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臺灣美食——滷肉飯,風味獨特,教你足不出戶吃到正宗臺灣口味
滷肉飯本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美食之一,主要是將豬五花肉通過「滷」的方式,製作出不同於煎炒炸燜做法的口感,肉香軟滑爛,入口即化,配上米飯更加香糯可口,是非常好吃的一道美食。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滷肉飯成為了臺灣著名的美食,說起臺灣就想到了好吃的滷肉飯,據說全中國最好吃的滷肉飯就在臺灣,臺灣的滷肉飯風味獨特,所以去臺灣遊玩的小夥伴,都首先會嘗一下這有名的滷肉飯。雖然臺灣不大,但臺北、臺南和臺中做滷肉飯的方法都不一樣。
就像上海的大街小巷都有生煎一樣,臺灣地區大大小小的飯館裡也都賣滷肉飯,別看只是簡簡單單的豬肉塊,其中學問也是大得很,將簡單的食材做出不簡單的味道才是考驗一個廚師功力高低的關鍵所在。在臺灣北部地區,滷肉飯是一種白米飯上淋上滷豬肉碎的食物,豬肉碎配上滿滿的湯汁,澆蓋在米飯上,吃一口幸福感爆棚。而在臺灣南部地區,滷肉飯就有所不同了,他們將臺北地區的滷肉飯叫作肉燥飯,而臺南的滷肉飯則是滷的豬身上的三層肉,而不是五花肉。去臺灣品嘗美食時要注意這一點了,兩個地區都嘗一下,看有什麼不同。
我們今天就以五花肉為原材料來講解一下正宗臺灣口味的滷肉飯,使你足不出戶就能吃上臺灣美食。首先我們要準備好一塊上好的五花肉,還有大米、洋蔥、雞蛋等各式調料。白米飯根據自己的喜好用電飯鍋燜煮也行,直接上鍋蒸也可以,不過大米不可太過軟爛,這樣沒有嚼勁的話,吃起來口感也不好,導致滷肉飯都會失敗一半,自己掌握好水量即可。如果是做給老人或小孩食用的,那大米軟爛一點也可以,總之就是跟隨自己的需求以及喜好來做。
燜上大米後,我們就能開始準備做滷肉的食材了,首先將買來的五花肉清洗乾淨,控幹水分,再用廚房紙擦一遍,然後放入冰箱冷凍一會兒,再拿出來開始切成小丁。放入冰箱只是為了使五花肉在切割時更容易、方便,不是必須步驟,如果想直接切也是可以的,將五花肉切好放入盤中備用。然後將洋蔥切成塊狀或洋蔥圈,然後熱鍋倒入豬油或是食用油,燒至五成熱時,將洋蔥倒入鍋中,炸炒至金黃,此時將洋蔥迅速撈出,瀝乾油份後再用廚房紙巾吸收剩餘油份並晾冷。此時的洋蔥碎就是油蔥酥了,油蔥酥也是整個滷肉飯的靈魂所在。
將晾冷的油蔥酥裝入保鮮袋中,用擀麵杖壓成碎碎的,這時可以將油蔥酥碎放入盤中備用。再向鍋中倒入少許的油,燒熱後倒入冰糖,炒出糖色後再倒入適量清水,煮開後盛出備用。再將蔥蒜切碎,放入鍋中爆香,然後再將五花肉丁放入鍋中,慢慢煸炒,將五花肉中的油脂炒出,直到肉丁微微上色,注意這一步鍋中是不放油的,五花肉中已經有足夠的油脂了。肉丁上色後就可以向其中加入香葉、桂皮、八角等香料,再加入醬油、黃酒,如果有醬油膏的也要放上醬油膏,還要加入剛剛炒好的糖色和油蔥酥碎,最後加水沒過肉丁,放入香蔥結、五香粉,大火煮開。
大火煮開後,將肉丁和湯倒入砂鍋中用小火慢慢燉煮,於此同時還可以煮幾個白煮蛋,待滷肉燉煮一個多小時後,將雞蛋放進去與肉一起燉煮入味。大概兩個多小時後,滷肉就做好了,如果有條件能將滷肉放置上幾個小時就更加入味,更加好吃了。最後將肉與湯汁都倒在米飯上,還可以配上半個雞蛋和爽口的青菜,入口肉香四溢,滿口留香,特別好吃。需要注意的是在做滷肉的時候是不用放鹽的,因為醬油和醬油膏都是鹹的,如果是口味很重的朋友,自己再酌情添加點鹽也是可以的。
整個滷肉汁要燉到濃稠,黏糊糊的樣子才好吃,所以在選五花肉時要選用帶皮的五花,這樣更容易燉出粘稠感。有人做滷肉時還喜歡放點香菇,但不宜過多,不然就喧賓奪主了,放一點增添點鮮味就行。在加糖時,用冰糖炒起糖色來倒入肉中要比直接放冰糖或白糖效果要好,這樣湯汁也更容易收汁,滷肉時最好一次性將水量加好,不要中途再去添水影響口感。滷肉飯就是一種很方便的食物,一次性做多一點,放在冰箱冷藏,想吃的時候拿出熱一熱照樣還是香噴噴的,甚至比剛做好還要好吃,如果上班或上學也比較容易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