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香」又名「肉羹順」是第一代爺爺的外號,該店的第三代老闆透露,滷肉好吃在肉的肥瘦比例與分量,才能做出自然醇厚的風味。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11月2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日前發表署名「王瑞瑤」的文章說,一次在於臺灣首富蔡衍明的交談中,兩人談到臺灣哪家滷肉飯最好吃,蔡衍明指出基隆廟口的「肉羹順」最好。
文章摘編如下:
醬香加油蔥 味道很簡單
循著線索一路往下追,就找到面對基隆廟口左手邊不起眼的小攤,原來肉羹順是第一代老闆的外號,這家滷肉飯攤的店名是「天一香」,現由第三任媳婦接手。
滷肉飯遞過來,仔細端詳,有形狀不太整齊的肥油丁和瘦肉碎,顏色也不太深,趁熱扒下一大口,味道簡單,僅有鹹甜醬香與淡淡油蔥香,沒有中藥五香的額外加調味,至於白飯是粒粒飽滿又分明的軟糯感,也有少許幾粒煮爛了的夾纏不清。
沒有膠質感 順口不黏密
痛快扒完這碗肉香飯滑的滷肉飯,見碗底很乾淨,沒有殘留的膩口餘油,抿嘴角也春風,沒有豬皮的膠質黏密,這碗不黑不油不黏的滷肉飯,可真清爽。
「老闆娘,你們家的滷肉飯吃起來好順口,是臺灣首富推薦我來吃的喲!」先套關係,再問問題,笑得開心的老闆娘回答:「因為他吃得出我的用心。」
「請問滷肉是用手工切的嗎?」「不是,是機器切的,現在的機器很進步,要切什麼形狀都行。」
「那油蔥酥是自己炸的嗎?」「怎麼可能,我們24小時營業,哪有功夫自己做,都是買現成的。」
選用水晶米 豬肉講比例
問題快接不下去,簡直是太勁爆了,什麼都不是自己做的滷肉飯,那麼用心到底在哪裡?「用心在調配比例,豬肉的肥瘦和足夠的分量,才能煮出甘甜稠厚的肉汁,跟別人家的『湯』全然不同。」
老闆娘透露還自己試吃好幾種米,才選用吃完了會回甘的水晶米,也修改了爺爺傳承的配方,豬肉選用溫體,主要是胛心肉,也不刻意加重豬皮比例,不加五香粉,只用醬油和糖調味,滷鍋24小時不熄火,一直添新續舊。
主食雖用心 配菜可惜了
筆者認同調配比例需要用心,即使是機器切的肥瘦豬肉,加外面買的油蔥酥,混在一起滷成一鍋,主輔有別,相互依存,大頭目帶頭向前衝,也要靠小螺絲釘固本,才能共冶一爐。
把重心全放在滷肉飯上面,冷落了同時點用的筍絲和油豆腐,這些也都是大老闆推薦的美味。筍絲和油豆腐,滷得很不入味,即使淋上了搶眼的紅色甜辣醬,也無助於美味的提升,老闆娘的用心明顯大小心,客人留下了小菜,也是另一種遺憾。(王瑞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