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在《魚羊野史》 第三卷寫道:
在我成長的年代裡,如果一個男生連卡夫卡都沒看過,是沒辦法追到女生的。當時文藝青年最佔上風,那時還沒有什麼富二代,也沒有什麼海天盛筵,文藝青年們經常在戶外的草地上聊天、彈琴。聊天一定要聊到卡夫卡、米蘭·昆德拉、村上春樹,村上春樹有一部長篇小說就叫《海邊的卡夫卡》。可以說我們是在卡夫卡作品的伴隨下成長的。
我喜歡高曉松,高曉松熱愛卡夫卡。
毛主席說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那偶像的偶像就是超級偶像。
讀卡夫卡那是必須的。
自己以前在學校時讀卡夫卡完全是當作任務來強迫自己完成,因為實在是催眠神器。
但是卡夫卡的《變形記》卻不一樣。
相信你也一定讀過。
01
卡夫卡的《變形記》被公認為是最偉大最著名的短篇小說。
對,首先他是一部短篇小說,相比《城堡》的冗長,《變形記》一口氣讀完,雖是短篇卻無疑是卡夫卡的代表作。
埃利亞斯·卡內蒂(Elias Canetti)曾說:「卡夫卡的這個故事是永遠不可能被超越的,不會再有任何別的』變形』或者』蛻變』的故事可以超越《變形記》。」
一天早晨,格裡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變形記》的故事就從這句平直的話開始了。
初讀來你會覺得這是一篇恐怖故事,一個男人變成昆蟲的荒誕恐怖故事。想像自己如果有一天如同格裡高爾一樣,醒來發現自己有六條腿還背上一個殼的時候,你又如何?
通俗而言,比如《西遊記》中的豬八戒。
想當年豬八戒在高老莊化身一名叫朱剛烈的壯漢與高家做了三年上門女婿,和高小姐也是恩愛夫妻,可一不小心現原形後就嚇得高老莊所有人必除之而後快了。
原文中倒有孫悟空說了公道話:
你這老兒不知分限。那怪也曾對我說,他雖是食腸大,吃了你家些茶飯,他與你幹了許多好事。這幾年掙了許多家資,皆是他之力量。他不曾白吃了你東西,問你祛他怎的。據他說,他是一個天神下界,替你巴家做活,又未曾害了你家女兒。想這等一個女婿,葉門當戶對,不怎麼壞了家聲,辱了行止,當真的留他也罷。
還是說豬八戒,再有電影《大話西遊》中一個巨搞笑橋段:
紫霞仙子因為被牛魔王的妹妹香香施展移魂大法和豬八戒互換了靈魂,至尊寶縱然知道,但對著豬八戒仍然無法直視。
而在西方,好萊塢電影《變臉》中的邪惡的恐怖分子尼古拉斯凱奇和正直的警探約翰特拉沃塔神奇變臉,亦是變形的另外一種解讀。
那到底是什麼在決定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是肉體還是靈魂?還是情感?
引人深思。
02
我們來看看格裡高爾變成昆蟲後:失去語言能力、行動不便、食慾減少、需要人照顧。像極了一個重病患者。
是的,現實生活中的人不會變成蟲,但與現實結合,把《變形記》中的昆蟲置換成一種惡疾,一種不治之病。
你會發現其存在的合理,細思極恐。
事實是當一個人從家中頂梁柱變成重病人,他的家人最初一定會很關切、很同情。
但隨著病人逐漸喪失各種能力,需要家人看護照顧,還連累家庭經濟負擔越來越重時,家人的厭煩和埋怨自然而然也就產生了。
直到有一天他的永遠離去,家人甚至會為他的消失而高興,感覺是一種解脫,少了負擔,豈不是解脫。
《變形記》中從格裡高爾變成昆蟲到死亡,只有幾個月時間,這一家人立即變臉,完全視他為累贅,巴不得他早早遠離。
可是這一家人忘記了在格裡高爾掙錢供養著他們時,他們是那麼尊重並愛戴他,這個家也曾經那麼幸福快樂。
卡夫卡最突出的藝術特徵是整體荒誕而細節真實。
人變成昆蟲固然是荒誕的魔幻,但其家人對待格裡高爾的反應卻是真實的可怕,心靈的扭曲變形比自然形態上的變形更可怕。
我們絕對不會變成昆蟲,但誰能保證不生病?
如果我們最親近的人會如同格裡高爾的家人一樣,那將比病痛更絕望啊。
卡夫卡作品及荒誕派文學的主要思想就是反應人與所處的社會關係的異化,荒誕。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曾說:「當格裡高爾在他的床上努力地掙扎爬行的時候,這種類似於個人尷尬的鬧劇在卡夫卡筆下,瞬間提升到足以震驚世人的災難現場。」
一個世紀過去了,為什麼《變形記》還是能吸引無數的讀者?
因為卡夫卡的《變形記》表面的荒誕不經,實則蘊涵了豐富而深刻的內容。
03
弗朗茨.卡夫卡(德文: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出生於布拉格,20世紀奧匈帝國德語小說家,現代派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卡夫卡是猶太人,這個名字原意為烏鴉,他的整個家族就叫卡夫卡家族。
簡單的說,猶太人原本沒有姓而只有名,因為對猶太人的貶低的意味,覺得他們不配有姓氏,猶太人只能沿用指定姓氏,卡夫卡也是當時給猶太人指定的姓氏之一。
卡夫卡18歲進入布拉格大學,初習化學、文學,後習法律,獲博士學位。
卡夫卡作品的風格,
即Expressionism(表現主義)奠定了整個西方現代文學的一大流派。
高曉松說連卡夫卡都沒看過的人,是追不到女生的。
但有趣的是卡夫卡的一生訂了許多次婚,但一次也沒有結果,終身未娶。但其過早離世應是原因之一。
1924年6月3日,41歲的卡夫卡逝世。
6月3日,也就是昨天恰逢是卡夫卡去世96周年。
作為一位特立獨行的作家,卡夫卡以先鋒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觀感。
卡夫卡不僅屬於捷克,不僅屬於奧地利,更屬於全世界,屬於每個時代。
讀卡夫卡,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自己。
最後摘錄自己喜歡的幾句卡夫卡經典語錄:
書必須是用來鑿破人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進攻只是一種假象,一種詭計,人們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點。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於忍受中。
心臟是一座有兩間臥室的房子,一間住著痛苦,另一間住著歡樂,人不能笑得太響,否則笑聲會吵醒隔壁房間的痛苦。