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正宗的臺灣滷肉飯是什麼樣的?

2021-02-16 錦繡人文地理
 

滷肉飯可以說是臺灣的一張美食名片了,在臺灣它是小吃也是主食,你常常能在街頭巷尾的小餐館見到它。

更有趣的是,它的製作並不難,卻很少有人會在家動手做一頓滷肉飯,但你去問臺灣人,最喜歡吃什麼,十個有八個會說是滷肉飯。

在眾多擁有媽媽般味道的臺灣家鄉菜裡,滷肉飯顯得有些奇怪:肉汁拌飯這樣的家常吃飯,卻不容易帶給人「媽媽的味道」,應該的可能是「巷口那家店的老味道〞,「從小吃到大的味道」,「下班後的標準搭配」。

下到至販夫上至企業家,在臺灣人眼裡,一碗滷肉飯什麼時候吃都可以,對它,所有人都會放下成見,表示著如出一轍莫名的熱愛,雖然個人心中最愛的那家店不同,但對店家高度的忠誠卻極為相似。

滷肉飯的製作工藝並不特別,甚至還有些隨意,不過就是做個滷汁,煮碗白飯嘛!有人將它被稱作是最尋常的庶民飯食,這個叫法一點都不為過,的確,樸實的它從不憑藉店家的環境與服務,只憑味道吸引食客。

在臺灣舊社會的農業時代裡,勤儉的臺灣人沒辦法經常吃到肉,就算在重要日子吃上豬肉,也是改刀切成一小塊,再放上其他的配料,用醬油滷成一鍋紅燒肉醬汁,最後拌飯吃,這是最早滷肉飯原型。

演變到如今,在一些臺灣商家的不斷探索之下,滷肉飯經過歲月和口味的洗鍊,有了大量可選擇的優質食材,現今出現了南北差異和各家老字號口味的不同。

滷肉飯最重要的是什麼?滷汁嗎?並不是,是選米。

太多的人把焦點都放在滷肉汁上,以為將滷汁做得出神入化是滷肉飯的全部,但所有臺灣人都知道,「米「,才是滷肉飯中的主角。

臺灣氣候炎熱,同樣是有名的稻米之鄉,對米的要求,臺灣人要比外地人多的多。一粒米的好壞很難逃過臺灣人的嘴:

合適的米飯口感,必須是顆粒分明又飽滿,有點粘又不太粘,熟透又Q彈。這樣的口感有點糯又不會粘牙,拌上滷肉汁後還能再吸收滷汁後,不會失去顆粒分明的口感。

因此臺灣有些店家會將一定比例的」陳米「和新米混合,煮成軟糯程度適中的口感;而臺灣中南部甚至有些店家為了口感的豐富,會加入糯米一起蒸煮。

其次是選肉,在這不得不為臺灣養豬業比個贊,臺灣的豬肉隨便買都好香,這個很關鍵。

在過去販賣滷肉飯的店家是不會使用五花肉(三層肉、腹肉),這些肉太貴了,並不能成為滷肉飯長久CP。大部分都會使用糟頭肉,因為即便宜又有嚼感,而現在大部份的店家都統一改用豬五花肉或後臂肉。

在切的工序上,有的店家喜歡把五花肉連皮帶肥瘦肉一起切成條狀、也有把皮和肉分開處理、也有切丁的。

臺灣南部的滷肉飯上的滷肉甚至是切大塊的,怎麼切,其實沒有一種統一的切肉標準,但如果只使用絞好的豬肉沫(肉餡),那肯定不能稱為正宗的臺灣滷肉飯。只用肉餡肉沫做出來的只能叫做肉燥飯。

在肥瘦比例上,各家有各自喜好,但肥瘦比都在3:7以上,只有肥肉比例增加的,沒有瘦肉比例增加的,太少的肥肉燜煮不出亮晶晶的肉汁。


現在才要講大家最關心的醬汁,在做醬汁的材料裡,有幾個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食材,紅蔥頭、臺灣醬油、臺灣米酒,再加上豬肉丁(絲),如果你也擁有這些,那基本上己經可以做出合格的臺灣滷肉飯了。

紅蔥頭和普通的香蔥並不同,它非常重要,切絲後炸成金黃,就像炸蒜酥或是煉蔥油一樣,焦糖化後會有種很特殊的香氣,但很容易炸過頭,成焦苦味了,要十分注意,它可是佔著香味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滷肉飯,臺灣人炒菜做湯時,也常常用到紅蔥酥調味。如果家裡面有不愛吃飯的小朋友,一勺豬油紅蔥酥拌飯就能打開他們的胃口。對於臺灣人而言,美味的紅蔥酥更是家鄉的味道。

臺灣醬油大多採用純古法釀造,所以口感渾厚而不鹹,醇香中帶著自然的甜味。選用好的醬油,可以說是滷肉飯的靈魂,醬油的甘醇香是一碗好滷肉飯的鑑別標準;

臺灣米酒是使用純米釀造的米酒,非高度食用酒,也不像料酒中夾雜其它滋味,具有中庸的糧食味。白酒不行,黃酒也不可以,只有臺灣的米酒能很神奇的在燉煮肉類中佔著提升香味的作用,你如果拿它和味精比擬,會發現在鮮度上,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能以上就是大家比較熟悉和認可的滷肉汁的作法,只要在選材上堅持用對的東西,大致上錯不到哪去。

但這樣又何來」秘方」之有呢?「秘方」自然是老闆不為外人所道的獨門絕學,但從一碗成熟的滷肉飯的口味上,我們可以探究一二。

滷肉汁中,糖也佔著提味提香的地位,一般普遍的作法是用冰糖,也有店家在燉煮時加入甘庶來提鮮甜味,而把冰糖改用香味更濃的黑糖和紅糖的店家,更不在話下。

另外,許多店家為了在口味上獨特出自己的風格,更是有的會加蝦米提鮮,而加幹香菇一起熬煮也有不少,甚至在臺灣中南部有店家不使用傳統作法中的紅蔥頭,而改用小細蔥吊幹蔥味,也是擁有一批忠實的食客。

在煮製的過程中,如何把肉煮至軟爛而不能変柴,」燜」成為臺灣滷肉飯汁中最關鍵的火喉,煮製中嚴禁大火滾煮、文火慢燉是首要,燜的過程則是讓油從肥肉中分離的重點。

所以臺灣店家多採用」先撇再燜」及」二階段燜煮」法來製作,要經過二天的燜煮,才能在過程中讓蛋白質和微生物在肉中發生奇妙的変化,所以別小看這碗不起眼的滷肉飯,要讓它軟爛適中入口即化,是非常講就食材和口候的。

記得在臺灣有家餐廳的老闆介紹自己香飄萬裡的滷肉飯時,透露出,在製作過程中完全不用一滴水,純靠米酒經常時間的燉煮,靠酒味完全揮發後留下的汁液融合在醬汁裡,脂肪和收汁作用下讓醬汁在唇邊有點沾粘感,味道更為香醇而迷人。因為滷肉飯有一個大忌: 放生粉勾芡,這樣出來的滷汁只能看不能吃。

滷肉飯除了要讓人心滿意足之餘,和它搭配的小菜也要精彩:筍絲、酸菜、醃蘿蔔.有了這些酸酸辣辣的味道,滷香才能久吃不膩。

滷豆腐、滷蛋和煎蛋同樣是小店必備,有一種很流行的吃法是,用筷子戳破飯面上的半熟蛋,把蛋液拌進米飯裡,臺灣人把它叫做「黯然銷魂滷肉飯」。

吃飽了飯,再喝一碗湯,這個套餐才算吃得舒服。尤其像現在夏天,配上清爽的魚丸湯,一濃一淡,剛剛好。

到了臺灣,吃上一碗滷肉飯,香氣撲鼻的肉燥選用肥瘦適中的五花肉,再加各種獨門秘方炒制並熬滷,配上晶瑩飽滿的白米飯,讓人吃完一碗吃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往期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一碗正宗地道的臺灣滷肉飯中蘊藏的秘密
    一碗正宗地道的臺灣滷肉飯中蘊藏的秘密 。大家好,我是美食翻譯家。說到臺灣滷肉飯,網上已經有很多食譜介紹了,有臺灣正宗的,馬來西亞改良的,還有三分鐘快速版的,等等。但是製作出一碗正宗地道的臺灣滷肉飯,你需要知道其中蘊藏的秘密。今天美食翻譯家給大家介紹一款非常適合在家製作的家庭版的臺灣滷肉飯。雖然操作簡單,但它的味道卻非常地道,和餐館裡的臺灣滷肉飯幾乎一模一樣。
  • A+菜單教你做一碗地道臺灣滷肉飯
    這次的滷肉飯做法公開,還要感謝fresh平臺,請了專業的攝影師,請了專業的文字編輯,幫我們做成美麗的畫面。美味的食物需要新鮮的食材,合理的製作方法,更需要一顆專注的心。做好一份滷肉飯的關鍵點是手切肉,小火慢慢熬煮至湯汁粘稠。這些,都需要內心有很多愛哦!選一個不忙的時間,放一段舒緩的音樂,讓心情沉靜下來,試著做出你的愛心滷肉飯吧!
  • 這一碗黯然銷魂滷肉飯,好吃到要上天!
    臺灣作家焦桐曾說,在臺灣,有人煙處就有滷肉飯。《中餐廳》裡,地道的臺灣人蘇有朋和曾經的大廚張亮都曾掌勺滷肉飯。作為觀眾,隔著屏幕看著那一碗熱氣騰騰、晶瑩剔透的白米飯,再淋上一大勺琥珀色入口即化的醬汁,口中不自覺地發生了巴普洛夫效應。
  • 這16碗滷肉飯能吃出最正宗的臺灣味道
    想必每個吃貨人生中都少不了這樣一頓美味的滷肉飯。又是誰說只有在臺灣才能吃到最正宗的滷肉飯?我大魔都的滷肉飯也毫不遜色!吃透社走遍大街小巷找到了魔都這16碗絕佳滷肉飯,讓你足不出「滬」,也能吃到超好味的滷肉飯!
  • 家常正宗臺灣滷肉飯的做法
    滷肉飯版本太多,每一款都有「她」獨特的味道,土豆家滴滷肉飯是和臺灣滴朋友共同探討的做法!夏日炎炎不想在廚房裡桑拿浴,滷肉飯雖然有點耗時,但是絕對不會被蒸熟啦!超級滴下飯哦!真心滴飯遭殃!寶寶滴最愛!老少皆宜哦!
  • 臺灣正宗滷肉飯,你都吃過嗎?
    正宗的臺式滷肉飯還會附上一片醃漬物。金峰滷肉飯滷肉飯,鬍鬚張兩個成了標配,儼然臺北平民美食的代表。現在在臺北一不留神就可以看到鬍鬚張的招牌。招牌滷肉飯真夠味,澆頭選用豬頸肉,切成肉絲,而非肉丁。滷汁香濃醇厚,肉絲腴而不膩。一碗滷肉飯,就自足圓滿,滋味俱全。去臺北的話,絕對不容錯過的滷肉飯店。
  • 【食堂】一碗滷肉飯
    想來很多人都有這麼想,所以這些年裡,滷肉飯這種在臺灣本土有著「全民飯」之稱的小食一路流傳,最終成了很多孤獨的美食家自家飯桌上也常備的美食。   滷肉飯好吃的精髓在於滷肉肥而不膩。舒國治在《臺北小吃札記》中這樣寫一碗好的滷肉飯:「滷肉飯的肉必須切成小條,肥、瘦、皮皆在那一小條上,澆得白米飯頂,危顫顫抖動方成。
  • 正宗臺灣滷肉飯秘方,拌飯吃簡直絕了,一鍋米飯都不夠吃
    滷肉飯是傳統美食,街邊小巷都能看到「臺灣滷肉飯」的招牌。鮮香濃鬱的醬汁,配上肥瘦相間的豬肉,讓一碗普普通通的白米飯都成了珍饈佳餚。一碗地道的滷肉飯,再配上青翠欲滴的青菜和入味的滷蛋,做起來簡單,味道可是不簡單。滷肉飯怎麼做才好吃?關鍵還是醬汁的調配,來具體看看吧!
  • 吃貨必看|自己做的滷肉飯vs臺灣正宗滷肉飯
    >炸裂💥的聲音正好 趁著周末犯懶 我請他嘗試了一家新開的地道臺灣菜🥘臺灣棧(Taiwan Inn)為了不輸他那版臺灣滷肉飯,我可是做足了功課。❶ 老闆是地道的臺灣人 ✅❷ 老闆是專業的廚師 ✅❸ 所以,老闆做的滷肉飯一定比他的好吃 ✅
  • 臺灣人的鄉愁,都在一碗滷肉飯裡
    但在大多數臺灣人心裡,不管這些小吃是有多麼琳琅滿目,或是掛出「臺灣第一家」、「XXX大王」等嚇人的招牌,都敵不過一碗滷肉飯。 滷肉飯才是臺灣平民小吃之王。作家焦桐說:「在臺灣,有人煙處就有滷肉飯,很多人從剛冒出乳牙就開始吃滷肉飯,吃到滿嘴假牙還和它糾纏不休」。 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鋪上一層琥珀色、顫巍巍抖動的五花肉丁……沒有什麼比主食+油脂的組合更能撫慰人心、勾起洶湧的鄉愁了。
  • 必吃清單 | 帶你吃臺灣最正宗的滷肉飯!
    >與你相約,陪你回味臺灣滷肉飯,在臺灣南部也叫肉燥飯,原料通常有五花肉肉丁、雞蛋、香菇、洋蔥等,肥瘦適中的肉以醬油慢熬,淋在米飯上,秀色可餐。正宗的臺式滷肉飯還會附上一片醃漬物。金峰滷肉飯餐廳介紹:南門市場旁的金峰滷肉飯,就算是平日去,人潮一樣可觀。不過翻桌率高,等一會就排到了。
  • 臺灣滷肉飯 | 臺灣滷肉飯做法大全 4種方法做出正宗臺灣滷肉飯
    滷肉又稱之為滷菜,是臺灣地區經典的一道小吃。最正宗的滷肉飯只有當地人會製作,關鍵在於肉醬和肉汁,不過在臺灣的各個地方滷肉飯的製作方法都各有不同。豬肉、醬油是最基本的原料,至於風味則各有特色...  6.)將白飯盛入碗中,淋上肉躁及肉汁即為滷肉飯。
  • 在臺灣,只是一碗滷肉飯,就可能引發重大話題!
    不過這新聞其實告訴大家一件事實,在臺灣,飲食是人民很重要的生活必需,甚至能引發重大社會話題;說出來可能有點滑稽,因為這宗讓國際警方頭疼的跨國詐騙集團,在臺灣落網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一碗滷肉飯。「他一個人坐在那邊吃飯,我看他桌上點了糖醋魚,只叫了一碗白飯,很奇怪啊!一般人都會再點個炒菜,而且那家店最有名的是滷肉飯,他也沒點,點擊下面圖片,進入臺灣美食專區
  • 吃完這位臺灣人做的蚵仔面線和滷肉飯,你還敢說廣州沒有正宗的臺灣小吃?!
    最近認識了兩位新拍檔,來自寶島臺灣,都是七尺男兒,一個帥,另一個更帥。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會煮會吃會直播,以後說不定會在直播平臺上看到他們做菜的矯健身姿。舉頭望明月,低頭思菜香,工作之餘,此二人很希望在廣州城中能嘗到家鄉的味道。然而造物弄人,他們去過幾家所謂的臺灣餐館試味,均感失望,甚至看到一道有火雞肉的菜式上加入了酸豆角,都不能容忍:「正宗臺灣菜是沒有這個佐料的!」
  • 隱藏在魔都小弄堂裡的8家滷肉飯,一碗不過10元!卻總是一不小心就錯過!
    怎麼樣才是一碗正宗的滷肉飯呢?飯一定要又香又熱,滷肉必須多汁,再配上醃製好的醬菜,真是叫人無法拒絕!誰說只有在臺灣才能吃到正宗的滷肉飯?深扒君帶你不出魔都,吃遍魔都這8碗超美味的滷肉飯!(Pic by 遊一城,品一味)龍柏附近這裡有好多臺灣人開的店,滷肉飯首先肉汁給的足夠多,澆頭足夠來拌一碗飯,飯的口感就很飽滿,配上一碗湯就正好了!
  • 【食·匯】隱藏在魔都小弄堂裡的8家滷肉飯,一碗不過10元!卻總是一不小心就錯過!
    怎麼樣才是一碗正宗的滷肉飯呢?飯一定要又香又熱,滷肉必須多汁,再配上醃製好的醬菜,真是叫人無法拒絕!誰說只有在臺灣才能吃到正宗的滷肉飯?深扒君帶你不出魔都,吃遍魔都這8碗超美味的滷肉飯!(Pic by 遊一城,品一味)龍柏附近這裡有好多臺灣人開的店,滷肉飯首先肉汁給的足夠多,澆頭足夠來拌一碗飯,飯的口感就很飽滿,配上一碗湯就正好了!
  • 【哎喲喂】臺灣滷肉飯,具有層次味感的一碗飯
    如果說蚵仔煎是臺灣的小吃界「天王」,那麼滷肉飯就一定是小吃界「天后」了。
  • 家常菜 | 臺灣滷肉飯做法大全 4種方法做出正宗臺灣滷肉飯
    最正宗的滷肉飯只有當地人會製作,關鍵在於肉醬和肉汁,不過在臺灣的各個地方滷肉飯的製作方法都各有不同。豬肉、醬油是最基本的原料,至於風味則各有特色...  臺灣滷肉飯的不同美味做法1  材料  五花肉600公克,香菇10朵,紅蔥末30公克,高湯500㏄,醬油100㏄,冰糖1大匙,米酒2大匙,胡椒粉1/2小匙  做法  1.五花肉洗淨、切絲;香菇泡軟切絲,備用。  2.熱鍋,加入3大匙沙拉油,爆香紅蔥末至金黃色,取出備用。
  • 我們在南京少見的臺灣菜館裡,吃了一碗絕擺的滷肉飯!
    那麼,今天就去打卡南京頂有名的臺灣菜館——金姐臺灣菜吧~金姐臺灣菜已經在珠江路開了四年,推門而入,柔和的燈光落滿衣衫,在心上投下一抹暖色。滷肉飯向來適合微涼的節氣,秋風乍起的時節,小小一碗鋪著滷肉的白飯足以安撫人們寂寞的胃口。
  • 臺灣美食——滷肉飯,風味獨特,教你足不出戶吃到正宗臺灣口味
    導語:臺灣美食——滷肉飯,風味獨特,教你足不出戶吃到正宗臺灣口味滷肉飯本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美食之一,主要是將豬五花肉通過「滷」的方式,製作出不同於煎炒炸燜做法的口感,肉香軟滑爛,入口即化,配上米飯更加香糯可口,是非常好吃的一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