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私享】不去臺灣照樣吃 內地臺灣美食饕餮

2021-01-10 網易旅遊

2011.07/No.21

臺灣美食是臺灣旅遊不能錯過的行程之一,雖然臺灣自由行已經開放,但在一些條件的限制下,還是有不少人只能隔岸相望流口水。不過生活的不甘總是因為缺少發現,要知道臺灣美食發展甚廣,就在內地也能尋到正宗臺灣美食的足跡哦。本期周末私享小編為您介紹內地一些大受好評的臺灣美食店。

[關鍵字] 美食

第十九期:徜徉於花花世界 盛夏賞荷正當時 第十八期:特色書店 夏日的別樣清新體驗 第十七期:小資最愛 城市最文藝的角落 第十六期:周末踏尋薰衣草莊園 第十五期:並非女性專屬 假日SPA全推薦 第十四期:吃貨周末享受粵菜盛宴 第十三期:炎炎夏日玩轉水上樂園 第十二期:消夏好去處 京滬廣漂流地推薦 第十一期:五月初夏,與媽媽一起摘櫻桃 第十期:母親節帶媽媽去成都吃香喝辣 第九期:與江南姑娘一起採茶去 第八期:國內適合騎自行車出遊城市 第七期:朋友聚會,一起「上床吧」 第六期:四月京郊,採摘最美味的草莓 第五期:婺源,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第四期:三月下江南,烏鎮玩樂攻略 第三期: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鳳凰古鎮 第二期:做個花痴又何妨 國內賞櫻花地盤點 第一期:賭城澳門神秘貴賓室

臺灣美食是臺灣當地文化的最佳代表之一,不過臺灣美食已經走出臺灣,要麼以品牌連鎖在各大城市落戶,要麼以民間小店混跡於繁華市井,擦亮眼睛,一起來尋跡內地的臺灣美食!

【北京:尋找各類臺灣餐廳】

臺灣連鎖品牌:鹿港小鎮、欣葉

餐廳特色:潮流餐廳,時尚精緻,小資風情

人均消費:100元

編輯點評:來自寶島的品牌連鎖,風格清新,主營臺灣料理,而且頗具特色,當然能吃到臺灣小吃。不過這裡的環境雖然舒適,卻似乎少了點夜市小吃的熱鬧氛圍。

招牌菜:三杯雞;蚵仔煎,杏仁豆腐;名人私房菜

三杯雞

三杯雞被鹿港小鎮和欣葉都稱作招牌菜,雞肉有點甜、有點辣,像紐奧良烤翅的味道,香氣濃鬱,作為常客的保留項目,還是值得一試的。不少人因為電視劇《轉角遇到愛》而熟識了蚵仔煎,欣葉的蚵仔煎味道地道,口感香滑;而另一招牌杏仁豆腐口感涼涼的,淡淡的甜味,也實為消暑佳品。

蚵仔煎

杏仁豆腐

網友點評

網友zmkm_cn:第一次來鹿港小鎮(望京新世界店),感覺口味不錯,三杯雞夠味,魯肉也不錯,烤羅非魚烤功不錯,芒果神冰(含他家芒果布丁、冰沙和冰淇淋)還是不錯的,比滿記的芒果布丁不差,當然,價格也不差。米飯五塊一碗,某人幹掉三碗。環境不錯,服務員尚可,服務無功無過。

網友「沁冰冰」:總共去過2次鹿港,1次是朝陽大悅城店,1次是望京新世界店,這個店的裝修很棒,華麗又典雅,外面都是玻璃落地窗,從外面能看見裡面,裡面也能看見外面的景色。非常喜歡滷肉飯,絕對是超級正宗啊,一小盅滷肉端上來的時候,已經沉醉了。豆腐煲每次都點,還有油淋鱸魚。當然,菠蘿飯香甜軟糯,很讓人沉醉。總之,鹿港經典,望京店環境很棒!滿分!

網友「覓食的笨狗」:總體來說,欣葉的海參口味真好,非常非常鮮美。龍蝦嘛,剛開始吃也是非常的好吃,但是兩個人吃一個大龍蝦,確實太多了,後來吃飽了,龍蝦的味道也就那麼回事了。總得來說,這個臺灣餐廳的口味非常好,就是有點貴。

網友hester09:欣葉環境挺不錯,中間的小座感覺有點擠,不過私密性不錯。最近有點迷臺灣小吃,喜歡蚵仔煎!這家的味道很鮮美!喜歡杏仁豆腐,以前沒吃過,有股怪怪的杏仁味,不過我不是很討厭,口感涼涼的,很Q,淡淡的甜味,不錯的。別的吃過什麼記不清了,印象中還可以吧。

地址:

鹿港小鎮(望京新世界店) 朝陽區廣順南大街16號新世界百貨1-2樓(近阜通東大街)

欣葉 海澱區中關村大街19號新中關購物中心4樓L401號(近丹稜街)


特色臺菜館:Cafe De Sofa、飯前飯後

餐廳特色:獨具特色風格,Cafe De Sofa主打家的感覺;飯前飯後儒雅與現代風格結合,推出「名人私房菜」

編輯點評:比起品牌連鎖,這樣的餐廳就更具特色得多,但同時菜品的味道也保持水準,當然,清新淡雅依然是這裡的主流。

招牌菜

Cafe De Sofa:臺灣滷肉飯

Cafe De Sofa店面一共分三層,一層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以及廚房,二層有桌子和沙發還有衛生間,三層是露天的陽臺,家的感覺四溢。而臺灣滷肉飯是到臺灣餐廳必點的菜品之一,也是最能檢測出餐館質量的菜品之一。Cafe De Sofa的臺灣滷肉飯經受住了這樣的檢測。


臺灣滷肉飯

飯前飯後:名人私房菜

除了主流的臺灣菜與臺灣小吃,臺灣名人貢獻的家傳好菜,也是飯前飯後的一大亮點,已經有黃安、姜育恆、吳奇隆等明星的私家菜開售了。小編提醒一下,名人的不一定都是適合你的,不過其實倒也不妨一試。

網友點評

網友yum_yummy:在什剎海這個地方來說,Cafe De Sofa 的消費不算高,並且味道、環境、服務都還不錯,推薦的奶酪奶茶味道真是不錯,口味的層次很豐富,鹹和甜互相融合,滷肉飯其實個人感覺還可以吧,不象看到的評論說的那麼驚豔,那天很餓,管飽倒是真的,環境還不錯,可惜空調不是太涼快。

網友「遇見抹香鯨」:終於去了Cafe De Sofa ,雖然地方很小,但卻是很精緻有情調的小館子,一進門就被彈珠迎了上來,和老公坐在露臺,那天微風徐徐,周圍也很安靜,特別適合約會,哈哈,點了滷肉飯,好吃,冰鴛鴦奶茶,不錯,啤酒白點了,老公剛喝了一小口我們突然想起一會要開車,立馬停了,他點了一個推薦的雞肉漢堡,具體叫什麼名字不記得了,但是也很好吃,總的來說,是家不錯的小店。

網友「迷糊娃」:朋友帶著去「飯前飯後」的,在南新倉文化街裡面,環境不錯。兩人吃了200多,真是不算便宜。不過味道很不錯,三杯雞和滷肉飯大愛啊,新品菠蘿旺來茶,現在買一送一,味道還不錯。就是服務一般,贈送的茶,叫了N遍才給端上來。

網友「becky愛吃雞丁」:飯前飯後的西柚沙拉,吳奇隆貢獻的私房菜,辣味比較重,夏天吃點酸辣口比較開胃,但是再放一點糖,辣味輕一點會更好,畢竟這不是下飯的菜啦;林導演炒米粉,林清介導演的私房菜,味道挺不錯的,是比星洲炒米粉還要細的種類,在別的地方沒有吃到過的味道,給我稍微挽回一點點信心。

地址:

Cafe De Sofa 西城區銀錠橋胡同12號(銀錠橋南)

飯前飯後(東四店) 東城區東四十條22號南新倉文化休閒街內(近東門倉胡同)


小吃街市:臺灣小吃一條街

地址:石景山區魯谷大街臺灣街內(近石景山雕塑公園南門)

特色賣點:匯聚了各種小吃;小吃街市的氛圍

編輯點評:一次過可以吃到不少臺灣小吃,效率上得到保證了,難免質量上會有所降低。感受一下小吃街的氛圍,也算是不錯的體驗。

人均消費:50元

小吃街的臺灣小吃種類繁多,為了嘗鮮,各種小吃都可以一試,蚵仔煎、滷肉飯等等。

網友點評

網友「飄飄姐」:說是夜市白天也有,就像老北京小吃,不過愛吃的東東很少,都不太適合北方人的口味,都太淡了,就那個包子還可以,一口包,真是一口一個,很不錯的。

網友「偌弱弱」:看到有人說不去後悔一輩子,去了一輩子後悔,呵呵,沒這麼誇張啦,肯定不算是很正宗,但是嘗鮮還是可以的。4個人不完全統計吃了13種,基本想吃的都買了,撐到不行。充卡的時候建議拿一張宣傳單,看上面喜歡的就去買,省得瞎轉悠了。

!

【上海:地道臺灣小吃大搜羅】

菜品1:特色小籠包

說起臺灣小籠包,那不得不提鼎泰豐了。臺灣鼎泰豐餐廳主營中華傳統風味小吃,品種豐富、風味純正,元盅土雞湯、蟹黃小籠包、紅燒牛肉麵、菜肉蒸餃等都是它的招牌產品,小籠包更是一枝獨秀、業界無二,汁豐味美,皮薄陷多是它最大的特色,用筷子夾的時候必須小心翼翼,否則破了湯水就流掉了,湯包入口湯汁豐滿,肉質新鮮,味道很不錯。上海的鼎泰豐也保持了較高水準,但同時在價格上相對較高,為了嘗試精品美食也值得一試。

推薦店鋪:鼎泰豐(新天地店)盧灣區自忠路338號新天地南裡6號樓2樓(近馬當路)

人均消費:116元

網友點評

網友niko21:看來我還是吃慣了小籠包裡甜甜的肉了。這家的小籠吃不慣啊。環境挺不錯的,牆上的繪畫想是手工的,都是名人。小籠很多,我和LG點了幾種,不過吃來吃去都一個味。值得一贊的是,小籠的皮都很薄。這家店的東西量很少,價格小貴。服務員培訓很到位,在你刷卡輸密碼時,會主動背對你站。

菜品2:蚵仔面線

蚵仔面線是臺灣最普遍的小吃,大街小巷都可見到它的蹤影。據說,蚵仔面線的前身是面線羹,是當時的主婦烹煮給在農地裡幹活的人的點心。為了同時讓多人享用,通常將面線煮成一大鍋,且不加任何配料,不過由於靠海地區盛產蚵仔,所以丟入蚵仔來補充營養。面線羹逐漸演變成現在的蚵仔面線。

在蚵仔面線中,除了有蚵仔外,還能發現大腸。在臺灣,最好吃的蚵仔面線是在鹿港,因為那裡是蚵的產地,蚵仔粒大味美,不僅沒有浸水泡過,而且肉質飽滿蘊含水分。

臺北西門町阿宗面線,是有名的「站著吃」的一家面線店。它在上海的分店,同樣保持了水準。面線勾芡的稠度夠厚,裡面的蚵仔和大腸都不少。

推薦店鋪:臺北西門町阿宗面線(仙霞店)  上海長寧區仙霞路699號(安龍路威寧路之間)

人均消費:51元

網友點評

網友pragueyina:中午11點到,店裡只有兩個臺灣人在吃。阿宗面線很好吃,料不多。面線太長了,比臺灣士林夜市裡吃到得長,用勺子吃不方便,拿到手之後要不停伴,越糊越好;三杯雞腿肉,雖然量不多,但是很好吃,雞腿很嫩日月絲瓜,鹹蛋白和絲瓜一起煮的,很爽口很好吃

菜品3:屏東萬巒滷豬腳

時運不濟,去黴改運,均少不了吃豬腳一求吉利。臺灣屏東「萬巒豬腳」因為它的特殊製作過程, 獨特配方、佐料,使它有別於其它地方所產制的豬腳。萬巒豬腳吃起來不油膩,皮、肉、筋, 韌性中帶點脆的感覺,十分爽口,加上香醇的蘸料,使人印象深刻。

在上海便有一家以「屏東萬巒豬腳」為名的小吃店,豬腳被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皮很有彈性,上面淋的醬汁香香甜甜。

推薦店鋪:屏東萬巒豬腳 上海閔行區虹梅路3215弄201號(近紅松東路)

人均消費:44元

網友點評

網友gracehee:胡椒餅味道還是很好吃的,裡面的蔥很香,肉也是一小塊一小塊的,不是肉醬,這點差別很大.只是裡面幹了一點點,希望可以改進這樣味道會更帕菲.臭豆腐,個人很喜歡,非常臭,而且配泡菜一個字,贊!

菜品:4:魯肉飯

做魯肉飯很簡單,但要做得好吃可不容易。臺灣人做的魯肉飯,飯要又香又韌,魯肉要多汁,肥美不油膩,再加上鮮脆可口的醃製醬菜,叫人無法拒絕。

目前發現上海魯肉飯做得好吃的,還真得是臺灣人開的店。臺灣人開「魯肉飯」的很多,其中一家叫做「阿勇」的,非常不錯。

裡面的魯肉確實是肥而不膩,滷汁很濃,拌著飯一起吃,非常入口。飯上面配的醃黃蘿蔔,很爽口。另外,還會配一小碟蘿蔔乾,如果量不夠,服務員還會幫你加一點。小蔥近來迷上了阿勇家的魯肉飯,經常隔三岔五地去吃。而且雷打不動的是,每次都是吃一碗7元錢的魯肉飯,再加一碗10元的豬肝湯。

推薦店鋪:阿勇魯肉飯(虹井路店) 上海長寧區虹井路(近延安西路)

人均消費:33元

網友點評

網友lynn00pp:魯肉飯控就是我!我的目標是吃遍上海所有的魯肉飯!這家有的,正宗臺灣味了,阿勇的特點是油油香香的,醬汁比較濃一點!

菜品5:嘉義雞肉飯

嘉義雞肉飯,是臺灣嘉義市的知名小吃之一。雞肉飯是嘉義人常吃的一種菜式,不但作為午餐、晚餐或宵夜,許多人更以此為早餐。傳統的料理法為在白飯上撲上火雞肉,再淋上雞油而成,但不同的店家做法會略有不同。目前賣雞肉飯在臺灣各縣市都可以看到,但大多會打出「嘉義」的名號。

「嘉義噴水火雞肉飯」和「屏東萬巒豬腳」一樣,都是以知名地方小吃為名的小店。

噴水雞肉飯是嘉義市早期市集「第一商場」的元老店家,因為其本店位在嘉義市噴水池圓環旁,因此命名為噴水雞肉飯。

這家店的雞肉很嫩,口感鮮美,沒有「木木」的不爽感。

推薦店鋪:嘉義噴水火雞肉飯(虹莘路店) 上海閔行區虹莘路3787號

人均消費:28元

網友點評

網友「味覺促進委員會」:雞肉飯,雞肉很嫩,滷汁給得大方,碗底都浸得滿滿。小半片黃蘿蔔更是點題!白菜滷,味道鮮甜,吃完後忍不住端起盤子將湯汁一飲而盡,將滿滿白菜甜味一口吞下,爽!下水湯,湯裡雞胗不少,配上嫩薑絲和酸菜,是懷念的那個味道!湯很鮮有懷疑放味精,但整碗喝完不覺得口乾,就算有放應該放不多吧?很多朋友看到「下水」 不太懂就不敢點,真的推薦試試。

菜品6:紅燒牛肉麵

紅燒牛肉麵,全國各地都有。而臺式的紅燒牛肉麵,講究的是湯頭香醇而不濃重,麵條軟硬適中。

還記得著名的某紅燒牛肉方便麵嗎?吃過了正宗的臺灣牛肉麵,你肯定不要再吃那個方便麵了。

秋巧麵館的招牌便是紅燒牛肉麵。選擇手工面,要比一般的面貴兩塊錢,現在已經漲到了25元一份。雖然不便宜,但裡面是貨真價實的大塊牛肉,數一數,至少有五六塊。麵條上還擱了一點雪菜以及香菜。每次吃這個紅燒牛肉麵,最後一定是連湯一起喝好多。

推薦店鋪:秋巧麵館臺灣小吃  上海閔行區七莘路3333弄萬科城市花園3區

人均消費:28元

網友點評

網友「雙人笑」:來這吃過很多次了,時間長了就認識老闆秋巧姐了,她學臺灣菜也很長一段時間了,自然做得味道就特別正宗了,牛肉特別香。

!

【深圳:西式與火鍋的臺灣美食】

除了廣為人知的臺灣小吃,臺灣美食其實還結合了各種菜系風格,比如西餐和火鍋。

推薦餐廳1:王品臺塑牛排(深南店)

餐廳特色:西餐風格,知名的臺塑牛排,環境優雅舒適,服務周到

編輯點評:這是出了名的連鎖品牌,全是套餐而不設單點。情侶的好去處,適合享受與談心。

人均消費:249元

招牌菜:臺塑牛排、鵝肝、酸梅冰沙、巧克力瓦拉、 麵包、菌菇湯、小牛腓力佐羊犢菌、牛排。

臺塑牛排是王品的招牌菜,它是精選牛肋骨第六到第八對,骨長17CM重16盎司,先以 72種中西調料浸泡二天二夜再以慢火烘烤一個半小時而成,是一塊具中國口味的全熟牛排,口感不但鮮嫩多汁,且富有彈性,價高但也質佳。

網友點評

網友「黑巧克力妮妮」:果然名不虛傳,環境與服務都超讚,畢竟咱花了白花花的銀子。每樣餐點都比較精緻,比較西堤來講,西堤略顯質樸,王品稍顯品味。因為吃的比較久了,忘記點了些什麼了,但王品臺塑牛排值得一試。想要營造氛圍的年輕朋友們可考慮來此。

地址:福田區深南中路1045號紅嶺大廈1棟1樓 25866333

推薦餐廳2:千味涮(海岸城店)

餐廳特色:臺灣菜系火鍋,口碑好,人氣旺

編輯點評:此店大受追捧,生意火爆,這樣使得環境感覺一般,但氣氛熱烈。臺式火鍋做工更細,調料更講究,鍋底也很特別。半自助式的涮鍋,小鍋適合一個人,大鍋兩個人剛好。

人均消費:45元

招牌菜:大骨湯底 牛肉醬 特級肥牛菌 王醬 羔羊肉 墨魚丸 沙茶

網友點評

網友xldwns:最愛他家的醬料。我覺得吃火鍋食物新鮮度佔1/3,醬料佔1/3,就餐環境1/3~~強烈推薦雪菜肉絲醬,芝麻醬,花生醬.上次去5點多沒有什麼人,還覺得大家說要排長龍不太靠譜,但六點半後果然很多人排隊了

地址:南山區海德三道海岸城購物中心147鋪


!

【杭州:嘗百味美食,品不變美景】

推薦餐廳1:臺海岸活蝦之家(文二店)

餐廳特色:臺式大頭蝦,蝦的各種做法,各有各滋味;臺南風格

人均消費:90元

編輯點評:藤條椅、玻璃方桌,餐廳布置簡潔明快。這家店的大頭蝦口味與做法繁多,有臺式三杯蝦、「泰式」酸辣蝦、胡椒蝦、檸檬蝦、奶油蝦、烤蝦,等等,不少人前來嘗鮮。

招牌菜:三杯蝦 酸辣蝦 檸檬蝦 滷肉飯 胡椒蝦 烤蝦

簡潔明快的餐廳風格

臺式風味大頭蝦

網友點評

網友「藍調若溪」:這裡的特色就是蝦,蝦很新鮮的,做出來的花樣也有很多的,有烤蝦,檸檬蝦,酸辣蝦……每樣都是美味無比,每次過來總要換換口味的!

地址:西湖區文二路391號西湖國際科技大廈B座1樓(近古翠路)

推薦餐廳2:一茶一坐(西湖店)

餐廳特色:休閒餐廳,茶飲甜品出色,靠近西湖

編輯點評:想像著某個陽光明媚的午後,邀幾個好友去那小坐,望著西湖美景,喝喝茶、聊聊天,那滋味可是愜意。加上這家店的臺灣菜品質量還算不錯,既品美食,也品美景。

人均消費:50元

招牌菜:燒仙草 肉燥飯 紅豆冰 紅豆刨冰 芒果雪酪 抹茶

一茶一坐

抹茶

網友點評

網友「圓圓和圓媽」:最喜歡餐後甜點了。夏夜散步後的宵夜也不錯!最喜歡仙草糖水的糯糯的小粽子,好吃得不得了。紅豆冰的紅豆還可以更多一些。

網友sun12_1907:這家店靠近西湖,環境還是不錯的,裡面的煲味道不錯,但是價格不便宜,量也不多,有點小貴,不過衛生方面應該還可以的,裡面的火鍋我也蠻喜歡的。

地址:上城區南山路105號西湖天地內(近湧金門) 0571-87916422

相關焦點

  • 探尋超夯臺灣美食之小吃來了!重溫「康熙」 饕餮在別處@臺灣
    年末來臨,《康熙來了》更是看一集少一集了上周末的「道地臺灣美食」有沒有讓大家感到意猶未盡呢?今天小編(微信關注:renqimeishiwx)又來如約為大家獻上新鮮出爐的跟著《康熙》探尋臺灣美食之小吃篇!
  • 走起,咱們去臺灣吃美食
    歡迎點擊上面關注豆果美食 ☝現在正是去臺灣的好季節,特別適合去吃好吃吃!據說臺灣有140多種美食小吃,這些美食可能藏在臺灣的大街小巷,讓豆小果和大家一起撐死在臺灣~。話不多說,進入正題。鮮蝦蛋筒~在士林的各種美食中非常不起眼,但絕對是百看不如一嘗的美食~外面的蛋筒脆脆香香的,裡面是蔬菜蝦仁沙拉,沙拉的味道不油膩,配上青菜和鮮蝦,涼涼甜甜的,很驚喜的小清新。
  • [周末私享]女歡女愛 北京LALA吧「尋歡作樂」
    上期周末私享,小編為你盤點了北京GAY吧玩樂攻略,腐女們可以點擊下面下拉框中的標題來回顧哦。按照約定,這周的私享為大家獻上LALA吧攻略!76期:初秋夏末好風光 杭州休閒賞景四步走第75期:像當地人一樣閒遊成都 享受慢生活第74期:自駕向國門 邊境恐龍之鄉二連浩特第73期:到煙臺享受獨家定製的休閒之旅第72期:京郊漫遊向日葵薰衣草園第71期:北方海濱度假天堂 五站玩轉秦皇島第70期:24℃夏天不難尋 京郊周末清涼遊第69期:徜徉海灣吃美食 青島別樣海濱休閒遊第68期:遊墾利花海 做向日葵族第67期:開著汽車帶上爸爸露營去第66期:到櫻桃園享甜蜜第
  • 去臺灣吃他個周末
    當我在朋友圈兒抱怨了一句,我的一個在吃這件事上一直給我指明道的姐們說,臺灣走起呀,就這樣愉快的決定了下個月找個周末瀟灑出走寶島,這大概就是屬於吃貨的力量
  • 臺灣美食最全清單;去臺灣不把這些美食吃一遍等同白去了
    其實呢,對於始終堅信海鮮兩岸是一家的我來說,蔡英文的陰謀都是小事,臺灣的這些美食才是大事,臺灣美食最全清單,吃過了才真正的叫臺灣遊。臺灣牛肉麵臺灣牛肉麵,是臺灣平民美食,遍布臺灣地區大街小巷。其是當年渡海來臺的老兵因思念大陸家鄉而發明的特殊飲食。
  • 暑期去臺灣,好吃又好玩,臺灣必吃的十大美食!
    但美食並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美食只是電影中用來維繫親情的紐帶。透過美食看透親情,正是這部電影中最經典的地方。  鮮蝦蛋筒~在臺灣的各種美食中非常不起眼,但絕對是百看不如一嘗的美食~外面的蛋筒脆脆香香的,裡面是蔬菜蝦仁沙拉,沙拉的味道不油膩,配上青菜和鮮蝦,涼涼甜甜的,很驚喜的小清新美食。
  • 不去臺灣也能吃到的「康熙美食」
    而對於小編來說最最重要的是,再看不到小S轉圈圈了那是身為吃友才懂的小雀躍享受美食在口中慢慢融化,滋養整個味蕾…====================================好在《康熙》也留下了一些「不去臺灣也能吃到的美食」,供我們慢慢療傷對像小編這種沒錢沒假遠赴臺灣的吃友
  • 那些火熱的臺灣美食,大多來源於泉州~
    臺灣人的愛情大概是建立在吃吃吃上的。 暗戀她,帶她去街邊小店喝愛玉、芋圓、珍珠奶茶;欲拒還休的時候,一起去夜市吃雞排、刈包、蚵仔煎;確定關係了,日料、越南菜就安排上了…… 所以,一般人去臺灣旅遊的節奏就是這樣的:做著偶像劇女主的夢來,結果帶了一身膘走。
  • 東莞史上最大規模的臺灣美食嘉年華--不用去臺灣,就能吃遍臺灣美食
    更怪異的是顧客經常大排長龍等待,再端著那碗面線到店家設在柱子旁邊的調醬臺,加一些符合自己口味的辣椒、蒜泥或烏醋。這小小的面線有人叫它面線糊,意謂面線如漿糊般黏稠,而且配料和面線都和在同一鍋裡。面線裡加了鮮蚵,叫蚵仔面線;若以大腸為澆頭,則稱大腸面線。甜不辣
  • 吃過「士林美食」,就等於到了臺灣!
    想在轉角遇到蚵仔煎,想吃明星最愛的「大腸包小腸」,想要小叮噹的「銅鑼燒」,想去臺灣吃遍士林
  • 藝術表演、饕餮美食齊聚--第十屆江蘇·臺灣燈會再次亮相常州
    藝術表演、展覽展示、民俗體驗、饕餮美食齊聚    第十屆江蘇·臺灣燈會再次亮相常州    常報全媒體訊 昨晚,由江蘇省旅遊協會與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共同舉辦的「第十屆江蘇·臺灣燈會」再登龍城,在常州環球恐龍城迪諾水鎮華彩啟幕,這也是這項活動連續第四年落地常州環球恐龍城。
  • 去臺灣就應該這樣吃!20個你不知道的臺灣美食店鋪大推薦!
    找著找著攻略就看到了一位熱心的豆瓣網友分享的美食大招——閒逛臺灣半年總結下來的臺灣美食推薦!於是小編口水橫流,就是為了給你們整理這份精彩的臺灣美食吃吃吃。那麼下面就跟著豆瓣網友柯布萬歲的美圖,一起用眼睛先把臺灣美食吃起來吧!
  • 超多臺灣美食集結漢神!這個周末吃遍臺灣!門票免費送!
    持續9天,百種美食集結嘗到正宗的臺灣味道感受「飽」島臺灣的獨特魅力太爽了有木有!趕緊拉個男盆友(女盆友)去吃爽快過一把偶像劇的癮吧!還有好多平常吃不到的臺灣美食,鳳五君也是摩拳擦掌,滿心期待呢!單吃不過癮,還想來點別的下飯?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風情節目千萬不要錯過還有電音三太子,八音坐唱,浪哨……能近距離感受臺灣的風土人情口福眼福一站式滿足
  • 臺灣美食,來自咱福建?
    臺灣人的愛情大概是建立在吃吃吃上的。暗戀她,就帶她去街邊小店喝芋圓、珍珠奶茶、愛玉;欲拒還休的時候,一起去夜市刈包、蚵仔煎、吃雞排;確定關係了,料理就安排上了……所以,一般人去臺灣旅遊是這樣的:做著偶像劇女主的夢來,結果帶了一身膘走。
  • 到了寶島臺灣必吃的十大美食,沒吃過別說去過臺灣
    關於臺灣的印象,首先最直接的,是寶島、阿里山、日月潭這些能夠代表臺灣的字眼,但是去之後,才發覺臺灣的很多美景已經遠遠超過了這些老套的地方;然後,就是那些臺灣言情劇、偶像劇,還有嗲嗲的讓人發酥的聲音,這是陪伴我們很多80後男生女生青少年時段的記憶,最後吸引我的,就是據說美味的讓人停不下來的臺灣小吃
  • 吃這些何必去臺灣?在婁底也能嘗到臺灣招牌美食(文末有福利)
    有這麼一家餐廳不一樣目的是吃的健康婁底吃貨有福了!臺灣美食8.5折震撼來襲!民以食為天,對於這件事,從「吃」轉而追求「好吃」,現在更要從「好吃」轉而追求「健康的吃「。而幾乎每一道菜,都離不開食用油,您知道嗎?
  • 臺灣認為內地沒高樓,內地人吃不起茶葉蛋,臺灣經濟到底多發達?
    臺灣曾經赫赫有名的亞洲四小龍,跟韓國、新加坡、香港齊名。不過由於各種原因,真正去過臺灣旅遊的內地人並不多。真正了解臺灣的內地人其實非常少。不過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越來越多臺灣人對內地的看法在網上引起了爭議,許多人突然才發現,原來臺灣人是如此看待我們的。
  • 去臺灣,不這麼吃你就OUT了!20個你不知道的臺灣美食店鋪大推薦!
    找著找著攻略就看到了一位熱心的豆瓣網友分享的美食大招——閒逛臺灣半年總結下來的臺灣美食推薦!於是小編口水橫流,就是為了給你們整理這份精彩的臺灣美食吃吃吃。那麼下面就跟著豆瓣網友柯布萬歲的美圖,一起用眼睛先把臺灣美食吃起來吧!
  • 不辦證不坐飛機也能吃到臺灣美食,洛陽人還不約?
    四月份的天氣,正適合去臺灣旅遊,很多人去臺灣,都是為了美食而去的。作為吃貨的你們,一定都知道臺灣的夜市小吃超級有名的!光看圖魅力妹就已經拜倒在灣灣美食的誘惑之下了!想立刻飛到臺灣!那麼問題來了!沒錢怎麼去!!!
  • 臺灣美食——滷肉飯,風味獨特,教你足不出戶吃到正宗臺灣口味
    導語:臺灣美食——滷肉飯,風味獨特,教你足不出戶吃到正宗臺灣口味滷肉飯本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美食之一,主要是將豬五花肉通過「滷」的方式,製作出不同於煎炒炸燜做法的口感,肉香軟滑爛,入口即化,配上米飯更加香糯可口,是非常好吃的一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