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的滾石年代

2021-02-06 FM音樂競技場

滾石唱片可以說是改變了華語樂壇命運的公司,中國華語樂壇不少重量級的音樂人都出自於滾石。下面我們就再來回顧幾位熟知的滾石華語樂壇重要歌手吧。

周華健:1986年加盟滾石唱片公司,逐漸成長為臺灣及亞洲華語流行樂壇的天王巨星,至今已發行音樂專輯逾40張,累計銷量過3000萬張。是華語樂壇英文唱片銷量冠軍、華語樂壇平均單張唱片銷量冠軍、華語樂壇個人演唱會舉辦次數最高記錄保持者、華語樂壇個人演唱會演唱時間最長記錄保持者、華語樂壇歌曲傳唱度最高記錄保持者。


陳昇:1982年開始幕後製作,擔任劉家昌的助理。數年後,開始想嘗試自己作音樂,後來透過麗風錄音室老闆徐崇憲進入滾石唱片,1988年時發表第一張個人專輯《擁擠的樂園》,曾為多位歌手(劉若英、金城武、任賢齊等)創作歌曲及擔任製作人。


張艾嘉:是臺灣七十年代民謠時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滾石唱片公司的元老級藝人。由她和羅大佑、李宗盛等人合作完成的專輯象《忙與盲》、《張艾嘉的童年》和《愛的代價》均被列為臺灣流行音樂史上最重要的專輯。


羅大佑:臺灣知名創作歌手、音樂家,有「華語流行樂教父」之稱。曾創作並演唱《戀曲1980》、《戀曲1990》、《童年》、《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愛人同志》、《亞細亞的孤兒》、《野百合也有春天》、《東方之珠》、《皇后大道東》、《明天會更好》等國、臺、粵語膾炙人口的歌曲,是極少數不參與其他娛樂業、而專注於流行音樂的經典歌手。


相關焦點

  • 重啟華語樂壇黃金時代?網易雲音樂和滾石唱片將要做什麼
    3月31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上下遊領域展開深層次、多樣化的合作,共同打造全新的華語音樂「黃金時代」。當華語樂壇的唱片巨擘,攜手在線音樂的一線平臺,對於這樣的神仙組合,我們的期待應該比共啟華語音樂「黃金時代」更多。
  • 趙傳:搖滾「老炮」,以及滾石黃金時代的A&R
    圖片來源/@我是歌手 官方微博趙傳:搖滾「老炮」,以及滾石黃金時代的A&R撰文/ 林展秋 編輯/林展秋 萬旭2014年新歌精選集《一顆滾石的25年》封面黃金年代的A&R可以怎樣趙傳在2014年推出的新歌精選集叫《一顆滾石的
  • 當40歲的滾石遇見7歲的網易雲,能否復刻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
    40歲的滾石唱片,依然年輕每個喜歡中文流行音樂的人,都對「滾石」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結。40年間,滾石唱片代表的不僅是最知名的唱片公司,更是記錄著整個華語樂壇的裡程碑,是幾代音樂人和歌迷的光榮與夢想。作為音樂產業的優質內容提供者,滾石唱片40載的貢獻,體現在歌手、金曲、多元類型的方方面面。
  • 《浩·外》 我的滾石年代
    文/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  周曼君1990年代初,我迷戀上一個巨蟹特質的唱片公司,細膩、溫暖、人文。
  • 滾石樂隊與六十年代的終結
    滾石樂隊1962年在倫敦成立,1964年發表第一張專輯正式出道,1966年樂隊從翻唱布魯斯進入了樂隊成員原創歌曲的階段,1968年擺脫了跟風模仿真正地找到了自己的風格。到了1969年,滾石樂隊用自己的作品,正式地晉升到了當時的世界第一樂隊。
  • 滾石雜誌最鍾愛的20張60年代專輯,你一定沒聽過(上)
    雖然這個名字有點奇怪,但她是個萌妹子啦!晚風唱了一首好妹妹的《晚風》,後臺評價很不錯呢!如果你沒聽過,可以回復「晚風」收聽。今天的歌曲請回復「米店」,來自我們的「滾石不生蟲」同學。滾石同學不厭其煩地一直在後臺唱《米店》,小編覺得再不發出來實在太對不起他了。
  • 瞄準年輕樂迷,滾石攜手網易雲音樂探索數位音樂「黃金時代」
    另一方面,滾石唱片也敏銳捕捉行業發展的趨勢,針對年輕人的喜好推出電音廠牌ROKON滾石電音,發掘邱比CHIU PI、妮可醬、女孩與機器人等優質藝人,延續滾石創新、專注的音樂基因。其實,早在2018年,網易雲音樂就已獲得滾石唱片的音樂版權內容。作為實體唱片工業時期成功代表的滾石,擁有豐富的曲庫,但這些音樂需要傳遞給新一代的年輕人欣賞,適應年輕人的理念和情緒,其價值才能重新發揮。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5):「魔巖三傑」和「後滾石」時代
    脫胎於滾石的「新概念品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已經發展了十多年的滾石,和大多數企業一樣面臨著瓶頸期的桎梏。滾石當時的企劃高層張培仁希望能夠破舊立新,打造一個純粹的「新概念品牌」——既脫胎於滾石,又可以和滾石全面競爭。
  • 滾石40年,致敬前浪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開始,在金牌製作人李宗盛的引領之下,林憶蓮、辛曉琪、莫文蔚、周華健、趙傳、張震嶽、張信哲……接二連三推出暢銷專輯,優秀歌者與觸動人心的流行音樂相得益彰,滾石獲得口碑與市場雙贏。
  • 音樂巨頭滾石唱片的故事,用音樂連接一切!
    「臺灣滾石」更名為「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ROCK RECORDS CO.,LTD.)。因入WTO,對華文有聲、文化出版影響甚鉅。滾石集團將更積極開發海外及大陸藝人經紀業務。滾石文化2002年擴展叢書部門及行銷通路已見其拓展出版事業版圖的企圖。滾石移動在廣州成立,經營無限增值服務,定位為大中華地區數位音樂行業領先的服務提供商。
  • 90年代滾石天后宮,和李宗盛有關的女人們
    最近,看到林憶蓮又活躍在熒幕上,突然想起滾石無限輝煌的90年代巔峰時期。
  • 嘮一下滾石唱片的那些經典老歌,和老歌迷一起懷懷舊。
    滾石唱片公司是臺灣的一家音樂唱片公司,也是世界頂級的唱片公司,這家公司至今依然存在。在香港也有一家與滾石唱片公司勢均力敵的唱片公司—寶麗金唱片公司,關於寶麗金的那些音樂和它旗下的藝人,小編放在下期再跟大家接著嘮,今天就說說滾石唱片公司鼎盛時期的那些藝人和那些經典的老歌。
  • 網易雲音樂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
    玩懂手機網資訊,網易雲音樂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表示,網易雲音樂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滾石唱片全名為「滾石國際音樂有限公司」(Rock Records Co., Ltd),目前也是亞洲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很多用戶普遍的認為滾石公司目前並沒有以前那麼著名,原因主要在於現在網際網路崛起,導致實體唱片銷量一蹶不振,滾石唱片在1976年成立,著名的明星都曾經和滾石籤約,推出自己的專輯,目前滾石在北京,上海,武漢,中國香港,新加坡,吉隆坡以及首爾等國家/地區均設有分支結構。
  • 這樣的黃金時代,可能不會再有了
    他跟我講,不少用戶買了老的滾石唱片,我說好,那我找一天就來聊聊「滾石」,這裡有滿滿的一肚子回憶。如果華語流行音樂的歷史上只能說一個故事,那必須是關於「滾石」的,如果沒有這塊兒「石頭」,華語音樂絕不會是現在這幅樣子,它甚至已經超越了音樂,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 從歌手、吉卜力到滾石唱片,網易雲音樂版權N連擊
    攜手華語樂壇「半壁江山」共創華語「黃金時代」創立於1980年,如今依舊是臺灣地區最有資歷的唱片公司,對於滾石唱片而言,媒體筆下的「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這一形容稱得上是實至名歸。它見證過華語流行樂壇最為輝煌的黃金時代,甚至一度被看做是「華語樂壇」的代名詞。上世紀80、90年代,滾石唱片為行業輸送過大量頂級歌手和優質金曲。不僅有華語樂壇的「兩大教父」李宗盛和羅大佑,周華健、劉若英、梁靜茹、莫文蔚等天王天后;還有為中文嘻哈的發展開闢道路的MC HOTDOG和張震嶽。
  • 本報攜手「滾石30」 徵集童聲合唱團
    本報訊 1987年,臺灣滾石唱片製作了一張特別的合唱專輯,名為《快樂天堂》。這首歌的MV,前陣子在微博被網友廣為轉發,所有人不由感慨:這是華語音樂的黃金時代,人們自然滋生懷念。為此,在10月27日的「滾石30」福州演唱會上,將邀請本地童聲合唱團演唱滾石經典作品《快樂天堂》,為下一個「滾石30」注入新鮮的血液。
  • 滾石唱片
    極具才華和人格魅力的歌手,團結熱情的緊密團隊,原創加上人文的滾石風格,締造了最初滾石至高的起點。羅大佑的《之乎者也》如一顆「流行樂史的原子彈」,在臺島颳起了一股黑色旋風,更堅定了滾石早期創業者繼續探索華人流行音樂的決心。1985年,滾石從日本引進了鐳射唱片技術,生產了首批5張CD。《回聲》成為滾石第一張、同時也是臺灣流行音樂史上的第一張CD唱片。
  • 滾石音樂記錄Ⅰ|1981~1990從黑膠到卡式錄音機,黃金時代那些不曾忘卻的聲音,首首經典!
    、彭國華等人組成了「滾石有聲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正好銜接了民歌時期尾聲並適時切入流行音樂市場,吸納了當時在民歌界創作根底十分雄厚的一些音樂人及新生代。滾石用他們豐富的西洋搖滾樂背景,運用這群精英的龐大創作能量,挾著自由創作的經營理念,提供給音樂人一個完全自由揮灑的空間,迅速在流行音樂市場建立起自己的一塊空間。從1980年起,滾石在許多階段都分別面對一兩個新崛起的主要競爭對手並與決一較雌雄,單看每個時期與滾石共同打造流行樂市場繁榮景象的唱片公司,就可想見當時滾石是如何在與群雄激烈競爭中殺出一片江山。
  • 有一種打不死的精神叫「滾石」
    像所有新事物的誕生一樣,80-90年代的滾石唱片之所以能崛起並獲得巨大成功,除了符合當時樂壇的發展規律以外,還有很多獨樹一幟的運作方式,在如今這個早已被線上音樂所覆蓋的樂壇來看,滾石唱片的種種舉動並不落伍,甚至很有超前意識。
  • 《老歌不好找》:告別青春,告別我們的滾石年代!
    我們為什麼愛滾石?因為,滾石的歌在於:我們不僅僅是熟悉的旋律可以去ktv唱唱而已;而是多年前某個夏夜晚風裡,陪伴我們發呆、靜坐,陪伴我們這樣一天天寂寞長大的那個朋友;因為,滾石的歌手是為了音樂夢想而製作音樂,這樣的音樂最能夠打動熱愛音樂的我們;因為,不是那個年代有多好,只是那時我們還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