放在現磨咖啡機。公司創始人是義大利華僑,咖啡機也偏向意式咖啡機。公司關聯公司主要包括黑石機器人,主要產品是機器人奶茶店,現在以勒公司和黑石機器人都是獨立運營。
在8月12日的2020中國國際自助服務產品及自動售貨系統展覽會(CVS)上,以勒公司展示了多款自主研發生產的自動售賣咖啡機,有大有小功能各不相同。在所有咖啡機中以勒公司最滿意的一款機子模型是有加冰系統的自助咖啡機。
以勒公司市場負責人孫汝彪向《新零售百科》介紹,這是最能代表以勒產品的一款產品,之前瑞幸咖啡也曾購買過。這款機子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帶有冰機,可以加冰塊,市面上能加冰的自助咖啡機還不常見,這款機子也是以勒公司六七年來對加冰技術研究所得成果,從推出到現在累計售出1萬臺。
以勒公司以外貿起家,2008年到到2009年開始生產速溶咖啡機,剛起步的時候90%的市場都在國外,從2013年後慢慢將重心轉到了國內市場,同時增加了自助售貨機業務。
相比前幾年智能零售一片空白,近幾年自助售貨機、智能貨櫃等無人零售場景在國內逐漸興起,觀察到這個趨勢之後,以勒就轉戰國內。目前以勒涉及的國外市場主要在東南亞和中東地區,以銷售速溶咖啡機為主。孫汝彪表示,這些地區還處於比較早期的市場,速溶咖啡機需求更高。還有一小部分業務在歐洲,以現磨咖啡機為主。疫情期間,外貿市場基本被阻斷,不過在1688等線上平臺一個月也能賣出幾百臺咖啡機。
速溶咖啡機和現磨咖啡機成本相差較大,一般速溶咖啡機成本可控制在2000元左右,而現磨咖啡機的成本則在1萬元至2萬元。帶加冰功能的現磨咖啡機成本會提高7000元左右。以勒公司有二十多種機型,除了加冰機之外普遍的售價是在1萬元到4萬元。
以勒咖啡機的投放場景在高校和醫院偏多,未來有可能增加酒店場景。以勒公司直接將產品售賣給運營商,由運營商進行投放和運營。
現在以勒自助咖啡機製作一杯咖啡的時長在30秒到2分鐘,《新零售百科》在現場體驗了現磨加冰機,下單之後整個製作時長是1.5分鐘到2分鐘。孫汝彪表示,一般咖啡機的一天的出杯量在50杯左右。
這樣一杯咖啡的市場零售價一般是8~12元。以勒咖啡機採用的一般是雲南阿里比卡豆種,一袋咖啡是80~100元。磨一次豆大概在7.5g~8g,出一杯產品可能磨一次豆或者兩次,孫汝彪表示一杯咖啡物料成本就是2~3元。當然最終定價還是取決於咖啡機運營商,最終投放場景也是由運營商決定,以勒公司選出的咖啡豆選擇也只是提供一個參考。
根據初步的估算,自動咖啡機出售的一杯咖啡利潤在5元以上,只要出杯量一天能保持在22杯以上,4萬元買入的咖啡機也能在一年內回本甚至盈利。
對於以勒公司而言,單價較高的現磨咖啡機也是主要盈利點。自2015年開始做現磨咖啡機以來,過去4年以勒公司每年的咖啡機出貨量都保持了20%的增速。以勒公司未來的戰略重心也將轉向做現磨咖啡機,速溶咖啡機以國外市場為主,國內市場還會將自助售貨機的比重進一步減小。
現如今以勒公司年營收在4億元左右,這其中咖啡機的營收佔了60%,一年的出貨量可達2萬臺。
2 未來將把機型簡化增加運營解決方案
市場上的家用咖啡機
咖啡機網絡零售數據顯示,銷量榜靠前的還是德龍、飛利浦、雀巢旗下Nespresso這些國際品牌。這些主要是針對家用場景,家用咖啡機售價一般都在1000元到5000元之間,而商用咖啡機的價格則往往上萬元。在商用咖啡機領域主要通過線下渠道推廣,有對連鎖餐飲品牌供貨、在便利店售賣以及無人零售等。
在無人零售場景,相較於其他做自助咖啡機的公司,以勒公司主要有研發優勢和生產保障。其在咖啡機生產上已經有十幾年的技術積累,所有產品都是自己研發,也有自己的工廠,月產能3000臺。
除此之外,以勒公司也曾與瑞幸這樣的連鎖餐飲品牌有過合作,也包括給同做智能售貨設備的廣州技諾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提供咖啡機,另外在蘇州也有合作的品牌商。目前大概與二十多家這樣的公司有固定合作關係,一般每個月這些公司大概會訂購50臺咖啡機。
不過咖啡機的售後維護成本高也是一個問題。以勒公司也表示,正是因為咖啡機售後維護成本高所以價格才會定的高。而怎麼去解決好也將成為以勒公司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一家裝有咖啡機的便利店員工對《新零售百科》表示,咖啡機容易故障,可能一年不到就容易出現黑屏、出咖啡的通道出水不停止等。孫汝超表示,這可能是日常保養不當,咖啡機有水有灰塵都需要及時清理。
在咖啡機售後上,以勒公司主要負責設備硬體維修,日常的維護則有運營商來做,以勒公司也會提供維護培訓。培訓內容會涉及到零配件的拆裝、系統維護、系統內部設置,以及日常的一些故障排除。孫汝彪提到,維護比較規範相對來說出故障的機率會比較低。以勒公司的咖啡機設計的壽命是7年。
不過現在線下推廣也會遇到客戶有運營方面的需求,作為製造商以勒也表示自己不是專業做運營方案的因此這方面欠缺專業性。不過目前公司已經成立了專做運維業務子公司,之後會慢慢轉型做運維。
現在市場上很多做智能設備的公司開始走定製化的方向,以勒公司則表示定製化不是公司的主要方向,相反會進行咖啡機機型的簡化、優化,以求做得更穩。以勒咖啡市場負責人孫汝彪表示,定製化前期成本投入比價高,另外公司做了十幾年的產品不缺各種功能的產品。不過也提供類似把做咖啡換成做蜂蜜這樣的定製的機器產品。
現在以勒有二十多種咖啡機模型,往後將做簡化做優化,將每款產品做得更好,做得更穩。孫汝彪表示,本身產品太多對以勒來說沒有任何優勢,因為咖啡機功能都大同小異。
無人零售咖啡與連鎖門店、便利店咖啡未來是否會存在競爭關係?以勒公司總經理朱靈軍表示,不存在這種競爭關係,咖啡場景變得更加豐富主要是在於國內咖啡市場的增長。朱靈軍提到,作為時尚產品咖啡抓住了現在的十幾歲到45歲的青年群體,也符合人們對身體健康重視的趨勢,到最後也將成為剛需產品。
不過朱靈軍表示,現在咖啡市場一杯咖啡30元遠遠高於成本,最終會回到市場原位形成良性循環。
「 新零售百科 」已入駐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